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学术研讨会举行
作者:民族所 日期:2017-10-13

9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民族研究》编辑部与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学术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11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民族报等媒体记者到场采访。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南民族大学校副校长李俊杰教授主持。中南民族大学校长李金林教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工作和研究上的进展,并表示此次研讨会对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开展精准扶贫、实现脱贫以及对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在致辞中对精准扶贫的机制模式、脱贫攻坚的发展方向、强化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等作了阐述。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精准扶贫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仪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郑长德教授对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精准扶贫专业委员会的筹备情况及机构人员设置作了说明。王延中和李金林共同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精准扶贫专业委员会揭牌。

大会主题交流发言

开幕式后,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丁赛研究员主持。王延中、李俊杰、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丽君、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郑长德、吉首大学教授丁建军等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当天下午,研讨会设置两个分会场进行了分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脱贫模式创新与民生改善、贫困致因分析与扶贫方略等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精准扶贫已经成为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此次研讨会相关专家学者也针对精准扶贫提出了理论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举措助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性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重点强调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三大社会保障体系所组成的反贫困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从瞄准正确的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保险横纵向的平衡,实现基金再分配;明确健全社会福利体系的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可操作性建议。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李俊杰教授围绕“三个新增”:啃最硬骨头,攻最难山头,拔最紧钉子,破解“三区三州”深度贫困作主题发言。他根据习总书记在山西太原的扶贫座谈会中提出的八点要求提出深度贫困的问题背景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介绍了“三区三州”以及破解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意义,也利用大数据阐述了“三区三州”深度贫困的现状及表现。最后提出了包括利用对扶贫政策依赖性来提升政策效应、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发挥国家民委职能,整合扶贫资源,形成长效扶贫机制在内的五点政策性建议。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研究员就我国贫困程度“深”、贫困分布面积“大”、城镇及农村范围“广”、贫困去经济规模“小”、贫困现象于农村和民族地区“集”的背景展开讨论。他强调,我国贫困现状仍然是基数大、程度深、集中化、且负效应愈发凸显的,就此深入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并提出了通过土地效力、农业就业生成、非农产业就业生成、人力资源、人口质量五个方面的增长以及工资性就业、扶贫对象自谋职业的帮扶计划来实现真正扶贫的方法。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丽君教授就深度贫困这一命题提出了一系列准确而简明的定义,并将我国深度贫困进行分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和贫困村三大类。张丽君教授认为深度贫困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而非禀赋稀缺,并提出了对推动脱贫攻坚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水平建设;二是激发内生动力;三是强化金融意识。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长德教授重点阐述了产业发展与贫困治理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了经济增长是贫困减缓的必要条件,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是边际递减的,并列举三个案例说明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贫困减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他指出尽管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最大贡献者,然而经济增长--贫困关系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如识字率,城市化水平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最后,郑教授提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及产业发展的益贫性实证等观点。吉首大学的丁建军教授运用地理学的视角,讨论了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他指出了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依然存在如城镇化进程发展滞后,不同阶段存在差异等问题。他也通过各种模型,测算方法及大量的数据,对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做出研究,并提出了关于减贫的几点建议:要适当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加快城镇化发展,降低城镇化相对于人口分布的空间分异系数;要大力推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第二产业的就业带动和收入提升效应;要注重提升城镇化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包容性,继续发挥第三产业的减贫效应。

二、 脱贫模式创新与民生改善

随着“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顺利实施,到2020年之后中国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如何脱贫、如何发展一直是学术界跟踪研究的重点领域。在本次研讨会上,不少学者提出新的模式创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受到广泛好评。中南民族大学李忠斌教授在论文《山地旅游: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生态资本模式研究》中,结合民族地区“经济洼地”与“资源高地”的实际,基于“生态底线”与“文化底线”两大原则,构建出“生态资源——生态产业——山地旅游——精准脱贫”的生态资本运营机制,将贫困人口纳入到生态资本化的各个环节,以期实现民族经济、生态环境、贫困人口脱贫三者持续、协同发展的目标。凯里学院旅游学院院长罗永常教授在论文《贵州山地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基于社区参与的视角》中,从贫困山区精准扶贫的需要和旅游开发的现实问题出发,以社区有效参与旅游开发为核心,探讨出诸如依法明晰贫困乡村旅游资源产权、建立社区有效参与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实现社区有效参与和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操作性实施。重庆师范大学姜峰博士在论文《论融入资本循环是贫困地区脱贫的主要途径》中,从武夷山片区致富机会匮乏的现实出发,分析了资本的概念、资本循环带动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逻辑和资本地区融入资本循环的途径,以我国深圳经济特区融入国际资本循环而得到快速发展为例,得出利用资源禀赋融入资本循环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胡卫东副教授在论文《反贫困视角下金融包容的创新模式:分析框架和恩施经验》中以恩施兴福村镇银行的创新实践为基础,针对当前金融包容推进困难的问题,指出要从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有别于城市金融的异质性出发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得出提高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水平是创新金融包容发展模式的关键。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陈全功教授在论文《以“三变”改革推进扶贫与发展的衔接:六盘水案例》中提出扶贫和发展存在认识、行动的偏差,导致扶贫和发展相互脱节,并列举六盘水市“三变”改革事例,指出扶贫和发展要进行衔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扶贫研究中心凌经球研究员在论文《可持续脱贫——后全面小康时代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借鉴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和可行能力等理论,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贫困治理主体和贫困治理机制的创新,实现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目标。长江师范学院的博士生王春雷在论文《就近城镇化:连片特困区发展的路径探索——以限制开发生态功能区为例》中,针对连片特困区发展路径的探索情况,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和连片特困区的地方发展规划提出了“就近城镇化”的观点。他认为“三产融合”是核心,以点破面,经济发展需要用一个较强的经济核心带动其他周围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潘晓燕在论文《产业扶贫助力百姓走向致富路》中指出提升贫困地区百姓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由“输血”变为“造血”,做好科技扶贫的载体产业扶贫,进而实现扶贫产业的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和效益化,是实现这些地区农村居民持续稳定的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她提出科技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走科技扶贫之路是必然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刘诗瑶在论文《现状,挑战与对策:追高来村教育扶贫的实践与探索》中指出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立足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来村的教育扶贫实践,分析了教育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教育扶贫的新思路、新模式,为其他地区的教育扶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湖南省石门县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张友亮指出中央提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具有大胸怀,大智慧与大担当,以精准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山区村存在基础设施缺乏、教育教学困难与就业紧张等问题,提出立法扶贫、长期扶贫、统筹扶贫、综合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与健康扶贫等多种扶贫创新模式。同时,他认为现今扶贫存在不接地气,补助资金难以落实到户的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周兵教授在论文《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精准扶贫案例研究》中,以重庆酉阳为例,在酉阳面积广、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基础上,结合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扶贫效果明显、政府政策支持四大优势,提出了搬迁到村、建设到村、类型到村、股份到村、考核到村五大扶贫思路与建议。

三、 贫困致因分析与扶贫方略

民族地区的多维贫困问题也是本次研讨会上的讨论热点。学者们从各自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精准瞄定民族地区多维贫困的相关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高翔教授在论文《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测度与致因——兼论与非民族地区的对比》中,指明民族地区的多维贫困比非民族地区更加严峻,并存在着性别、年龄、省份的差异。同时,在多维贫困致因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个体特征、家庭禀赋尤其是社会保障状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包银山副教授在《精准破解内蒙古因病致返贫问题对策研究》中从因病致贫、反贫产生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要从扶贫产业、医疗、保险、建立扶贫大数据平台等多方面破解因病致贫、反贫的问题。内蒙古大学乌兰副教授在论文《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中以内蒙古为例,用DEA方法测算内蒙古2006-2015年旅游扶贫效率,结果表明内蒙古在这10年间的旅游扶贫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提出了要优化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区域间扶贫工作与经验共享,提升贫困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积极性的观点。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张雷雷在论文《西藏农牧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西藏存在农牧民接受能力与认知不到位、技术性贫困与技术平扶贫人才缺乏、扶贫开发中的新政绩工程以及干部群众对于生态保护扶贫与健康扶贫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通过中央关心支持、全国帮扶强化教育扶贫与科技扶贫;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扶贫开发终身责任制;“两屏四地一通道”建设解决西藏扶贫与脱贫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的田孟清教授指出扶贫任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无条件不计成本的,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统筹兼顾。他综合分析了贫困的内因外因,认为对有劳动力的人实施现有政策,对无劳动能力的人采取社会保障,提出了组织治贫的解决方法,希望通过建设扶贫合作社,开创“政府主导,能人领路,抱团取暖”的新模式。百色干部学院的黄启学教授在论文《南盘江流域贫困县跨区域产业联合开发扶贫研究》中,探讨了南盘江流域广西田林、贵州册亨两县跨区域产业合作开发扶贫的重要现实和深远意义,指出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以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为支点、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点-线-圈”融合、以金融扶持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根本抢抓机遇,扶贫开路。

研讨会闭幕式由《民族研究》编辑部副主任马骍主持。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成艾华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他指出,只要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研究方法,加快搭建机制化研究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总结调研经验,破解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异化难题,就一定能够为促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不断地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表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总结分享经验,聚焦实际问题,不断推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工作稳步前进。

 
文章来源:马骍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