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民族理论与民族研究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刘玲 日期:2011-07-12

 2011年7月5日上午,民族理论与民族研究联合支部在民族理论室会议室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由两个重要环节构成,首先是全体党员共同重温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全文,其次是大家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讨论。学习活动没有繁文缛节,在严肃、务实的氛围中展开,除一位同志因事中途离会,其他同志均自始至终参与学习和讨论。
据了解,支部绝大多数同志均在“七一”当天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了进一步学习和贯彻讲话精神,本支部学习活动首先安排重温讲话原文。通过进一步学习,支部全体同志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志们在讨论中不仅交流了一般感想,还结合理论研究的实际谈了一些具体问题。会议就以下内容展开了讨论:
1、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实践、理论创新的概括。一些同志在讨论中谈到,胡锦涛总书记对党90年来革命和实践概括十分精彩,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三件大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总结也很到位,即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这两大理论成果,大家认为这一提法具有高度概括性,是在以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党中央对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仅涉及中国共产党在90年奋斗中推动着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实际上也涉及党对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总结。作为基层党员,同志们大都表达了党中央对革命、建设实践的总结实事求是,为党和国家直面新的挑战提振了全党同志的信心,使我们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大家深信在未来的30年里,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创造更大的辉煌。同志们注意到,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强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作为民族理论研究工作者,有同志提出将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多学科方法和观点来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开展民族理论研究工作,解读当代世界民族现象,进行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
2、强调居安思危,清醒认识挑战。支部的同志们普遍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居安思危的警世印象深刻,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分析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时十分到位,关于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居安思危、坚定信心,加强党性锻炼,加强作风养成,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的警示有的放矢,显示出执政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有清醒认识和准确定位,我们的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各级干部及广大党员均需要依着时代的要求努力奋斗。同志们大多表示:每个党员要从自身做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3、关于人民主体性的认识。同志们对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所体现的人民主体性十分赞赏,认为这是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也是执政党权力的来源。总书记提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表明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因而问政、问需、问计于民,执政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党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每个党员需要牢记的原则。
4、执政党对社会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关系有深刻认识,勇敢直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总书记讲话指出:“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使同志们充分认识到党对现实的诸多矛盾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面对各种现实矛盾的挑战,党中央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坚持基本制度不动摇,鼓励具体制度上不断创新,而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党根据现实矛盾要求解决一系列现实矛盾而需要拓展和完善的基本途径。
此外,党员同志们还讨论了就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群众路线、基层党支部建设等问题等内容,并表示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研究室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民族理论与民族研究联合支部   刘玲

文章来源:周竞红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