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藏民生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历史意义
作者:方素梅 日期:2020-09-17

在8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十个必须”。其中,“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和政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和追求。

所谓民生,从字面上来理解,主要是指民众的生计、生活。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科技和环境保护等切身利益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藏根本没有任何民生建设。根据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统计,西藏约有330万克土地(1克约合1亩),其中官家、贵族、寺院及上层僧侣占有329万克,占有比例高达99.7%。百万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被牢牢地束缚在三大领主控制的土地上,遭受着残酷的统治和压榨,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90%以上的农奴被迫借下各种各样的高利贷。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改善民生一直是西藏工作的一个重点。1952年10月8日,毛泽东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指出:“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不要压迫、剥削你们,而是要帮助你们,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1955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又专门致函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强调“必须用长期的帮助来实现西藏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事实上的平等”。进入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和工作人员通过免费医疗和消除传染疾病、兴修水利、架桥修路、抢险救灾、发放无息贷款、赠送良种农具、放映电影、以工代赈等方式,积极改善西藏的民生。西藏民主改革以后,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种民生建设也逐步推进。然而,由于自然环境限制和历史因素影响,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特别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逐步形成了党的治藏方略。其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涵。1980年召开的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发展经济作为重要主题,标志着西藏发展的历史性转折。1984年和1994年的中央第二次和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启了全国支援西藏的局面,并形成“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制度。2001年的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促进西藏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方针。2010年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还对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2015年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概括了党的治藏方略,即六个“必须”,其中一条是“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2020年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六个“必须”发展为十个“必须”,并坚持将“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涵之一。

由此可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思想一直贯穿于西藏的工作中,并逐步上升到治藏方略的战略高度。在党的治藏方略的指引下,西藏的民生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18年,西藏自治区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6元,比上年增长11.8%。按常住地分,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97元,比上年增长10.2%,比2011年的16196元增长108.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0元,比上年增长10.8%,比2011年的4904元增长133.48%。2018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520元,比上年增长11.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29元,比上年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52元,比上年增长11.4%。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农村居民住房改善显著。201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2.05平方米,比2011年的36.61平方米减少12.25%;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8.58平方米,比2011年的29.61平方米增长30.29%。诸多有关民生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西藏教育以寺庙教育和私塾教育为主,学校教育十分薄弱,在农牧区没有一所现代学校。民主改革以后,西藏教育被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享受接受现代教育的权利。在中央先后召开的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都把促进西藏教育的发展作为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为了使更多的农牧民子女能够入学,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如中小学全部实行寄宿制,由国家包吃、包穿、包住,并不断提高“三包”标准;在内地省市开办西藏班,每年由西藏自治区选送一批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西藏自治区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让西藏自治区生源考入区内中等职业学校的农牧民子女、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及企业困难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同时,建立较为完善的贫困学生就学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困难学生接受相应教育的权利。仅仅是“十二五”期间,西藏教育基本建设投入达117.89亿元。目前,一套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已经形成,西藏各族人民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截至2017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共建成幼儿园1239所,小学806所,各级中学132所,高等教育院校7所,各级各类学校毕业人数从1959年的1.8万人增加到53万多人。内地办学成绩显著,现有21个省市办有西藏班(校),累计为西藏自治区培养输送中专以上人才3.6万余人。2018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77.9%、99.5%、99.5%、82.3%、39.2%,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5年。

其次,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极大发展。和平解放以前,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极为落后,仅有拉萨的“门孜康”“药王山”和日喀则的“格吉纳嘎”三所医疗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业人员不足百人,加上民间藏医也只有400余人,平均每千人只有不到0.4名医务人员。民主改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一是建立了覆盖全部农牧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农牧民免费医疗经费从1978年的年人均5元,提高到2017年的年人均475元,提高了95倍。仅仅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用于农牧民免费医疗的经费就达17亿多元。西藏自治区全区的农牧民全部享有农牧区医疗制度,县、乡覆盖率均达到100%。二是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投资18亿元建设卫生基建项目,卫生机构增加至1435个,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截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47个,床位16787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19035人,分别比民主改革前增长24倍、35倍和23倍,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了4.88张和5.54人。全区孕产妇死亡率由解放初期的5000/10万下降到2017年的102/10万,婴儿死亡率由430‰下降到10.38‰。三是坚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各地逐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和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缩短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实现健康公平。四是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素质。

另外,西藏自治区初步构建起城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和平解放以前,西藏的社会救济主要以带有浓厚的家族、宗族色彩的互助救济形式为主。民主改革以后,政府完全承担起社会救济的主体责任。目前,西藏自治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主要由三种形式组成,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养制度和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以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为例,西藏自治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2007年建立以来,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12年1月起,西藏自治区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对应的扶贫对象是83.3万人,占西藏自治区全区农牧区总人口的34.42%。2018年1月1日,西藏自治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40元。自2019年1月1日起,西藏自治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次提高到每人每年4450元,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40元。同时,政府还持续开展扶贫、灾害救助等工作,巩固和加强了西藏自治区农牧区的社会救济事业。截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农村居民有18.76万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救助金5.50亿元。2012年初,西藏自治区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4月开始发放首批养老金时,西藏自治区有21.95万农牧民参与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5年7月1日起,西藏自治区合并实施原有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了全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19年初,缴费标准设为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1500元、1700元、1900元、2100元、2300元、2800元、3300元等12个档次,以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不同需要。截至2017年,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年满60周岁的居民均可领取基础养老金,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共计283647人; 2018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65.90万人。

并且,西藏文化建设走向繁荣和创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是在和平解放前,藏族文化主要依附于宗教而存在。民主改革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有力措施,积极推进西藏文化建设,开创了西藏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藏族传统文化和各类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除了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等重点文物古迹实施修缮,还注重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了“文化惠民工程”。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投入3.4亿元,专项用于文化设施建设、设备配置、队伍建设和活动建设,是“十五”期间的6.9倍。截至2012年末,西藏自治区全区新建成了74个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西藏自治区分中心、7个地市分中心、73个县支中心、103个乡镇基层点、2000余个村基层点,初步形成了区、地、县、乡、村五级文化设施网络,西藏自治区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文化发展进一步巩固。截至2015年底,建成了1个西藏自治区分中心、4个地市支中心、74个县支中心、692个乡镇基层点和5300多个村居基层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8年末,西藏自治区全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7.14%和98.21%。基本实现市(地)有图书馆、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有文化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室。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可以反映60多年来西藏民生建设的巨大成就。西藏自治区从2015年底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由62.8万减少到0,贫困发生率由25.32%降为0。2019年12月,74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西藏自治区实现脱贫摘帽。在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西藏的发展进入了质量提升的阶段。为了解决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的相对贫困问题以及各类返贫问题,西藏自治区各地纷纷着眼于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力争从“输血”型发展向“造血”型发展转化,从产业结构调整、各类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育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西藏自治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民生的改善,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如今的西藏自治区,处处是美丽、幸福、祥和的气氛和风光。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