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暨纪念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发表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刘海涛 日期:2018-04-18

纪念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发表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周学文摄影)

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交融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共同体。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中华民族由一个自在实体升华为一个自觉实体。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即中国各民族单元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正是基于这一认识,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结构特点作了宏观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合理地解释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受到国内外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展开。

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民族关系、民族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趋势,对民族研究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面对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时代要求,本次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庆祝中国社会科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论坛),以纪念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发表三十周年为契机,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从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学与人类学、世界民族等多学科多层面展开深入系统的学术研讨,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任务,以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努力。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承办,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民族研究》编辑部、《人类学民族学国际学刊》编辑部协办。论坛于2018年4月13-1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哈萨克斯坦国立L.N.古米廖夫欧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民委、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中研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宁夏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吉首大学、湖北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民族报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新闻媒体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记者莅临会议,论文提交80多篇。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研究员首先致辞。李培林从习近平新时代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的现实要求、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历史由来及贡献等层面出发对本次论坛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予以了充分肯定。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原主任朱维群的主旨演讲强调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实践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杜荣坤研究员在主旨演讲中彰显了费孝通先生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贡献。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卫民在致辞中缅怀了费孝通先生在民族研究领域的诸多建树和突出贡献。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俊豪在致辞中强调了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并代表国家民委预祝表达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另外,韩国人类学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金光亿代表与会代表致辞,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一个基于民族发展过程考察的理论,高度评价了费孝通先生为人民做学问的治学理念;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代表费孝通先生家属致辞,系统回顾了费孝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在主旨演讲中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主持。

开幕式之后是大会主题演讲和四个分论坛报告。在大会主题演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研究员就“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背景和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阐述。宁夏大学陈育宁教授强调指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动力。北京大学马戎教授重点论述了费孝通先生的民族问题研究,认为费先生的民族研究探索是在不断演变和深入的。南京大学华涛教授彰显了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争论的反思,在民族识别、民族形成和民族本质等问题上的反思,以及费先生对反思的再反思,强调了费先生的反思和再反思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当代建设的意义。台湾中研院吴启讷教授从族群政治架构流变的视野讨论了中华民族建构问题。中央党校徐平教授论述了“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希恩研究员认为多元一体理论可以提升为多元一体主义,多元一体主义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结构的概括,也是对世界民族结构的概括,是对文化相对论的扬弃,是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超越。哈萨克斯坦国立L.N.古米廖夫欧亚大学巴哈提•依加汉研究员以乾隆四十八年清哈交往为例,论述了清廷关于哈萨克统治正统的观念及其影响。台湾学者、安徽大学赵树冈教授对台湾的中华民族认同与记忆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揭示了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大会主题演讲分别由王延中、史金波主持。

1.缅怀费孝通先生分论坛报告。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认为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现代价值在于它是理解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范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张云教授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教授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在于“多元一体”与“美美与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李大龙研究研究揭示了费孝通先生在阐释中华民族理论中的重要贡献。东北师范大学张东宁教授阐释了国际社会视角下多元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苏航副研究员对费孝通先生的民族与国家观念进行了论述。湖北大学黄柏权教授凸显了费孝通先生对武陵民族走廊研究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宋培军编审从清末民初的五族共和实践来理解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刘波儿讲师回溯了民国期间中国民族学界“多元”“一体”理论设计问题。本分论坛报告由徐平教授主持,色音研究员点评。

2.民族理论分论坛报告。枣庄学院孔亭教授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论述。天津师范大学张三南教授基于“两个共同体”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问题。西安外国语大学金志远教授从两种民族主义消解之道来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内蒙古财经大学王奇昌讲师探析了习近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延边大学赵刚教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进行了解读。天津师范大学常士訚教授从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视阈出发,论述了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与多元文化治理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对民族与国家结构的中国描摹与阐释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央民族大学王军教授从内涵、路径与评价三个方面呈现了争论中的国族与国族建构。浙江财经大学李占荣教授阐述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的法律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焦学振认为当代民族关系格局出现了由守望尊严到互守尊严的转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刘泓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张育瑄就欧洲民族国家的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央党校博士生邓笑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党校殷皓讲师对多元一体格局下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思考与出路进行了思考。西北民族大学敖东白力格副教授就凭借人文选择形成的人类全球多元一体格局进行了讨论。枣庄学院陶道强副教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阈下汉民族的多样性进行了探析。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博厚(Benjamin Miles)对多元一体论的现代短缺问题进行了检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黄昭宇研究员讨论了全球化大趋势下重塑主要民族共同体的问题。民族理论分论坛分别由刘泓研究员、丁宏教授主持,王希恩研究员、王军教授点评。

3.民族历史分论坛报告。吉林大学程妮娜教授对张博泉先生“中华一体论”进行了评述。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论述了“修教”“齐政”的中华民族跨文化整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丁宏教授从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视角来审视中华文化的“多元”与“一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邵磊以“五胡兴华”为中心探讨了北系民族视野下的中国史发展。云南大学李东红教授基于从乡土根基、地方传统到国家公民的视角揭示了白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中南民族大学田敏教授从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来历史诠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属性。中央民族大学苍铭教授就《皇清职贡图》中展示出的国家与民族观进行了揭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木仕华研究员对中国多民族文字合体文献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史进行了分析。大理大学何畏讲师论述了汉武帝拓边与刺史部设立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彭丰文研究员基于北魏王朝国家建构与政治转型的考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进行了历史考察。通化师范学院刘智文教授从难民—移民—国民的角度揭示了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尚晴从跨学科的视角对国家行政与历史遗绪下的民族识别问题展开研究。长江师范学院彭福荣教授以王阳明水西“三书”为个案探讨了国家王权慑服与土司利益博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王义康研究员对唐代羁縻州与唐政令、法令进行探讨,揭示了唐代羁縻州施政具有因俗而治与一体化的特点。中山大学魏志江教授论述了辽帝国与内亚诸国的关系及其区域国际秩序。暨南大学李春尧讲师讨论了耶律楚材的“身份危机”与“文化认同”问题。民族历史分论坛分别由彭丰文研究员、魏志江教授主持,沈卫荣教授、李大龙研究员点评。

4.民族学与人类学分论坛报告。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以文明或超社会体系为角度,诠释了费孝通先生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他认为,作为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国,实非“社会”一词所能概括,它应该是一个“社会中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从乡村的、民族的、世界的一和多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作为人类学基本问题的人群关系,对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格局思想进行了阐释。赵旭东认为,面对世界文化转型的大格局,文化、社会以及个人层面上的一和多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从多元一体的角度论述了从中华民族到世界社会的问题。他认为,现代的民族概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依托着世界社会的概念,由此来看待费孝通先生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到文化自觉论的历史,可以看到世界意识一以贯之于费先生的方法论之中。北京大学刘能教授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和“一体”概念进行了时空解析,揭示了在当代语境下促成中华民族一体的社会文化条件,认为在理论上促成“多元一体”的社会机制是多元的,当代“一体化”具有复杂的语境和多重社会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刘谦副教授基于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进行时空格局解析,从“多元一体”的角度阐述了新时代的精神格局,将“多元一体”的精神格局和文化品格作为中华文明传统在当代的赋新与自觉传承,对费孝通先生多元一体格局思想进行了延伸性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研究员基于从“多元一体”到“多族一国”的角度,提出了新国家主义的观点,试图推进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中央民族大学贾仲益教授基于实地调查和自身体会,从族体格局的多元一体、区域格局的多元一体、经济文化格局的多元一体、宗教信仰格局的多元一体等层面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行了新的解读。华东师范大学高向东教授、王新贤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基于1953-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空间分布、人口重心移动的考察,从宏观的统计学视角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空间构成和地理格局的变迁,揭示了中国少数民族多样性格局及其变迁的特点,为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云南民族大学普丽春教授基于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的调查,对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云南傈僳语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贵阳学院袁东升教授基于对一个水族村落的田野个案对经济活动中互动互惠的族际关系进行了多维透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剑峰研究员论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现实意义。宁夏大学王丽宏副教授以广西南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为例论述了民族关键符号视角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揭示了旅游流动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傅千吉教授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对甘南藏区藏汉双语教育发展进行了探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包来军就“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疆纪录片展示出来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传播进行了论述。民族学与人类学分论坛分别由刘正寅研究员、方李莉教授主持,顾海娥编审、方李莉教授点评。

会议期间,其他学者就相关问题也阐述了各自的见解。与会专家的演讲、报告,以及有关的评议、回应和讨论精彩纷呈,大会高潮不断。闭幕上,色音、常士訚、彭福荣、刘海涛分别代表四个分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王延中作大会总结。本次论坛具有紧扣时代主题、内容丰富、学科视野广阔、与会学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等突出特点。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对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他还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向所有与会学者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闭幕式由刘正寅主持。

纪念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发表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周学文摄影

 

摄影(周学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