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出版
——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作者:舒瑜 日期:2010-04-01

 

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内容简介
《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是一份关于“盐”的历史民族志,是以物为视角的人类学研究个案。基于对云南大理一个盐井村落(诺邓村)的田野调查,作者力求呈现“盐”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物品在特定地方昕展开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图景,盐在历史上如何勾连起诺邓的“内外”、“上下”关系,以及今天仪式生活中的盐如何言说历史。
通过盐及米、马等物品的研究来解读诺邓历史上的“关系”丛结,探讨微“盐”背后的大义。
编辑推荐
《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明”的研究视角给予我超越“社会”的眼光,注重对文明所涵括的不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与其上的文明之关系的研究。盐、米、马三者的关系恰恰表明诺邓如何通过“物”来建构和表达自身所处的“内外”、“上下”关系丛结。这些历史上沟通“内外”、“上下”关系的关键之物成为了诺邓今天仪式生活中的“核心符号”。
 
作者简介
舒瑜,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类学、物质文化研究、仪式与象征分析。已在《社会学研究》、《中国人类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引言
1.2 盐与历史人类学
1.3 “西南”、民族与物的流动
1.4 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穿行诺邓
2.1 历史场景
2.2 聚落与人群
2.3 “叠累”的庙宇
2.4 生活、仪式中的“盐”
 
第三章 盐井的观念世界与“帝国的隐喻”
3.1 盐神的树立
从“母龙”到“龙王”
卤水的生命:“接水魂”仪式
3.2 “井”与“耕”的道德世界观
卤龙王和水龙王
“以井代耕”的意涵
3.3 诺邓盐井的仪式生活
盐官与公共生活
“公卤”与庙会
3.4 家族力量的兴起
 
第四章 盐业时代
4.1 通道之上的诺邓
4.2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盐业
4.3 明清时期诺邓盐业的生产
4.4 诺邓盐井销岸的形成和三崇信仰
 
第五章 私盐的流动与交换圈:清末到民国
5.1 隐秘的记忆:风水传说的背后
5.2 私盐的流动
5.3 诺邓盐的交换圈
5.4 对马帮的依赖及“封马”事件
 
第六章 从盐井到农村:国族与物
6.1 龙王庙的命运
6.2 马帮的绝唱与集市的衰落
6.3 仪式中的盐
6.4 盐、米、马
 
第七章 结论:物的“社会”生命?
7.1 人类学视野下的“物”研究
7.2 物超越“社会”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附录
 
出版后记
 
序言
本书是一份关于“盐”的历史民族志,是以物为视角的人类学研究个案,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基于对云南大理一个盐井村落(诺邓村)的田野调查,本书力求呈现“盐”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物品在特定地方所展开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图景,盐在历史上如何勾连起诺邓的“内外”、“上下”关系,以及盐在今天的仪式生活中如何言说历史。
长期以来,学界的西南研究多以“民族”(族群)为研究对象,并不断重复“中心一边缘”叙事,强化对西南的“边缘”想象,然而西南研究并非只能以相互孤立的“民族”(族群)和“边缘”来标识,历史上的西南也并非是静止、固定的民族马赛克图像,它有着流动的一面和文明的历史。我的研究无非是要表明,不能用今天的民族-国家框架来看待西南的历史,把西南视为明确的国家边界内的边缘地带。同时,历史上的西南也不是一个无国家社会,在帝制时代,它与中央王朝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与远近的文明体系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交往。通过“盐”这样一种国家专卖的物品,以及西南地区的物品流动,可以更微观地来看待西南地区的族群关系,地方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地方与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关系。
诺邓,是滇西著名的盐井。诺邓井前身的“细诺邓井”在唐代始见诸史载,而当时的云南处于南诏地方政权之下,南诏王室将境内盐井区分为王室专用和百姓自煎两类,诺邓井属于后者,处于相对自主的发展阶段。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云南浸润在佛教文明的影响之下,当时的云南正处在古代印度-东南亚-中国文明的连续统中,是这个地区性世界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纽带。这一地区性世界体系也曾深深地影响到诺邓。云南盐业在明初即被收归中央,纳入到中央赋税体系之中。
后记
盐在今日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物品,但在一些地区,它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涵。本书便是以此为中心,基于对云南诺邓盐井村落的田野调查,并综合运用各种文献资料,探求盐在过去和今天所言说的历史。
作者运用了王铭铭的“三圈说”划分法,将诺邓所代表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定义为介于核心圈(中原汉族)和海****(异域)之间的“中间圈”。全书对诺邓地区盐与诸如米、马之类的其他物的关系进行考察,以此来展示中间圈一个局部的历史风貌,从微观的角度揭示西南地区的族群关系、地方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地方与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关系。
作者强调,由于帝制中国的特殊性,用通行的民族-国家框架来研究西南历史有着显著的局限性,不能将其视为单纯的国家边界内的边缘地区。历史上的西南并非只是静止、固定的“民族马赛克”图像,它也有着流动的一面和文明的历史。因此,有必要如同王铭铭所倡言,开拓文明的历史人类学的新视野。本书便是这样的一个尝试,透过盐可以看到,诺邓如何通过等级性象征符号的构建、道德宇宙观的贯通以及“物”化交往,与更大的文明体系相联通。这就是微盐背后的“大义”。
文摘
与此相关,法国学者施帝恩(GROS stephane)的“盐、牛和奴隶:滇西北的交换和政治” 一文将目光聚焦在滇西北族群的交换体系之上,透过盐、牛、奴隶的流动与交换,呈现出不同的族群(藏、怒、独龙)如何被整合进族群权力结构中的图景。他指出,滇西北虽处在汉藏的边缘位置,但却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这些族群之间决不是孤立的,他们通过交换、贸易和邻近地区整合在一起,这里的族群关系是被彼此之间的权力关系所形塑的,他认为这些物品在交换中的意义要从不同族群的文化价值去理解。在这个关系结构里,怒族和独龙族处于等级的底层,藏族处于最高层。但在独龙族和藏族之间形成一种bang—nam(意即交换伙伴)的关系,藏族以盐为礼物与独龙结成bang.nam,之后他们之间的交换就很容易进行,藏族的牛和独龙族的人(奴隶)建立起一种交换关系。对独龙族来说,牛是他们社会中最具声望的物品,在婚姻交换和仪式中尤为重要,但由于独龙族本身不产牛,所以牛必须从外界获得,而且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获得,即使是卖身为奴。施帝恩注意到这一地区的族群关系,在明代纳西土司进入之后,变得更为复杂,当地的独龙族、怒族等族群所在区域就位于纳西土司和藏族之间权力的叠合部,因而也陷入纳西和藏两大势力持续不断的争夺中。盐为纳西土司所控制和垄断,因而盐也成了权力的象征,作为一种稀有之物,盐的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成为巨大的收益来源。为了得到盐,独龙族必须向纳西土司纳贡、服役,作为回报,纳西土司每年都要宴请自己的子民,通过这样慷慨的宴请,土司的地位和权力被再度认可,他的威望也透过慷慨建立起来。从中可以看到盐、牛、奴隶在当地交换网络的缔结和权力关系运作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族群关于财富和地位等级差异的文化价值如何影响了交换和族群权力关系的形塑。
施帝恩的论述不乏精彩之处,但读他的文章,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施氏笔下的滇西北这个地方并没有帝国的在场,当地有的,只是不同族群之间的交往、贸易,以及基于不同族群的文化价值建立起来的权力结构。在他看来,没有帝国的在场,这里的族群仍可以自我整合。
文章来源:科研处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