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2024年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专家研讨会暨“世界典型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挑战”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24-08-01

2024年7月27日,在全国各地干部群众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之际,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专家研讨会暨“世界典型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市顺利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故宫博物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人民日报》等多家科研单位、高校与媒体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发言。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少青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裴志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会长赵天晓先后致辞。
  裴志利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学校及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裴志利指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助推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民族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希望各位与会嘉宾、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探讨,碰撞智慧火花、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推动学科建设和繁荣发展北疆文化作出积极贡献,为服务好完成内蒙古自治区“两件大事”增光添彩。

  (裴志利副校长致辞)
  赵天晓以视频方式代表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细致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结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会议精神,赵天晓指出,中国越是融入世界,越是需要了解世界,进一步深化拓展世界民族研究恰逢其时。此次会议聚焦于世界典型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议题涵盖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嘉宾既包括长期从事世界民族研究的资深专家,也包括优秀杰出的中青年学者。希望通过比照不同国家在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引发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深化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国际视野,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赵天晓会长致辞)
  内蒙古民族大学王泰教授主持上午大会发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春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研究员、中国非洲研究院首任执行院长李新烽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潘红祥教授、《人民日报》主任编辑王南分别围绕“北疆文化与北疆安全”“民族问题与欧亚地区冲突热点”“种族民族问题与南非政治发展”“国际与地区格局视角下的巴以冲突”“欧盟打击仇恨言论和仇恨犯罪的法律制度”“阿富汗跨境民族问题”等议题进行了发言交流,周少青研究员作评议总结。
  内蒙古民族大学孟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庄晨燕教授先后主持下午大会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陈玉瑶副研究员、包胜利研究员,兰州大学田烨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庄晨燕教授、张青仁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红梅副研究员,内蒙古民族大学孟君教授、田明教授分别围绕“21世纪法兰西国家民族凝聚力建设的新举措”“北疆文化建设的几个原则”“欧盟对移民融入的监测:‘萨拉戈萨’指标的设立及成效”“后转型时代中东欧极右翼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影响:以匈牙利为例”“墨西哥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实践与挑战”“巴基斯坦民族国家凝聚力建设问题”“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帝国边疆民族的差异化治理”“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埃及民族主义的兴起”等议题进行了发言讨论,刘中民教授作评议总结。
  大会闭幕式由田明教授主持,周少青研究员作大会总结。周少青研究员认为在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问题上,参照托尔斯泰的讲法,就是“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各有各的不幸”。一个国家的历史基础、发展经历,族裔、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从国家共同体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其成功实践必将为全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和良好的学术效果。

  (与会代表合影)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秘书处
  (周洁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