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鄂伦春鹿哨:别致的风景
作者:刘晓春 日期:2019-10-10

在北纬50°30′,东经126°47′,有一个名字叫“新生”的鄂伦春族聚居村,那里风景秀丽,森林茂密,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生活在森林和山谷,儿时的我最喜欢模仿各种鸟兽的叫声,尤其钟爱黑夜里穿透灵魂、令人振颤的鹿鸣。16岁那年,我到县城读书,从此,再也没有听到马鹿的叫声,再后来,只能通过鹿哨满足自己的思乡之情。

鹿哨表演

鹿哨表演

鹿哨是中国北方以及东北亚地区游猎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拟声狩猎工具,历史上契丹、女真各部及近现代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族都曾使用鹿哨,而且有的民族至今仍在使用。鹿哨的创造与使用源于中国北方及东北亚狩猎民族对野生动物的深刻认知,是人类多种知识与技能的集中体现,是狩猎工具进步与狩猎技巧提高的实物佐证,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鹿群

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熊嘶狼嗥,虎啸鹿鸣。鄂伦春人凭着聪颖的天赋和对自然的认知,从神话传说中得到启迪,从禽言兽语中唤起灵感,揭开了象征吉祥的鹿鸣之谜。

挂在鄂伦春猎人腰间的鹿哨,主要由有经验的猎人自己制作,制作技艺凭借口耳相传,以桦树皮、桦木、松木等为制作材料,弯如弦月,状似牛角,长短不定,亮铜镶嵌,十分奇特。鹿哨不是用嘴吹响的,而是用嘴含着细头,往肚子里吸气,随着吸进气流的大小,发出 “嗷嗷”或“噢噢”的声响。

鹿角

初春四五月,青草长出来了,盎然生机催出雄鹿之角,含苞带血,毛茸茸惹人喜爱。猎茸时节,当猎手对着云屏雾障的峰峦吸响鹿哨,发出鹿鸣的声音时,“藏珍匿宝”的雄鹿就会一只又一只地窜到猎人的面前。

金秋九月,山林果实累累,大自然为獐、狍、野鹿选定了“婚期”。凌晨,山谷中鹿鸣声声,遥相呼应,悦耳动听,令人神驰。这时的鹿鸣声调,听起来比初春又有不同,粗犷中带着温柔,豪放中渗着羞涩,鹿哨响处,正是聪明的鄂伦春猎手在用鹿的语言,同它们传递着信息,联络着感情。

象征美好吉祥的鹿哨,随着鄂伦春人生活的脚步,其价值与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鹿哨传承人白劲鹏

鹿哨传承人白劲鹏

定居以后,鄂伦春人从猎鹿转向养鹿,养鹿姑娘每天踏露披霞放牧鹿群,用鹿哨指挥它们闲散碧野。暮色来临,呼唤它们归来入圈。如今,已放下猎枪的鄂伦春人依然在使用鹿哨,鹿哨已由拟声工具演变成演奏乐器和手工艺品,鹿哨制作也成为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传统技艺。2011年,鄂伦春族青年白劲鹏,经过拜师学艺,荣获鄂伦春自治旗鹿哨传承人称号,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得到完整保护和传承。白劲鹏的鹿哨声,深远浑厚,充满摄入心魄的独特魅力,若非真爱,无法如此深情演绎,那震撼人心的声音里,有远古的呼唤和感动,令人潸然泪下。

一声鹿鸣,穿透黑夜,奏响历史的苍凉和对未来的向往。

鄂伦春传统舞蹈:小鹿

鄂伦春传统舞蹈:小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