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生机勃发 万象更新--人类学学科片研究室和学会联合党支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赵月梅 日期:2025-02-25

2025年2月19日,人类学学科片研究室和学会联合党支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了以“探寻传统节日感受文明魅力”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春节这一重要传统节日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党建促科研,增强党员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民族所王延中所长、民族文化研究室孙嫱主任、影视人类学研究室负责人雷亮中,以及人类学学科片研究室和学会联合党支部的其他党员等。

“春节主题展”分为序厅、辞旧迎新、欢聚祝福、乐岁弦歌和普天同庆等五个主题单元,锁定从冬至到元宵节期间的特定时间区间,结合剪纸、捏面人、服饰和雕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动呈现了我国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容。在参观的过程中,王延中所长不仅带领支部党员重温了国家当前在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展馆中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重要的载体和抓手,在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实际效能、现状、需求、特点与趋势等问题。 

王延中所长强调,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追求,讲好中国的春节故事,有利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重视包括春节在内的节日文化的传统底蕴与现代功能,应对其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阐释。各位党员同志应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己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有效路径与手段,以及挖掘其在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价值意义等方面着重发力。 

在参观“春节主题展”的过程中,各位党员同志围绕所见所闻,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深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要研究课题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和议题。其中有些党员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或民族在春节习俗上的异同,讨论了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理解和体会;有些党员以“春节主题展”中的非遗项目展演和文化论坛活动为例,剖析了传统节日提升公众参与度与互动性的价值意义;还有部分党员着眼于“春节主题展”中的沉浸式体验和现代科技手段,阐释了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通过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春节主题展”,本支部党员同志深刻体会到包括春节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共创共享的文化符号。新时代,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彰显出中华文明的无限活力和吸引力,并鼓舞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和财富。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主题集中、教育意义深刻的党日活动,切实发挥了增强党员同志文化自信心与科研使命感的积极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