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六大营养素全面平衡
作者:萧家成 日期:2008-04-25
    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6大类营养物质。长期缺乏其中一种,就会营养不良,使人生病。虽然营养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但对人体来说,也不是每一种营养素都越多越好。医学实践证明,有些营养素过多,反而会对身体有害。
    1、蛋白质
    由数十种氨基酸组成。我国老年人基本吃素,是较好的饮食习惯,但平均寿命却比大量吃荤的北欧人,如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要低。这与中国老人吃谷类食物相当多,吃植物蛋白大豆也较多,但普遍缺乏优质蛋白质,钙、锌、铁等重要的微量元素不足有关。植物蛋白质如粮食、豆制品,其最大缺点是所含的必需的氨基酸不完全。譬如鱼,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与牛黄氨酸,都是优质蛋白,对人体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促进纳盐排泄的重要作用;还有像海参、鳝鱼、芝麻、山药、银杏、豆制品和葵花子等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补肾益精,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的作用;老年人就应注意摄取。由于衰老造成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降低,致使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也随之降低,常使氮的代谢失衡。老年人血红蛋白减少,常有贫血的现象出现。所以老年人应适当增加对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吸收。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吸收1 – 1.3克蛋白质,即60 – 80克蛋白质为宜。但也要注意,蛋白质吸收过多会造成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加重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等。
    2、脂肪
    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和能量供应的重要物质。但人到中年以后,一般血液中的脂质会有所增加,容易引起血脂高、肥胖,所以人到老年应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取;以占总热量的20%左右,即每天不超过60克为宜。脂肪的摄取应拒绝廉价的劣质油,而多选用优质的、含非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如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等。对胆固醇含量较高的脑、蛋黄、肝、肾、鱼卵等宜少吃,但也不宜过分限制。对于老年高血脂症和肥胖症患者,则应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3、碳水化合物
    在我国以米、面为主,主要为人提供糖、蛋白质和无机盐等。面粉真正有营养的,以奶黄色者为佳。俗以为面粉越白越好,其实,那是添加了增白剂,并不好。增白剂是一种过氧化物,叫做过氧化苯甲酰。其原理是能在氧化过程中释放氧原子,使面粉增白,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虫作用,便于面粉储存。我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1996年规定,在面粉中添加这种物质,每公斤不得超过0.06克,超标就会破坏面粉中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素。过去,人们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常高达膳食总量的70 – 90%。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人到中老年以后,活动量和基础代谢量都降低,有的还有肥胖倾向,这个比例就嫌太高。一般说来,老年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总量的60%–65%较合适,即每日300克左右。
    4、矿物质
    矿物质对人体的正常代谢,细胞、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性,以及肌体内环境平衡都有重要作用。矿物质主要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无机盐指钙、镁、钾、钠、磷、硫、氯等元素的酸根化合物;微量元素指铁、铜、碘、锌、锰、钴等。人体在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中,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会不断丢失,因此需要不断从食物中补充。
    钙对老年人很重要。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活动量减小,对钙的摄入以略高为为宜,每天0.5–1克钙即可,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以帮助吸收。平日应多吃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红枣、牛奶、豆浆、蛋黄、芝麻、胡桃仁、百合、木耳以及蔬菜、水果等,以适当补充钙。
    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有3方面:约有70%的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起重要作用;另一部分存在于肌红蛋白中,以使肌肤红润;再一部分是细胞色素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人体呼吸和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老年人造血机能减退,常有缺铁性贫血发生,皮肤苍白、干燥、毛发脱落、精神萎靡不振。所以,老年膳食应注意摄取适量动物肝脏、禽蛋、豆类、蔬菜以补铁,每天以12–15毫克为宜。铁过多会造成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大便异常。
    钠,在食物中,即日常吃的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对维持肌体体液的渗透压、协调细胞内外平衡、保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膳食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容易缺钠的。相反,如果钠盐摄取过量,对老年人倒会造成疾病。所以老年人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锌是构成多种蛋白质分子必需的物质,而蛋白质又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锌参与人体200多种酶的合成,没有锌就没有酶,就没有白细胞。人的精液中含有大量的锌,眼睛的视觉部位含锌更多。酒精中毒、肝病、肾炎、关节炎等可使锌缺乏,某些老年癌症患者和心肌梗塞患者体内的锌含量也下降。老年人缺锌的主要表现为味觉减退和食欲下降等。老年人应注意从肉类、鱼类、豆类和面粉等膳食中补充锌,必要时可口服硫酸锌,以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功能。人体缺硒会导致大骨节病、克山病、心血管病、肝炎、肾炎、癌症、白内障、心肌炎、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蛋白质营养不良等40多种疾病。法国科学家对1000多名老年人长期追综调查,新近还发现脑衰老与血液中缺硒和番茄红素、玉米黄质等类胡萝卜素密切有关。由于缺少这些抗氧化物质,导致大脑神经细胞衰退,使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但硒摄入量过高也不行,会导致硒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发脱落、指甲变形、牙齿腐蚀、外周神经病变等。中国营养膳食学会的成人推荐量是每人每日50微克。一般说来,人们每餐膳食中所能提供的硒含量为10微克左右,日平均摄入量仅为30–40微克,所以需要适量补硒。缺硒主要是植物生长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少造成的,不仅使粮食、蔬菜中缺硒,食草动物的肉中也缺硒。我国从东北至西南有18个省、自治区及309个县的土壤中有大面积的贫硒区。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就应改食富硒区的粮食或硒粮,适量吃些亚硒酸钠片和硒盐。特别是老年人,首先要重视补硒的问题,认识硒可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增强肌体免疫力、抑制和减少老年斑、延缓衰老进程的重大功能;其次还要把补硒落实到行动上,改善自己的膳食结构,多吃富硒食物,如大豆、豆制品、蘑菇、大蒜、洋葱、辣椒、薯干、芝麻等,适量吃些肉类、动物内脏,以及牡蛎、虾、蟹、海菜、紫菜等海产品。
    碘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的甲状腺素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可从食物、饮水和食盐中获得,老年人只要在日常膳食中注意食用海带、紫菜、海鱼等海产品,便不会缺碘。
    铬是人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脂肪的代谢关系密切,是体内胰岛素正常工作的辅助因子。铬还能修复和激活胰岛细胞,调节血糖,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肌体免疫功能。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铬列为“每日膳食必需的微量元素”。1989年美国FDA推荐每日铬的摄入量为50-200微克。实验证明,铬可延长动物寿命,缺铬的动物老年自然死亡时,主动脉斑块形成较多。多吃富含铬的食物,如粗粮、小麦、花生、蘑菇、鸡蛋、红糖、乳制品、牛肉、肝、蕈类、黑胡椒、面包等和饮用啤酒,能满足老年人对铬的需要。
    5、维生素
    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延缓衰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体内合成的数量很少,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补充。
    维生素C主要是促进细胞间质中胶元的形成,能使胆固醇易于排除体外,防止血管硬化,还是淋巴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强人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延缓衰老;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使血管壁脆性增加、易于出血,严重缺乏则会发生坏血病。有研究认为,随着人体的衰老,维生素C的含量亦相应减少,所以老年人更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在新鲜蔬菜、水果、绿叶菜、豆芽、辣椒等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只要在饮食中注意摄取,维生素C一般不会缺乏。鲜红枣的果肉含维生素C极其丰富,有“天然维生素C丸”的美称,金秋时节可注意食用。如服用维生素C片剂,则每日100 – 500毫克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克,不然反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维生素C多了,在大量服用后突然停止时,会出现维生素C停药综合症,如食欲减退、乏力、精神困倦等。
    维生素B族包括B1、B2、尼克酸、B6、B12和叶酸等,容易被热和碱破坏,加之体内贮存不多,也需要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B1在干酵母、杂粮、糙米、粗面粉、花生仁、干豆类中含量较多,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缺乏维生素B1会使碳水化合物代谢发生障碍,譬如长期食用精大米、精白面,会造成B1缺乏,得脚气病。维生素B2即核黄素,在动物性食品、豆类食品中含量较多,是维持人体代谢正常的重要元素之一,如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代谢紊乱。一般老年人对B1、B2的日需要量均约为1.2 - 1.4毫克左右。叶酸、维生素B6和B12对人的心血管健康特别重要,膳食中如果缺乏,会使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容易受损,粥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从而增加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在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发酵食物、及苹果、柑橘等果蔬中富含这些成分。尼克酸又称烟酸,即维生素PP,在物质的中间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能预防高血脂和动脉硬化,肝脏、酵母、花生、谷类、豆类中含量丰富,以每天摄入11–13毫克为宜。
    维生素A 与人体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发育和维持视觉有密切关系,因为视网膜中对光敏感的色素如视紫红质是一种含有维生素A衍生物的复合蛋白质。如果维生素A缺乏,则视紫红质再生慢且不完全,使视网膜的暗适应机能减退,便容易患夜盲症;同时,使皮肤粗糙、角质化过度、上皮组织细胞脱变;使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减退,容易受感染。一般日常蔬菜如菠菜、冬苋菜、胡萝卜、豌豆尖、辣椒等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可在进入小肠后,在其粘膜内分解成维生素A,老年人可多选择食用。其他,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禽蛋、奶等食品中也富含维生素A,但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或胆固醇高者,则有不利影响,应注意选择。维生素A可保证皮肤、粘膜完好无损,使身体防患溃疡病;但维生素A多了会使人头晕、头痛、呕吐、毛发稀少,严重时还会造成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维生素D主要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脏对磷的清除。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一般人皮下含有维生素D的前身7–脱氢胆固醇,可在阳光照射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3。另在肝脏、蛋、鱼肝油中含量丰富。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不是很大,正常情况下每天每人10微克(400国际单位)即足够。维生素D不易排除体外,摄取过量维生素D会导致动脉硬化,对老年人健康不利。
    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有益:能抑制脂肪过氧化合物的产生,阻断过氧化合的过程,干扰游离基与色素斑的形成;能使脂质结构稳定,防止不饱和脂肪酸自动氧化,保护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保持酶的活性,提高免疫力;能改善脂质的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还能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对氧的利用,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也能保护上皮,促进毛细血管的增生,保护血管壁,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微循环,常用于治疗溃疡病;能促进骨髓红细胞合成,使细胞正常发育,治疗贫血;同时对防止横纹肌痉挛,保护肝细胞膜,防止乳腺小叶增生等有积极作用。维生素E在植物油、谷类、蔬菜、水果、豆类制品、肉类、禽蛋、鱼肝油、奶类等中广泛存在,一般每天每人需要10 – 30毫克。
    6、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运动中维持正常运转和防病健身的、不可缺少的媒介物质。有机体和细胞的成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酸碱平衡的维持、体温的调节等都离不开水。水是人类最自然、最健康、最廉价的保健饮料。及时地、科学地饮水能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缺水会使皮肤干燥、脱皮、生暗疮和粉刺;相反,充足的水分能使皮肤柔软润泽、瘦身美容。缺水会造成新陈代谢不佳、体内垃圾和毒素累积,会使肾脏、肝脏和骨骼等的功能下降,出现病变;相反,充足的水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素和垃圾。缺水还会造成体内细胞运作不正常,使人精神倦怠,口干舌燥、浑身无力。研究证明,人体缺水2%,精力就会下降20%,所以专家建议每人每天至少喝8杯水:早晨起床和午睡起床各2杯,上午、午饭前、晚饭前和睡觉前各1杯。喝温开水、一杯水一次喝完和空腹饮水,特别有助于消化和人体吸收利用。运动之后尤其要补充水,以缓解疲劳,减轻运动后的腰酸背痛。当一个人感到口渴时,实际是表明体内已严重缺水了。所以,平时就应经常注意补充水分,不管有没有口渴感,都少量地、定时地、多次地喝点水,或喝点茶、果汁、牛奶等,以保证肌体对水分的需要。人到老年,血液会变得粘稠,容易引发疾病,补充水分就更加重要,因水分可稀释血液。适量多喝水还有助于减肥,德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出版的减肥手册指出,每天至少喝2升水有助于部分超重者减肥,因为他们一般吃得太多,喝得较少;有时错把口渴当饥饿。不喜欢喝白开水的人可以多喝茶水,也可以将果汁和水混合喝。咖啡和红茶不宜饮用过多,晚饭时最好不喝啤酒。但饮水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某些危害:首先是尿量增多,肾脏负担加重;其次是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肾的负荷,对健康不利;第三是心力衰竭、浮肿患者饮水,须遵医嘱。
    
相关主题:营养素
文章来源:萧家成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