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加拿大里嘉纳大学代表团访问中国社科院民族所
作者:杜发春 日期:2011-05-03

 米翰杨(John Meehan)教授在社科院民族所做报告

 米翰杨(John Meehan)教授在社科院民族所做报告

 学术报告进行中

 学术报告进行中

 2011年5月3日,加拿大里贾纳大学29人师生代表团(其中4个教授和25个学生)来访,与民族所学者围绕“中加两国的民族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座谈。里贾纳大学4位教授分别是研究生院副院长茹东燕(Dongyan Blachford)女士、历史学教授米翰杨(John Meehan)先生、历史学教授Philip Charrier先生和贾纳大学国际合作处刘丽老师。

米翰杨教授在社科院民族所做了《太平洋伙伴:1858-1970年加拿大与中国关系的演进》的学术报告。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David Mulroney)先生、使馆官员冯硕女士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米翰杨教授在演讲中认为,早在特鲁多政府于1970年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地位之前,加拿大已对中国进行了商业、政治乃至外交方面的投资。在演讲中,米翰杨博士探究了这些投资在加拿大方面的源头,如传教士、商人及政府官员等,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从早期的传教活动到1909年Mackenzie国王到访上海,再到1943年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成立,中加关系很有前景却也常受挑战。通过对中加早期关系的描述,米翰杨教授说,早期的加中关系中存在某种不对称。一方面,文化差异与地缘政治敏感性阻碍了中加关系,这些问题在和平时期没有凸显,直至太平洋战争时期双方终于对这些问题达成一致。然而战后,中加关系再次被地缘政治敏感性削弱,使得加拿大延迟20年才重新对中国合法地位的予以承认。与这些阻碍相反,中加双边的私人纽带及亲善举动使得双方关系随时间而改善。人力及其他资源的投资对中加双方都很重要,有助于他们加强目前的太平洋地区合作伙伴关系。米翰杨博士是里贾纳大学历史系教授,加中关系史专家,曾获“加拿大总理奖”。

民族所参加座谈的学者有丁赛、杜倩萍、王彤、彭学芳、周学文、张小敏、雷亮中、杜发春等,他们中多数到过加拿大进行访问研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博士后爱丽娜•卡普里尼(Elena Caprioni)、中华教育创新学会会长张庆来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董宜坤博士等参加了座谈和交流。

里贾纳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已与社科院民族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合作协议。民族所学者阮西湖、周庆生、彭学芳、杜发春等曾先后访问过里贾纳大学。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茹东燕教授等5人曾于2006、2007、2008年先后三次到访民族所。里贾纳大学创始于1974年,是加拿大公立院校之一,位于加拿大南部萨斯客彻温省首府里贾纳市,享有加拿大阳光城市美誉。里贾纳大学目前有全职教师1200人,学生11800人,校本科生为10833人,留学生占在校的3%,下设9个学院及23个系,学生各类社团共80多个。

文章来源:杜发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