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空与人生
——写给退休的老同志们
作者:持恒 日期:2024-03-06



引  言

 

  上文我写于2020年7月,主要内容发表于同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报》 。
  我喜欢黎明的寂静。此时此刻,晨曦相伴,我倚床而坐,又重读了一遍,心中似乎读出了一抹阳光,温暖着我仍然跳动在“时空与人生”中、却已完全释然了的心。
  文章说是写给老同志的,实则面对大家,是笔者以浩瀚无垠的宇宙比肩倏忽一瞬人生的一次思想碰撞。你闲暇时若能分段读读,与我读出共鸣,算是认同了我对生活秉持的态度。
── 作者   2020年9月21日  于北京
 
  【内容提要】 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指的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看法。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的世界观亦不同。我这里说的时空,基于世界观框架内的宇宙观,即人们通过对宇宙时空直接观察、理论辩证、假说忖测、现状了解所认知的天文现象并由此而产生的看法或观点,继而对人生观点或生活态度产生的影响。包括并不限于以下问题:宇宙的诞生、现状及未来变化,与生命诞生的关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等等。
  文章分上下篇:
  上篇(自然篇),笔者就人类已认知的宇宙现象做了简单、客观、科普性描述,内容包括我国古人对天象认识、一千多年前外国天文学家对太阳系解读及现代科学家对宇宙研究的新发现。随之,概述了我们的星系 ──  银河系、太阳系、乃至地球及地球生命元素等自然现象的存在形式,力求论必有据。
  下篇(人文篇),以立命题形式就宇宙时空观作用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以及在此作用下退休后的老同志需秉持的生活态度进行了探讨。

  上 篇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浩瀚宇宙无垠,苍穹繁星点点,那里是真正的“自然王国”,自古至今令无数人充满好奇与遐想。中国传统文化肇始之时,天与人的关系已是先哲们关注的问题。古人观天,根本目的在于地载万物,亲地必尊天。例如,我们日用而不觉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先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通过长期观察太阳运动而认知的一年中时令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这里,我姑且把古人的天文观看做是“宇宙观”。当代考古资料和天文考古学研究证明,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最为发达的自然知识领域之一,在古代诸文明中独树一帜,其体系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五千纪中叶(千纪,指1000年时间跨度。比如,1千纪指公元1年~1000年)。距今约6500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的原始遗存展现了先民天文观测等一系列丰富内涵。5500年前,著名的辽宁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本人曾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造访),先民们建筑了祭天的圜丘与祭地的方丘,以及嗣后的夏王朝建立,使得古代天文学遗存更为丰富,不仅体现在相关观测仪器上,而是更系统地展现了古人思想中对天极的认识、对北斗的崇拜。传统文献中的天文史料亦丰富且系统,其代表文献有早期经学文献,如《易》《书》《诗》《春秋》等。《山海经》和《淮•南子本经训》载有的夸父逐日神话和后羿射日传说,将古人的“宇宙观”清晰地钩沉在我们面前。我国古代,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相互感应的有机整体来阐述天地世间的万象变化,是博大精深的哲学辩证法古老经典 ── 《易经》的精髓,它很好的诠释了古人眼中的宇宙,其核心思想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其中,无极指天外有天,太极阐明宇宙从无极到太极乃至万物化生过程,两仪简单说是指天地,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4种动物,并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此外,道教、佛教对宇宙的解释也有大量描述,材料之多,汗牛充栋。无独有偶,数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现在的伊拉克)、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阿拉伯(包括上文提及的我国),古时候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地区。如,埃及金字塔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天文遗址。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约公元90年~168年)提出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在宇宙中静止不动,以地球为中心向外依次是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见示意图1)。
  
  示意图1:托勒密“地心说”
  这一观点,统治了西方对宇宙的认识长达一千多年。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公元1473年~1543年)在其《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理论 ──“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为近代天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公元1564年~1642年)制造的折射望远镜,首次看到太阳黑子、月球表面和一些行星表面。如今,面对奥秘且广阔无垠的宇宙,现代人的认识仍可谓皮毛。不过,随着天文学的快速发展,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人类已经把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分为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几个层次,并从容地用各种先进仪器“巡天遥看一千河”了。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浩瀚宇宙,从一个无限高温起点爆炸诞生已有138亿年,是一个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构成的统一体,几乎完全由三大要素构成:暗能量、暗物质、普通物质。分别简述如下:
  1.暗能量。暗能量是不可见的驱动宇宙运动的一种充溢空间、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能量形式(暗能量假说,是当今对宇宙加速膨胀观察结果的解释中最流行的一种)。在宇宙标准模型中,暗能量约占宇宙总含量68.3% 的质能,它在宇宙中起斥力作用,不会被吸收、反射或辐射,人类无法直接用现有技术进行观测。
  2.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尚未被确认的神秘物质,占宇宙含量26.8%。科学的解释,暗物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核,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最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暗物质是由一种未知的基本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不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暗物质几乎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因此无法直接观测到这个物质源。通过对星系旋转速度和星系团中物质分布的观测,科学家们发现,暗物质通过引力的作用,影响着宇宙的演化,如果没有暗物质的存在,这些现象将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目前一些国家正对暗物质展开研究,我国也在四川阆中成立了“锦屏地下实验室”,力求早日找到证据。
  3.普通物质。普通物质会发生强烈的电磁作用,形成我们所熟知的万物,包括原子、恒星、星系以及生命,仅占宇宙总含量4.9%。我们的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及地球上的生命当然属于普通物质范畴。应该指出,关于宇宙物质起源,目前人类对其认识仍是一个谜团。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科学家们在感叹屈原长诗《天问》中敢问日月天体众星如何连属、如何置列这句美妙诗句的同时,对宇宙又有了新认识。如,2013年6月,某国航天局“雨燕”卫星在邻近星系中监测到一次短暂的爆发。研究发现,这是两颗中子星发生碰撞。中子星,是超大质量恒星演化末期形成的高密度星体(每平方厘米密度约8000吨~20亿吨)。假定我们的太阳和地球也达到此密度。那么,太阳的直径只有10千米,地球的半径也只是22米。当两颗中子星合并时,爆炸除了释放能量外,相撞可能释放出一种呑噬周围物质的非常奇特的新粒子 ── “奇异夸克团”。如果我们地球不幸被它击中,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虽然这只是科学家们一种假说,仍具里程碑式的科学意义。再如,2019年4月10日21时,央视新闻播出了全球同步发布首个黑洞照片的报道。说的是各国科学家于2017年4月密切合作,用分布在全球各地的8台巨型射电望远镜在观测点上组成了一个口径如同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 ── “事件视界望远镜”,经过5天的观测,成功“捕获”了距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65亿倍,位于室女座中心M87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影像。经过了两年多的图像分析,终于合成了M87黑洞图片(见示意图2)。
  示意图2:M87星系黑洞
  这是人类拍摄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中方科学家说∶“这是人类获得的关于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科学家探索宇宙的目光一刻不离遥远的太空。据科学家们推测,整个宇宙至少存有20000亿个星系。近几年,天文学家通过观测的图像已测算出宇宙中2000亿个星系,并对其中2000个星系展开研究。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对我们已经是非常大的星系了。然而,银河系身边就有一个比我们大不少的星系,即距离地球约254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其直径大约22万光年,包含大约10000亿颗恒星。此外,我们的银河系还有三个邻居,分别是距离银河系约16.3万光年的大麦哲伦星系、距离银河系约21万光年的小麦哲伦星系和距离银河系约300万光年的三角座星系。在银河系附近,除了这四个我们肉眼能观测到的星系外,周围还存有大约50个星系,它们和我们银河系共同组成了一个星系群,称作本星系群,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见示意图3)。
示意图3:我们的银河系连同附近50个星系组成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和其它星系群又共同组成了更大的室女座星系团,它包含了大约2500个星系,直径范围大约6000万光年。而室女座星系团外边,是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包含至少100个星系群和星系团。然而,室女座超星系团也只是宇宙中数以百万计超星系团中的一个。在它外面,是更大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横跨宇宙5.2亿光年。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半径达460亿光年,是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半径的88倍多。在它之外的更多星系还无法观测。因此,人类认识的宇宙,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话题回到我们自己的星系── 银河系。一般认为,银河系大部分物质为暗物质,对整个星系的稳定提供了支撑。银河系形成之初,由于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作用,巨量的气体和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形成了为持续旋转的盘状结构,其具体形状历来颇有争议,直到2004年才被确认为是一个核球中有棒的椭圆盘形棒旋星系。早在1951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有3条旋臂。60~ 80年代,射电望远镜绘制出的结构图认为,银河系有矩尺座旋臂、盾牌 - 半人马座旋臂、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等4条主要旋臂。银河系是自内向外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银冕等构成的年龄约125亿岁的巨大天体,总质量约为太阳的2100亿倍。这里拥有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星际气体和尘埃、数千亿颗璀璨夺目的恒星(一般认为,银河系的恒星大多位于银盘之中,约1000亿~ 4000亿颗,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4光年),还有数不尽的星行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中心是一个大约是太阳质量400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 ── 人马座A。黑洞,是宇宙中强大而神秘的存在,可以吞噬一切出现在它运行轨道上的物质,包括光和时间(见示意图4)。
示意图4:我们的银河系
  此外,我们这个直径介于10万~ 20万光年(多数认为12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2万光年的银盘,是银河系的主体结构,中心厚度大约10000光年,边缘地带厚度大约1000光年。就算是以光速穿越银河系银盘,也需要至少10万光年。但它并不是银河系的全部,天文学家发现,在银盘的外面还有一个巨大的结构──银晕。银晕是一个包裹在银河系外面的球状光晕,在银晕中有许多古老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因而,包含了银晕的银河系才是完整的银河系。银晕的半径范围从银心处向各个方向延伸了大约20万光年。所以,银河系直径至少40万光年(见示意图5)。
示意图5:银河系主体结构的银盘+包围在外层的银晕才是真正大小银河
  平均厚度约2000光年的银河系,至少还存有数千个大小不一的黑洞。科学家们推断,人马座A黑洞大约45亿年后比现在大25倍,因为它会不断与相邻大小黑洞合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它的密度却非常小,每立方米甚至还不到一个原子。
  上世纪初,天文学家斯利伯发现了星系红移现象,即光谱线测得的空间物体发光颜色不同,完全取决于它们是接近还是远离我们。红移即为远移,紫移为近移。科学家们观测到,仙女座星系正以每秒钟120千米的速度向银河系逼近。如果这一理论正确,两个星系将于约70亿年后合并为一个更大的椭圆形星系。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宇宙诞生以来,生生灭灭的恒星数不胜数。我们的太阳系在138亿年的宇宙长河中已存在了46亿年。整个太阳系每2.5亿年就会周期性地围绕银河系公转一圈。我们的太阳系是整个宇宙中最微不足道的天体系统,位于银河系一条更小支臂 ── 猎户座臂内侧(猎户臂在人马旋臂和英仙旋臂之间),距银河系银心大约2.6万光年,算是银河系的“郊区”了(见示意图6)。
  示意图6: 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位置
  我们的太阳系位置上看起来似乎不幸,可正是远离了银河系中心那些恒星密集、充满暴乱和辐射的地带,使我们的太阳系周围的恒星较为稀少,距离最近的恒星也有4.22光年。因此,我们的太阳系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这里也是整个宇宙中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最伟大的杰作 ── 我们地球生命生存的最佳位置,使得太阳系变得不再那么普通。有人戏言,银河系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为我们人类建立了一个“托儿所”(见示意图7)。 
  示意图7:我们的太阳系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太阳在银河系中是一颗中等大小的恒星,但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却是一颗诞生在无数早期恒星灰烬中的质量最大的中心星体(占整个太阳系质量总和约99.86%。除太阳外,辽阔的太阳系中剩下的所有天体质量仅仅占了0.14%)。太阳以巨大的引力吸引着周围8颗大行星、几颗矮行星、卫星、170多颗卫星及数不尽的小行星和彗星以及海王星之外的柯伊伯带、奥尔特云等物体围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我们的太阳系开始从一片巨量的分子运动中诞生,这团星云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坍缩并形成旋涡状,随着物质聚集的越来越多,星云核心温度和压力也随之上升,当达到一定条件后氢元素在中心发生了热核反应,我们的原始太阳诞生了。太阳是一颗相对年轻的恒星,大约46亿年的历史。太阳的质量约为2×10^30kg(2后面跟着30个0),超过了银河系中95%的恒星,这意味着比银河系中绝大部分恒星更明亮。太阳的重量约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质量的33.3万倍。太阳的体积是1.41×10^18立方千米,是木星的1000倍,和地球相比,是地球的130万倍。假设地球直径4厘米的乒乓球,太阳体积就有43.6立方米。太阳直径为1392000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太阳是一颗没有固体表面的气体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无时无刻在向宇宙空间释放巨大能量,每秒钟会释放出3.86×10^26焦耳的能量(地球只接收到太阳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这些能量来自太阳的核心区,温度接近1570万摄氏度,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每秒钟损失400万吨质量转化成了能量。照此计算,约每4700万年,太阳会烧掉一个地球的质量。太阳自诞生至今,已损失约100个地球的质量。即便如此,太阳在未来几十亿年仍旧动力十足。太阳和地球一样,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也和太阳系其它部分一起以250千米/秒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完成一次轨道公转大约需要2.5亿年。在太阳诞生的46亿年里,已围绕银河系公转了20圈。太阳的寿命大概有100亿年,会有衰老的一天,那时候太阳核心部分的氢元素消耗殆尽,辐射压力没有办法与引力压力平衡。于是,就造成了太阳核心部位向中心聚集,更多的物质就会参与核反应,让太阳变得更亮,体积也会变得更大,这个阶段称之为红巨星。太阳大约还有50亿时间变为红巨星,那时的太阳边缘刚好到达地球轨道附近位置。那时候,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将不复存在。在红巨星阶段太阳的能量消耗殆尽,寿命将走向终点。由于不断挤压收缩,将变成一颗白矮星。那时,它的体积会和地球差不多大。白矮星将在很长的时期内把能量释放出去,变成一颗黑矮星,这就是太阳的宿命。
  我们的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的八大行星各有特点和神秘之处,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简述如下:
  1.水星,是太阳系最小的一颗内地行星,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我国古代称“辰星”。水星是轨道速度(48千米/秒)最快的星行,绕太阳公转一周约88天,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5800万千米,与地球的距离约0.92亿~2.08亿千米之间。水星直径约4880千米(比月球稍大,地貌特征亦相似),质量是地球质量的5.52%倍(地球质量=1),体积是地球的0.06倍。水星的密度仅次于地球,主要由70%的金属和30%的硅酸盐岩石构成,白天地表温度最高约427℃。夜晚,由于没有大气层保温,骤降至-180摄氏度。水星没有卫星。
  2.金星(亦地球姊妹星,直径与地球相当),太阳系第六大行星。古代称“太白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是肉眼可见最亮的星行,绕太阳公转一周约225天,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082亿千米,与地球的距离约4050万千米。金星直径约12146千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0.815倍,表面积4.6亿平方千米,体积是地球的0.86倍。金星是太阳系中唯一没有磁场的行星,表面温度高达约500℃(太阳系中最热的星行) ,其浓厚的大气层97%由二氧化碳构成。大气压强约为地球的90倍,相当于下潜到900米水深处所受到的压力。金星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一颗逆着自转 (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相反)的行星。
  3.地球,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位置恰到好处的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496亿千米,直径约12756千米,质量为5.965×10^24kg≈ 60万亿亿吨,体积为1.0832073×10^12km3≈ 10832亿立方千米。地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最高气温约50℃;最低温度约-89℃,地核温度高达6000℃ 左右。地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岩质行星,太阳光传播到地球上需要8.3分钟。地球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是陆地,自西向东绕自转轴旋转,自转一圈24小时,越靠近赤道自转线速度越快,每秒可达465米,可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自转,使得上边的物体、空气等均会被带着高速运动。因为地球质量较大,在太空中运行十分稳定,所以很难察觉到我们一直在高速运动。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外部有水圈、大气圈及磁场。地球只有月球一个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
  4.火星,是太阳系第七大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687天(自转周期和地球大致相同,一天24.6小时),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2.27亿千米,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5500万千米。火星直径约6794千米(比地球小很多,相当于一半),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0.15倍。火星的地表富含氧化铁,呈红色,中国古代称火星“荧火”。火星基本上是一颗沙漠星球,有两颗卫星(火卫1,火卫2)。1965年,“水手4号”飞行器首次探测火星。1997年7月,“火星探路者号”终于成功登上火星。今年7月23日,我国科学家成功的将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将在飞行约7个月后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坚实地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火星有稀薄的大气层,温度-63℃左右,在赤道附近温度最高,能达到20℃,是目前最可能存在生命的类地星行。
  远离火星之后,是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太阳2.3~3.3天文单位,有大约数百万颗天体。最小的至微米,最大的直径达950千米(见示意图8)。
示意图8: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穿越小行星带是中太阳系。
  5.木星,是太阳系第一大行星。古代称“岁星”。木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其它7颗行星总和的2.5倍、地球质量的318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围绕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2个地球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7.783亿千米;与地球的距离最远约9.3亿千米,最近约6.3亿千米。作为一个气态星行,木星没有坚硬的表面,直径约142984千米,主要由81%氢和18%氦及微量甲烷、水蒸气、氨气和“石头”(木星核心深处是一个液态金属氢组成的海洋,最中心是实质内核,由铁和硅组成)组成的气体行星。最新资料表明,木星约有79颗卫星(最大的是木卫三,其直径约5256千米)。
  6.土星,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古代称“镇星”,最有名的是美丽的土星光环。土星环宽度超过14万千米,直径约27万千米, 主要成分是大大小小的岩石和冰块,平均厚度约30米。土星处于太阳系遥远外侧,绕太阳公转一周约30个地球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4.294亿千米,与地球的距离约15亿千米。土星直径约120540千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95倍,体积是地球的765倍。土星主要由75%氢和25%氦及少量水、甲烷、氨气和一些类似岩石的物质组成内部核心的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土星现在确定的卫星有62颗。
  7.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达到-226℃,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约84地球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28.709亿千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28.8亿千米。天王星直径约51118千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4.5倍,体积是地球的63倍。天王星呈淡蓝色,主要是大气层含有83%氢和15%的氦及2%的甲烷。天王星约有29颗卫星。
  8.海王星,是太阳系第四大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65地球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45.04亿千米(距离太阳最远),与地球的距离约43亿千米。太阳光需要漫长的4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海王星。海王星直径约49532千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7倍,体积是地球的58倍。海王星亦呈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色造成的。海王星大气层中氢85%,氦13%,甲烷2%,也是一颗冰巨星,温度-218℃。海王星约有14颗卫星。某国的“旅行者”探测器曾于1989年8月25号拜访过该星。
  八大行星中,前4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岩质行星;后4颗(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气态行星(气态行星并非全是气态,有原石或金属核心)。八大行星各有特点: 水星的速度最快, 金星的温度最高, 地球的密度最大, 火星的颜色最红, 木星的体积最大, 土星的外表最美, 天王星的气味最臭, 海王星的温度最低。
  穿过海王星即外太阳系。
  需要指出,太阳系除了八大行星等主要行星外,位于太阳系边缘地带是一个充满了奇异物体的区域,科学家称其为 ── 柯伊伯带(见示意图9)。  
  示意图9: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距离太阳约30~55个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一种距离单位,即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这里极端寒冷和黑暗,几乎看不见阳光。柯伊伯带于20世纪五十年代被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亦越来越深入。柯伊伯带是46亿年前,围绕年轻太阳的原始星行盘残留下来的物质所形成的,它讲述了太阳系诞生初期的故事 ── 从早期的矮行星到彗星,再到大小各异的岩石、尘埃、冰块等,可能达到数十亿个,几乎所有物体都未能积累足够质量而形成大型球状天体。柯伊伯带的宽度从25~50个天文单位不等,约37~74亿千米,充分展示了太阳系边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人类航天器大约飞行10年才能达到柯伊伯带。
  再向外,是星际介质,这里受太阳风和太阳引力的影响,从哪里开始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界限。
  穿过星际介质,是奥尔特云。
  奥尔特云是一个假设的球体云团,包围着太阳系,距离太阳约5~10万个天文单位,差不多有一光年的距离(一光年的距离大约是94607亿千米)。奥尔特云是一个由多达1000亿颗冰质天体组成的球状结构(见示意图10)。
示意图10:距离太阳约5~10万个天文单位包围着太阳系的奥尔特云
  以目前离开地球最远的“旅行者1号”飞行速度来计算,它要离开太阳系差不多需要1.75万年,约4万年后抵达下一个恒星系统。“旅行者一号”自1977年发射以来,在太空中已经航行了40多年,目前已到达距离地球240亿公里的位置。此时它正以17千米/秒的速度向外太阳系飞去。2O25年后,其携带的核电池将耗尽,将彻底与地球失去联系,成为人类的信使,身上携带的一张金唱片,包含了地球的声音和图像。
  关于太阳系的疆界,学界至今没有一个明确定论。因为太阳系太大了,太阳的引力可以控制约2光年的区域。因此,太阳系中大量的区域是人类所未知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太阳系这个恒星系统中,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当时,原始太阳星云中气体、尘埃的凝聚以及陨石物质的吸积,形成了许多原始小行星,或者可以说是星子聚集成星胎,再增生成原始地球。地球诞生伊始,它的内部不断喷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形成了原始大气层。那时,地球到处都是能够融化岩石的火海,表面温度达4000℃~8000℃左右。那时候的地球地转速度极快,一天只有6小时。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地球环境逐渐冷却。最初十几亿年,地球没生命,地表岩浆温度很高(见示意图11)。
  示意图11:地球的前世今生
  地球最原始的地壳出现于40亿年前。那时,我们的地球不断遭受来自太空星行的撞击。一颗火星大小的星行直扑地球,在猛烈的撞击下,这颗行星被完全摧毁,并将大量的物质抛向了地球轨道,引力将这些碎片束缚在一起,形成了月亮。天文学界一般认为,39亿年前,地球上空出现了上千亿颗带冰陨石,足足轰炸了地球2000多万年,使其地表温度渐渐降低至70℃左右,这些冰块融化后,形成了几十亿年后的海洋,其地表温度渐渐降低至70℃左右,这些冰块融化后形成了几十亿年后的海洋,慢慢形成了表面的液态水。38亿年前,地球形成了稳定的陆地,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星行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至于地球上最早的生命,科学家推论,可能是海洋或热泉中物质成分,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一种观点认为,可能是从外太空带有生命的陨石砸向地球形成)。35亿年前,原始海洋出现了,蓝藻也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第一批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微生物出现了,它们是播种在地球上生命的种子,经历了不断进化与灭绝,衍生出多样化的物种,至此拉开了地球生命进化的序幕。32亿~28亿年前,几乎地球都被浅海占据,地球表面温度降到55℃ ~ 88℃ ,一些微生物已适应了在热水中繁殖进化。转眼来到了7.5亿年前,大陆分裂出各大洲。 6.35亿年前,地球进入前寒武纪大冰期,这是地球最严重的寒冷期,形成了雪球地球。距今5.41亿年前,寒武纪到来,生命开始大爆发,海洋动物群大量生长。4.2亿年前,原始藻类进化成了裸蕨(所有陆生高等植物都源于裸蕨植物)。3.75亿年前, 第一只肉鳍鱼走上了大陆并进化岀了四肢。3亿年前,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形成。2.5亿年前,地球发生史上最大的生物大灭绝 ── 二叠纪大灭绝。2亿年前,地球恢复生机,植物再次出现,恐龙统治了地球。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碎片撞向地球的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引发了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使得大量尘埃和碎片飞向万米高空,这些尘埃随着大气流动,飘散到全球并将阳光遮挡,导致地球发生毁灭性气候变化,一代霸主 ──  统治地球1.6亿年的恐龙从地球上消失,史称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恐龙的灭亡,给了哺乳动物机会,它们躲过了灾难,为后来人类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4700万年前,地球温度24℃,一天24小时,哺乳动物开始进化。3400万年前,一些陆地上生活的哺乳动物又回到了海洋,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海豚和鲸鱼。大约2000万年前,地球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山川、 河流、 地形和地貌。地球距今260万年,第四纪开始了,很快有了第四纪的冰期,有一大半地区开始降温,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动物灭绝了,冰河期距今1万年才结束。
  大约600万-700万年前, 一个全新的物种出现了,他们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 古猿, 此时人类的祖先依然用四肢行走。关于人类起源,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直到400多万年前原本生活在东非大陆的猿人因为气候变化不得不迁徙。这一过程,猿人学会了从四肢转变成直立行走。又经过上百万年的演化,大约在18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20万年前,会使用工具和钻木取火的智人出现 。1万年前,他们不再游牧、流浪,选择了定居,走上了农耕时代,人类文明算是正式出现在地球文明的记载中……
  然而, 时至今日, 我们这颗地表为岩石、土壤和水构成的星球上, 已孕育出了约150万种动物、37万种植物、1万亿种微生物,其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令人叹为观止。
  在科学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发明和发现共同构建了人类对世界的深刻认知。我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上的物质基本是普通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而我们就是以原子核质子的数量来判定原子的种类。
  谁都知道,孕育生命的本质是化学。这里,不能不谈谈元素。元素,乃宇宙的基本物质,源于无数恒星的爆炸与毁灭抛射出的大量珍贵元素,在宇宙中不断流动,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组成。一种元素中的原子是相同的,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原子质量。不同元素的原子都不一样,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结合就形成了化合物。地球上一共可以找到90余种化学元素,它们以各种惊人的方式结合形成分子。 如:不稳定的固态钠元素(Na),有毒气体氯元素 (Cl) 结合后变成盐(NaCI)。 又如:两种自然界中最易燃烧的物质氢元素(H)和氧元素(O)结合后,就会变成最佳的灭火剂 ── 水(H₂O)。由此而言,世界万物,溯本求源,都由元素构成, 如我们DNA 中的氮元素、牙齿中的钙元素、血液中的铁元素以及食物中的碳元素,都是宇宙大爆炸时期万千星辰散布后组成的。时钟倒拨,定格于1869年,俄罗斯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据此发明了元素周期表。截止2019年,人类确定发现118种元素。其中,自然界天然形成的元素有前98种。第98号元素是锎(Cf)余后的20余种,如:镅(Am)、钔(Md)、 铹(Lr)等丰度较低、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均是通过核反应人工合成。 也就是说,大千世界均由这百余种元素构成。根据科学观测,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是氢(H)和氦(He),占宇宙中元素总量90% 以上。氢(H)、氧(O)、碳(C)、氮(N)四大元素至关重要,没有它们,地球生命起源将成为无稽之谈。光阴荏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构成于普通物质的定论已成学界共识。这是因为,人体本身含有60余种元素,其主要元素有25种。人是含氧量最多的生物体 ,氧(O)元素占比61%(人体60~70%是水,造就了氧和氢在人体元素的超高占比),碳(C)占20%,尔后是氢(H)、氮(N),第5大元素是钙(Ca),占人体重量的1.5~2% 。人体中的元素可分常量和微量两大类。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元素称之为常量元素 ,如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钙(Ca)、镁(Mg)、钠(Na)、钾(K)、氯(Cl)等 ;占人体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碘(l)、锌(Zn)、硒(Se)、铜(Cu)、钼(Mo)、铬(Cr)、钴(Co)、铁(Fe)、锰(Mn)、硅(Si)、氟(F)、镍(Ni)、锡(Sn)、钒(V)等。应该说,人体的各种元素都是按照一定比例存在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危及生命。 例如:一个水分子(H₂O),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可以直观地认为,我们每天喝水,本质上就是喝元素。由此可见,地球上所有物质,包括你的双手、大脑等构成你身体的全部组织都来自宇宙间的星际物质。因此,我们人类堪称宇宙的一部分,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
  以上连篇累牍,我们不难发现:自然界,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变化是永恒的、持续的。而我们人类同宇宙的关系,也仅仅是宇宙演化史中所诞生的一点点有意识的能量而已,人类存在与否, 对整个宇宙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下 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文提到,人类及地球上其它动物、生物的存在对宇宙没有任何意义,主要指其存在对宇宙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宇宙是如此之大,真乃无边无际。天文学家爱德文·鲍威尔·哈勃早在1929年就提出: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即著名的“宇宙膨胀论”(为纪念“宇宙膨胀论”的提出,以“哈勃”命名的光学望远镜于1990年4月24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发射升空,其轨道距离地球表面340英里,至今仍在太空遨游)。尽管如此,不等于生命的存在对于我们没有意义。目前,关于生命的定义有数百种。被最广泛接受的是由NASA (某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宙生物学项目在1992年提出来的对生命的定义,即“生命是一个能够发生达尔文式进化自我维持的化学系统”。
  星转斗移,日月如梭,时光回溯到17世纪,欧洲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巨匠之一,法国人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站在时代充分发挥自我意识的高峰,常会问到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此类问题会被人们幽默地称为“哲学三问”。其实,就认识论而言,无论此类问题解答与否,我们已经知道,无生命的宇宙中存在生命, 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尽管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但仍然是个未解之谜。讲生命,不能不讲生命的构成。科学家们在研究生命起源过程中,认定碳元素是构成地球上生命的最主要形式。研究发现,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物都属于碳基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等。碳元素在生物体内起到了各种各样的作用,构成了基本的蛋白质、核酸、嘌呤、嘧啶等物质,控制着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遗传特征。地球上生命起源于一种或多种有机分子的随机组合,这些分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演化并经历了无数次试错,最终形成了第一个自我复制的生命体。 因此说,我们生命的存在是宇宙演进的结果。
  回顾地球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生命进化史。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复杂多组织生命形式,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繁衍生息。今天,我们能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充满物理与化学能量不断作用、嬗变的宇宙空间维度中。地球,充分地展示了非凡的生物多样性,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尽管她在宇宙中也像一粒尘埃。如同万物,我们自身也是物理与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的产物,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化学元素细胞及产生的能量也在不断生产、转化、消亡中。毋庸置疑,世间一切生物终将毁灭,人类生命与地球寿命相比也只在须臾之间, 必将先地球消亡而消失,并同地球一道最终化为宇宙中的尘埃和气体,而宇宙中大量尘埃和气体的不断聚集正是下一轮天体诞生的基础物质。
  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人类还不能确定我们在整个宇宙中位置,但我们是唯一能够意识到自己处于宇宙某一时空内(这里专指我们的银河系、太阳系)的动物。 因此,如果要想客观地认清事物本质,首先要寻找人类产生认识的原始基因和选择事务的主要依据。我之所以对上述宇宙科普知识,不顾左右而言他的拉拉杂杂赘述,内容涉及宇宙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 概述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群、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微观上,介绍了暗物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小的物质、中子星相撞可能会产生的新粒子 ── “ 奇异夸克团 ”,以及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组成的宇宙基本物质──元素,进而描述了地球上人类已掌握的118种元素以及构成人体的多种元素。 一言蔽之,就是想说明:人,作为宇宙中迄今为止已知的最高级智慧生命,具有很强的宇宙探索与思辨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对纷繁的宇宙有如此认识,不仅仅基于我们是宇宙一份子、我们的生命源于宇宙物质化合,还主要缘于地球自然环境状况的嬗变。 人类作为新一代生物,进化出了自我意识。劳动,促使我们不断迸发出思想碰撞,推动着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不断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然,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社会的两大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也是推动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弄清楚这些,堪称找到了正确认识问题的路径,它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时空与人生的思考之门,引领我们不断进行深入探讨。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看来,划分人与动物区别的诸标准中,“人是理性动物”。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不断认识世界并尽量理性的把客观世界按照自己的需要逐渐加以改造。然而,人类也有非理性一面,即我们从动物祖先遗传下来的那些自然的、本能的生理、心理要素也总是不自觉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影响到人类的认识能力,有时候,会给生产或生活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无论理性与非理性,我们都不能浑浑噩噩、唯唯诺诺的对待,有必要从漫漫宇宙的一些现象中去寻找问题的原始动因,用宇宙时空的不断变化来比肩我们倏忽一瞬的人生时光。在概念、表象、推理、判断等要素构成过程中,反复对我们的成长过程进行深刻反思,以期找到生命的意义及其价值的正确答案。认识这一点凸显重要。例如,进化论产生之前,人们根据既有认识,不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猴子。现在可以认定,从猿到人,除了劳动因素,宇宙时空过程中的元素构成、演进也是重要前提 ,就像我们眼前的一些宇宙现象, 尽管不断变化是一种常态,但必然带有先前特定的时空烙印。了解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地回答上文提到的“哲学三问”。     
  “惟识微见几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其自身对客观事物的不断认识起了决定性作用,由此产生的“认识论”是人类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及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极具指导作用;一个错误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将社会实践引向歧途。人类在不断认识时空过程中认识了自己,也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认识时空, 相辅相成,循环往复,不断升华。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不知而问,因知而思,是人类质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大特性。科学合理地把这一优势运用于宇宙观与人生观关系的思考中,对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大有裨益。表面上看,我们对事物兴趣点的选择由个人生活方式决定。实际上,你在选择了一个兴趣点的同时,客观上也同样选择了人生时空的流失。也就是说,哲学意义上,我们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内同时绝对地做好两件事,这当中有一个时空价值取向问题。换言之,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是一个机会 ,都有一个“机会成本”。我相信,有了宇宙观的启迪,我们就会非常重视时空概念的把握,清楚地知道生活中该做或不该做什么。时间是客观的,它的流失速度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 但是,时间知觉是主观的,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件的感知程度。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在同样长短的一段时间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觉得度日如年;做自己喜欢的事,觉得时光飞逝。因此,我们每做一件事,尽量考虑缩其必要劳动时间,避免无效劳动,省出来的时间致力于更有意义的事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人类不断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向文明迈进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等特点。在发现与认知这个时间过程中,文明形态是文明结构化的表现,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回顾历史,绵延5000余年的中华文明,无疑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和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瑰宝。我们古老民族从远古文明到春秋时期的人文精神突破,经过漫长的封建时期和近代频繁社会变迁的洗礼,并由此进入现代文明,分别经历了宗教神学的天人敬畏关系、农耕文明的天人依附关系、传统工业的天人利用关系,以及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关系。由此看出,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始终贯穿于宇宙时空之中,以便人类创造文明新形态的社会实践。因此,我愈发深刻地领悟到宇宙是万物万事之源,亦是万物万事之宿。这一认识看似浅薄,可在我的“宇宙观”中起引领作用,它使我认识到,我们人类与宇宙是一个共同体。无论是当前所推崇的“天人一体”的绿色生态情怀,还是“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道路,说到底,无一不是为了建立现代生态文明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因为,基于一切物种之间互利共生的生态联系,我们作为宇宙中“小小的我”(引自歌名)来到这个世界,除去偶然性,身体中的每一个元素、生命中的每一个分子均构成于宇宙元素,日常生活亦同宇宙息息相关,无疑与自然生态构建了一个共同体(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及“生态文化”自觉的人类学研究,同好可见拙作《理论创新: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新进路》,载《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一期,此番恕不赘述)。但是,我也深深体会到,人的知识水平是多层次的、综合性的。有关宇宙的常识,并非晦涩难懂,只是我们知之甚少,需要刻意积累。与整个宇宙相比,我们的地球、太阳系乃至银河系堪称毫厘丝忽、小小不然。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拔高我们世界观框架内的宇宙观,进而拔高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宇宙的了解以及宇宙观的培养,就是不断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只有不断增強宇宙观知识,才能厘清我们同宇宙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这种借助宇宙现象逐渐形成的“宇宙观”,会深刻影响我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宇宙观不仅是我们对天体、天象的认知,也应该置其于人生观的思考与讨论的范畴中。究辨天人关系,从人生观的角度了解天文认知,最重要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开拓视野的张力,认识人与宇宙之间关系,进而全面认识匆匆人生。它会帮助我们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廓清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规律。这对于确定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思维定式,把握事务的看法和态度,极具根本性的现实意义。当人们把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存在摸式弄清之后,生命意义就不会显得诡谲。这里应该指出,被誉为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已故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描述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优先满足不同等级的需求(一般认为五个层次),这些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高层需求。只有满足了较低级别的需求之后,更高级别的需求才会显现出来。其中,自我现实需求是最高需求层次之一,满足自我现实需求后,人们才能更加自由地选择和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人潜能的发挥。无可否认,我们毕竟是高级动物,除了满足生理需求,思维水平必然会受到社会发展程度和不断追求智慧和真理诉求的影响而跃上新的台阶,所面对的生命意义问题是理论性、时代性的高层次思维。要知道,生命的意义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而人生观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堪称解构人类存在目的与意义的哲学问题。理论意义上的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看法和观点,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一般认为,人生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人生目的(即人生为什么活着)。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是终生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
  2.人生态度(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生活来实践形成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里倾向和基本意愿。
  3.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价值量的大小,由价值目标的领域及实现程度决定。
  这三个方面,决定着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取向。
  应该承认,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影响与被影响的赓续过程,就像一个人沐浴了温暖的阳光会将余温带给别人。关于生命意义(更确切地说是人生意义)的讨论,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人的生命本质和其他生命一样,纯粹为了生存和繁衍。这种观点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生理需要过程;也有人认为,人生意义就是活出自我,吃想吃的食物,见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些得到了,就赚到了。这是一种纯粹的享乐主义人生观,只把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当作人生的唯一目的。而我则以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在我们仅有的一次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多做奉献,既奉献于社会,又关心、帮助家人或他人,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其次是在实现自我价值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内心的自我平衡,满足个人的一些物质需求,而不是为了追求他人的认可和赞许。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人生观作为选择题对待。怎么选、如何做是由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知识面宽窄及对问题的认识能力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世界观决定。中国人尚古,传统文化对国人影响至深。古代思想家主张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政治思想观念,仍然影响着一部分现代人 (包括一些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并逐渐演化成悠然闲适、一世安然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节奏,虽然谈不上是一种低眉俯首的人生态度, 或许也存有一定的消极成分。当然,人生一世,到底是知足常乐?还是笃行不怠?可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我看来,这种观念延续到今天, 能否适应当今的社会形态所带来的社会生活节奏,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是否缺乏个人奋斗与奉献社会精神,值的商榷。
  我理解的人生观至少存有两大维度 ── 他人、自我,即当事人主体既知道奉献于社会,又懂得经营好自身。这一概念可以通过设立许多命题体现出来,涉及一个人对待生活的行为模式。诸如,人的生存价值、生存目的、道德标准、思想感情、善与恶的分辨等等。有如下一般性观点: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仰或信念、个人潜能与理想的兑现、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满足、生物性 (生理)的需求、爱并享受被爱的感觉、生存与生活质量考量、矛盾认知及处理方法的把握、智慧与学识的追求、有益社会发展与帮助他人的抉择,等等,不胜枚举。 它们共同奏响了一首生命意义与生命需求的“交响曲”。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的一生是一个不停歇的奔跑过程,始于精子与卵子成功相遇那一刻。随着时光流逝,我们的衰老如影随形。作为面对满天晚霞的老年人,我们生活在宇宙时空中,无论思想还是生命无法超越时空。听天命,尽人事,这一儒家思想告诉我们:天命是自然规律,可变因素太多,结果无法预测;只能尽心尽力做事,能否成功随其自然。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一味瞻前顾后,要遵循自然法则,直面人生。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回首瞻望,不可背道而驰。因此,能否充分运用好不断流失的时光,是摆在我们老同志面前的生活课题。有位著名作家对人生有过这样的精辟描述:“人生终归不过是一个‘暂坐’的过程而已。”对于早晚是宇宙间一粒尘埃的我们,应该在有限时间里与时代同频共振,明晰天上事,了然人间情,在不断提高宇宙观修养、树立时空观念的同时,珍惜每一天,悉心做好每件事,做到优雅并潇洒地自然老去。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在人生的风雨中,我们已经历了数十载花开叶落,叶落花开,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珍惜岁月留下的印记,对人生的领悟和对人性的思考应该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能因为年龄而失去对生活的期望和追求。都说,人老了应该随遇而安。我却愿意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而安之时,谢世之日,“廉颇老矣,尚有余勇”,闲不住的人生往往最精彩。这方面,上一代学者堪称楷模。当代诗人臧克家有句名言也可谓字字珠玑:“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退休后的我们,虽然无需囿于用全部精力深耕自己,仍以“夸父逐日”般的热忱去追随臧先生名言的骥尾。但也绝不能做社会边缘人,沉沦于大脑神经细胞元里的一些无聊回忆。很快,我们这些“50后”马上就要跨进古稀之年的界碑,步入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时段。在我看来,人生虽短暂,却不乏精彩时刻。人到暮年,要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探索和体验生活的美妙之处。依然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充实自己,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旅游、摄影、写作、书法、绘画、音乐、展厨艺、品美食,等等。这些都能在创作和欣赏中享受过程,放松身心,带来心情愉悦感和满足感。我愿把上班时的“专”变成退休后的“博”,用剩下来的时光追求美好的生活质量,尽量有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因此,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控制情绪,调整心态。情绪,秉性使然也。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说:“吾身一小天地也,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其含义是,我们的身体像个小世界,如能使自己的喜怒不超越范围,好与恶遵守一定法则,即是做人能协调自己的本领。心态,即心理状态。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如何调整心态,梳理情绪,庄子早有教诲:“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它的意思是,心中没有杂念,就能产生道心,吉庆喜事不断来临。也就是说,人如果把心里的杂念去掉,心态就健康了,才能更好的体会“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俗语的含义。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挂有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四个大字,用来训诫自己遇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其实,“难得糊涂”绝不是得过且过。在“难得糊涂”条幅下面,郑板桥还写了这样一句话“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因此,郑板桥说的糊涂并不是稀里糊涂,而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修养,是聪明升华后的一种糊涂,是对大事情心中有数,而对生活中非原则性的一些小事则退让一步,不斤斤计较。“难得糊涂”是一种修养,是大智若愚的一种心态。作为老人,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其次,在这个人生阶段,经常同家人、好友互动也尤为重要。与家人共度时光,享受天伦之乐;与朋友分享彼此不同经历和一些时事新闻,可以更加深刻体验纷扰我们的世态炎凉。再有,我们作为老年人,除了继续关注我们一生所热爱并从事的专业外,也应该不断着眼积累一些基本生活常识,潜心练就生存本领,不断给自己的生活爱好注入新内容,深入学习和更多了解宇宙知识,树立一个正确的宇宙观。加强宇宙观的修养,关系到如何把握未来,用宇宙的变化来观察物质的变化,事情的变化,乃至人生的变化。时常牢记,浩瀚宇宙中存在着太多人类无法想象的事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解读它的同时,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活好当下,用心走完我们的一生。
  最后,我想用伊曼努尔·康德的一段话作为束语。
  ──“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一个是人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
 
后 记
 
  《时空与人生》是一篇科普议论文,此文为原稿。每当我重读时,总有动笔续写之念,无奈此文已显冗长。但无论怎样,我对时空、对人生的认知程度仍不甚了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