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主持所务工作)带领调研团队,赴山东烟台、威海企业开展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专题调研。
调研团队先后走访烟台三江水产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和食品有限公司及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少数民族员工深入座谈,并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开展交流,全面细致了解少数民族人口的规模结构、就业形态、社会交往及生活融入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烟台、威海作为东部沿海经济活跃地区,已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入的目的地之一。烟台三江水产通过民间交流与政府协调等方式,最多吸纳数百名新疆籍员工,形成稳定的跨区域招工与管理模式,政府在员工生活保障、子女入托等方面的支持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员工的适应度与融入感。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少数民族员工涵盖彝族、回族等近10个民族,年轻员工对国家通用语言的熟练运用为民族间顺畅交往奠定了基础。该公司则通过公众号、直播招工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招工渠道。
在威海荣成,泰祥公司的实践被视为全省民族工作典范。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吸纳佤族、黎族、彝族等12个民族的900余名员工,占员工总数21%。通过同工同酬、文化尊重、社区融入等举措,推动各族员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不仅有100余名少数民族员工选择本地长期定居,更形成60余对跨民族婚姻,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实践内涵。当地统战部促成企业联合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等5家机构组建“三交”服务站,以及组织各族青少年跨区域研学等活动,进一步构建起多维度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