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馆历史沿革
作者:图书馆 日期:2011-05-30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12月,迄今已经历了55个春秋。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民族研究工作,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研究所下设图书室,1958年又在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民族研究所,下设图书资料室。随着民族研究工作的发展和需要,1962年2月,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合并为民族研究所,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两所的图书资料室合并为一个图书馆,馆址设在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中央民族学院内的2号楼和6号楼。
目前馆址位于中央民族大学6号楼,馆舍面积为1050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献总量达到44万册。历任馆长有:罗信荣、杨卓、罗季光、罗致平、席廷枢、陈化香、黄国政等,现任馆长为陈好林。馆内现有工作人员9人,均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馆内分为采编部、流通部和参考咨询部3个业务部门。
图书馆的终极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优良的服务,本馆多年来始终围绕“为读者服务,为科研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在文献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同时根据图书情报业务领域的发展,做到服务方式的不断更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使丰富的馆藏文献能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多年来本馆一直根据本研究所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文献信息保障,目前服务方式主要为阅览、外借和参考咨询。除善本书库外,其他书库一律实行开架借阅,同时设立新书陈列柜,及时介绍馆藏信息。年接待读者约6000人次,借出文献总量4000余册。
建馆以来,本馆一直非常重视对于馆藏文献信息的开发,力求使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本馆先后编辑整理了有关民族学研究方面的专题资料和书目索引,如《馆藏线装图书目录》、《民族研究论文资料索引(1976—1980)》、《民族风俗志资料索引(1987—1989)》、《中国岩画的发现和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0)》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馆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开发,先后开发建设完成了《中国民族研究文献信息数据库》、《中国民族研究剪报数据库》和《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文献信息数据库(1900-2010)》等多个数据库。这些专业文献数据库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和学术性,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建立和完善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馆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包括采用外出培训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等方式,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同时适当引进新生力量进入图书馆工作,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高、中、低人才结构。2009年,本馆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民族学分馆,今后本图书馆将作为民族学人类学领域的专业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和优良的服务为我国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来源:图书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