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内蒙古座谈会简述
作者:孙懿 日期:2015-06-19

《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2015)内蒙古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支持与内蒙古社科院、自治区民宗委的协调下,2015年6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四季如春酒店会议室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大调查》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延中所长、内蒙古调研组组长色音研究员、周竞红研究员及调研组主要成员,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政法委、政府法制办、发改委、统计局、教育厅、文化厅、人社厅等近30多家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王延中所长首先介绍了《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座谈会的目的。其后与会的各厅局负责人介绍了内蒙古近年来各方面发展的相关情况:

一、 2014年全区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55个民族。 2014年底,全区常住人口2504.8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52.09万人、蒙古族人口458.45万人、达斡尔族8.5万人、鄂温克族3.19万人、鄂伦春族0.48万人,全区城镇人口1490.61万人,乡村人口1014.20万人,城镇化率59.5%。内蒙古资源丰富,森林面积3.73亿亩,草原面积13.2亿亩,耕地面积1.37万亩。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7767.5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71044元,首次突破7万元大关。粮食产量达到550.6亿斤,继续保持全国第10位。农牧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覆盖大部分旗县,其中区级89家,国家级2家。固定资产投资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点,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全区房地产全面下滑,保障房建设蓬勃开展,各类保障性住房24万套,投资484.4亿,增长38.4%,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7万户,投资85亿元。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远低于年初控制在3.5%左右的目标,低于全国平均涨幅0.4个百分点,排在全国31个省区市倒数第2位。工业企业生产价格呈下降趋势,羊肉、原奶价格持续低迷,2014年7月以来,羊肉跌到每斤收购价18元,降价幅度高达30%。但对外贸易却保持良好增势,实现进出口总值145.5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21.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扶贫项目资金得到保障,下拨扶贫资金12.75亿元,为全区2834个贫困嘎查村每个投入45万元扶贫资金。居民收入增势较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2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0位。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50元,低于全国水平494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0位。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76元,低于全国水平513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6位。人才市场供应相对稳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2万人,帮助6.2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 全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在取得较好的发展成就的同时,问题和矛盾也同时存在,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经济指标未能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2、受部分支柱行业低迷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的影响,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盈利能力弱化。

3、部分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不景气,传统“经济增长点”支撑力下降。

4、创新能力仍较弱,全区城乡居民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建设及民生改善的“短板”不少。

三、全区民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奠定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2%,其中蒙古族占全区总人口18%,全区有3个自治旗,18个民族乡。各族人民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职责,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迈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9.5亿元,实施了1738个项目,落实民贸民品政策,推动民贸民品企业健康发展。制定出台推动三个自治旗经济发展意见,召开了全区民族乡工作座谈会。认真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市面采用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率、合格率显著提高。设立了“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成立了民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并在经费上给予倾斜,从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工作经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费等专项经费,投入近1.5亿元。并制定“每年按照不低于上一年国家拨付自治区的数额,安排自治区本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规定。因此,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还将大幅增加,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民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自治区东部有五个盟市,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国土面积和人口占全区 一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近440万,其中蒙古族370万,分别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和蒙古族人口的81%和82%。近5年来,东部盟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比重由40.7%下降到31.4%,地方财政总收入占全区比重由31.3%下降到22.8%,全区少数民族人口10万以上比例超过30%的13个旗市中,有10个国贫旗,2个区贫旗,总人口357.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4.24万,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近40%,但其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区的5.5%、45%和1.7%。由此导致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相对滞后,长久下去将影响社会发展的和谐性。

2、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自治区“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禁牧”以后,进城务工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多,而且多来自贫困地区,缺乏安身立业的能力和资本的积累,加上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保障制度的缺失,由此城市民族工作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工作压力较大。

3、国家实施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政策未能覆盖全区蒙古族主要聚居区,而《民族区域自治法》及《若干规定》、《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免除配套资金等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未能很好落实,很多条款难以落实到位或形同虚设,制约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4、几点建议:

(1)制定差别化政策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繁荣发展。

(2)增加对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或取消地方财政项目配套资金。

(3)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

(4)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5)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拓宽少数民族聚居区农牧民增收渠道。

(6)加强人才建设,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能够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干部(包括汉族干部)。

座谈会上,政法委的负责人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依法治区等情况做了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就全区的人才规划实施情况和形势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相关部门还就民族立法工作、兴边富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旗市农村牧区电力发展、口岸建设、草原110建设等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座谈与交流。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座谈会有助于内蒙古调研组全面了解自治区经济、社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纵观全局,为调研组下一步开展深入调研奠定了基础,同时希望调研组通过调研如实反映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全貌,为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治疆政策献言献策。
 

 

文章来源:孙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