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情况报告
作者:苏文 日期:2017-11-15

我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暨所风建设大讨论培训班,在院党组重视关怀下,所党委经过精心筹备、严密组织、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经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团队活动等环节,全体职工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所风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清晰的“路径”,大家认为通过建设民族所三大工程即“民族团结示范工程、所风正气建设工程、民族特色文化展示工程”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力求在民族研究领域出一批学术大家、出一批经典著作、出一批青年骨干是实现民族所“再辉煌”的必经之路。现将培训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培训于3月13日至3月15日,在我院密云党校举办,历时两天半,全所126名职工参加了培训,14名职工因出差、调研等请假未能参加。此次培训,主要安排了2次专题报告、2次分组讨论、1次总结交流发言、2次工会活动。两场专题报告会分别邀请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同志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邀请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原主任李晓兵同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两场分组讨论围绕经党委会研究通过的“5个研讨题目”开展讨论;半天总结交流反言,分别由五个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两次工会活动安排了1次登山、1次乒乓球比赛。

二、主要特点

这次培训活动,大家普遍反映:“此次培训筹划准备充分,组织实施严密,培训规范有序,课程安排紧凑,活动安排合理”。既有白天的集体学习、分组讨论,也有晚上的工会活动、团队建设。全体职工在张驰有度的学习中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真挚热烈的坦诚交流中认识到了我所学科建设、话语权建设、所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培训展开前,所党委专门听取了培训准备工作的情况汇报,所领导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办认真贯彻落实所领导的指示精神,抽调部分青年骨干组成培训筹备小组,精心组织实施,为培训工作秩序井然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培训主题明确。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本次培训的主题,本次培训紧紧围绕这个主题需要安排设计课程。本次培训把学深悟透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全体职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深刻体会到了只有加强党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以及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才能真正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三是方式方法灵活。这次全所集中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改变了过去往往是相同或相近学科研究人员组队的形式,全所职工采取不分专业、不分年龄、打乱建制、随机组合的形式分组讨论,让不同学科之间“跨界交流”,让不同专业研究人员都能站在更宽的视域下思考问题。有很多职工反应“通过这次培训,自己不仅了解了其他研究室的研究课题,而且所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特别是打乱科室进行住宿安排、分组学习讨论的方式,一改以往学习活动的封闭性,大大加强了不同科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互助,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爱所建所”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知识交融。培训方式的改变,增强了此次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的主要收获

这次培训,大家普遍反映收获非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定了“为人民做学问”的信念。通过两场专题报告,有的同志在讨论交流中谈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的同志讲到,社科人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就必须把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做到真学、真信、真懂,在重大问题、关键问题上,旗帜鲜明,不失语、不乱语,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80后”陈晓伟在交流发言中讲到“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砥砺前行才是我们共同的旨趣。我们怀着对学术敬畏之心,‘不忘初心’,坚持最纯正朴实的理想——‘道德纯备,学术通明’,希望把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用到刀刃上,把自己所学、所长充分发挥出来,努力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老同志的谆谆教诲,年轻同志的铮铮誓言,让全所职工都进一步坚定了投身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信念和决心,坚定了再创民族所辉煌的期望和信心。

二是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些朴实而有力的话语为我们社科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分组讨论中,有的同志谈到,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让自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社科人,在“守阵地”和“守规矩”问题上应有的政治责任和担当。有的同志在体会中谈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我们的学科发展已经到了着眼传统文化,立足本国文化资源和优势,反观国外的一些概念、观点和方法的阶段,要着力建设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作为社科院的一分子,我们民族所还要利用已有的文化优势,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合作”、“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建设的力度,真正实现和落实学术研究上的相辅相成和学术成果上的相互促进的发展目标。

三是增长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知识储备。本次培训设置课程时,我们积极听取参考全所职工的意见建议,在专家安排上坚持立足实际、综合衡量、优中选优,使报告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实际;房宁所长、李晓兵主任的辅导报告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论述精辟,通过讲座大家对普通社会科学和智库社会科学建设之间辩证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路径、对高端智库的定位等等问题都有了新的启示。所风建设大讨论作为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个具体措施,我们在设置大讨论环节方面,提前进行了合理规划,不仅有全所范围内的动员部署,也有各处室、支部的建言献策,还有最后的梳理分类,党委会议研究等环节,梳理出的12类46条意见建议,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都很强,既包括了“什么是所风”“建设什么样的所风”的目标,也包括了对所领导、处室领导、党员、青年职工、退休老同志等不同群体的述求和期望,还包括了建章立制、操作手段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专家的辅导报告高瞻远瞩、内容丰富,对全体职工熟悉中央政策,解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所风建设大讨论梳理要点分类科学、实在管用,对改善我所外在形象,进一步凝心聚力有很强的操作性。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以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启动我所民族团结示范工程建设。我所民族团结示范工程建设着眼三个层面的加强,首先加强班子团结,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决策科学、作风民主、清正廉洁、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党委班子。所领导率先垂范、真抓敢管,及时听取和回复职工合理建议。其次是加强全所不同民族职工的团结,通过设立所内民族团结集体和个人奖项,设立民族节日欢庆周,开展各民族节日慰问;开展民族团结美食节、民族特色春联展览等特色活动;各支部、工青妇等各级组织主动作为、积极鼓励职工参与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取得好成绩,各专项工作都要努力在院里取得话语权,建设一支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科研队伍。最后是在全所范围内开展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活动,比如建立大病帮扶机制、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一帮一”互助机制以及学术定期交流机制等。

二是以落实院党组决策精神为指导,启动所风正气工程建设。王伟光院长在院工作会议中指出“2017年是全院制度落实年”。为此,我所在2017年各项工作中都要时刻与院党组精神保持同步,以贯彻落实规章制度为第一守则,大力加强制度落实、制度督查工作,不仅要模范遵守院内的规章制度,更要全面落实研究所制定的规定和办法,对所长办公会、党委会研究决定的事项坚决执行、严格落实。同时,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无学术不端行为和违法违纪问题,无影响恶劣的投诉和上访事件,每名职工都爱岗敬业、各司其职、潜心学问的科研环境,建立逐层反映问题的沟通通道;设立固定的沟通时间和场所,畅通民情民意。加强惩戒措施,杜绝各种小动作,杜绝团团伙伙,杜绝拉票串联,树立所风正气,改进民族所的所风。

三是以“今年院庆40周年”“明年所庆60周年”为契机,启动我所民族特色文化展示工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科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特别是我所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推进知识创新的重要资源。尽可能在各个场合展示我所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展示民族所的民族资源优势,而不是传播民族所所内的问题、所内的矛盾,从而改进民族所的外在形象。结合今年建院四十周年和明年建所六十周年活动,在全所范围内开展共享各民族重要节日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展示活动让全所职工都能了解和欣赏各民族的文化,从而促进不同民族学者之间的深层次信任、理解和赞赏。

文章来源:苏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