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花村的大寨门
福音堂
顾才美老人在教颂苗文赞美歌
苗文赞美歌集
苗文圣经
各种文本的经典
已是耄耋之年的顾才美
石茂明博士在访谈中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丰收在望。9月14日傍晚,承蒙石茂明博士安排,我们一行四人造访了位于黔东南州三棵树镇的南花村,并有机会做客苗寨,考察一日。这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依山环水,高低错落,林木掩映,风景绝佳。一座横跨两岸的风雨桥则是出入该村寨的唯一通道,从而使整个村寨势同孤岛,宛如世外。
由于渐入旅游淡季,村寨中游人稀少,偶见几个背包客也是来去匆匆。当然对于不是游客的我们而言,苗寨风景固然优美如画,令人流连,但其独特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多元宗教文化相依并存、和谐共处的场景给人印象尤为深刻,耐人寻味。这里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传统的民俗信仰,而且由于基督教的传入,更加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基督信仰的支撑下,濒临绝迹的老苗文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继续谱写着新时代的传奇。
据介绍,南花寨现有120多户人家,400多口人,其中基督徒120余人。目前村寨建有教堂——福音堂一处,是周日教徒礼拜的场所,而每逢圣诞,附近村寨的信徒也会来此祈祷。
虽然基督教在苗族地区的传播由来已久,但其传入南花寨的历史并不很长。确切而言,本村的基督教是1931年由本村人氏潘崇德传自凯里市的旁海镇。由于旁海镇地处清水江畔,水路发达,商贸繁荣,1853年英国传教士明剑遂最早将基督教传入本地,因此,可以说今天南花寨的基督教即滥觞于明剑之所传。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贯彻执行,信徒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充分保障,1997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助和支持下,明花寨福音堂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从此信徒有了自己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
目前,信徒中最长者为八十多岁的顾才美,由于迄今为止,本村还没有牧师,所以她又是福音堂的管理者之一。一般而言,本村教徒,多为家族传承,一人皈依,全家信教。所用圣经、赞美歌等经典,既有苗文版本,也有汉文、英文版本,但大家通常使用的却是苗文版本的《圣经》和《赞美歌》等经典。由于年龄较小的信徒多不懂苗文,顾才美老人便实际上充当起了义务传授苗文的角色。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许多像顾才美老人这样的热心教员,苗文才得以生生不息,存续永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