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傅璇琮先生传略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17-01-23

傅璇琮先生小照

傅璇琮先生小照

当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傅璇琮先生,笔名湛之,1933年11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翌年因各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请益多师,博览群籍,为日后治学,打下坚实基础。1955年,毕业留校,任浦江清先生(1904—1957)开设之“元明清文学史”课程助教。才华横溢,工作认真,追求真理,充满活力。教学之余,勤于著述,发表《谈<儒林外史>》(《读书》1956年第四期)、《我国古代的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读书》1956年第九期)二文,于学界崭露头角。

然天有不测风云,越明年,罹“反右”之祸,被迫离开教学岗位,谪至位于东总布胡同10号之商务印书馆,任校读员。自是,与出版结下毕生之缘。先生其时年方廿五,突遭此难,悲凉可知。万般无奈,不甘沉沦,唯面对现实,埋头工作。奉古籍编辑室主任吴泽炎先生之命,校读、重编由云龙旧编清人李慈铭所撰《越缦堂读书记》,沉潜旧籍,苦中作乐。据先生回忆:“一下班,许多有家的人都走了,我就搬出一张藤椅,坐在廊下,面对院中满栽的牡丹、月季之类,就着斜阳余晖,手执一卷白天尚未看完的线装本《越缦堂日记》,一面浏览其在京中的行踪,一面细阅其所读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各类杂书,并在有关处夹入纸条,预备第二天上班时抄录,真有陶渊明‘时还读我书’的韵味(《<学林漫录>忆旧及其他》)。”

数月后,先生奉调中华书局。时任总编辑金灿然先生宅心仁厚,珍惜人才,不忍将其下放劳改,而是明令“于工作中好好改造,安心看稿”。于是,先生白天审读加工稿件,夜间读书摘录,细考沉思。每逢周日,辄至文津街北京图书馆,整日读书,每每自带干粮,就白开水,权作午餐。据先生回忆,“以编辑为业,同时兼做研究”之想法,即萌生于此时。此后悠悠二十年中,先生身处逆境,负重忍辱,困而修德,穷而著书。曾参与《二十五史》(《二十四史》加《清史稿》)之点校与编辑工作,协助诸多大师名家,历时十余载,终获完成。历经文革浩劫,所幸安然无恙。

1977年,春江水暖,先生亦重获新生。1980年代初,学界复苏伊始,尚有几分清冷沉寂。先生厚积薄发,先声夺人,接连推出多部重要著作,士林为之瞩目。其中,对学界最有启示作用者,非《唐代诗人丛考》莫属。先生受19世纪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艺术史家丹纳(H.A.Taine)所撰《艺术哲学》之影响,关注艺术家之时代性与整体性研究,挣脱长期以来“唯李白、杜甫、白居易是瞻”之窠臼,将目光投向中小诗人群体,因而具有突破性意义。《丛考》广收杨炯、杜审言、王翰、王湾、崔颢、王昌龄、高适、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钱起等诸多声名未显者之诗作,并通过对各位诗人之生存境况逐一考订,勾勒出当时诗坛之整体风貌。将唐代文学之研究,推上高新层次。

身为编辑,工作性质无疑属“为人作嫁”,为作者搭建展示平台、为学人提供基础史料、为大众奉献精神食粮。先生目光犀利,慧眼识珠,常力排众议,推出精品。广为人知者,当属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所撰《万历十五年》。

1979年5月,著名画家黄苗子先生函告“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黄仁宇先生,托我把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转交中华书局,希望在国内出版”。先生时任书局古代史编辑部副主任,对此事极为重视,经认真审读,当即写成书面意见,认为大有出版价值。经层层审批,历时四阅月,最终决定推出。因原稿先由英文写就,再由作者亲手译成中文,诘屈聱牙之处不少。先生遂提请北大同窗沈玉成先生对原稿第一章进行润色加工,并将改稿寄送作者过目。

远在大洋彼岸之黄仁宇先生,对改稿非常满意,并要求亲自审阅此后各章之修改润色稿。因当时传递文稿,唯信函一途,修改、投递,接收、往还,颇耗时日。直至1981年6月,方得定稿。排出清样,再寄请订,1982年3月,作者将最后一部分校样阅毕寄还,又将文内“改正三数处”。全书不及20万言,编辑过程竟用去两年有半,精密严谨,可见一斑。首版初印27500册,顷刻售罄。作者坚持不收稿酬,只嘱书局多赠样书,以便“分送海外学人”。后复多次加印,影响深远,至今未衰。

供职书局,校勘编纂,乃先生安身之基,立命之所。数十年间,经手推出之佳作上品,几不可胜计。《万历十五年》之外,尚主编《全宋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才子传校笺》、《续修四库全书》、《中国藏书通史》、《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中国古代小说珍秘本文库》等大型系列图书多部,及《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诗学大辞典》等工具书多种。均经得起时间检验,历久弥新。

此外,先生颇津津乐道于《学林漫录》之创刊。其为文人雅集式不定期系列刊物,收集当代文史学大家所撰之随笔漫谈,所记不过是“书人书事”,雅事趣闻,然品高意远,宛若醇醪。“漫录”之“漫”,取自杜甫“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之句,唯老杜之经历半生颠沛流离,磨砺诗艺,年高笔老,才当得起如此信手拈来,漫不经心。如刊出之启功先生之《记齐白石先生轶事》、《坚净居题跋》,俞平伯先生之《德译本〈浮生六记〉序》,钱仲联先生之《重修破山寺碑记》,吴小如先生之《京剧老生流派综述》等,篇篇精彩,娓娓道来,如友朋间促膝交谈,亲切可喜。先生延请钱钟书、启功、顾廷龙、叶圣陶、邹梦禅、黄苗子、许德珩、许姬传、张伯驹、李一氓、赵朴初、王蘧常、任继愈等书法名家为《学林漫录》题签,为之增色。每期书封,皆沉静雅致,令人爱不释手。

先生早年,立志著书立言,以资不朽。阴错阳差而立命梨枣,仍不改初衷,文思盎然。万几之余,勤于著述,质高量大,文笔优长,境界高远,视野开阔。研究时段多集中于唐宋时期,所涉领域则精深与文学科举。曾独力完成《唐代诗人丛考》、《唐代科举与文学》、《唐诗论学丛稿》、《李德裕年谱》、《唐人选唐诗新编》等,合著有《河岳英灵集研究》等。皆体大思精,颇见功力。

先生尚有撰写散文之雅好,笔触细腻,生动活泼,读之顺畅,堪称佳品。先生撰文,从不坠无谓之谈,而是借以抒怀,宣示理念。于《理性考索所得的愉悦》一文中,重申陈寅恪先生关于“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之至论;在《坎坷的经历与纯真的追求》一文中,先生引用庄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之句,以示高洁;《“岂无他好,乐是幽居”》一文,则明确表示“我们许多古典文学的研究者,是准备献身于我们所从事的这一项事业的”,毕生执著于学术事业而又淡泊名利之境界胸怀,跃然纸上。反映出先生于事业入世入俗,而于内心超世脱俗之不凡境界。先生还经常通过为作者作序,以明其志。如为陈良运著《周易与中国文学》序言云:“中国学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扬光大我们自身的学术传统,向世界展示中国学术的优势,为世界学术做出贡献。”先生所撰序言之结集,曰《学林清话》(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计73篇。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殷殷寄望,颇值一读。

先生秉承亚圣孟子古训,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平生夙愿。仁心仁术,乐于扶植、支持后辈学者。自2005年起,先后被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得以回归大学讲坛。2008年,先生应邀重返母校,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其间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课程,除文史哲三系研究生,中文系教授亦悉数到场,此外,尚有北大、社科院、甚至外地学人移樽就教,盛况空前。

先生大爱无疆,视徒若子,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辄赴学生宿舍小坐论学,且亲自为学生借阅论文资料;指导学生论文,学术一丝不苟,但态度和蔼可亲。众弟子心悦诚服,心存感念。先生患病住院,自全国各地赶来看望之门生弟子,不计其数,络绎不绝。而此时之先生,尽管已不良于行,然不改初心,谈必学术,病房之中,书籍环绕;卧榻之上,稿不离手。探视者莫不感佩莫名。

先生以多年之坚韧与修为,日益赢得社会各界之尊重与爱戴。后半生备受信任与推崇,屡膺重寄。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可谓苦尽甜来,名至实归。

在先生主持引领之下,作为国家出版重镇之中华书局,注重“编辑之学者化”,明确要求编辑应有与学界与学者对话之能力与勇气,对学术之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应有充分了解、把握与判断能力。而先生努力践行,一马当先,身教言传,堪称典范。

先生晚年,对学术文化价值之认识更为清晰。先生认为,文化是民族之精神血脉与根本,亦是国家软实力之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建设之最高层次,无疑是学术研究。献身于学术研究,就是献身于国家的文化建设,也是具有强烈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而学术研究之关键,不止于推陈,更在于创新,唯创新乃学术研究之灵魂。并撰文强调“日新之谓盛德(《从一本书看一种学风》)”,对学术创新寄予厚望,并充满信心。与此同时,强调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反对急功近利,浮躁轻狂。针砭时弊,切中肯綮。心胸之开阔,境界之高远,当代可与之比肩者寡焉。

2016年1月23日,先生仙逝于北京,享年83岁。由大学者身兼大出版家担纲推出经典之时代,就此结束。昔人已逝,千载悠悠。

纵观先生毕生之作为,以编纂为天职,视学术如生命;一以贯之,老而弥笃;不辱使命,大木擎天。统领书局,掌帅印于出版;引领学界,执牛耳于士林。不负众望,悦近徕远;握髪吐哺,尽力倾心;奖掖后进,桃李满园;堪称编辑之楷模,学者之典范。后学晚辈,唯见贤思齐,闻鸡起舞,将先生未竟之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方可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永君按:2016年5月,接傅璇琮先生弟子、著名出版人、香港高端学刊《国学新视野》大陆区特约编审张世林兄稿约,嘱为乃师作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诚惶诚恐,三谢而受。于是字斟句酌,尽力倾心,几经润色,终于成文,刊于兹刊冬季号,不辱使命,吾心稍安。值此傅璇琮先生仙逝周年忌日之际,献上此文,以表缅怀之意、崇敬之情。

附:《国学新视野》所刊《傅璇琮先生传略》页面。

刊物封面
刊物封面
册页一
册页一
册页二
册页二
册页三
册页三
册页四
册页四
文章来源:邸永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