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史论坛2018年第一讲简讯
作者:陈春晓 日期:2018-04-27

2018年4月17日下午,由我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办的民族史论坛2018年第一讲在民族所第三会议室举行。适逢今年是我所成立60周年,本次讲座活动是庆祝民族所成立6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讲座由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突厥学与阿尔泰学研究中心的巴哈提· 依加汉教授(Bakhyt Ezhenkanuli)主讲,报告题目是《多文化交织背景之下的哈萨克—清朝关系:以清代档案文献为中心》。我所民族历史室研究室、《民族研究》编辑部、新疆历史与发展研究室、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的专家学者共二十余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我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彭丰文研究员主持。

巴哈提·依加汉教授为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突厥学与阿尔泰学研究中心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亚史、中古突厥语民族史、哈萨克史研究,近十多年来的主要研究兴趣为清代有关哈萨克族历史及哈萨克与清朝关系史档案文献,曾参与《清代中哈关系档案汇编》(1-2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哈萨克斯坦东方研究所合编)的编辑工作,出版有《有关哈萨克斯坦历史的中文史料》(哈萨克文,五卷)、《有关哈萨克汗国与清朝关系的清朝档案文献》(哈萨克文,四卷)、《穿越长城的哈萨克使者》等16种史料集和专著,并用哈萨克、汉 、英及俄文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巴哈提·依加汉教授是中哈学术交流的杰出使者,一直与中国学术界保持密切的交流互动。今年4月,巴哈提·依加汉教授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登峰战略”民族史优势学科项目的邀请前来进行学术访问。本次讲座活动,是巴哈提·依加汉教授学术访问计划中的学术活动之一。

在本次讲座中,巴哈提·依加汉教授利用清代的多语种档案文献史料,兼与传统清代汉文记述做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哈萨克与清王朝关系中的多文化交织现象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和评价。巴哈提·依加汉教授认为,根据清代档案文献记载,清朝与哈萨克的直接接触是在18世纪50年代开始的。随着清朝势力的西进,哈萨克人开始对自己的新邻居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乾隆二十二年(1757),哈萨克中帐首领阿布赉已经将清朝皇帝视作欧亚大陆上两个最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观念体现在前些年刊布的满文档案中。据满文档案史料,阿布赉把清朝皇帝称作满洲汗,并将满洲汗与己之关系视同父子。这种观念并不是基于现实的判断,而更多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取向。这反映出关乎权力的一种古老观念,即已故哈佛大学教授弗莱彻(J. Fletcher)提出的“隐喻式的家庭纽带”。这是游牧社会以虚拟的血缘纽带整合自己和外界的方式,称“儿”和“弟”的一方表示自己是较弱的同盟者,而非代表附属关系,表明双方在共同认同“成吉思汗的政治遗产”的基础上建立了同盟关系。哈萨克人尽管是操突厥语的穆斯林,但直至18世纪下半叶为止,他们并没有放弃欧亚草原游牧社会的政治传统,这为他们认识和接触周边世界提供了多视角的可能性。史料所见,尽管哈萨克人和准噶尔人长期战争,但双方并非不共戴天,而是出现了某种文化涵化的现象。通过准噶尔上层人士的媒介作用,清朝与哈萨克统治家族之间的文书往来出现了使用托忒蒙古文的现象。据巴哈提·依加汉教授的调查,哈萨克与清朝托忒蒙古文往来书信现存约有12件,内容涉及贸易关系、政治关系、文化交往等方面。另外,在重视以托忒文为媒介的族际交流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包括哈萨克在内的中亚突厥语各族用察哈台文(清朝所称的回文)与清朝交流的史实。根据巴哈提·依加汉教授的调查,目前已知存在148件哈萨克给清朝的回文书信。从这些书信可以了解到哈萨克统治家族中玉兹的阿布赉汗家族和阿布勒必斯家族与清朝关系更为紧密。这些书信还反映出哈萨克与清朝的贸易关系。但目前这些书信的历史学研究还很不足。最后巴哈提教授还讲解了这些回文书信特点。通过清、哈往来文书可以得知,哈萨克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文化。

演讲结束后,与会学者围绕巴哈提·依加汉教授的演讲内容展开了热烈探讨,讨论的热点有“成吉思汗的政治遗产”、“哈萨克印章和印文”以及“哈萨克与蒙古、满洲的关系”、“哈萨克的国家历史叙述与文化记忆”等问题。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加强对哈萨克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巴哈提·依加汉教授的演讲报告使我们对清代哈萨克与清朝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探讨,也对历史上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讨论深入,有益于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研究,促进了学术交流。讲座在与会学者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摄影:周峰  陈春晓)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