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性”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绝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是崇尚“和平”的文明。“和平”是中国人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下五千年,“和平”理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存在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布于全国社会各阶层,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之中,表现在政治、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和习俗各领域之内。它是维护中国数千年统一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不中断的重要因素。“和平”理念不仅在古代中国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古代“和平”的涵义及各阶层人士中的“和平”理念做出分析,探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