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史金波学部委员工作室启动座谈会。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董文柱副所长和彭丰文研究员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10余位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赵天晓同志宣布史金波学部委员工作室正式启动并讲话。他代表民族所对史金波学部委员工作室设立表示祝贺,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学部委员工作室成立的批准文件,传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学部委员工作室的管理办法的主要精神,并表示将大力支持工作室的工作,为工作室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董文柱同志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举行学部委员工作室启动仪式,是我所贯彻落实我院发挥学部委员作用工作部署的具体措施,也是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强化学术传承创新的有效实践。这既是一个新起点,更是一份新使命,期待工作室建设成为理论创新的高地、学术传承的平台、青年成长的摇篮。
史金波同志从建设目标、基本思路、研究计划、团队培养、平台打造、重要举措等方面报告了工作室主要任务。他谈到,工作室的建设目标是今后应以学部委员工作室为学术平台,继承优良传统,传承学派,瞄准学术前沿,在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推出高水平创新成果,为提升西夏研究水平做出实质性业绩,同时培育西夏研究人才,为进一步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西夏学做更大贡献。当前,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入高潮时期,若能成功入选,将是我们国家的又一件喜事,更是西夏学界的一件大喜事。我们西夏研究者应该配合当前形势主动做好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撰写刊发学术论文,为国家做出贡献。为顺利完成工作室任务,聘请浙江大学李华瑞等4位专家为工作室的特聘研究员,希望特聘研究员对工作室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参加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鉴定。
座谈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宋史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李华瑞教授对史金波学部委员工作室的启动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史金波先生在汉文文献、考古文物资料和西夏文文献三个方面的深厚造诣。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沈卫荣教授回顾了他与史先生的交往,指出史先生是继王静如先生之后又一位重要的西夏学领军人物,并预祝史先生带领青年后辈再创佳绩。教育部长江学者、宁夏大学杜建录教授认为,史金波先生作为中国西夏学的领军人物,引领了中国乃至世界西夏学的发展。他将一如既往地在史先生的指导下,认真做好研究工作,力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西夏学推向新阶段。中国社科院长城学者、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任孙伯君研究员指出在史金波先生等老一辈西夏学大家的努力下,扭转了“西夏在中国,西夏学在国外”局面,值得我们后辈敬仰和学习,愿与工作组一起努力提高学术原创能力,为中华民族史作出重要贡献。
民族所办公室主任李益志、科研处处长王小霞和人事处处长李秋娇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王小霞同志代表职能部门发言时认为,启动会的召开意义重大,并对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希望工作室在史金波先生的带领下,追踪学科前沿,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将会主动作为、精准服务,期待工作室高效运转、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工作室成员美国哈佛大学南亚所研究员李汉松、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任怀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张永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和智纷纷表态,表示将在史金波先生指导下努力完成规定任务,为中国西夏学学科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