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诗人席慕蓉说,一个人的记忆属于家庭,一个民族的记忆是属于人类的。
2020年,鄂温克族自治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有109个,其中鄂温克族非遗项目24个,占22%。
6月初,我们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恰好赶上展区有非遗项目展演,有幸遇见了鄂温克年俗(阿涅别)传承人——索伦鄂温克人乌仁巴图先生。目前,中国境内的鄂温克族分为三个部分,即索伦部、通古斯部与使鹿部,乌仁巴图先生属于索伦部。
第一眼见到乌仁巴图先生时,他正在穿戴民族服装,准备上岗讲解非遗项目。老先生身形清瘦高大,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草原牧民特有的风度,虽然已七十岁,但依旧帅气挺拔,一双细长的褐色眼睛炯炯有神,浑身散发着索伦鄂温克人特有的剽悍及刚毅的气质。
索伦鄂温克人过去是游猎民族,17世纪前曾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直至库页岛地区。雍正十年(1732年),1363名鄂温克士兵被征调到呼伦贝尔草原驻防,从此在这里扎根。乌仁巴图先生说:“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一个猎人,在大兴安岭一带狩猎,1983年以后就不打猎了。我老伴也是鄂温克人,我们共有四个孩子,三个姑娘、一个儿子,都是牧民,他们都有自己的牧场。目前,我自己有1000多只羊、100多匹马、10多匹骆驼。”
作者刘晓红与乌仁巴图先生合影
说到民族服饰,乌仁巴图老人就打开了话匣子。从鄂温克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来看,无论是大、小兴安岭,还是呼伦贝尔大草原,都是高寒地区,鄂温克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民族服饰的制作材料都离不开动物的毛皮。早期,索伦鄂温克人主要用鹿皮、狍子皮、牛皮、羊皮等制作长袍。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以后,布匹和绸缎逐渐增多,鄂温克人的服饰制作材料也变得丰富起来。索伦鄂温克服饰美观独特,充满森林与草原的气息,至今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符号。乌仁巴图先生说:“我现在穿的这件袍子,就是一件会讲故事的袍子。它既是民族的标识,也是历史的记忆,图案造型和服装款式都很独特。”
乌仁巴图先生比较完好地继承了祖辈流传下来的服饰文化。他穿的服装,从头饰、帽子、袍子到靴子等,都是他自己设计的。老人还把这种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及相关传说,传授给了妻子和女儿。女儿萨娜继承了老父亲的皮靴制作技艺,她制作的皮靴获得了国家专利。索伦鄂温克服饰分为四级服饰,男装颜色以素净淡雅为主,女装颜色多以艳丽生动为主。领子周边及袖口带有云卷图案,象征着吉祥安康。最令人动容的是,从袍子左肩部、交领底边至右衽的那黑、蓝、棕、绿、红五色条纹的含义,即代表着黑龙江、敖鲁古雅河、漠河、阿荣河、辉河等五条著名的河流。它记录着鄂温克人抗击沙俄、守卫疆土的悲壮历史,记载着鄂温克人艰难的迁徙之路和顽强的生命力。右胸大襟绿色的树形盘扣象征着鄂温克人对森林和草原的敬畏和依恋。
鄂温克族原生态传统服饰
老人眯着眼睛,指着自己胸襟上两个一大一小的三角形说:“这是兴安岭,大的是大兴安岭,小的是小兴安岭,鄂温克、鄂伦春族就像这山一样,永远也分不开!”一会儿,他像小孩子一样指着其中的一个三角,并从三角形的侧面把手伸进去,掏出一盒香烟和打火机。这设计有范,真是奇思妙想。
乌仁巴图是牧民心中公认的祭火主祭人,每次举行祭火仪式之前,他都会精心准备各种贡品,布置祭火台。每年腊月二十三,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木的鄂温克牧民都会穿着节日盛装举行祭火活动。对火神的敬畏,会使人们忘记严冬的寒冷。乌仁巴图带领众人在祭火台上摆上贡品,在火架四周点上盅灯,把5种颜色的布条分别搭在火架的四周,在火架里用木条搭成数层木框,放上羊的胸骨肉,由乌仁巴图引念祷文,众人一起生火,把木条框烧起,并把各种贡物投入火中。鄂温克人崇拜火,爱护火种,火在山林中从不熄灭,因为那是生命之火,是神灵的祝福。
乌仁巴图先生为祭火仪式准备的贡品
乌仁巴图先生说,他的祖辈一直都是祭火主祭人。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举行非遗展演,他虽然七十岁了,但不辞辛苦劳顿,从牧场赶来参加非遗活动。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愿意为草原和家乡的牧民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家畜兴旺、牧民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为了使祭火文化得到传承,他积极参与各苏木、乡镇、自治旗举办的各类那达慕大会和祭敖包等仪式。给年轻人言传身教祭火的文化内涵和仪式规则,并将整理出来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无偿奉献,为保留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天下第一敖包
1994年和1998年,乌仁巴图老人荣获辉苏木劳动模范,2008年荣获鄂温克族自治旗劳动模范,2018年被推选为呼伦贝尔市“最美家庭”,2018年参加鄂温克族自治旗欢度春节惠民演出,荣获荣誉证书。作为非遗传承人,乌仁巴图老人传承的是一份精雕细琢的匠心,传承是一份对生命完美的追寻,传承的是一份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传承的是一份灵魂的信仰,是祖祖辈辈用血汗、泪水、生命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铸成的民族魂。
鄂温克族作为游猎、游牧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特的非遗文化,他们的生态观、价值观、世界观无不体现在非遗文化遗产里。日前,内蒙古鄂温克族研究会研究报告显示,鄂温克族自治旗现有的24个(鄂温克族)非遗项目,主要集中在民俗、传统技艺等方面。有些项目需进一步细化,比如民间文学,其中的神话、民间传说、谚语等都应该申报非遗项目,尤其是音乐、宗教、医疗、医药、狩猎、自然知识等方面的非遗项目非常少,有待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