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皮船是中国北方渔猎民族以桦树皮制成的用于渔猎生产及水上交通运输的工具。此外,也是清代八旗边卡士兵巡逻时用以渡河的战斗工具。满族称“威乎”,鄂温克族称“佳乌”,赫哲族称“乌末日沉”,鄂伦春族称“奥木鲁钦”。据历史文献记载,鄂伦春族使用桦皮船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然而,从渔猎民族的迁徙传说和口传历史中,桦皮船的产生年代要远远早于有史籍记载的时间。
夏日的兴安岭,红霞满天,河面泛着野葡萄一样的紫色光芒。一艘黄褐色的桦皮船,像哲罗鱼一样划过水面,野鸭惊飞,水草轻摇,一曲鄂伦春小调穿越山崖与水岸。桦皮船是鄂伦春人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从外形上,还是从工艺上,都堪称完美的艺术品。
桦皮船轻便灵巧,一个猎人可以毫不费力地扛着走。它是用松木做架,并在外面包上桦树皮,接头处用柳条缝好并涂上松油,船长一丈多,宽约三尺,船两头尖而上翘。这种船在水上行驶,顺水用桨,时速可达50里,逆水撑杆,时速可达20里。桦皮船既用于捕鱼,又用于打猎,是水上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这种船轻便又无声响,因而很容易接近动物,而且载重量大,是鄂伦春人理想的狩猎工具。
如今,游猎生产方式已经渐渐退出了鄂伦春人的生活舞台,桦皮船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生活在我国北疆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不但将桦皮船的制作技艺传承下来,还对这门特殊的技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古老的桦树皮文化重放异彩。目前,鄂伦春族桦皮船主要的传承基地是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乡和呼玛县白银纳乡。鄂伦春族桦树皮技艺已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族桦皮船制作技艺传承人郭宝林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白桦林,北方靓丽的风景线。白桦树用她美丽轻盈的外衣,装点了桦皮船的精致与灵动。鄂伦春人用他们天才的创作,升华了白桦树的爱与美,并以桦皮船的方式诉说森林民族的传奇与故事。
国家级桦皮船制作传承人郭宝林 摄影:张林刚
兴安岭晚霞 摄影:张林刚
桦皮船研究最新成果
桦皮船研究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