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明十三陵漫谈
作者:郭军宁 日期:2007-01-04
    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2003年7月4日零点决定,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这一决定意味着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被正式确认为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南麓,陵区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以长陵天寿山为主峰,东西回括,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0余公里的椭圆形山间盆地。其北面有天寿山,东面有蟒山,西面有大峪山、虎峪山,南面有汗包山、昌平城后山、龙山和虎山,西北有笔架山,东南有平台山,西南有长寿山,群山环绕,层峦叠嶂。其间几道水流自西北而向东南,弯弯曲曲穿流而过,更显陵区山水相映秀美天成。这块地方,以明朝初年居于主导地位的风水理论来看,是一块天造地设、无任何缺憾的“万年吉壤”,完全具备营建帝陵的地理条件。
    明十三陵从1409年(永乐十八年)开始营建长陵始,至1644年(顺治元年)止,历时235年。那一年,清王朝为笼络人心,重新为崇祯帝后举行安葬仪式,营建了思陵。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分别是:
    一、长陵 是十三陵的主陵,位于十三陵的主山天寿山下,埋葬着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朱棣史称“太宗文皇帝”,年号永乐,在位22年,合葬的有皇后徐氏。
    二、献陵 在天寿山西侧,与长陵相距约一里,地名黄山,埋葬着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史称“仁宗昭皇帝”,年号洪熙,在位一年。合葬的有皇后张氏。
    三、景陵 在天寿山东侧,与长陵相距约一里半,地名黑山,埋葬着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朱瞻基史称“宣宗章皇帝”,年号宣德,在位10年,合葬的有皇后孙氏。
    四、裕陵 在献陵西北,相距约三里,地名石门山,埋葬着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朱祁镇史称“英宗睿皇帝”,他前后有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共22年,中间由他弟弟朱祁钰做了8年皇帝,年号景泰。裕陵中合葬的有皇后钱氏、周氏。
    五、茂陵 在裕陵西,相距约一里,地名聚宝山,埋葬着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朱见深史称“宪宗纯皇帝”,年号成化,在位23年,合葬的有皇后王氏、纪氏、邵氏。
    六、泰陵 在茂陵西北,相距约二里,地名史家山(亦名笔架山),埋葬着朱见深的第三子朱祐樘。朱佑樘史称“孝宗敬皇帝”,年号弘治,在位18年,合葬的有皇后张氏。
    七、康陵 在泰陵西南,相距约二里,地名金岭山(亦名莲花山),埋葬着朱祐樘的长子朱厚照。朱厚照史称“武宗毅皇帝”,年号正德,在位16年,合葬的有皇后夏氏。
    八、永陵 在景陵东南,相距约三里,原地名十八道岭,后改名阳翠岭,埋葬着朱厚熜。朱厚熜史称“世宗肃皇帝”,年号嘉靖。他是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的长子,因明武宗朱厚照无子,故得以入继皇位,在位45年。合葬的有皇后陈氏、方氏、杜氏。
    九、昭陵 在长陵西南,相距约四里,地名大峪山,埋葬着朱厚熜第三子朱载垕。朱载垕史称“穆宗庄皇帝”,年号隆庆,在位6年,合葬的有皇后李氏、陈氏、李氏。
    十、定陵 在昭陵东北,相距约一里,地名大峪山,埋葬着朱载垕的第三子朱翊钧。朱翊钧史称“神宗显皇帝”,年号万历,在位48年,合葬的有皇后王氏、王氏。
    十一、庆陵 在献陵西北,相距约一里,地名黄二岭,埋葬着朱翊钧的长子朱常洛。朱常洛史称“光宗贞皇帝”,年号泰昌。他做皇帝仅1个月,合葬的有皇后郭氏、王氏、刘氏。
    十二、德陵 在永陵东,相距约一里,地名檀子峪,埋葬着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朱由校史称“熹宗惁皇帝”,年号天启,在位7年,合葬的有皇后张氏。
    十三、思陵 在昭陵西南,相距六里,地名锦屏山,埋葬着朱由检。朱由检史称“庄烈愍皇帝”,年号崇祯。他是朱常洛的第五子,初封信王,在位17年。思陵原是他的贵妃田氏墓,清军入关后改建为皇帝陵墓,合葬的有皇后周氏、贵妃田氏。
    前面说到,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逐渐建起的皇家陵墓群。明朝开国的都城在南京,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明孝陵。为什么后来会迁都北京,还要在京郊十三陵修建皇家陵园呢?这事起源于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
    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南京做了皇帝后将打下的地盘分给自己的儿子管辖,将他们分封为秦、晋、燕、代、肃、辽、庆、宁、岷、谷、韩、沈、安等藩王,让他们镇守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及辽宁等省。在这些藩王中,秦王朱爽、晋王朱棡分别为朱元璋的第二、三子。公元1391年,太子朱标病故,不久,秦、晋二王也相继去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便成为诸藩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与大将军徐达一起镇守北平(今北京)。
    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5月去世的。当时太子朱标已死,于是皇位传给因亲哥朱雄英早殇而被立为皇太孙的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年轻,缺乏政治经验与耐心。他觉得那些拥兵在外的叔父们手握重权难以控制,于是听从大臣黄泰、齐子澄的建议,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削藩”运动。一年时间里,他先后废掉了周、代、湘、齐、岷五个藩王,将他们或坐死,或夺爵贬为庶民,并把矛头指向朱棣。朱棣早就想夺取皇位了,他抓住时机,以“清君侧”之名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于建文四年(1399年)举兵南下,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靖难”的意思是要为国家消除灾难。
    “靖难之役”整整打了3年,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打进了南京,从朱允炆手中夺得宝座,自己当上了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明成祖,年号永乐。建文帝见大势已去,在宫中放起大火,然后乘乱逃离京城。有人说他已被大火烧死,也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浪迹西南。朱棣放心不下,派人四处寻找,甚至还派郑和出海时顺便寻找,直到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才将索巡之事悄悄了结。
    永乐二年,朱棣提出迁都北平。
    迁都北京是他的深谋远虑之举。朱棣深知,尽管他的“靖难之役”理由充分,但从侄儿手中夺取皇位毕竟不合封建正统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京城中的很多文武官员也内心不服,这种状况极不利于他的统治。而北平是他经营了几十年的根据地,天时地利人和。因此,他一方面用“瓜蔓抄”、“诛十族”等办法残酷地消灭反对派,一方面进行迁都的准备,以求占据政治上的制高点。
    迁都北平在军事上也极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朱棣从实践和经历中,深知安定北方对明朝的安危关系极大。当时虽然元朝蒙古贵族的残余势力已经退到漠北,但仍有相当军事实力,且不时南下袭扰明朝北部边庭。将京城移到北平不仅可以缩短通讯距离,使驻扎北方的重兵保持快速通畅的联络指挥,进而有效抵御蒙古南侵的骑兵,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中原,以“天子守边”的战略态势保卫北方边境的安宁。
    朱棣迁都再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平风水极佳。北平既是辽、金、元三代的首都,又是自己的“龙兴之地”。关于北平的风水,宋元之际早有定评,史书也多有记述。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这样评论道:“冀都(指北平)正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
    正式宣布迁都北平是在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这年正月初一,明朝的国都正式改为北京。但是,朱棣早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就决定“天子戍边”,下令在长城脚下的北京修建自己的陵墓,以表示自己迁都的决心。他要激励子孙为保卫祖先的陵寝而誓守江山。
    以后的事实证明,朱棣在北京附近建皇陵的决定非常正确,对防止分裂维护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死后25年,北方蒙古族瓦剌部发动变乱,大军直抵北平城下。当时朝臣徐呈等人主张放弃北京南迁。于谦、胡荧等人坚决反对,力主固守,他们的重要理由便是“文皇(朱棣)宅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因而上下一心,保住了北京城。这次保卫北京之战起到了防止国家分裂的关键作用。
    既然要在北京建陵,当然要选择一处趋吉避凶的风水宝地。我国自古就有风水观念和风水术,唐、宋是风水术发展的高潮时代,从隋至宋末700年中,风水著作穹如过眼天星,不可胜数,不仅涌现出一批声望卓著的风水大师,而且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门派。朱棣作为新王朝的代表人物自然要依据风水术的原则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了。
    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派礼部尚书赵 并聘当时著名的赣派风水传人廖均卿一同前往北平,卜选陵地。他们一行先在北平的西山一带寻览。因为西山的香山、潭柘寺是著名的风水宝地,金代皇帝和辽、金、元三代许多达官贵人也都埋葬在这里。但是他们勘查发现,西山地区没有符合赣派风水术要求的理想之地,不是形具未全,便是规模太小。于是,他们将目光北移,在北平的北部山区寻找,终于发现并认定昌平县东北(明时昌平县治在今昌平区旧县)黄土山为建陵的最佳区域。
    永乐七年(1409年)4月朱棣回到北平。他亲自审视了赵、廖等人选定的黄土山吉壤,表示非常满意。但他嫌黄土山的名称不雅,把它改名为天寿山。传说当时朱棣在陵地与君臣商议改换山名之事时,这天刚巧是他的生日,群臣向他祝寿,由此提起“天寿”两个字来。同年5月8日,正式点穴,动工兴建并封黄土山为天寿山。永乐十一年(1413年),玄宫落成,命名为长陵,2月,葬徐皇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7月,朱棣在亲征漠北时病逝于榆木川,12月,亦葬长陵中。
    长陵居于十三陵中心位置,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皇陵。然而,长陵的规模再大,也没有大过埋葬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南京明孝陵。这是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祖宗家法的约束。
    在封建社会,陵寝和宫室建筑一样,属于礼制性建筑。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等需求。所以皇帝的陵墓应像皇宫一样壮丽威严,用汉朝萧何的话说,就是“无壮丽则无以重威”,必须有一定宏伟的规模才能发挥出“正名分,辨尊卑,别上下”的礼制渲染作用。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在南京东郊钟山南麓的独龙阜玩珠峰下,为自己和皇后冯氏修建的孝陵就足够壮丽威严,仅皇陵的土城(外廊城垣)就长达45华里。
    修建孝陵时,朱元璋对秦汉以来帝陵的“方陵”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他根据流行于元末明初形势宗一派的风水理论,形成了一套崭新的陵寝建筑体系,即一门三进、前宫后寝、前方后圆、纵向排列。封建皇帝时时标榜“敬天法祖”,祖宗留下来的制度,后世皇帝必须遵从。朱棣为了表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崇敬之情,不仅承袭了孝陵建筑体系,而且在陵寝建筑项目和规模尺寸方面,也稍加削减。尽管有这种约束,但十三陵的规模之大,工程之难,也足以令世人叹为观止。
    同明孝陵一样,明十三陵中每座帝陵都包含三个建筑模块:神道、陵宫和玄宫。
    神道是帝陵建筑的前导部分。十三陵诸陵除思陵外都有神道。长陵神道建筑规模最大,全长7.3公里,其他各陵神道均直接或间接地由长陵神道分出,因此该神道又为十三陵的总神道。
    在幽深曲折的神道上由南而北,建有石牌坊,下马碑、陵寝兆城门(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等建筑,这些建筑至今仍保存较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对神功圣德碑亭、陵寝兆城门(大红门)和龙凤门进行过修缮。
    人们参观十三陵,首先看到的便是矗立在陵门外的石牌坊。整个牌坊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结构匀称和谐,造型美观大方。宽达28.86米,中间最高的牌楼高14米。牌坊用纯一色的汉白玉制成,夹柱石上方雕刻着造型生动的麒麟和狮子,上端额仿上雕刻着柔美飘逸的云纹。
    陵寝兆城门(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门分三洞,旁边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大字。门的左右连接着把整个陵园围括起来,长达约80华里的围墙。如今,这些围墙大都塌毁,只有一些断壁残垣依稀可见。
    进入大红门,一直通往长陵的大道便是神道。神道上的第一座建筑是神功圣德碑亭。亭高7.91米,呈正方型,红墙黄瓦,重檐厚壁。亭内树立着高大的石碑,碑文三千五百余字,是明仁宗朱高炽为他父亲明太宗朱棣而作。碑亭外有汉白玉华表四根,明朝人称它们为“擎天柱”。柱上刻有云龙,顶端蹲卧异兽,南北相对,头朝北的称为“望君出”,朝南的称为“望君归”。
    出碑亭向北,依次排列着18对石人石兽。石人分为勋臣、文臣、武臣3种,共6对,表示皇帝死后要和生前一样主宰一切。石兽依次为狮、獬豸、象、麒麟、马共12对。狮和獬豸是守卫陵墓的。骆驼、象、麒麟、马都是坐骑。獬豸和麒麟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动物。
    石像群的北面又有一座汉白玉制成的牌坊,叫棂星门,也叫龙凤门。该牌坊为三门六柱建筑,三个门的门上中间都分别有一颗火珠,因此又将它称之为“火焰牌楼”。
    石牌坊后有两座石桥,一座七孔一座五孔。这里是地势较低,陵园中各条水流汇聚于此穿桥而过。站在桥上,可以望见1958年兴建的碧波荡漾的十三陵水库。走过石桥再向前去,就可以进入长陵陵门了。
    长陵的陵宫,共有三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中的建筑原有陵门、神库、神厨和碑亭。陵门有三洞,顶上铺有黄琉璃瓦,左后连接墙垣。碑亭里的碑原来是空白的,清朝重修十三陵时,利用这块碑刻上了顺治皇帝的谕旨和乾隆皇帝的诗文。神库和神厨已不存在。
    第二进院落中有享殿、殿门和神帛炉等建筑。享殿又叫祾恩殿。祾恩就是祭陵感恩受福的意思。享殿高大宏伟,总面积为1956平方米,是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的大型宫殿。其突出特点是所用木料极为珍贵,柱、梁、檩、椽和檐头,全部用楠木制成。尤其是支撑大殿的60根楠木大柱为世间罕见,中间最大的4根直径达1.17米,两个人都抱不过来。这样巨大的木材,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每一根从砍伐到运入陵园,都需要五、六年时间,足见耗费之大,工程之难。
    第三进院落的主要建筑是宝城和明楼。宝城和明楼连在一起,同我们常见的古代城墙和城门楼差不多。楼下边的城墙突出呈方形,所以也叫方城。城墙里围着的大坟头即宝顶。长陵的坟头就像是一座小山。据《明会典》记载,它的直径为一百零一丈八尺,将近340米,围着它走一圈足足有二里多。从宝城下面的通道可以登上明楼。明楼也是方形的,四面开门,当中竖立石碑。由于多采用砖石材料,又建在宝城之上,十分坚固,所以明陵的明楼绝大多数都保存了下来。
    玄宫是埋葬朱棣的地方,位于宝顶之下。由于深埋地下,未能开掘,加之文献记录简略,至今人们也不知其中的秘密。好在1956和1957年,我国政府对明十三陵之定陵玄宫进行了发掘,进而搞清了明陵玄宫的大体结构。
    这个玄宫由前、后、左、中、右五个殿组成。前殿又称过殿,无任何陈设;中殿设帝、后御座和祭器;左殿、右殿各设官床一座;后殿为主室,中间设官床一座,安放帝、后棺椁。每个殿之间由隧道相连接,用整块汉白玉制成的石门隔开。玄宫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后殿最高处达9.5米,其他各殿最高处也在7米以上。玄宫中出土的金银器皿、玉器、瓷器和丝织品都非常珍贵,反映了我国明代高超的手工业工艺水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皇帝的金冠(翼善冠)和皇后的凤冠。
    以上主要介绍的是长陵建筑,其他12个帝陵的建筑格局也都同长陵大同小异,都包含神道、陵宫和玄宫三个建筑模块。除了思陵外,每座陵都由神道同长陵的神道相连接,就像一棵大树,长陵是主干,各陵是分枝,有主有从,主从分明,既紧密联系,又各自独立,形成为一个蔚为壮观的陵园体系。再加上陵寝与山水互相映衬,前有流水,翼有砂山,背有后龙,二者相互融合,共同作用,形成一种神圣、永恒、崇高、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生机的纪念气氛。
    总之,明十三陵正像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官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李相海对其考察评估后所说的那样:十三陵是中国皇家陵寝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范例。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幽雅,陵寝建筑规模庞大体系完备,整体系建筑突出,陵寝制度独具风格,各陵总合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突破了唐、宋时期陵寝建筑彼此不讲究统属和整体的格局,发展为一个崭新的陵寝建筑形制,是中国明朝200多年历史中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是陵寝规划和建造的最高代表,其建筑风格和形制影响了以后几百年,并对之后的清帝陵产生巨大影响。(2006.10.10)
相关主题:明十三陵
文章来源:郭军宁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