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循化县撒拉族社会经济调查》调研组调研简介
作者:孙懿 日期:2014-08-26

 

 

《循化县撒拉族社会经济调查》是我所对外合作项目,该项目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马成俊教授主持,马教授撒拉族,长期来从事撒拉族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都是围绕着撒拉族社会经济文化展开,因而也为《循化县撒拉族社会经济调查》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循化县撒拉族社会经济调查》课题组成员由青海民族大学和青海大学两校以教师及项目所在地循化县领导8人以及多名研究生组成。2014年初召开了第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框架结构进行了讨论,经过反复研究商榷,确立了全书的基本框架,并根据每个人的研究特长做了具体撰写分工。春节后调研组赴循化县展开调研,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走访干部群众80余人,目前按要求撰写初稿,8月中旬根据撰写情况进行了补充调研,我所《大调查》外联人员参加了补充调研,调研组走访了相关的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了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发改委、社会保障、教育局、文化局、医疗卫生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围绕加快全县发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这一主题进行了座谈各部门就其全县的发展做了汇报,2013年度是循化县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年,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75%。就业增收成效明显,发放各类创业贷款7000万元,提档升级“撒拉人家”210家,转移农村劳动力4.7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58元,增长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403元,增长15.86%。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71%、90%,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达98%,落实城乡居民养老金、医疗费9000万元。城乡低保、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政策全面落实。建成廉租房300套、公租房2085套,完成200套棚户区、7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007户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完成房地产投资3.2亿元。农村基础条件稳步改善,建成15条通村、通寺院公路和22座便民桥梁。扎实推进公伯峡南干渠等水利工程,解决了1570人、1.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座谈会上,课题组针对县教育事业进行了探讨,教育部门对全县的教育事业进行了介绍,全县教育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教育事业发展协调均衡,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资1.59亿元,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84所学校共15577名学生提供营养餐,为8920名中小学生及入园幼儿发放助学金92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深化,完成了1个乡镇健身广场、2个村文化体育综合活动中心、3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广场、3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10个村文化进村入户、20个村篮球长廊、33座寺院健身器材配发等项目和15000户“户户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县、乡等公立医疗机构均实行了“先住院、后结算”政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乡村卫生院(室)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率均达100%。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35‰以内。扶贫工作成就显著,投资5840万元,完成了13个贫困村3154户整村推进、18个村产业发展和14个村334户移民小区建设、82户易地搬迁项目,实现稳定脱贫7500人。此次补充调研,还走访了1个镇,2个乡,在前期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全县经济发展的脉络,补充了调研组所需要的资料。

在外拨经费使用上,青海民族大学经费管理制度严格,严格执行财政部、省财政厅等相关规定,全面实行了公务卡制度,在县级、乡镇等地无法刷卡消费,课题报销存在困难,正在与学校沟通,争取放宽在县级使用公务卡的限制。

目前,该课题进展顺利,经费使用正常,可按计划完成《循化县撒拉族社会经济调查》委托项目任务。

 

2014年8月25日

文章来源:孙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