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度民族发展论坛第二讲通讯
作者:刘真 日期:2014-01-28

主讲人博·恩和图布信研究员(蒙古)-摄影程明

主讲人:博·恩和图布信研究员(蒙古国科学院院长)

 

“民族发展论坛”第二讲主席台-摄影程明

“民族发展论坛”第二讲主席台

 

2014年1月21日下午,蒙古国科学院院长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游牧文明国际研究所(蒙古国)所长、院士博·恩和图布信研究员在我所2014年度“民族发展论坛”第二讲上,做了题为“丝绸之路: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学术报告。

博·恩和图布信院长的报告内容分为两部分:一、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环境。讲座者认为,2000多年前开启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乃至于北非的东西南北中的大动脉和桥梁,促进了贸易、经济、使节、科学、技术、文化的交流,而游牧民族对在这一广大区域内传播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匈奴、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的继承者——蒙古人,是传统游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集大成者,对巩固、扩大和型塑游牧社会制度、传播游牧文化、促进东西方的文化、科技和人员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在现代条件下,蒙古国及其周边游牧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讲座者介绍了在全球化条件下,蒙古国及其周边传统的游牧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态势。讲座强调了国际学术界开始出现对游牧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肯定性评价,介绍了包括蒙古国、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在近20多年间所进行的国际合作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果。

讲座之后,进行了学术互动,气氛热烈,学者们的问题多元,讲座者的回答精辟。

 

(撰文:刘真, 摄影:程明)

文章来源:刘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