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与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签署合作意向书
作者:吴宇 日期:2023-05-1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全国古籍工作会议、《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精神,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以下简称“民族古文字会”)与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以下简称“民委古籍室”)举行了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

  仪式由民族所党委书记、民族古文字会会长赵天晓主持,民族所所长王延中、副所长丁赛、王锋,所内科研人员代表,民委古籍室副主任孙继为、业务处处长杨硕、综合处处长惠峰、业务处干部刘雨薇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十四五”以来,民族所、民族古文字会与民委古籍室一起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策划实施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研究文库》,已被中宣部列入《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编辑出版了《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译音对勘”的材料与方法》等4种成果;组织实施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状况调研;举办了6期“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人才传承培养系列讲座”。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就三方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理论研究、推进重点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共同推进新时代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等方面的合作研究方向与任务进行了约定。
  王延中所长代表民族所对国家民委长期以来对民族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表示感谢,对此次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并表示要发挥民族所在民族古籍、民族古文字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将各民族古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民族古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和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王所长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此为契机,将学术研究与国家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
  民委古籍室副主任孙继为表示,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一周年之际,三家单位签订合作意向书,共同推动新时代少数民族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此次合作受到国家民委党组的高度重视。民族所是中央四部委认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代管的民族古文字会更是我国唯一研究民族古文字的学术团体,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长期以来深耕民族文字文献领域,培养了一大批权威专家和后备人才,产出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绝学传承倾注了很多心血。三方的深入合作,必将促进民族古籍领域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古籍的基础理论建设、民族古籍工作规律的总结,促进适应新时代民族古籍工作发展需要的理论著作的编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古籍理论话语体系。
   

 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合影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