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卢勋先生的学术人生与学术贡献
作者:彭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室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日期:2024-05-29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今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史专家、民族历史研究室原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卢勋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卢勋先生1939年生于广东省顺德县,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工作,2004年12月不幸因病去世。卢勋先生在风华正茂的年龄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先后担任过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中国铜鼓学会副会长、《民族研究》杂志编辑部特邀编审。卢勋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民族史研究事业,始终奋斗在民族史科研、管理、教学岗位,为中国民族史学科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十年光阴荏苒,物换星移,然而卢勋先生和蔼亲切的音容笑貌,正直无私、淡漠名利、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始终铭刻在我的心里。值此卢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特殊日子,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卢勋先生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
  一、视野开阔  成果卓著
  卢勋先生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涉猎广泛,著述丰富,尤其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原始经济形态、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隋唐民族史、中国历代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研究领域推陈出新,成果卓著。
  卢勋先生对中国少数民族原始经济与社会形态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开创性的学术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卢勋先生与李根蟠等学者精诚合作,推出了系列高水平的代表性成果,联名出版《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中国农业出版1987年版)、《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民族出版1991年版)等三部专著,累计字数达110余万字。同时,卢勋先生围绕景颇族、佤族、怒族、独龙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农业状况、经济与社会形态等问题,在《民族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历史》、《农业考古》、《中国农史》等重要核心期刊独立发表或者联名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上述论著中,卢勋先生与学术合作伙伴对传统错误学术观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列有创见的新观点。
  南方民族史是卢勋先生长期关注、持续耕耘的重要学术领域。卢勋先生主持了八卷本《中国历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丛书的编纂工作。该套丛书在卢勋先生组织领导下,以民族历史室同仁为研究主力,多位专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于1996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断代形式撰写的民族通史,问世后在学术界引起热烈反响,获得高度评价,并多次再版,被各科研教学机构民族史专业列为重要的研究参考书和学科入门基础教材。1999年,该套丛书荣获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卢勋先生不仅是该套丛书项目的主持者,而且作为主要作者之一,参与了其中《隋唐民族史》的撰稿工作。该书39万字,对隋唐时期各少数民族的族源、民族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视野开阔,博采众长,清晰地勾勒出隋、唐两代南方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同时,他还围绕隋唐、宋代、明朝等诸多王朝的南方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方面发表了系列论文。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卢勋先生晚年高度重视的学术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率领民族历史室同仁展开集体攻关,申报了“八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该项目结项成果是一部53万字的学术专著,即《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该书在广泛收集和深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诸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析与总结。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高度关注,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得到充分肯定,《光明日报》《民族研究》等报刊发表了相关书评,2002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此外,卢勋先生先后与本单位科研团队共赴贵州省台江县、海南省白沙县,进行苗族、黎族现状与发展调查,以丰富的实地调研资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的《台江县•苗族卷》(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和 《白沙县•黎族卷》(民族出版社2022年版)两部调研专著。
  二、治学严谨  特色鲜明
  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卢勋先生形成了严谨的治学风格和鲜明的治学特色。突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善于融会贯通,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展开综合研究。从研究时段上看,他的研究贯穿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全过程;从资料和方法上看,整合了历史文献、田野调查、考古资料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融汇了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理论与方法;从内容上看,广泛涉及历史上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等各个领域,既专又博,由点及面。
  二是强调正本清源,推陈出新,重视学术创新。卢勋先生对于传统学术成果既有继承,又对许多传统错误学术观点进行了反思,作出了新的结论,取得了系列突破性、创新性成就。例如《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的起源、由原始公有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经济基础、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形成的标志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对原始社会分期、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有创见的新观点。《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一书突破了传统的治史框架,开创了从物质文化入手研究中国民族史的先例,为民族史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开创了新局面。《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一书对早期农业起源、人类早期社会的演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对过去学术界存在错误认识进行了辨析纠正,提出了早期农业起源于山地更有普遍性的新观点。
  三是善于团结协作,集体攻关,重视科研团队力量。卢勋先生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善于整合与凝聚团队力量,对重要科研问题进行团队协作,集体攻关,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科研突破。他在科研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均与团队协作密不可分。他的前期成果,特别是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原始经济状态的系列研究成果,主要是与李根蟠先生密切合作的结果;后期成果主要是与民族所同行、特别是历史室同仁合作的结果。在科研合作中,卢勋先生淡泊名利,甘居幕后,只关心成果本身的质量,对于成果的署名先后顺序、甚至署名与否全然不放在心上。
  正是由于卢勋先生治学严谨,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鲜明的研究特色,他的学术成果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其研究水平至今仍然稳居学界高端前沿,保持鲜活的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中大量学术成果至今仍然被奉为民族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被民族史专业广大教学科研机构列入民族史学科的入门必读论著目录,发挥参考借鉴和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三、精心擘画  引领大局
  卢勋先生不仅是一名杰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民族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就,而且是一名杰出的学术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为民族历史室建设和全国的民族史学科传承与发展呕心沥血,精心擘画,发挥了组织、引领和开创新局的重要作用。
  从1988年担任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领导以来,卢勋先生自觉站在民族历史室建设和全国民族史学科传承发展的高度,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精心擘画民族史学科发展的大局,积极申报、组织、实施了一批具有基础性、前沿性的重大课题。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卢勋先生参与、主持了一批国家、院、所等各级重点科研项目,如《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历代民族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与迁徙图》、《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等,参与了“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项目的子项目《台江县•苗族卷》、《白沙县•黎族卷》的组织、撰稿工作,以及《辞海·民族史分册》、《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等工具书的编写工作。这些项目均顺利完成并正式出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分别获得了国家、院、所等各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有力推动了民族史学科的深入发展,今天仍然在民族史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卢勋先生生前长期肩负中国民族史学会领导工作,先后担任学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等职务。在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期间,他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亲自筹划、精心组织召开了中国民族史学会的九次学术研讨会。每一次研讨会都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或热点的问题而展开,为全国各地民族史学者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为了办好会议,他亲自过问会议的每一个细节,为会议的举办耗费大量心血。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普遍经济状况窘迫,学会活动经费也十分拮据。为了让更多学者有参会学习的机会,卢勋先生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不向参会学者收取会务费,这一做法至今仍然在中国民族史学会得以保存,成为学会的优良传统。
  在以翁独健、卢勋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学人共同推动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史学科得到持续发展,形成了厚重的学术积累、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独具一格的研究特色,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重要的学术地位。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史学科获得了传统优势学科的地位,两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资助项目名单。中国民族史学会充分发挥对民族史学科的组织引领作用,为广大民族史学者及教学科研机构提供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引领民族史学科的发展方向。民族史研究事业薪火相传,绵绵不绝。这离不开前辈学者的长期奋斗。在很长时期内,卢勋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史学科的核心,是中国民族史学会的灵魂,是中国民族史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他以卓越的学识和杰出的科研组织领导能力,为推动民族史学研究不断繁荣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饮水思源,在卢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特别日子,他的学术贡献令我们倍加感恩,倍受激励。
  四、鞠躬尽瘁,甘为人梯
  卢勋先生对民族史研究事业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从事民族史研究事业的四十余年中,他始终以单位为家,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先。他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淡漠名利,甘为人梯,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同事的尊敬和爱戴,赢得了领导、同行的广泛认可。
  卢勋先生为培养科研后备人才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他帮助研究室青年同事规划学术道路,提出工作建议,与年轻人交心畅谈,给予指引、鼓励与提携。在他的帮助下,民族历史室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人才辈出。此外,卢勋先生招收、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不仅尽心传道授业,而且从思想品德、生活等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言传身教,堪为师表。如今,他关爱指导过的青年同事和硕博学生均学有专长,成为民族史各个研究领域的重要专家,有的已经走上中国社科院及其他科研机构的领导岗位,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挥重要作用。卢勋先生晚年深感行政、科研管理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影响了个人科研成果的发表,留下了丝丝遗憾。但是他始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卢勋先生视工作为生命。2003年6月,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生命进入倒计时。当时,他最放心不下的有两件事,一是由他组织申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中国历代边政通论”研究工作刚刚起步,二是当时两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还差一年才毕业。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卢勋先生以惊人的毅力克服放疗和化疗的剧烈反应,带病坚持工作。他常常一边打着点滴,一边为博士生修改论文,病房护士长发现后经常“没收”他手里的资料,强迫他休息。2004年6月,两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同时,他心系“中国历代边政课题”的进展,常常在病床上与课题组成员反复讨论课题的思路、框架和写作提纲,认真审阅每一位作者的写作大纲,时刻关注课题的进展状况。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课题尚未完成,卢勋先生就与世长辞。2007年,在卢勋先生逝世两年多后,该项目在罗贤佑研究员、刘正寅研究员的组织领导下顺利结项,终于完成了卢勋先生的遗愿,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卢勋先生政治立场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祖国怀有朴素的深厚的感情。工作上治学严谨,勤奋努力,成果卓著,勇于奉献,甘为人梯。他为人正直善良,光明磊落,生活简朴,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卢勋先生的一生,是奋斗求索的一生,是襟怀坦荡、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的学术成就和奉献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鼓舞和鞭策我们继续前进的精神源泉。我们将以卢勋先生为榜样,继续深入推进民族史学科传承、发展和转型,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开创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