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沐”的原始本义及在甲骨文中的形态
作者:蒋佩春 日期:2008-10-30
    论文提要:该文对“沐”的本义“洗发”追述起源,提出“淋雨”和“避雨”乃其原始本义,并描述该字在甲骨文中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变轨迹。
    关键词:沐;洗发;淋雨;避雨;甲骨文。
    中图分类号:H028 ;  文献标识码:A ;
    
    “沐”,《说文》训为:“濯发也,从水木声。”现今的辞书均取其说,将“洗头发”列为“沐”的本义。我以为“沐”的本义应该是“淋雨”义,“洗发”义乃由之派生。
    “沐”作“淋雨”义,书证见于《庄子•天下》:“腓无  ,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又,《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冲风沐雨,载沉载浮。”此二句中之“沐”,皆“淋雨”义。古人蓄发,长发淋雨后,气味难闻,易生虮蚤,过后必洗发,洗发之义由之派生出来。《淮南子•说林》云:“汤沐具而虮蚤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前半句说的就是此情况。
    “淋雨”有水从上而下落之义。“沐”的构词中有“沐恩”一词,表示蒙受自上而下的恩惠,其引申义应是从“沐”的“淋雨”义而来,
    很难解释为“洗发”之义引申的结果。可以认为,“淋”与“沐”原
    本是一个字,后来分化,“淋”从“沐”中分化出来,专指水从上而落下的现象;而引申义“洗发”则由“沐”表示之。
    “沐”作“淋雨”义,从字形推溯起源,其最初和避雨有关。古代多树而少建筑,遇到下雨,人多往树下林中趋避。树下避雨,可以免去大雨倾盆,却不能防止雨水从上而淋下,所以避雨和淋雨,看似相反实则一回事。一字兼相反两义,在古汉语中并不寡见。“沐”字造字之初,字形和水及树相关。笔者从此思路出发,沿篆书至金文至甲骨文,找到其演化踪迹。试述如下:
    甲骨文中有“    ”字(1),《甲骨文字典》注释此字:“解字:所象形不明。释义:义不明。”但我以为此字是“沐”的甲骨文形态。甲骨文中的水,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写为“    ”,可以简化为“    ”,表示水的流动感;另一种写法是用点来象形水滴。如“雨”写作“    ”,象形雨点从天上掉下来。“浴”写为“    ”,象形人在澡盆中,周围是水。“木”在甲骨文中写为“    ”,上半部象形为树冠,下半部象形为树根。如“霖”字,甲骨文写作“    ”,象形为雨点落在树林中。树林的“林”的写法和今天一样,是有两个“    ”(木)字并合写成。“人”在甲骨文中写成“    ”,或者象形写为“    ”。所以,从“    ”字来看,是一个人躲在树冠之下,天上和树外在下着雨,正是“沐”的象形写法,即“沐”的原始本义:“避雨”和“淋雨”义。
    “    ”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属于第三期(廪辛、康丁时期),到了第五期(帝乙、帝辛时期),“    ”演化为“    ”或者“    ”(2)《甲骨文字典》在此二字后注为:“解字:从水从  ,所会意不明。释义:地名。”(地名乃应是作为避雨休憩驻留之所而来,与树木有关)从字形来看,该字已基本接近于篆书“    ”(沐)的写法,其左为水旁,右边的“木”字因是从“    ”演变过来,字形简化了,人在树下避雨或淋雨的含义唯恐丧失,所以将“    ”的上半部侧倒过来,写成“    ”,象形为一人举袖遮头避雨状。在写法上,仍保留了两个雨点。到后来,为了书写的方便,文字进一步简化,这两个雨点便省去了,写为“    ”。此二种写法属于同一时期,可以侧面地窥到甲骨文字形演化中的一个变化。在金文到篆书时期,侧倒的“    ”(木)又恢复了原本的写法,不再考虑“避雨“或“淋雨”的象形因素,“沐”规范地由水和木合并写为“    ”了。
    现在识读的甲骨文中,有“浴”字而无“沐”字,这不太可能。
    商代迷信,特重祭祀,祭祀前一般要洁身沐浴。“沐”的重要性不次于“浴”,“浴”字既已造出,“沐”字也必定造出,只不过未有识读,或者缺乏材料证据。我以为是前种原因。但现有的材料中此二字并无干连,给识读带来困难。我从“沐”的本义推敲寻溯,得出上许结论,成立与否,有待方家评说。
    
    
相关主题:甲骨文
文章来源:蒋佩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