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丛台:赵国崛起的象征
作者:郭军宁 日期:2011-08-30

   丛台是河北邯郸市的地标性建筑,战国时期赵国的象征。它建筑精美,气势雄伟,犹如一个昂首挺胸,拔地而起的古代武士,耸立在邯郸市中心。1982年,丛台公园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推荐为百家“全国名园”之一。2008年获得国家重点公园称号,是全国有典型性、示范性或代表性的公园。

“胡服骑射”的生发之地

丛台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40年—前295年),距今2350年左右。战国时期是新兴的地主阶级迅速崛起,中国社会已经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时期。这时,井田制被基本废除,随着土地买卖盛行和生产力的解放,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曾一度兵强马壮,威镇诸侯,位居六国之首。但是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四战之地”的赵国国势衰落,在和周边大国的争战中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有被别国兼并的危险。

赵武灵王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看到胡人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便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他号令国人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他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不仅如此,赵武灵王还专门建筑了高大的丛台,在这里训练、检阅他精心训练的骑兵部队并作为飨宴的场所。由此,丛台逐渐成为赵国崛起的象征。

武灵王进行变革后仅仅一年,赵国就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有了一支奔袭如风、作战灵活的劲旅。依靠这支劲旅,赵国在西北方向大破少数民族,兵峰直至河套地区;在北方征伐中山国,将中山全境纳入版图,完成了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遗愿。

“胡服骑射”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它改变几百年相传的军制,在中原地带实现了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其重要意义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陆军由徒步跃升为机械化。“胡服骑射”充分体现了赵武灵王改革的魄力和胆识,使之成为一位值得后人纪念和效法的杰出人物。梁启超曾评价说:“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惟秦与赵。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

岁月苍桑的历史见证

我国古代的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加之战乱等人为破坏,寿命有限,丛台也不例外,在时代的更迭中,丛台历经兴衰枯荣,阅尽人间沧桑。它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多次改修重建,原有的规模与面貌早已改变。但是,作为古代赵国崛起的象征,它所蕴涵的精神价值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叠加,越加焕发夺目的光彩。

据史书记载,秦朝末年,秦国大将章邯曾率大军攻破邯郸,城廓被夷为平地,丛台也难于幸免。西汉时期,邯郸成为诸侯王赵王的都城。丛台被辟为赵王的宫苑。三国时魏国邯郸人刘邵在《赵都赋》中写到:“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意思是在宫城以南修建云阁,在宫城以东修建丛台。少阳指初升的太阳,也代指东方。说明西汉赵王曾在宫城以东修建过丛台。公元前187年,也就是汉高后吕雉元年,丛台失火。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丛台遭受破坏的记载。东汉末年,曹操以今天临漳县境内的邺城为政治中心,邯郸逐渐衰落为普通县城,丛台也随之衰落了。

又据《邯郸县志》记载,丛台从明代中叶至中华民国期间受害频繁,在短短四百多年中,就修建了十多次。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台上增建据胜亭,意思是防御者占据此地就可以取得胜利。同时建武灵宫(后称武灵馆),并添置碑刻,绿化台面,使丛台面貌焕然一新。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6年)又重修;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重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曾在丛台建行宫,大修。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丛台遭遇火灾,台上建筑被焚烧殆尽,只剩几根木椽。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邯郸地震,丛台被震成一片瓦砾。现在仅存的一台是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重新修建的。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重修,武灵馆改建后称武灵旧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秋再重修,增建回澜亭;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占邯郸,丛台曾被当作日本人的据点,遭到大肆破坏。解放前夕,丛台已经变得荒凉颓败、残破不堪了。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以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丛台公园。对丛台和丛台公园内所有的建筑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并进行了全面的彩绘。公园占地由原来的43亩,逐步扩充为360亩,其中水面占40亩。园中林木繁茂,百鸟争鸣,冰湖蓝天与丛台古建筑相互映照,显示出古朴幽雅的气韵。


“朝歌夜弦”的宴乐之台

现存的古丛台为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 28米,分上下三层。青砖高台的底层南北各有一门,甬道右侧的台墙上还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几个大字。“滏流”就是指邯郸的母亲河——滏阳河,“紫气”指的是位于邯郸城西紫山。这八个字对邯郸地理位置和风水作了高度概括,还含圣人将出和吉祥之兆的意思。二层建有面阔五间的武灵馆,里面树立着赵武灵王雕像和展示其通过革新而使赵国由弱变强的传奇故事。武灵馆对面有一株千年古槐,至今枝繁叶茂,成为了后人祈福请愿的地方。三层,通过门楣题有‘武灵丛台’的圆形拱门,即达台顶的据胜亭。登上据胜亭,远眺太行山,近观邯郸市容,赵都风光尽收眼底。

据历史记载,初始丛台上还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有古诗赞曰:“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台上弦歌醉美人,台下扬鞭耀武士”。李白《明堂赋》说:“岂比夫秦、赵、吴、楚,争高竞奢,结阿房与丛台,建姑苏及章华?”可见丛台也同阿房宫等都曾经是“朝歌夜弦”的宴乐之所。历代政客显贵、文人骚客或登台怀古题诗作赋,或写人状物抒发情怀。据统计,从南朝梁代到唐、宋、金、元、明、清各代和近现代,有确切记载的诗词歌赋作品50多首。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丛台的坎坷沧桑,也反映了邯郸的兴衰枯荣。

唐代酒仙李白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在广平郡饮酒小醉,走马六十里遍览古赵景色,诗兴大发,写下著名长诗《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高适等,也曾多次游览丛台,赋诗赞咏。

    公元1164年冬,南宋与金签订了屈辱的《隆兴和约》。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隆冬,身为贺正旦副使的曾觌,同正使汪大猷一道奉命出使金国。他们有着国破家亡的仇恨和未能失地收复的遗憾,却要去金国贺正旦,心情是悲凉的。曾觌的《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就抒发了自己的这种内心痛苦: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
伤行客。
  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
金樽玉管空陈迹。
  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清乾隆15 年( 公元1750年 )9月,乾隆皇帝巡视江南,路过邯郸,登临丛台,他心情大好,挥笔题诗 :

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
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
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
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

 

丛台四咏
丛台

 

千年赵地立丛台,铁马秋风入梦来。
毕竟东方诗客到,武灵旌帜逆风开。

 

浓云锁雾暗重重,独立高楼人去空。
芳草连连天际远,静听梵宇几声钟。

 

武灵台上雨丝丝,凭牒遥闻战马嘶。
自古英雄燕赵起,滏河跃浪唤新诗。

 

横刀跃马七才贤,裂土分疆谈笑间。
慷慨悲歌燕赵地,昭昭青史续香传。

文章来源:郭军宁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