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所易华博士新著《夷夏先后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12-10-11

我所易华博士新著《夷夏先后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

 

2012年6月7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梅维恒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作了题为“汉学的往昔与今日:方法与目标”的讲演,他特意设计了抽奖环节,奖品是易华博士的新著《夷夏先后说》。他郑重指出:《夷夏先后说》开拓了汉学研究新领域,应用了新方法,提出了新见解,体现了汉学研究的新动向。讲座组织者张幸博士与梅维恒教授相识多年,熟知梅教授有鼓励晚辈的习惯,但如此别出心裁地夸奖一个人推荐一本书,她还是首次见到。

附:媒体其他相关报道:

一、汉学研究新动向:《夷夏先后说》问世

新华网北京2012年6月14日电(记者汪永基)易华博士新著《夷夏先后说》新近问世,诸多学者的纷纷点评,北京大学教授罗新在微博中评价为近年来最具特色的上古史读本,专博兼顾,更新学界对中国上古史的认识。

《夷夏先后说》以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论据内容为起点,分别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进行了反复论证,系统地证明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史学文献中的夷族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夷夏结合与转换开创了中国历史,形成独特东亚民族文化传统。

美国著名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梅维恒认为,《夷夏先后说》开拓了汉学研究新领域,应用了新方法,提出了新见解,体现了汉学研究的新动向。梅维恒指出,易华博士提出的早期东亚文明演变动态概念这一新观点虽颇具争议性,但极有说服力。总体论证充分有力,并将在此后的很多年内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这是迄今为止研究早期中国与其他欧亚文明互动的最重要的论著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海洋认为《夷夏先后说》观古今于一瞬,视地球为小村,从人类迁徙的大背景透视夷夏关系。一是对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和近年的夏商周断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做出了实质性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展开;二是从人类学角度提供了解构大汉族主义、少数民族消亡同化论、民族主义迷思的诸多创新论点;三是在妥帖处理中国文化本土起源与外来传播“两说”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缘起和中国人认同提出了新说。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聪指出,《夷夏先后说》一书最重要的意义是把中国的文明因素,再重新系统地置于欧亚大陆的体系中考虑探索,这是中国与世界考古学融合的尝试,趋同于21世纪世界考古学领域共同的学术方向。

易华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从事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史研究,曾以《青铜之路》《尧舜与炎黄》《北疆通史》等论文著述的个性创新观点受国内外学界关注。

二、学者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由夷夏混合而成

中国新闻网北京2012年10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80年前,历史学家傅斯年提出“夷夏东西说”,揭示中国民族与文化形成的两元结构。受此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博士发现,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这位青年民族学与人类学学者历时10余年推出学术专著《夷夏先后说》,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方面综合考证分析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夷夏混合而成。夷为东亚土著,夏后来居上,夷夏转化是中国上古史上的关键。夷夏同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祖先,少数民族与汉族可以相互转化,因而血脉相连密不可分。

夷、夏贯穿中国历史,波及周边。历史记载或传说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为夷蛮之地,大禹父子在蛮夷之中建立夏朝之后才有南蛮北蛮、东夷西夷之分;考古学发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尚未有游牧与农耕之分,正是夷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或戎狄引进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夷大体上属蒙古人种,来自东南亚,部分夏或戎狄属印欧人种,来自中亚;语言人类学研究表明汉语、韩语、日语是典型的混合语:夷语或华澳语是底层,夏言或印欧语是表层。

易华认为,人类走出非洲之后分别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和北侧进入东亚,从南进入的一支称为蒙古人种,发明了定居农业生活方式,从北方进入的称为印欧人种,形成了游牧生活方式,二者相遇,反复混合,孕育形成了基因几乎无所不包的汉民族。汉族既不等于夷,也不等于夏,而是夷夏混合的产物。

尧舜是夷人的传说,象征着新石器时代东亚定居农业文化与礼乐文明的兴起;炎黄是夏人的故事,反映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与尚武好战风气的东进。大体而言,夷文化的标志是玉龙丝帛,夏文化的象征是金戈铁马。夷夏结合与转换开创了中国的历史,并形成独特的东亚民族文化传统。

同时,中国文化是本土起源的定居农业夷文化与外来青铜游牧夏文化反复混合形成的复合文化,华夏文明“先秦时期是夷夏交织,夷根夏脉;秦汉以降是汉胡混合,汉魂胡魄”。(完)

文章来源:邸永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