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化自信”理念的形成及其意义———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作者:何星亮 日期:2022-05-09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九部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学习十九大五中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入了解“文化自信”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必须系统分析“文化自信”这一理念的性质,必须全面探讨“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复兴中华文化的意义。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弘扬优秀传统、复兴中华文明,首先必须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就会否定自己的优秀传统,自惭形秽,盲目崇拜国外文化,复兴中华文明也就没有希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自信”问题,数十次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是在“三个自信”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是指导新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和复兴中华文明的重要理念。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一是分析“文化自信”的提出过程,二是阐释“文化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形成,三是认为“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

一、“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

据笔者所见资料,习近平最早提出“文化自信”这一理念是在2014年2月24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提出“文体自信”这一理念。他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在谈到三个自信时强调“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他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考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并和学生座谈。习近平希望学生们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爱国爱澳传统,自觉增强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历史责任感,珍惜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创造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出席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我们讲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据上,“文化自信”这一理念最早是在2014年2月24日提出来的,后来又多次提出“文化自信”,但直至2016年5月,仍未正式与“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

二、“文化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形成

习近平什么时候正式提出“四个自信”,学术界似无人专门探讨过。从笔者所见资料,习近平正式把“四个自信”并列提出是在建党95周年前三天,即2016年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讲话中正式把“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他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把“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他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此后,“四个自信”正式成为全国党政干部的执政理念之一。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并在会上的发表重要讲话,对文化自信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讲话七次提“文化自信”。他指出:“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四个自信”的正式提出,对于弘扬优秀传统、复兴中华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

“文化自信”的内涵,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习近平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

1.“文化自信”是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来的,是在“三个自信”基础上的创新性成果。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专门论述“文化自信”,标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获得全体代表的支持和拥护。包括第七部分在内,报告全文总计六次提到并阐述“文化自信”。 一是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在其中强调了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二是在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三是在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是在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第七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五是在报告第七部分中两次提到了“文化自信”,除了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小标题的集中论述,还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文化自信”这一理念2017年10月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的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后的党章“总纲”称:“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以上事实表明,“文化自信”理念是习近平是在“三个自信”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

四、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意识,意义十分重要: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是复兴中华文明和复兴中华民族的关键。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一是会否定自己的优秀传统,自惭形秽,不喜欢传统的价值观、民族精神、伦理道德,不喜欢传统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及传统节日等,从而形成文化虚无主义意识;二是将转向西方寻求文化消费,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国外宗教,喜欢过国外的节日,喜欢欣赏国外的音乐、舞蹈等艺术……。长此以往,必将丧失优秀传统,复兴中华文明也就没有希望。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立足五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中华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它完全适合我国历史传统、民族性格和基本国情。习近平曾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有利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点的现代中国人。人创造文化,而文化反作用于人,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人格。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所以与美国人、印度人、日本人不同,根源在于文化的不同。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弘扬优秀传统,保护自己的文化特色,才有可能把本民族的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才有可能世世代代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中国人。而人又是文化或文明的体现者和传承者,建设文化强国、复兴中华文明,关键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中国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弘扬优秀传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现代和未来的中国人都具有中华文明的特征。

第四,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对中华文化没有自信,各民族就不可能认同中华民族。

第五,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传统是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化成功的保障,没有传统作为依托,现代化难以成功。纵观历史,没有传统作为依托,现代化难以成功。现代化的本质,是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世界发展而不断革新。

第六,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或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和历史传统密切相关,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也各不相同。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1届会议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强调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各国应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文化。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明确的保护原则和条例。 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三十三届会议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指出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和平共处。习近平曾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

第七,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文明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交流、互鉴、互补的基础。任何一种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每一种文明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如果两种文明完全相同或相似,就不可能取长补短,不可能吸收新的文化因素,文明也就没有活力。习近平指出:任何一种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认为,中西文明可以互补,他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中西交流对双方都有好处。他们可以从我们这里学到必不可少的实用的效率;而我们则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深思熟虑的智慧,这种智慧使其他古国都已灭亡之时,唯独中国生存了下来。”

第八,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一是因为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极端性,多样性产生包容性。如果世界上只一种文化主导世界,则世界上就不可能有民主和自由,更不可能有和平安全的世界。二是因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崇尚稳定的民族。“和平”或“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内藏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外显于中国人的行为之中。古往今来,“和平”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日常生活等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之中。它不仅在古代中国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继续在现代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早在周朝开始就提倡“协和万邦”,主张各邦、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国家之间友好往来。主张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时应秉持公正之心,去除一己之偏爱,好恶一同于天下。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国强必霸”“大国必战”的意识,历来崇尚“和为贵”,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不喜欢战争,以战争为例外。以防守为主,主张后发制人,对外只有防范之意,无扩张掠夺之心。中华民族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外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认为中华民族是有爱好和平的民族。孙中山认为,喜欢和平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是和平文化。他说:“爱和平就是中国人的一个大道德,中国人才是世界中最爱和平的人。”陈独秀认为中国人是以“和平”为本位的民族,他曾说:“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和平)为本位。”国外许多著名学者也认为古代中国的文化是和平主义的文化。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认为,中国是一个和平主义的国家,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完全不同。他说:“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取向,主要是和平主义的。尤其是“随着文官当政,意识形态自然地转向和平主义”。罗素早在20世纪20年代撰写的《中国问题》一书中便认为:中国人“所追求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傲到不屑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老百姓天性是喜好和平的”。他说:欧洲各国的“繁盛”是“依靠侵略弱国而得来的”,而中国则是“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生存的”。 他批评欧洲人的人生观“推祟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以及破坏。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熊带来毁灭,而我们的文明正在走向这一结局。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 中华民族崇尚稳定、热爱和平的理念,一定会在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扬光大,为建设和平与安全的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理念是习近平在“三个自信”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是指导新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和复兴中华文明的重要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复兴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建议》中提出新发展阶段的文化建设发展目标,才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使“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和实现中国梦,而且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复兴中华民族,首先必须复兴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复兴中华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借鉴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弘扬祖先智慧,光大中华精神,吸取各国精华,提高公民素质,提升文明水平,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永续发展,永世长存。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21年第2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