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正式出版发行
作者:燕海雄 日期:2017-01-05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套丛书是语言类型学、历史语言学、区域语言学、语言接触研究等资源依赖型学科不可或缺的语料基础和学术财富,是从事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学者必备的资源和工具。

丛书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江荻研究员。第一批共出版12本,包括《藏语拉萨话语法标注文本》(江荻)、《土家语语法标注文本》(徐世璇、周纯禄、鲁美艳)、《哈尼语语法标注文本》(白碧波、许鲜明、邵丹)、《义都语语法标注文本》(李大勤、郭晓、宗晓哲)、《白语语法标注文本》(王锋)、《藏语甘孜话语法标注文本》(燕海雄,江荻)、《嘉戎语卓克基话语法标注文本》(林幼菁)、《壮语语法标注文本》(蓝利国)、《纳木兹语语法标注文本》(尹蔚彬)、《水语语法标注文本》(韦学纯)、《维吾尔语语法标注文本》(王海波、阿力木江·托乎提)以及《达让语语法标注文本》(刘宾、孟佳仪、李大勤)等。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书封

这套丛书在国内是一种全新的语法研究方式和出版形式,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研究范式,是一次学术深化研究和拓展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也是未来语言学研究方向的基础工程。这套丛书有多方面的价值和特征:

创新范式:在描写语言学领域内,以往传统观念总是把记录语料作为语法著作的附录,数量少且处于附属地位。这套丛书虽然也安排了语言概况或语法导论,却以服务于作为正文的标注文本为目的,这种以传统著作附录作为正篇的研制思路既是对文本语料缺乏的弥补,也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方向。跟学界倡导的记录语言学不谋而合。更具价值的是,丛书作者所采纳的文本大多或来自田野调查,或来自民间记录故事。与以往的例句翻译式调查或诱导式例句调查相比,这样的语料从本源上避免了主观性,甚至杜绝了母语人自身的内省式语法案例。从方法论上看,以真实文本为语料的研究很可能引起中国描写语言研究范式的变革,未尝不是好事。

基础标注:课题组提出一个关于标注的基本标准,即描写语法的基础标注。这么做是基于我们为语言专题深度研究提供支撑的服务理念,包括服务于作者自己的深度专题研究。我们从三方面加以说明。其一,我们认为新近发展的一些语言分支学科具有资源依赖性质,例如语言类型学一般是跨语言或跨方言的,语言接触研究也需要双语或多语言资源的支持。对于无文字的语言,它们的语法化或词汇化研究更需要亲属语言的相互印证。至于机器翻译也一定是在双语或多语语料相互对照条件下才能开展起来的。其二,丛书中有藏缅语言、侗台语言、苗瑶语言、南亚语言,还有阿尔泰语言,语言自身类型差异很大,譬如一些语言是SVO语序,另一些则是SOV语序,有些是前置词系统,有些则是后置词(词格)系统,等等。特别是,目前各语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差异较大,采纳的理论和研究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为此,确定一个简洁的基本结构方法或描写方法对文本进行语法标注是合适的。其三,业有所长,术有专攻。真正利用这套丛书语料的学者未必熟悉各种语言,更不可能很快掌握这些陌生语言的语法体系,要求每个学者都调查多种语言、掌握多种语言并不现实,也没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组织合适的专业人员开发可供其他学者开展专题深入研究的文本资源,特别是熟语料语法标注文本就非常有价值。显然,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基础标注就是:无论某语言是何种类型,无论某语言研究的深度如何,这套丛书都以基本语法结构框架来标注各种语言的词法形态和句法现象,例如“性、数、格、时、体、态”范畴,同时标上通用语对译词语。甚至如果某些语法现象在某种语言中尚未被认识或尚未得到阐释,则完全可以不标,这样也给使用者留下专题深度挖掘和拓展的空间,这就是描写语法基础标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值得提示的是,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体语言领域的专家,他们对语言的结构描写和基础标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

后续可为:中国地广人多,有上百种语言和数千种方言(调查点),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的图景观察,这些多样性的资源都是极为宝贵的人类知识财富。我们组织的第一批文本标注丛书仅仅12部,这就意味着这种研究方法刚刚起步,今后的工作还大有可为。不妨让我们联系美国结构主义的调查方法来看,在这种调查中,所有语言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探索都起始于真实文本记录调查,其次是文本标注,包括语法标注;词汇是在标注文本基础上抽取出来的;最终才是文本内容社会的、文化的、人类学的解读。所以我们希望,文本调查和文本标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还可以是未来语言研究的一种范式,一种探索文化的范式、一种理解社会的范式。我们期待这套丛书的出版能抛砖引玉,带来更多更好的同类成果。可以说,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资源建设不仅仅是一种量的积累,更是一种质的变化,持之以恒,后续工作将创造更有价值的丰富文本资源和学术财富。

 

文章来源:燕海雄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