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学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第四季度活动通讯
作者:民族学所老干处 日期:2015-10-19

 张友坤书记讲座

张友坤同志做讲座

全景1

讲座会场一

全景2

讲座会场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所老干部党支部于10月12日在我所报告厅举行张学良与西安事变讲座。主讲人为张友坤。

张友坤同志开篇就说:此时此刻,他特别怀念以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其在他们领导下的千千万万的抗战烈士,特别敬重那些还健在的革命前辈。他说:此时此刻,我们也不能忘记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而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正如周恩来总理生前所说:张学良、杨虎将军乃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张友坤以大量的史实,结合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和张学良与吕正操在美国三次会晤的珍贵资料,具体而又生动地阐述了张学良坎坷曲折而又极富传奇的爱国人生。特别是关于国共两党领导人、张学良、海外学者对西安事变的客观评价和张学良送蒋回南京的意义之评价,令人耳目一新。

一、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及张学良对西安事变的评价

毛泽东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周恩来说:“历史应该公断,西安事变是蒋介石自己逼成的,蒋先生的抗战是张、杨两位将军顺应人民公意逼成的。”其意义“是在它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

蒋介石在1936年12月26日的通电中称:“自经此次事变,我国同胞一致爱国家的热诚以显示无比伟大之力量。此种伟大,在今日为奠定危局之主因,在将来必为我民族复兴之保障,此则中正愧疚之余敢为国家称庆也。”他钦定12月25日为民族复兴节,没有西安事变,何来此节?

张学良在1937年元旦《致东北军将士书》中称:“‘双十二’事件,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砍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日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已有了复兴的希望这显然是我们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不独是我们可以期待着国策转变适合了民众的要求,且投下了一块巨石与国际深潭,忽然飞沫四溅,惊醒了世界苟且偷安的人士与夫野心帝国主义的憧憬与迷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事实,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为此而高兴。实践证明,西安事变具有重大现实与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光辉将更加灿烂!

美籍华人唐德刚教授说:“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没有全国的大统一,没有惨烈的武装抗战,则人事全非。一个独裁专制的领袖,和一个忍辱含羞的政党在历史舞台上以何种脸谱出现,我们写历史的人就很难妄猜了。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西安事变提早抗战是真,使反对派的中共因此做大也不假;但是说它毁灭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那就过甚其辞了。”

二、毛泽东、刘少奇对张学良送蒋返南京意义的评价

1937年1月31日,毛泽东对史沫特来说:“西安事变中,国内一部分人极力跳动内战,内战危险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十二月二十五日张汉卿(张学良,字汉卿)先生送蒋介石先生回南京一举,如果不依照蒋介石先生处置西安事变的善后办法,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然给日本一个最好的侵略机会,中国也许因此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损害。”

在西安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刘少奇即撰文高度评价张学良的自我牺牲精神。张学良的认错与请罪,对于南京与各地左派是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右派借以鼓动内战的口实,则给以取消。张学良在南京的行动,是有助于团结全国抗日,停止一切内战的方针之实行的。这不是表示张学良的无耻与投降,反而表示张学良为着全国团结抗日停止内战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忠诚。

三、张学良对毛泽东、周恩来及蒋介石的评价

张学良赞扬毛泽东是天生能领导,若长征让他自己来带,他会把兵带没了。

他特别佩服周恩来,说此人不仅能讲,而且很会处理问题,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西北

军都听他。周恩来是我佩服的一个人。

他点评蒋介石是军阀买办,没有中心思想,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个人利益者,他不用人才,用奴才,何应钦就是一个奴才。

他“很不客气地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发表的《蒋委员长西安事变半月记》都是假的。”

他说,共产党有中心思想,那就是唯物史观,共产党用人才而不用奴才,所以就能成功。

……

最后,张友坤用老艺术家骆玉笙在《张学良将军之歌》中的一段唱词结束了他的讲话: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爱国爱民情切切,力挽狂澜运略韬。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消。西安事变惊天地,赢得抗风火烧。身陷囹圄志不渝,和平统一保台岛。铁血男儿功盖世,华夏子孙赞勋劳。

此次活动,所党委非常重视,多次协调活动安排,方勇书记还亲自参加了活动。党员们积极参加,有的坐着轮椅,由子女陪同前来。有的还柱着拐杖带病从很远的地方前来,可见老同志组织之志强,渴望学习之迫切。开会期间,听着专注,会场安静,持续两个小时,无一怨言。这是近年来所少见的。

文章来源:马京华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