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人类学论文索引及提要
作者:乌云 日期:2023-09-19

哲学人类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即人本学或人本主义,叶林,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 10期

  内容摘要:我想借你刊的篇幅提出一个有关哲学人类学和人本学的科学概念和译名问题,向我国学术界汇报一些情况,并提请各位专家和关心的人士研究讨论如何统一的问题.现代科学界把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门类:自然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种属,也就是一种动物种属,后者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由各种历史地理因素具体形成的。
 

 

  

  哲学人类学, 杨祯钦,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0期
  内容摘要:现代的哲学人类学起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成为德国哲学有代表性的流派.它和生存哲学、存在主义及现象学同时兴起并吸收了它们的内容,它还同实用主义和认识的社会学有密切联系.从B.格勒图森以来,哲学人类学通常被认为包含了过去一切研究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哲学,但这样广泛的概念反而模糊了哲学人类学的面貌。
 

 

  

  现代资产阶级宗教哲学人类学,Ю.基米列夫,方允减,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2期
  内容摘要:宗教哲学人类学是以西德亨斯坦贝格、哈默、科列特、拉涅尔等著名思想家为代表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人类学的一个流派。其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是现代德国哲学人类学,及其奠基人马克斯·谢勒、赫尔穆特·普列斯涅尔和阿尔诺尔德·海伦的著作。马克斯·谢勒的哲学人类学实质上就是宗教哲学人类学,它含有决定这个学派进一步发展的某些因素。如:论证人对世界的开放性理论、通过与动物的对比确定灵魂的本体论地位,等等。这个流派的特点是它的拥护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动用了当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全部武库。同时,广泛地运用了现象学、释义学、先验的新托马斯主义的思想。
 

 

  

  人的哲学是一门精密的科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观点评介,P.博瑟特, 杜华,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内容摘要:人类学与人不论人们是否同意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他在结构人类学方面的优异成就足以保证他的思想在未来的思想史中占一席位置。列维-斯特劳斯以人的意义为标准,把人类学看作是一门包括所有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学科。人文主义的科学把宇宙说成是主观的,把人贬低为意识或精神的产物,自然科学则认为宇宙是客观的,把人归结为带电物质的微粒,而社会科学,诸如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企图在这些对立的简化论之间提供恰当标准的综合物。
 

 

  

  哲学人类学述评,欧阳光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内容摘要:几千年前,标志古希腊文明的阿波罗庙宇镌刻了理解你自己的神谕,它象征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人类需要认识自己的迫切愿望。多少个世纪过去了,历史几经沧桑,文明几度盛衰,人——这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却依旧象斯芬克斯之谜那样,吸引着无数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无穷的探索和思考。在人这个标题下,学派林立,体系芜杂,众说纷纭,尽管没有统一的理论,却有知识的增长。哲学人类学就是西方近年来广泛流行的研究人的新兴领域和学科。
 

 

  

  要重视人类学本体论的研究——读李泽厚哲学美学论著扎记,梅宝树,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内容摘要:李泽厚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美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书无论是论古今,还是讲中外,在抽象的思辩中总是充满着青春的活力,给予人们一种新鲜的时代感。人们不禁要问,这里有什么奥秘?笔者通过读他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下简称《批判》)和《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下简称《文选》)等著作,感到这主要因为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创立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体系。本文着重介绍他这一研究成果,不妥之处请李泽厚和学术界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李泽厚的史学和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基础上的。主体性的实践哲学即 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它是以作为主体的人(人类和个人)为研究对象的。所谓主体性的概念包括有两个双重内容和含义。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
 

 

  

  心理学与哲学人类学的相互作用问题,A.科祖林,文平,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8期
  内容摘要:自从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同哲学分家、实验方法取得进展,以及行为科学内发生分化和专业化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了。但是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都不可能不发生变化,特别是哲学中的哲学人类学这个组成部分,更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奥哈根博士谈当代西方哲学和哲学人类学,马名驹,哲学动态,1986年02期
  内容摘要:应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邀请,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经济社会研究院高级讲师、国际《理性》杂志副主编奥哈根(Timothy Da-vid Bremden O'Hagan)博士,于1985年9月5日至9月11日来甘肃省进行了学术访问。
 

 

  

  审美之谜的人类学实质——略论美学的哲学基础,宋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内容摘要:随着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的研究业已成为我国美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多年来美学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分歧表明,立足于不同的哲学基础,就决定了对美学这门学科的不同理解,就将导致美学理论的不同体系,导致对美的本质、美感及艺术诸问题的不同认识。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探究其哲学基础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性和根本性课题。
 

 

  

  哲学人类学, 张哲,长白学刊,1986年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内容摘要:人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在国外研究人的热潮中,人类学成了一门时髦的学科。由于各学派的观点和研究的重点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科目,如自然人类学、哲学人类学、存在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结构人类学、个性人类学、应用人类学、价值人类学等等。现在,以自然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尤为盛行。
 

 

  

  哲学-教育人类学:问题和趋势,B.库利科夫,何萍,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8期
  内容摘要:在各种人类学理论中,哲学-教育人类学占有特殊地位.这个流派无论是在西欧(奥地利、荷兰、联邦德国和瑞士)还是在其他国家(日本),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以特有的方式反映出当代资产阶级哲学对人的问题的解释.哲学-教育人类学在研究现有的人类学级次问题时,提出了研究作为间接地表现从地域性理论过渡到关于人的一般学说的环节这一任务.下面的情况十分重要:其他人类学的变体,例如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等,都处于一种中说纷坛的不稳定状态。
 

 

  

  人类学的主题与哲学人类学一一读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刘伟,河北学刊,1987年02期
  内容摘要: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虏伯曾在其名震一时的大著《人类学》中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学的时代.哈佛大学华裔教授杜维明先生于1985年来华讲学时,也曾多次介绍说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是当代西方几个最热的学术课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医学及所有传统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在尝试着与人类学挂上勾,致使人类学很快发展为囊括了人类起源学.人类形态学.生理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传播人类学、结构人类学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解放前二、三十年间,我国学术界已开始关注人类学,北京猿人的发现、云南禄丰腊玛猿头骨化石的发现等,曾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历史的认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惠祥著的《文化人类学》一书,也曾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注目。
 

 

  

  论西方哲学整体论不能作为我们人类学的指导思想——答整体论是人类学的标志说者所云,张寿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内容摘要:读《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刊登的《科学研究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评〈论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之后,我认为,该文对我那篇拙作既没有作出什么深刻的评论,反而又一次向我们宣传西方哲学整体论(Holism),并以一些虚假的资料作为论据进行争鸣。
 

 

  

  文化人类学向哲学人本学的转变——有关人与文化的思考之三,牛龙菲,兰州学刊,1987年06期
  内容摘要: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当承受着全球规模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之时,正在认真地对文化进行反思,正在认真地对五千年以上中华民族人文进化的历史进行反思,正在认真地对百万年以上整个人类人文进化的历史进行反思。 然而,这种反思不能不在直接摆于眼前的、既有的、从过去传下来的情势之下:也不得不穿着古老的服装、说着借来的词句。
 

 

  

  《人论》——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导引,何金彝,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内容摘要:卡西尔是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人物。马堡学派把康德的见解应用到自然科学的理解上,强调每一种必然知识的先验的性质。卡西尔的《人论》不研究旨在发现实在的本体论,他象康德那样,不是研究客体,而是研究我们认识客体的方式。
 

 

  

  关于哲学人类学(上) ,H·O·帕贝, 侯圣银, 袁凯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02期
  内容摘要:现代哲学人类学起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它成为德国哲学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流派。它与生命哲学,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同时兴起并且吸收了这些哲学流派的精华, 但它又与这些哲学流派有着明显不同, 它与实用主义和认知社会学有过密切的联系。从历史的观点看, 尽管现代哲学人类学是在广泛吸收德国传统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但其直接来源却是十八世纪的关于“人类本质的科学”, 并且很大程度上预示了这一科学的发展趋向。它把启蒙运动时期批判精神与对主观认识重要性的强调结合了起来。
 

 

  

  关于哲学人类学(下) ,H·O·帕贝,候圣银,袁凯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内容摘要:主要流派哲学人类学和法国人文主义都对社会进行了专门的批判性分析。但在介绍这些分析之前,有必要概括地论述一下哲学人类学的主要流派以及它们的成果。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实践人类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程伟礼,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年04期
  内容摘要:本文从哲学功能的历史变革中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单晶核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实践人类学,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活动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轨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功能是有机整合着抽象描述功能与思维规范功能在内的价值性功能,即具体表现为批判性评价、创造性建构和指导历史活动的实践改造功能,哲学功能的转换归根到底取决于哲学的结构及其合理化。从感觉的社会性到实践的社会结构,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日臻成熟,而作为实践主体与实践对象的中介体系,社会关系体系的具体结构成为马克思日后研究的焦点。由此,导致实践基础上的哲学人类学革命,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实践人类学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哲学人类学,詻里戈良,刘金泉,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5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在现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中,既用于广义,亦用于狭义。在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人类学系统分类者布吕宁(W.Bruning)①看来,它一方面是指称古今一切有关人的哲学学说,不论这些学说是否具有独立的人类学概念特征,还是仅仅蕴含着从某个哲学体系的基本原理中逻辑地引伸出来的对于人的本质的某种理解,也不论在其中是哪一类问题,是本体论的、认识论的、逻辑方法的呢,还是人类学自身的问题占据支配性的、主导性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学》——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的本质概念,严国珍,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9期
  内容摘要:本书以赞同和肯定的方式试图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开始解释其理论主题。本书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中与斯大林主义者的解释相反的那些方面。
 

 

  

  韦玲的灵——少女小说中的童年生命感和哲学人类学的幽思,班马,当代文坛, 1989年03期
  内容摘要:灵的不安 韦玲以她的一句雾真大呀,带着一种憧憧张望的迷惘气息向我们走来。这是继她发表了一些习作之后,在二十二岁时所推
 

 

  

  论结构人类学的语言哲学及其亲属称谓研究,申小龙,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内容摘要:如果说从文化语言学的观点看,20世纪上半叶是美洲语言人文主义的时代,那么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20世纪上半叶却是以法国为中心的人类学结构主义时代。前者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了语言对人类思维认识的规定与制约,后者则从语言学的结构主义思辩中获得了研究人类社会系统的灵感。这种变化肇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局势对人类学的深刻影响。
 

 

  

  浅析孔子哲学人类学价值体系,高树帜,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内容摘要:孔子仁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矛盾的综合体,精华糟粕兼有,这是孔子思想由不成熟到成熟过程的必然反映。而其精华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则生命力最强,对后世人文社会影响最大。我们认为可以名之为哲学人类学。它是在孔子广泛考察、发掘、研究、整理古代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筛选、推理探索,掌握了人类文明进化的基本规律,进而以自己的“仁”的观念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学说。
 

 

  

  生物哲学人类学述评,李殿斌,符扬,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04期
  内容摘要:生物哲学人类学是哲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也是哲学人类学发展进入第二阶段的主题。生物哲学人类学试图从生物学领域内寻找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关节点, 用人的特定的生理结构去解释人的全部活动和属性。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格伦、波尔特曼、尤克斯库等。阿尔诺德·格伦(19 04 一1 9 7 6 ) , 德国生物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生物人类学家, 他在自己所著《人, 他的本性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1 9 4 。)、《人类学研究》(1 9 6 0 ) 等著作中, 提出了生物哲学人类学最一般的原则。本文仅以他为线索, 对生物哲学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作一简要述评。
 

 

  

  文化哲学人类学述评,甫祎勒,李殿斌, 杨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内容摘要:文化哲学人类学是哲学人类学发展的最高点,代表了哲学人类学在当代发展的趋向和潮流.正如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兰德曼所声称的:以往所有的人类学都是文化人类学的前奏,文化人类学才是第一个包含完整人的人类学.文化哲学人类学是人类学发展的最高点,它是一种未来的人类学.文化哲学人类学把人置于更加广阔的文化、社会、历史、传统等背景中加以考察,所以它成为近年来哲学人类学讨论的中心.文化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特哈克尔和兰德曼.罗特哈克尔(1888-1965),德国哲学家、人种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有关文化哲学人类学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和种族》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述评,魏琦、杨赋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 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是西方近年来流行的研究人的新兴领域和学科。在西方哲学中, 哲学人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 它是指哲学上的一切关于人的理论、观点和学说; 狭义而言, 它特指在本世纪初由马克斯· 舍勒所创立,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宗教哲学人类学、生物哲学人类学、心理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哲学人类学等分支的庞大的哲学体系。它诞生在德国, 流传于欧洲大陆, 渗透到英美诸国, 并在苏联和东欧产生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它在我国理论界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仅以后者为对象, 对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马克斯· 舍勒的这二理论观点, 作简要的述评。
 

 

  

  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述评,魏琦, 杨赋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是西方近年来流行的研究人的新兴领域和学科.在西方哲学中,哲学人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它是指哲学上的一切关于人的理论、观点和学说,狭义而言,它特指在本世纪初由马克斯·舍勒所创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宗教哲学人类学、生物哲学人类学、心理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哲学人类学等分支的庞大的哲学体系.它诞生在德国,流传于欧洲大陆,渗透到英美诸国,并在苏联和东欧产生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它在我国理论界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仅以后者为对象,对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马克斯·舍勒的这一理论观点,作简要的述评.马克斯·舍勒(1874-1928),是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
 

 

  

  论实践活动的哲学人类学根据,石路,学术交流,1991年01期
  内容摘要: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指出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特性,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正是人之为人的现实确证。但是,从历史发生学的视角来讲,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无疑是从动物的行为。
 

 

  

  中国古哲学中的人类学内容,顾士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03期
  内容摘要:中国古哲学可以是现代人类学的前驱吗? 人的问题,因一言难尽而永恒。可以为此作一注脚的,就是现代人类学的所有分支几乎都有其古代渊源。如宗教人类学溯源于《旧约》和《新约》,理性人类学和生物人类学在古希腊哲学中曾寻到它最早的表现,等等。这一切就因为人不象其他生物那样简单地存在着,他要寻根究底地询问并解释他自己。因此,人类学家兰德曼说:人类学是由哲学史来完成的。
 

 

  

  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马克思哲学人类学的历史分期理论的历史考察,刘广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内容摘要: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他的哲学人类学的历史分期理论。他在这部著作中写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从日常生活批判到哲学人类学——中国现代化的宏观理论构想,衣俊卿,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内容摘要:在当今的时代,以工业革命、商品经济、科学技术为表现形态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普遍的世界历史性的进程。这一进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基本完成,而是不发达的或发展中国家则正在展开。中国经过百余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终于在80年代初真正开始了现代化的征程。
 

 

  

  儒学与哲学人类学,顾士敏,思想战线,1992年02期
  内容摘要: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儒家学说进行了诠释。作者认为,企图摆脱与神学、形而上学及自然科学的联系而用现象学方法对人还原的舍勒建立的哲学人类学,和在生物学、心理学及物理学等尚未出现时产生的儒家学说,都有共同追求人的与所有生命相对立的原则的思想,因而二者都提出了一系列在哲学上等值的范畴,表现出立场、逻辑和定义的相似性。但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它们产出了入世的趋向与出世的超越这两种不同的理论归宿。
 

 

  

  新世纪:总体人的生成——现代哲学人类学论纲,衣俊卿,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1期
  内容摘要:人类正在走向一个新的世纪之交,走向一个新纪元的开端。世纪之交往往蕴含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历史重大突破或重大进展的契机。20世纪人类理性和人类实践的进展从不同侧面共同呼唤着总体的人或人的总体性的生成。这将是21世纪人类理性的重大主题之一。
 

 

  

  哲学人类学问答──访副研究员蔡俊生,蔡俊生,哲学动态,1993年05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问答──访副研究员蔡俊生本刊记者蔡俊生,男,1939年生.籍贯河北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史前社会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研究。已出版的专著有:《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文明的跃升——社会信息的形成和发展》。译著有:《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原始社会史》。问:目前国内的文化人类学出版物中,一类是翻译国外的作品,与我们的思路相距较远;另一类是我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作品,又多偏重于具体描述,觉得理论深度不够。而您翻译的《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和您的专教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这两本书,则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丰富的人类学资料,在学术界很受欢迎,颇有影响。请您谈谈,您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学术研究?研究中有何体会?答:我的工作属于哲学人类学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婚姻和家庭的起源》的作者,是前苏联历史学博士IO.H·谢苗诺夫.他也是哲学教授,后转而研究史前社会的。我选择这样的研究方向,起初是想避免纯哲学研究的空泛性,找一个借以立足的具体领域,把理论思维和具体学科的科学资料结合起来。我选择了文化人类学。不过,一旦进入具体学科领域,就不可能只研究最一般的哲学原理,就会自然
  中国哲学与人:传统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启示,柴文华,哲学研究,1994年05期
  内容摘要:重新解释那些在中国哲学中属于过去的人对人的纯思,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尽管学派不同,观点有异,但都试图以特定的方式建立某种关于人的本体论结构,提出了花样繁多、走向不一的哲学人类学思想。道德人类学人是一个道德存在,有无道德被看作人与非人的临界点,这是儒家哲学的基本信条,也是贯通中国传统哲学人类学的主导观念之一。儒家对道德的重视向来没有疑问,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伦理的层面上去理解和阐释。事实上,他们已经把道德视为人的类本质,包含着对人的本体论纯思,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哲学人类学的理论模型。一般说来,儒家学者大都肯定人在万物中的优越地位。《孝经》引述孔子言: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敦颐把人看作由一(无极而太极)至万(万物)的环节,但也明确指出:催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邵雍认为,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是物之至者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人何以优越于万物呢?儒家学者认为,这正在于人有道德。孟子把仁义礼智看作人性中的先在和固有因素,以善来界定人的本质。苟子明确把礼义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据,正如《非相》篇所云: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
 

 

  

  论海德格尔的人类观──兼论存在哲学与哲学人类学的关系,梦海,求是学刊,1994年06期
  内容摘要: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如何?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问题。今天,如果我们回首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空间.我们就会被无数变幻莫测、五花八门的人的图景遮蔽。我们尽可举出历史上各种人的图景,但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类。生物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性格学、民族学、文化形态学等都从不同角度描绘过人的具体图景.但所有这些最终都未能阐明人的本质自身。本世纪20年代,德国哲学家M·舍勒首次系统地表述了哲学人类学思想。舍勒一扫对于人的种种偏见,力图单刀直入地接近人的本质。在他看来,人是生命冲动与精神本质的双重结构:他在宇宙中占有特殊地位,他向世界大放着,他推动和引导历史发展,他与上帝同生共存。这就是舍勒描绘的完整人的形象.也是哲学人类学的全部图景。舍勒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M·海德格尔不仅在哲学人类学的理念上而且在人的理解的内容上都探受舍勒的影响。为了回忆舍勒,他曾把自己的著作(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献给了舍勒①。但是,应当指出,两人的人类观的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舍勒从哲学人类学的理念出发,试图统一和融汇全部基础科学的基础,对人进行整体理解和全面把握,以建立一幅完整人的形象。与舍勒相比,海德格尔则受到现象学哲…….
 

 

  

  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观点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虞永平,学前教育研究, 1995年01期
  内容摘要: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观点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虞永平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辟新视野栏目,刊发一些从新的、其它学科的角度讨论学前教育的文章。我们认为,从新的、其它学科的角度审视学前教育,无疑有助于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指导。M·兰德曼(M…….
 

 

  

  爱因斯坦与哲学人类学,M.D.狄也盖, 张伯霖,世界哲学,1995年 S1期
  内容摘要:<正>爱因斯坦并不是哲学家.他的上帝是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认真整理者.众所周知,物理学家们认为,天体将替他们的数学作保.正如托勒密信仰托勒密的神一样,哥白尼信仰哥白尼的上帝,伽利略信仰伽利略的上帝,牛顿信仰牛顿的上帝.然而,广义相对论的创始人,在狭义的哲学领域,是一位比其先辈重要得多的柏拉图主义的物理学家,因为,直至胡塞尔和柏格森,知识与理解之间的区别可能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当然,自哥白尼以来,向无限拓展的天文物理学已触动了由我们的自然知识阐明的一些不证自明的事物,因为在牛顿的天文学里,质量之间瞬间的引力已将力的概念本身的不可理解性引入数学物理中.但是要从哲学上加以探讨,最终有必要确定这些词汇的确切意义,而这种必要性只有从对伽利略
 

 

  

  哲学人类学:儒学研究的一个新视点,顾士敏,云南社会科学, 1996年01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儒学研究的一个新视点顾士敏一在孔孟之道中,所有的人类,都可以在性上统一。性是全部儒学的中心命题──尽其在我的逻辑根据。性是什么?它至少有三重涵义。它可以指性能,即生物本能。老子把这一生物本能概括为简洁的食色二字…….
 

 

  

  人文精神的本质——从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出发的三重思考,王尔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内容摘要:综观当前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各家之言,我们发现导致彼此争执不下的症结有三:一是人们对人文精神一词的具体所指认识不一致,二是对人文精神逻辑层次定位不明确,三是过于局限在当下处境探究危机根源。就其一而言,我们看到,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指的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是道德价值的基础与出发点,有人却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尤其是普通人平民、小人物的命运的关切,这实际上把人文精神等同于形而下的当下关注,还有人把人文精神理解成对于与科学技术相对
 

 

  

  哲学上的人类学转折,韦里亚斯金娜, 李森,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01期
  内容摘要:今天在哲学中,人类学转折作为一个明显的事实被肯定下来。然而,对这一事实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加以理解:科学和哲学中的这一现象是偶然的吗?它是客观所决定的呢,抑或是科研人员偏爱的个人科学利益的反映?而也许这是哲学把握现实特性改变的标志?在我们看来,这是这样一些问题,对它们的回答不可能预先决定,而是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来试着指出这种分析的一些可能的方向。
 

 

  

  哲学上的人类学转折与活动研究问题,柴可夫斯基,李森,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1996年01期
  内容摘要:正如第十九次世界哲学代表大会所表明的,研究人的兴趣的增长、各种哲学人类学流派的发展,已成为20世纪末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哲学思想。而不对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便不可能研究人。 哲学和科学先哲们以及现代学者对活动及其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其说解决了不如说提出了方法论问题,而方法论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的进
 

 

  

  简论孔子哲学人类学及其生命力,高树帜,运城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内容摘要:作者认为仁学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精髓。仁学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化中产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思想上的开创性和一定地生命力。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审视仁学思想,还具有高度的民主性,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
 

 

  

  简论孔子哲学人类学及其生命力,高树帜,运城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内容摘要:作者认为“仁学”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精髓。“仁学”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化中产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思想上的开创性和一定地生命力。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审视“仁学”思想,还具有高度的民主性,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
 

 

  

  深层发展的可贵探索──读《发展:在哲学人类学视野内》,张玉霞,学习与探索,1997年05期
  内容摘要:发展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临世纪之交,在即将过去的世纪人类经历的种种危机和困境,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发展的轨迹,构建发展的可操作性理论。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处在比较分散的状态,徘徊于实证层面,尚未建立起系统的发展哲学。丁立群教授出版的《发展:在哲学人类学视野内》(下称《发展》),一书,作为发展探索的力作,已取得系统性理论成果,为发展问题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开拓意义。《发展》一书对发展的深层研究,着力于建立一种深层发展理论。作者以人类学的视野,沿着开拓性的理论轨迹,逐个环节展开对发展的实质的分析和对旧的发展观的批判。指出,发展的深层研究首先必须在形而上学层面上确定发展的涵义和本质。传统理论认为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自在的运动。然而,何谓低级?何谓高级?确定低级和高级、确定发展,必然或者以终点、目的为参照物,或者以系列2外的他物为参照物。而当我们确定了世界的无限性,也就否定了它的起点和终点。因而世界本身自在地发展与世界的无限性是相矛盾的。这时要确定低级和高级,确定发展,就只有超越这一系列去寻找参照物.超越这一运动系列,必然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与世界相对峙的主体——人本身。
 

 

  

  人的基本特征与特殊教育的开展——哲学人类学对特殊教育的启示,葛新斌,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认为:人类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遗传结构上的未特定化特征。正是这种未特定化,赋予人以巨大的潜能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因未特定化导致本能的匮乏,由人非专门化带来的更大适应性和创造性得到了重大补偿;人的未特定化与人的无限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机能使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哲学人类学关于人的基本特征的观念影响下,形成了新的残疾人的缺陷观、补偿观和价值观,它们将直接影响到特殊教育的具体开展。
 

 

  

  走向深层发展研究——《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评介,孙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01期
  内容摘要:当历史即将跨入一个新世纪的时候,人类面对过去一个世纪经历的种种危机和困境,更加深深地忧虑着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兴起了关于现代化和发展观念的自省和批判。
 

 

  

  沉思,发展问题与哲学——评《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尹树广, 王裕江,求是学刊,1998年01期
  内容摘要:发展是实践向人类提出的问题。在世界范围的殖民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在自身经济增长问题困扰下, 逐步意识到一个规范成熟的世界市场对需求的价值, 而发展中国家在现实的挫折和压力下也更切肤地感悟到贫困、债务、不平等之类生存和权益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地集中在发展问题上, 发展问题成为制约各国家和民族的关键因素, 而其自身又表现和分化出复杂的层次。在这个背景下, 人类对这个实际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问题的思考也经历着变化。发展绝不只是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的多样化特征正是人的复杂性的折射, 在这个具有原则性特征的方面逐渐向人们显露时, 人们开始日益重视和呼吁要从价值观、从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哲学等多重角度, 更加全面地思考这个问题。
 

 

  

  笔塑潮汕个性,文著邹鲁精神——《潮人》关于人的哲学文化人类学思考,杨子怡,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内容摘要: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这是尼采的警句。 人对人是狼,这是马克思的名言。 仁者爱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不忍人之心,以其有辩也。这是先圣孔子、孟子对人的思考。 人是消失了伊甸园的原始状态中的善而继承了原始人性遗产——罪孽的亚当后代。这是圣经创世说对人的看法。 人是理性的存在。理性人类学如是言。 人就是文化!人就是历史!哲学文化人类学如是说。
 

 

  

  《诗经》中人的解读——《诗经》哲学人类学思考,杨子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内容摘要:当代西方崛起的哲学人类学以人的本体论为探讨的主题,试图回答人的本质问题,回答人与自然、文化、社会、历史、传统的关系问题。本文借用哲学人类学的原理,试图勾勒《诗经》时代人的图像,求解《诗经》中人的本质,臆测当时的人是如何存在。大量资料表明:《诗经》时代,人神分离,人们已经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人既作为道德文化而存在,同时也是社会、历史和传统的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中,每个人都把自己镶嵌在传统中。
 

 

  

  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力作——读韩民青《当代哲学人类学》,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内容摘要:韩民青长期从事哲学人类学研究, 先后出版和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著述。经过长期的努力, 由他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山东省社科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的《当代哲学人类学》一书终于问世( 四卷本,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纵观该书, 深感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力作, 它的出版, 改变了我国学术界一直缺乏自己有份量的哲学人类学专著的窘况, 因而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读《当代哲学人类学》,马来平,发展论坛,1999年02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是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在国内学术界, 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 长时间只把哲学人类学当作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改革开放后, 国内学术界先是开始介绍一些西方哲学人类学的观点,近些年来, 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属于哲学人类学的文章、著作, 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尽人意,尤其缺乏有份量的研究成果问世。韩民青撰写的《 当代哲学人类学》 ( 四卷本,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年12 月出版) , 是哲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 是哲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硕果, 它属于我们中国哲学界自己的哲学人类学专著, 的确是可喜可贺的。
 

 

  

  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读韩民青《当代哲学人类学》,刘蔚华,东岳论丛, 1999年02期
  内容摘要:韩民青同志撰写的《当代哲学人类学》 ( 四卷本,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年12 月版) 的出版, 是他长期艰苦求索的成果, 也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丰硕成果。我认为, 对这部书可以从两个层面做出评价。一是从这本书的学科领域做出评论, 可以认定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力作。二是从这本书所求索的问题做出评论, 可以认定它是作者长期苦苦寻求的学术目的乃至人生目的的一个理论成果。读者只要翻阅一下该书就不难发现, 作者撰写该书远远不是按通常教科书的程式进行的, 而是紧紧围绕“ 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 这一理论主题展开的, 堪称是一部探索人类奥秘和问题的专著。
 

 

  

  建构完整的哲学人类观——读《当代哲学人类学》,夏永翔,出版广角,1999年03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前些年,学术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哲学人类学不过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晚年,他们就已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论中国少数民族萨满教哲学的滥觞─—关于一种民间思想的哲学人类学探讨, 色音,宗教学研究,1999年03期
  内容摘要: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萨满教的宇宙观、自然观、灵魂观等观念体系,提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萨满教哲学是一种萌芽状态的直观哲学,直观性是萨满教的主要特征的观点。文中指出,萨满教的观念体系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认识世界的神秘思维方法,还蕴含着探索宇宙之谜和万物本源的哲学思想。它是一种带有直观性、混沌性、类比性的综合思想体系。
 

 

  

  哲学人类学──人类学向哲学的回归, 傅永寿,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3期
  内容摘要:现代西方哲学人类学在本世纪20年代由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创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哲学学科,以德国为中心流传于欧洲大陆,渗透到英美等国,对前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人类学研究是作为人类学前提的知识,探讨构成人类不同于其他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为多种多样的人类学和人文学科奠定某种统一的基础。哲学人类学的产生反映了一种哲学发展的趋向、一种人类学发展的趋向,是人类学应时代的潮流向哲学的回归。一、人类学的哲学渊源“人类学”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字面意思是关于人的科学。据说亚里斯多德最先使用了这个名称,他主要用之于研究人的精神实质。“人类学”一词被用来说明人的体质构造,大概首先见于玛格努斯·享德的一本书从类学──关于人的优点、本质和特性,以及人体的成份、部分和要素》(1501年),这是一部解剖学的著作。1533年意大利人加里阿佐·卡佩尔写的一部书名为《人类学,或人类本质论考》,书中包含了有关人类个体变异的资料。1594年新教人文主义者奥·卡斯曼发表了一部著作,题为从类心理学,或人文精神论》,接着又是该书的第。卷《论系统描述中的人体构造》。(此后,这个词便在德国各大学开始使用。
 

 

  

  寻求人类的光明结局——写在《当代哲学人类学》出版之际,韩民青,出版广角,1999年03期
  内容摘要:由我承担的国家九五规划出版重点选题、山东省社科规划九五重点项目《当代哲学人类学》(四卷本),现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看着还散发着墨香味的新书,我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学术著作市场疲软的今天,一部120万字的多卷本学术专著顺利出版,令我的同行们羡慕不已,这不禁使我首先想到了本书的出版者广西人民出版社。正是该社长期以来给了我巨大的支持,才使我在学术上得到了顺利的发展。这些年来我早已深深地认识到,一部专著的问世乃是作者与出版者的共同劳动成果。表面看来,一部书问世似乎是先有作者著书而后才有出版者出书,实际上从深层次上看,大多情况下则是作者之所以要把书写出来是由于有出版的可能,更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出版选择并促进了作者去著书。
 

 

  

  实践人类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新探索,金大业,前进论坛,1999年04期
  内容摘要:去年9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名为《哲学,向马克思恩格斯实践人类学的回归》‘(以下简称《回归》)的哲学著作。这是一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探索的哲学专著。该著作有30多万字,作者马建民。此书看后,让人耳目一新,深省不已。一、关于实践人类学的称谓作者把书名取为《哲学,向马克思恩格斯实践人类学的回归》,说明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本来就是实践人类学。作者认为,不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意来讲,还是从现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实践人类学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真正在总体上研究人类、社会化的人类、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科学。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外不少学者都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一种人学、人本学、人类学。作者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一种人学、人本学或人类学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进步的;不仅是一种拨乱反正,而且是一种现代升华。人们不应该忘记184《年春,马克思写的那11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了一种实践人类学的诞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实践人类学,这一方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
 

 

  

  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哲学倾向,葛恒云,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内容摘要:列维-斯特劳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始终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充分阐述了结构整体观。这种结构整体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人类学的有益探索,黄楠森,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05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作为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支,在西方学术界受到较高重视,国内的研究则较薄弱,许多人受前苏联学术界一些观点的影响,认为哲学人类学只是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哲学人类学研究,问题只在于由于各种原回,这个哲学门类长期以来没有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得到很好的发展,以致产生前面所说的那种把哲学人类学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误解,我国至今也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系统著作。韩民青的《当代哲学人类学》一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和研究哲学人类学的有益探索,因而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该书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立场,尝试提出了物质形态进化的观点,以此观点去描绘宇宙总体的进化,并在此基础上去把握人类的起源、存在、发展与未来。这使哲学人类学研究有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保证它沿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前进。现在有些人热衷于到一些时髦的西方哲学流派中寻找理论支撑,似乎唯物论和辩证法部过时了,不中用了。但该书坚持以唯物论辩述法为研究哲学人类学的理论支撑,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证明了否定唯物论辩证法的错误,也表明该书是值得称道的。
 

 

  

  从研究人类奥秘走进哲学人类学,崔自铎,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05期
  内容摘要:《当代哲学人类学》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征。第一,系统性。韩民青通过对系统方法的研究,把系统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横向的“系统”或“体系”与纵向的“过程”或“历史”。他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是系统与过程的统一,哲学人类学要全面把握人类,就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侧面对人类进行全方位研究。《当代哲学人类学》从横向的系统关系人手,先剖析了人类所处的内部关系即人类自身的组合方式,后又剖析了人类所处的外部关系即人类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同时,该书又从纵向的过程关系入手,探讨了人类的由来、发展与归宿。纵横结合的研究,使该书对人类的剖析具有了突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第二,完鳖性。这里讲的完整性,不是指上面讲的系统性,而是指《当代哲学人类学》一书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理念或人类观。完整的人类观,不仅要揭示人类的起源和历史,而且还要对人类的结局加以探讨。《当代哲学人类学》的第四卷专问探讨了人类结局问题,以科学的态度把人类结局作为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提到了人类理论思维的面前,并尽作者之所能提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假说。
 

 

  

  《当代哲学人类学》的五个特点,刘蔚华,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05期
  内容摘要:《当代哲学人类学》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丰硕成果。我认为,对这部书可以从两个层面做出评价。一是从这本书的学科领域做出评论,可以认定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力作。二是从这本书所求索的问题做出评论,可以认定它是作者长期苦苦寻求的学术目的乃至人生目的的一个理论成果。作者撰写该书不是按通常教科书的模式进行的,而是紧紧围绕“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这一理论主题展开的。该书从五个方面做出了深人lfo又细致的探索。第一,为探索人类的来龙去脉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要想真正把握住人类的真谛,就必须把人类纳人宇田物质形态进化的总过程之中去考察。韩民青把生物进化论推广至整个字苗物质形态进化的范围中,从各种不同物质形态的转变和进化中寻找到共性的一般规律,这就形成了他的物质形态进化观。有了这一理论,人类研究就被纳人宇苗物质形态进化的大框架之中,人类只是宇宙物质形态进化中的一部分和一个阶段。这样一来,就获得了一个考察人类的支点,人类的奥秘就开始显得清晰起来。
 

 

  

  建构一个比较完整的哲学人类学理论体系,马来平,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05期
  内容摘要:《当代哲学人类学》一书,凝结了作者几十年的艰辛劳作,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著作。建构厂个比较上整的哲学人奖学理论体系,这是本书的工要特色。
 

 

  

  《当代哲学人类学》出版,哲学动态,1999年07期
  内容摘要:由韩民青承担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成果《当代哲学人类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把哲学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相结合,坚持自然观、人类观、文化观的统一,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理论体系。
 

 

  

  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徐继存,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01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试图把经验科学对人的理解与形而上学对人的思考结合起来 ,建立人在宇宙中特殊的地位和描述人的完整形象 ,教学论的建设恰恰需要哲学人类学的这种广阔视野和对人作完整理解、把握的坚定信念。这样 ,教学论才能从完整的人出发塑造完整的人。
 

 

  

  马克思哲学人类学中的美学和美育,尔建,南京晓荘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从哲学人类学出发解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劳动的美和艺术的美育互补性地构成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整体 ,面对这个整体 ,最合适的阐释角度就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评韩民青新著《当代哲学人类学》,杨亚利,理论学刊,2000年02期
  内容摘要:当评者仔细地阅读了韩民青先生的大作《当代哲学人类学》后 ,不禁暗自庆幸 :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哲学人类学终于面世了 !首先 ,这部著作形成了自己独创的学说。该书第一卷探讨“人类究竟是什么”这个关于人类本质的问题 ,第二卷探讨人类内部关系即社会的组合及演变问题 ,第三卷探讨了人类的外部关系即人类与自然、文化的环境关系问题 ,第四卷探讨人类的最终归宿及其历史地位问题。该书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 ,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物质形态进化的总过程 ,坚持运用物质形态进化理论去观察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发展。其次 ,把人类作为一种物质形态放在物质进化的总体框架中去考察。最后 ,具体地揭示了人类产生的必然性、进化的基本方面、发展的最终趋势以及人类结局造成的宇宙物质进化的最终结果。循着这一基本思路 ,作者形成了一个关于人类由来、存在、活动、发展、结局的完整理论 ,新见迭出。其次 ,这部著作运用了独特的方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作者在该书总导论开头就声明“这是一部以人类为讨论对象的‘哲学—科学’专著”。这实质上点出了作者使用方法最具特色的地方。
 

 

  

  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人类学范式,王南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展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趋于或回归于人类学范式。说“趋于”,是因为这一范式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未曾存在过,而说“回归于,则是因为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便是人类学范式的开创者。这一趋向或回归并非是个别人的理论兴趣所致,而是在现实生活与理论背景两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基础。但这一点迄今尚欠明朗,故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哲学是一种理论活动,除非我们像旧形而上学那样,认为观念自身有一种独立的存在与发展,我们便不能从理论自身去看理论的发展,而是不可避免地要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去理解理论的变化,即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去考察理论变迁。毫无疑问,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一直是被强调的,但长期以来这一原则却被肤浅化、简单化了,人们一般只从认识论意义上去理解这一原则,即二者的统一被理解为要使认识一致于实践,要注重实践,不尚空谈。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决不仅限于认识论之中,而首先是一个人类世界的存在论或本体论原则。从存在论上看问题,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在深层上并不仅仅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努力的目标,而首先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状态,一种人类生活中不能逃避的状态。
 

 

  

  宗教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试评,王莹,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03期
  内容摘要:基督教及其哲学,是西方文化、历史和哲学中极为本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前由于诸种原因,我国学术界对此缺乏基本研究,这一空白亟待弥补。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迄今为止仍然处于初步的译介水平,有分量的专著和专论文章罕见,尤其是对奥古斯丁的研究。 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有中世纪哲学的导师之称。他从基督教徒的立场出发,对基督教及其教义的合理性进行了哲学上的辩护,从而对西方宗教、哲学与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张荣博士撰写、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一书是国内宗教哲学研究中的又一部力作。尤其要指出的是,该书是我国学术界首次对奥古斯丁进行较为全面、系统而又深入探讨的专著,填补了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首先,该书对基督教哲学奠基人奥古斯丁的主要思想及其首创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并在研读原著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自己的见解,且能对前一时期国内学者的译介性论著中的问题提出有依据的商榷意见。 其次,该书的研究视角很有创意。奥古斯丁哲学是神本学而非人本学,但是要弄清其神的概念和论证,恰恰应当从他对人的生存处境与体验的研究入手。
 

 

  

  文化人类学的哲学内涵、经验与理性,段颖, 杨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内容摘要: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发展日趋多元化,但文化人类学始终以文化为研究中心及其内核,强调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并试图通过跨文化研究、田野工作以及民族志写作,以求了解不同文化、社会间的异同,探索人类文化、社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追寻人类作为类存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取向。这在某一程度上正切合了哲学之思。哲学作为一种元科学对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使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目的及发展趋势得以明确和彰显,同时也使其理论与方法的修正与反思成为可能。
 

 

  

  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近五十年中国主流哲学的演变及其逻辑,王南湜,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对近 5 0年来中国大陆主流哲学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流变或演变进行一番考察。这一考察包含两项任务 :一是对这一演变过程做一直观的描述 ;另一则是进一步对这一演变的逻辑或必然性做一分析。这一分析又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从哲学思维方式或思维范式演变的内在逻辑方面 ,对这一演变给出一种初步的解释 ;一是从哲学思维范式与人类实践方式的匹配性关联方面 ,对这一演变给出进一步的解释。最后 ,将对这一演变的意义进行一些分析。一、近五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范式演变的轨迹  我们先从直观地描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近 5 0年间的形态演变开始。一般而言 ,我们可以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近 5 0年形态变化的历史 ,描述成一个从本体论思维范式到认识论思维范式再到人类活动论或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演变过程 (也有论者把这一过程描述为从本体论范式到认识论范式再到人学范式的演变 ,但鉴于“人学”一词在理解上的不确定性 ,笔者更愿意使用人类学思维范式或人类学范式这一概念 )。下面我们对各个流变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
 

 

  

  西方哲学研究的补白之作──评张荣的《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傅有德,哲学动态,2000年06期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宗教热现象的兴起,我国的西方宗教哲学研究也获得了较快发展,象德国古典宗教哲学研究、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传播与研究就十分活跃,出版了一些较为重要的论著,例如谢地坤的《费希特的宗教哲学》、赵要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等著作。这些著作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不过,严格说来,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真正的宗教哲学意味。这是因为:首先,从研究对象看,现有的成果要么是以哲学家、要么是以宗教神学家为对象,其成果不能充分揭示哲学与宗教的内在关系,而且研究者多以历史上早已成名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哲学家为对象。其次,从西方宗教哲学发展史来看,它的辉煌阶段不在近代,而在中古时期,近代及其以后的历史充其量是中世纪哲学的变体,中世纪哲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哲学。中世纪哲学有两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即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有中世纪哲学的导师之称,同时又是西方宗教哲学的奠基者,他们的重要性可以和康德、黑格尔比肩。关于阿奎那,已故著名学者傅乐安教授竭毕生之努力,他的阿奎那研究代表了我国的最高水平,其著作迄今无人能出其左右。
 

 

  

  论坛荟萃——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韩民青,哲学动态,2000年 11期
  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 ,是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和分支。但长期以来 ,国内学术界受前苏联学者的影响 ,认为哲学人类学只不过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诞生于 2 0世纪 2 0年代 ,它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其实 ,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大量材料和事实表明 ,哲学人类学并不能划为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而是现代世界哲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 ,它的创始人不是 2 0世纪的舍勒 ,而是 19世纪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就提出了许多哲学人类学性质的范畴 ,如人的类本质、类特性、类活动、类自觉、类意识等等。马克思晚年又集中了巨大精力研究人类学 ,写了许多重要的笔记 ,涉及到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的结构、私有制的产生、家庭与国家的形成等众多问题 ,这都是把唯物史观向人类学领域推进从而形成的哲学人类学研究。恩格斯晚年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自然辩证法》等著作 ,把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 ,从自然的进化、人类的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 ,进一步论述了哲学人类学的思想。
 

 

  

  论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和哲学人类学,韩民青,学术研究,2001年01期
  内容摘要: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可称为“三大人类哲学” ,它们的兴起是近年国内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赖以形成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如何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性质、对象和内容 ?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何在准确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积极建设这些关于人类研究的哲学学科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研讨。
 

 

  

  人学与人的哲学、人类学的比较研究,韦有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内容摘要:人类自我认识可分为两种方式 ,即哲学方式和科学方式 ,由此形成了关于人的问题的两种理论 ,即人的哲学和人的具体科学。人的哲学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应用哲学或哲学的分支学科。人类学是主要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 ,属于人的具体科学。人学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 ,但并不是超越哲学方式和科学方式之外的第三种方式 ,而是两者的综合。在一定的意义上 ,人学就是哲学人类学。人学作为一门完整而严密的学科 ,至今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 ,对人学、人的哲学和人类学进行比较研究 ,可促进人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现代哲学人类学的遗产,M.姆霍维奇,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内容摘要: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宣传家们坚持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哲学学科基础,并使其掌握哲学方向盘,即成为哲学的核心学科,希望他们关于人的观点将能解决人的本质及其特征之谜。在他们持之以恒、誓达目的不罢休的艰辛道路上有高潮也有低潮,所谓高潮指的是人已经摆脱了自我认识的危机,这是由各种经验科学观的突破完成的,所谓低潮指的是他们无力解答某些重大问题即异化。然而,其学说的基点显现出某种完全相反的一面,其中某些观点停留于二元论。另一些人的观点在与反辩证法的生物论决裂以后,方才显示出其传统形式的初型。这两种状况恰恰说明现代哲学人类学无力摆脱先于其的哲学和科学“主义”的束缚。现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形形色色的人类学观皆具有分析和批判哲学人类学的多种特征。在研讨某些人类学主题的过程中,其拥护者坚持尽可能正确地解答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哲学人类学及其遗产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答案五花八门,这些不同答案因传统思想影响的程度差异或者说所依据的哲学问题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尽管现代哲学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借以努力显示其成就和界限的立场有某些是正确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是错误和片面的。尽管如此,他们正确地指出,现代哲学人类学脱离几百年来的思想传统是不可能诞生的。
 

 

  

  从人类学范式看马克思哲学的定位问题,谢永康,求是学刊,2001年02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哲学的定位就是由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对马克思哲学的最基本特征的阐释 :(1 )现代性特征 ,即马克思哲学属于现代的人类学范式 ,它不仅与近代哲学决裂 ,且与现代哲学有着对话的可能性。 (2 )唯物论特征 ,即马克思哲学承认物质性生产活动在人类活动诸样态中的基础性和优先性地位 ,采取“物”的方式解决存在论问题。这一定位是进一步解释的逻辑起点 ,对今后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交往实践活动的哲学人类学根据, 郑召利,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02期
  内容摘要: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对交往理论的研究已成为时代性的哲学课题。哲学人类学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入手 ,揭示人的生物和文化等特性 ,强调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合理关系 ,并力图确立“完整人”的概念。生物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是哲学人类学的主要分支 ,它们关于人的未特定化、人的开放性以及文化创造特性 ,恰好说明了交往作为人的源生性社会活动的发生学基础 ,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网络时代与网络世界的哲学人类学解读, 季国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8期
  内容摘要:已往的哲学人类学只研究人类个体而不研究人类整体。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前沿成果证明了人类有整体性的生命。当每一个人都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功能即特定化时 ,人类将越来越完善。以不在场形式存在的网络尤其是Internet是整个人类生命的最高体现。这才是探索人类的哲学人类学。
 

 

  

  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人类学的哲学鉴别解析,王曙光, 张胜康,医学与哲学, 2002年09期
  内容摘要:医学社会人类学的哲学观点认为 ,个体的疾病现象是社会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 -社会 -文化关系的体系中。人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乃至人群临床病征及其主述皆与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及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史、道德、禁忌、规范以及宗教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 ,医学人类学在于超越临床生物医学的范畴而去关注于人体疾患的文化隐喻和社会象征的探讨。特别是近年来“人体 -社会体 -政体鉴别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正迅速促进疾病社会符号象征的研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健康政策实践的发展。
 

 

  

  从哲学人类学背景管窥旅游审美,章海荣,思想战线,2002年01期
  内容摘要:生命美学是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 ,它的“美感本体论阐释”和“生命机制的代偿” ,为旅游审美注入了当代文化批评及生命建树的活力。生命美学对人的终极关怀 ,当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生命意义的有效价值体系。
 

 

  

  福柯的反人类学主体主义和哲学的出路,莫伟民,哲学研究,2002年01期
  内容摘要:尽管福柯一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像癫狂者、犯人、性倒错者等这样的另类人身上 ,但福柯正是在癫狂、犯罪、性这些很少有人问津的边缘文化领域中发现了自笛卡尔以来西方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哲学基础 ,即人类学主体主义。福柯所做的 ,就是要反对和破除作为西方文化传统支柱的大写的西方理性。因而 ,在哲学领域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肇始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康德的人类学主体主义。如果笛卡尔和康德的哲学成了问题 ,那么 ,整个近代哲学就岌岌可危了。福柯对近代哲学传统的批判否定是全方位的、毁灭性的和一以贯之的 ,是他哲学思想的主干和核心。
 

 

  

  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创生——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王玲,学习与探索,2002年02期
  内容摘要:在对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解中 ,辩证唯物主义的提法不足以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创新 ,而实践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哲学的具体形态 ,其底蕴则是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认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这一底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创造美”命题的哲学人类学意义,贺国光,晋阳学刊,2002年02期
  内容摘要:“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手稿》中的重要美学命题。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该命题的逻辑起点。美与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产物,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思想的形成——兼论卡西尔文化哲学的人类学影响,顾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内容摘要:在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体系中,对神话域、语言域的内在特征与功能的深度描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意识文化内涵、诗性智慧、情感基质、生命意识、社会品格等,是理解人类早期神话及原始宗教的重要关节点;而语言则是使存在向人呈现的方式,正是人在建造自己的"符号的宇宙"的过程中,作为符号的、文化意义的人的本质也获得了规定。卡西尔的思想对当代人类学家的神话域、语言域研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自然人·社会人·自然人——关于“教育回归自然”的哲学人类学分析,李承先,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6期
  内容摘要:人类长期把征服自然作为追求,以致自然不堪重负,对人类予以惩罚。人们认识到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为此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教育。教育应重新唤醒人类的自然本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
 

 

  

  生存论视域中主体间性理论及其理论误区——一种对主体间类存在关系的哲学人类学反思,王晓东,人文杂志,2003年01期
  内容摘要:生存论哲学标志着对传统哲学的逆反和新的哲学范式的萌动。现代生存论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和道德观念进行批判呈现出两条理论轨迹 :一是从个人主义走向新个体主义 ,一是从个人主义走向共同交往。生存论哲学在主体间性问题的理论误区 ,在于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理性与非理性、理想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要走出生存论哲学的理论误区 ,必须确立人的存在的总体性视野和历史性视野。
 

 

  

  深度描绘:卡西尔的神话域及语言域——再论卡西尔文化哲学的人类学影响, 顾胜,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1期
  内容摘要:在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体系中,对神话域、语言域的内在特征与功能的深度描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意识文化内涵、诗性智慧、情感基质、生命意识、社会品格等,是理解人类早期神话及原始宗教的重要关节点,而语言则是使存在向人呈现的方式,正是人在建造自己的"符号的宇宙"的过程中,作为符号的、文化意义的人的本质也获得了规定。卡西尔的思想对当代人类学家的神话域、语言域研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论理性兴衰中的人——评析哲学的三次人类学转向,朱荣兰,王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内容摘要:人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理性的兴衰史是人们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近现代以及后现代得到较深刻回答的必然。哲学的三次人类学转向证明了这一点。理性的衰落渊于理性的绝对化 ,这种绝对性异化则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和理性在本质上具有“终极人文关怀精神” ,是一种充满人类理想和激情的并与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
 

 

  

  论马克思哲学在具体境域上的开新:实践人类学哲学,苗启明, 杨学军,云南社会科学, 2003年06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由“一切存在”(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转向了“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人的社会存在这一具体境域,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对象的人类学哲学;在哲学立场上,马克思从自然物质本体论转向社会的实践本源论,创立了实践世界观;在社会历史动力观上,由精神意识动力观转向物质生产实践动力观,创立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即实践史观,从而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基础;在哲学功能上,由传统的追求“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哲学,通过实践和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而转向了追求“改变世界”,即改变人类的不合理生存状况的人类学哲学。
 

 

  

  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实践人类学哲学,苗启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6期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 ,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 ,通常被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但就其本质看 ,或许可将其概括为实践人类哲学。因为它以“社会化了的人类”这种“社会存在”为对象 ,并以人类的合理生存与自由解放为目标 ,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把这一理论建立在社会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理解 ,才有可能把马克思一生的理论事业统一起来 ,才有可能摸到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 ,并与当代的时代问题与时代精神共鸣。
 

 

  

  崇高:康德人类学哲学的有机元素,李妍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摘要: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既是对审美对象特征或艺术品味、风尚的抽绎,同时也积淀着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感受和精神指向。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诞生,使崇高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它在康德那里不但与优美一并成为解析判断力的两大范畴,更在其“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人类学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学哲学的理论视野下,崇高这一文化美学的有机元素,或可在纯粹精神领域里化作各种人生目的和理想,并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激励着我们不断追寻有限生命的意义和境界。
 

 

  

  意义与局限:舍勒哲学人类学的评价,刘翠,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内容摘要: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是内在于现代人本主义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在哲学研究气质上,舍勒哲学人类学超越了乐观与悲观的两极对立,蕴涵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特征,在人的研究的思路上,开创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照的新视野、存在论研究的新领域并确立了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人类学范式,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克服了传统哲学对于人的片面理解,以科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超越了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片面性,并对整个现代西方哲学进程产生了总体影响,同时也为所有关于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而舍勒哲学人类学的局限则体现在缺乏前后一致的方法论和缺乏实践维度的观照。
 

 

  

  马克思类本质理论关于人的解放旨趣——一种哲学人类学的视野透视,陈挺,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发现了劳动、实政是人的类本质,把人看作是整体的、自由的、对象性的存在物,马克思的类本质理论不仅是《手稿》的核心,更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即实现全面、自由的人的思想的基石。这一理论的提出蕴涵着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萌芽—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实现人的解放的哲学人类学的思维方式。
 

 

  

  康德哲学的人类学归宿,杨楹, 卢坤,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内容摘要:如康德晚年所示,人类学为其哲学之最终归宿,以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因而从人类学视域解读批判哲学实为高屋建瓴的方法,会大大拓展批判哲学的价值意蕴。而对批判哲学的人类学视域的剖析表明,批判哲学应被视为广义的(哲学)人类学体系的一个部分,它是从先验论上论证了“人何以可能为人?”乃在于:人是能够自己造就自己并造就自然的“目的”本身。
 

 

  

  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人类学哲学,苗启明, 马进,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1.从“一切存在”转换到“人的社会存在”,2.从“人的类本质”转换到人类的生产交往共同体,3.确认“人类活动”是实践人类学哲学的思考框架,4.明确了哲学的目标理念人类的个体自由、生存合理性与发展规律性,5.强调了哲学的理论旨归从实践上改变“非人世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6.创立了哲学的实践批判原则以实践作为观察世界和社会历史批判的本源,7.确立了实践人类学哲学的边际关系与中心法则等。这几方面共同形成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实践人类学哲学,这是马克思一生理论关怀的总体特质。
 

 

  

  自然权利的界定及其实践性意义——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下的新思路,刘兴凯, 杨明,天津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内容摘要:自然权利问题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自然权利论者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有一定的权利 ,但在阐释或论证自然何以有权利时却存在着欠缺之处。本文认为应当从权利概念的本质性涵义出发 ,立足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世界来探索建立自然权利观念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实践性意义。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及其当代启示,杨威, 陈红,学术交流,2004年12期
  内容摘要:M·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认为,独具“精神”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物的内在本质,而作为完整的人又是生命和精神的统一体。舍勒致力于从总体人的角度揭示人存在的意义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不仅为人的研究提供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基础,而且他又将关于人的具体研究与形而上的沉思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人类学的转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当代中国塑造现代理性主体,进一步明确人自身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下的自然权利解读,刘兴凯, 杨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02期
  内容摘要:自然权利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自然权利论者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有一定的权利,但在阐释或论证自然何以有权利时却存在欠缺之处。对自然权利观念建立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应当从权利概念的本质性含义着手,并且立足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世界来加以探讨。自然权利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它又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密相联。自然权利观念在实践中的贯彻有赖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
 

 

  

  “感”·“象”·“数”——《周易》经传象数观念的哲学人类学释读,王浩,周易研究,2005年03期
  内容摘要:象数观念是《周易》经传乃至易学中的基础和核心观念。历来对象数观念的理解和解释,往往局限于象数观念本身,而对《周易》经传的产生背景、以及其中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感”,则关注不够。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在考察《周易》经传的产生背景以及“感”、“象”、“数”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周易》经传中的象数观念其实是原始时代的感性具体的思维方式及其宇宙观的积淀。具体说来,“数”也是“象”,它们本来都是“互渗”或“交感”的中介,换句话说,《周易》经传象数观念的最终依据其实是感,象数因感而蕴涵着向天道观和伦理观发挥的可能性。
 

 

  

  苗族医学人类学分析的哲学缺失,麻勇斌,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内容摘要:通过对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理论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哲学缺失”和“哲学思想套用不当”现象,探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它对整个苗族医药基础理论基盘可能构成的影响。
 

 

  

  医学人类学对过程哲学的阐释,张晓春,罗康隆,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内容摘要:通过对过程本体概念的理解和阐释,使阐释人类学的“深度描写”在认识族群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基础上,并结合医学人类学对“过程”理论进行研究,这种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对中国传统中医文化进行“深度描写”,并从批评的角度度对人类知识进行重新洗礼和审视,使过程哲学思想与医学人类学之间形成契合点,并以此对“过程”研究的范式来构建起医学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医学人类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哲学人类学及其教育思想述评,王吉春, 王金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
  内容摘要:旨在探求人的本质,寻求人的价值,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哲学人类学,以人为切入点指出了人的可教育性、人对教育的需要性、生命冲动和教育的关系、教育中人的主体性以及教育和创造的关系。这种学理上的阐明对我国当下教育中忽视人、身体和生命的现象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改善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
 

 

  

  论人类学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丁立群,学术交流,2005年07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哲学史实践哲学的宝贵资源,把实践哲学置于人类学的视野内,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实践哲学的一场革命。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克服了实践的二元论,把实践看作是超验与经验的统一,看作是完整的生活世界,从而建立了一种总体性的实践观。因此,马克思的人类学实践哲学内涵着一种超验纬度,内涵着人类的终极关怀。这种超验性是一种积极的超验性,这种终极关怀消除了超验与经验的张力,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了现实性的品格。
 

 

  

  成长的秘史——《梅妞放羊》的哲学人类学解读,白建西,名作欣赏,2005年09期
  内容摘要:多年以来,刘庆邦的小说始终执著于两种实验:一种是写矿工生活,着眼于他们的特定生存,于幽暗险恶的环境中,去突现他们生存的本能与需求的匮乏、“地火一样的顽强与灼热”,其粗犷恣肆的笔触和极端性的“事件”给人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另一种写乡间的人生,“那里有着春夏秋冬的时序,日月星辰的照耀,鼓荡着平原的风”。在诗意化的描写中显示着人生和人性的各面。无可置疑,《梅妞放羊》是作者第二种实验所攀上的新的艺术高度。其艺术表现的简洁自然和人性内涵的丰盈深永,几乎可说是近年来短篇小说创作中的一个奇迹。小说所呈现的那闪着异彩的人生画图,完全可看做是一个“人类的童话”。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广西民族学院“人类学研究”恳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花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内容摘要:2005年12月23~26日,广西民族学院在南宁举行“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恳谈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本报“人类学研究”栏目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在会上,教育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以及我校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对我校学报“人类学研究”栏目如何建设问题进行了交流,提出建设性意见。专家、学者们对我校学报“人类学研究”栏目的发展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及其人类学主题,李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内容摘要: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遗产。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两个重要命题——具体化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哲学的政治特征和人正是通过改造和有意识地指导其他人的活动而实现他的人的本质中蕴含着有关人的实践生存如何可能,以及人类社会文化存在走向何方的人类学主题。
 

 

  

  从人类学哲学视野看康德“崇高”的文化意蕴,董晔,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内容摘要:作为美学范畴的“崇高”,既是对艺术对象特征或审美趣味、风尚的抽绎,也是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感受或精神指向的积淀。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使“崇高”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它在康德那里不但与优美一并成为解析判断力的两大范畴,更在其“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人类学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人类学哲学的视野考察“崇高”这一文化美学的有机元素,既有助于在纯粹精神领域里深悟人生的各种自觉目的和自由理想,又能在实际的生活领域中,激励人们不断追寻有限生命的无限意义。
 

 

  

  人类学视角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中国风格” ,朱炳祥, 冷凤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内容摘要: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中国风格”,标志着一种成熟体系的形成,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实践对被选择了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国的理论成果进行重新解释的创新性体系。在这种体系中,本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必将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风格”的主旋律。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环境哲学的实质:当代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郑慧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0期
  内容摘要:当代哲学中出现的环境哲学,对于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反映出来的是哲学上的一种最普遍和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指示了哲学在整体上的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新的使命。文章认为当代哲学的“环境转向”,其实质就是哲学的“人类学转向”,或者说,它是哲学走向“人类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先兆和标志。
 

 

  

  论科学技术的哲学人类学意义,黎德扬, 孙德忠,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2期
  内容摘要:科学技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人类学意义。它能够开启和拓展人的“身外的自然”,创造人所特有的人工工艺和“工艺学”,还能延伸和放大人的“自身的自然”,使人真正以类的力量进行活动,科学技术还是人类自我超越的重要维度,人类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和占有了自己的全面本质。
 

 

  

  论生命未完成与生命完善及其对终身教育的启示——基于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薛勇民, 王凤华,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通过对作为生命体的人与动物生命的比较分析,认为人的生命是非特定化和未完成的,而正是因为人生命的未完成给其生命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人作为自由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创造性的存在和超越性的存在,使生命完善成为可能。分析并吸收哲学人类学对于生命未完成与完善的合理内容,为当前正在开展的终身教育注入了新的力量。
 

 

  

  新儒家: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的要素分析——李泽厚学术思想的一个个案研究,郭景华,船山学刊,2007年04期
  内容摘要:李泽厚人类学本体论哲学是其学术思想的坚定基石,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化是这个理论在李泽厚处理传统与现代矛盾时的具体运用。只有在对其进行哲学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李泽厚所处的时代、思想背景,李泽厚的转化思维才能得到清晰的的阐释和评价。
 

 

  

  文艺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读《回归实践论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解读》,高云涌,学术交流,2007年10期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科构建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美学和文艺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越来越多的文艺理论家意识到,没有哲学基础上的进步,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就很难摆脱尽管舞姿变换却只是原地踏步的困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新认识和解读就成了文艺理论界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
 

 

  

  从哲学人类学看文学表述的意义,王小平,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表意实践活动,文学表述的意义问题在文学理论中的讨论是一贯的。论文尝试用叙事理论的多种观念来阐明在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学表述的意义,即作为文化形态诸种样式之一的叙事活动,文学表述服务于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解释、自我塑造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进程。
 

 

  

  哲学人类学视域中的语言观之我见,雷淑娟,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内容摘要:从哲学人类学视角来考察人类语言的起源及对人类认知的规约性。动物的特定化及人的未特定化决定两者进化的异质性。人类的心智与语言共生共长,语言庞大的形式化符号系统最终成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强大中介。
 

 

  

  从舍勒伦理学的观点看哲学人类学的地位,英冠球,现代哲学,2008年01期
  内容摘要:德国现象学家舍勒的思想庞杂多变,对于他晚年提出的哲学人类学的意义及在舍勒哲学中的地位,众说纷纭。本文论证其哲学人类学实是舍氏伦理学提出的伦理人格主义的发展和完成。
 

 

  

  论教育的目的——有感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王韶峰, 孙庆祝,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1期
  内容摘要:文章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角度,通过对国内外古今教育目的的评析及对人类发展演变历史进程的分析,重新对教育目的进行审视,从而为当今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在人际关系中创造性转换的自我”何以可能?——评杜维明对儒家“哲学人类学”的“创造性阐释” ,赵新友,王四达,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内容摘要:杜维明以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对儒学作出"创造性阐释,"把儒家哲学阐释为一种哲学的人类学。认为儒家的人性自我的实现除了需要内在主体在自我修养中不断深化外,还需要在外在人际关系的层层拓展与交互作用中进行创造性转换。但这种"创造性阐释"方法仅仅是观念的诠释,既不符合儒家思想的本意,也缺乏历史条件的支撑,更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创造性的转换。
 

 

  

  人类学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臧峰宇,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3期
  内容摘要:鉴于资本主义社会摆脱危机能力增强,英国工人阶级开展共产主义运动自觉意识降低,历史唯物主义遭到反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挑战。在柯瓦列夫斯基、摩尔根等人类学家研究基础上,马克思对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无功利交往、以人为目的的劳动等加以深刻阐发,提出"跳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出了最后的理论努力,对早年人学思想加以经验回应,彻底地批判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逻辑,从而呈现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整体视界,这种视界对理解当代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读《人类学的哲学之根》,张经纬,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内容摘要:本书的作者威廉.亚当斯在前言中提到自己写作此书的一大原因是,人类学理论是他“教授了长达25年之久的一门课程——人类学理论史”。这本著作的内容与思想的深邃,已经足以令我们期待;同时我们也不必因在这本书中发现自己的浅陋与寡见而感到惭愧。
 

 

  

  人是来自自然的乌托邦生物——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人类学思想,金寿铁,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内容摘要:与传统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不同,布洛赫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基础是新的存在论,即"尚未存在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11条命题,布洛赫把人的本质规定的两方面,即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任务与人的本质的隐匿性、乌托邦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揭示了人类生活关系的规范-实践取向以及历史过程和世界过程在人与世界的本质形成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张羽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内容摘要:"人是什么?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是什么?"是马克斯.舍勒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对于舍勒而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因为人具有理智和选择能力,而是因为人具有"精神"(Geist)。舍勒强调人的超越性和类神性,他以哲学的方式揭示了使人同所有其他存在物形成对照的本体论结构,开创了现代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先河。
 

 

  

  博尔诺夫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教育意蕴, 张广斌,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内容摘要:博尔诺夫把哲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引入教育学研究,形成了教育学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范式,他称其为还原原则、工具原则、解释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在我国全面总结教育学研究30年成就,把握教育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时期,博尔诺夫的研究范式将为教育学研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从整体意义上关怀教育主体,关注教育的非连续性,以及赋予教育学合法性提供更具理论和现实操作性的方法论指导。
 

 

  

  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陈燕,学术探索,2009年03期
  内容摘要:在我们提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哲学"的理解范式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一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是什么?找不到这一点,人类学哲学就无以立足。结论是:这种存在论基础是人的社会存在。这是包含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关系存在等等于一身的核心范畴。本文从人的存在开始,讨论了人的自然存在、关系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认为它是马克思全部人类学哲学理论赖以出发的存在论基础,这就是说,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不是"物质",不是"实践",也不是"社会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人在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中的存在,在他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存在。
 

 

  

  埃尔斯特分析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果真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吗?——与俞吾金老师商榷,张全胜,理论界,2009年07期
  内容摘要:俞吾金老师在他的专著《传统重估与思想移位》一书中介绍了埃尔斯特如何分析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俞老师认为,在《理解马克思》书中,埃尔斯特分析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笔者认为,在该书中,埃尔斯特并没有说过,也没有暗示过,他分析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这样的观点。相反,他本人认为,人性的需要才是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基础。除此之外,据笔者研究,埃尔斯特以人性的需要来分析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依据有两个主要方面:马斯洛和海勒需要理论的支撑以及他自己本人的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依据。
 

 

  

  从本质追寻到存在关怀——巴赫金哲学人类学评述, 雍青,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内容摘要:巴赫金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统一的存在,是在事件中的存在,应分是人存在的动因,对话在应分中起着动力性作用。巴赫金的哲学人类学思想既超越了实证主义又超越了心理主义,既注重对人作整体的考察,又注重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考察人的意义的生成。这一思想完成了欧洲哲学人类学从本质论到存在论的转型。
 

 

  

  神话与哲学之间: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述评,苑国华,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内容内容摘要:法国的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以及结构语言学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渊源,结构人类学以神话为研究起点和对象,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结构人类学不仅对20世纪法国乃至人类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进程。
 

 

  

  马克思哲学的人本论立场与人类学唯物主义,许鲁洲,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内容摘要:第七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认为: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较少”,面临着“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问题,面临着整体上的理论创新问题。基于这一考虑,我们着意推出的,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的理解范式,即人类学哲学范式(不同于西方已有的“哲学人类学”)。云南省在这一范式的研究上已有一定的基础:2008年,苗启明研究员的专题论文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建管窥》出版。同年,以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许鲁洲教授为课题组负责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建研究”获准立项,这对推动这一研究深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里刊发的系列笔谈文章,都是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也许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新的研究道路。
 

 

  

  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高申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内容摘要:自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以来,各种形式的试图以进化论作为“心理学思想的基石”开展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冲动,在心理学的主流历史中绵延不绝,并相继形成多种理论形态各异的进化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案。本文以关于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反思为立足点,通过对心理进化的逻辑的追问,并引入人类学哲学的视野,揭示了一切形式的进化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案的逻辑的盲目性,并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寻求理论的统一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论马克思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视野,许鲁洲,苗启明,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2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进入和把握人类世界,把人理解为他的劳动实践的产物。这在宏观的意义上就上升到了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马克思强调人这种存在物和人类生存的特殊性,强调人的生存发展的辩证法,把人的历史性生成归结为人的劳动、人的实践历史的结果,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的生成性本体论关系。马克思的这些重大理论创造,不但为人类解放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而且可以把在逻辑上联系不密切的实践、历史、否定辩证法等纳入同一个逻辑体系之中。
 

 

  

  试析西方哲学人类学学派中创新素质教育思想,胡桂彬, 曲宗琴,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体开始进入中国教育改革的视野,成为引领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的理论思想。同时西方哲学教育思想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人的本质及其教育立场——基于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伍雪辉,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M. ·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从宗教人类学、理性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历史阐述、基于文化人类学阐述的人的结构与人的存在的核心观点,探讨了教育的本源、教育的属性和教育的出发点等问题。
 

 

  

  试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观中的价值引导,许鲁洲,苗启明,2010年05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从人类学哲学视野出发,探讨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就有一种自然的抑或是社会的价值引导。由这种价值引导把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社会和历史既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循环的引导中,通过有意义的价值导向把实践和认识、真理性与价值性、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决定论与选择论、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这种新实践观的价值引导观察世界,形成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价值引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史的革命。
 

 

  

  科耶夫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及其存在论本质辨析——兼论如何理解科耶夫的“哲学人类学”,夏莹,学海,2010年06期
  内容摘要:科耶夫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读集中于对其否定性和思辨性的强调,在他看来,辩证法不是单纯的思维运动,而是对存在本身的揭示。科耶夫实现了辩证法由方法论向生存论的转向。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科耶夫完成了两个任务:其一,将原本仅仅具有逻辑思辨性的辩证法转变为一种对真实“存在”的描述,其二,将辩证法对真实“存在”的描述变成一个不断趋向真理的过程。科耶夫将真实“存在”解读为人的生存,辩证法的结构最终成为对人的生存本身的展现。
 

 

  

  论人的本质及教育的本源、属性和出发点——基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的思考,伍雪辉, 张艳辉,教育探索,2010年08期
  内容摘要: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依据。人生来便是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教育的重点是关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苏醒和创造性的推动。
 

 

  

  马克思哲学:从人类学视野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把握,许鲁洲,刘招明,求实,2010年08期
  内容摘要: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学”一词,既是指“人类学”这门具体学科,是一个学科概念,又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与人的“自然性”和人的“自然史”既相联系统一,又相区别对立的哲学社会学范畴。从人类学视野来把握马克思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思考,可以拓展当代人类学时空和社会价值意义。
 

 

  

  现代技术的演进与人类未来之命运探析——基于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的透视,杨明,李建珊,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前沿,2010年23期
  内容摘要:关于现代技术的演进,自主性理论认为,现代技术成为了对世界的构建方式,人类并不能控制和确定技术的演进方向,而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对技术及其演进方向的把握应该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在以私有制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中,不同利益集团博弈形成的合力推动技术演进,从而使技术超越了人类的有效控制。对技术进行约束、克服其异化,根本在于实现自然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统一。
 

 

  

  人类学作为第一哲学——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精神,谢永康,2012年02期
  内容内容摘要: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形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模式,而这些解释模式又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特质的理解。按照最初的流行观念,马克思哲学的直接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再往前追溯,就是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唯心主义传统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传。
 

 

  

  马克思开创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学哲学,许鲁洲,苗启明,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2期
  内容摘要: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就是开创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学哲学。马克思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学哲学的时代背景是19 世纪末期,人们为了摆脱人与人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追求社会真正的公平正义的新时代。马克思在哲学史上从哲学态度和哲学对象、人本论基础、唯物论基础、辩证法基础、社会存在论基础、观察世界的哲学立场、哲学的使命和性质、哲学价值观、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家的人格理性精神十个方面实现了根本的变革。把握马克思这些思想的深刻蕴涵,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现代哲学凸显“以人为本”时代主题的历史根源和思想逻辑有所助益。
 

 

  

  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人类学事实与艺术学前提以及音乐本质力量的先在性——由2011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议题引发的三个讨论与进一步问题  韩锺恩,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内容内容摘要: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自1978年召开首届迄今已逾八届,笔者第三届起参加各届会议。比对历次会议研讨主题之间,显然缺乏严密的可衔接的结构逻辑,甚至几乎呈现自发状态。加之持续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界诉求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外界干扰,真正自觉状态的学科格局依然若隐若现。很显然,横向断面危机和纵向贯串性的乏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术含量不纯与学科基础薄弱的问题。眼下要紧的问题,依然是缺乏对学科基本问题的共识,甚至不及应有的关注,由此,通过几个概念提取相关问题,并及更加深入的问题,以求学科关切,主要涉及: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音乐美学的人类学事实,音乐美学的艺术学前提。
 

 

  

  人永远走在向善的路上——论康德道德哲学的人类学意蕴,戴兆国,伦理学研究,2011年04期
  内容内容摘要:康德在终其一生的人类学讲授过程中,始终把道德哲学的问题作为其思考的重点。他通过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两种方式探讨了道德哲学的人类学根基和运用。这一理论建构是对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极大补充,指明了人类走在向善的途中需要面对的种种道德困境,从而为其设立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进行了论证。
 

 

  

  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化: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建, 许鲁洲, 苗启明,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内容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运用广泛的理论及实践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就是要在继承马克思人类学精华的基础上着眼于时代的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建是一种立足于人类性而不是阶级性的人类学哲学,人类世界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本源和发展的动因。因此,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理论的构建就是:从人类世界实践创生论出发理解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变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考——基于哲学人类学角度,葛晓莉,人民论坛,2011年05期
  内容内容摘要: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现实的人”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考察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历程,提出了人的类本质、类特性、类活动等具有哲学人类学性质的范畴,把唯物史观引进人类学,从而形成其具有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
 

 

  

  论创新劳动的哲学人类学意义,董振华,现代哲学,2011年06期
  内容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作为人类劳动高级形式的创新劳动,从哲学人类学的意义上更加充分地体现和确证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从更深层次上体现和满足了人的需要本性,是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研究创新劳动,不仅可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人学的认识,而且可以为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探寻中国人类学之根——由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谈起 刘正江,丝绸之路,2011年 10期
  内容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威廉·亚当斯的《人类学的哲学之根》所阐明的理论意识,揭示美国人类学起源、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人类学发展之初接受了西方的学术传统,但受到西方思想熏陶和方法训练的人类学家回国后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受到国内诸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
 

 

  

  人与自然的和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人类学灼见,李晓明,作家,2011年 18期
  内容内容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思路。《手稿》中所体现的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与地球生命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人为生态灾变产生的深层原因与对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人类学思维范式的生成 ——从康德到马克思,姬海涛,南开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内容摘要: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本文主要从人类学思维范式的视角阐述马克思哲学的这一本质规定。这一问题直接关涉着马克思哲学的两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对象和思维方式的人类学向度。文章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把马克思哲学置于整个西方哲学的背景之下,特别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人类学思想的演进为基础,阐述这一理论的来源、内涵、思维方式及其对当代哲学的影响。 本文首先指向的是马克思哲学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来源问题。文章认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人类学就作为一条潜在的线索构成了对主体形而上学的反叛,这一内容及其思维方式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是相矛盾的,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始终存在着先验与经验、应然与实然、思维与存在的矛盾,这构成了后起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和空间。针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困境,非主流哲学直接从人类感性的生活出发,要求以人类学为基础,重新理解哲学和人类学的关系;而青年黑格尔派则要求哲学与人的结合,要求从人出发理解哲学。但是由于非主流哲学的非理性的形而上学思想和为此采用的艺术审美活动的思维方式,以及青年黑格尔派对于抽象的人的崇拜的局限性,这一人类学和主体形而上学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马克思则通过劳动实践消解了这种主体形而上学和人类学的矛盾。通过对于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的具体描述,主体就被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着具体规定的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总体的生命生产的有限主体。这样的话,在社会历史领域就瓦解了建立一切形而上学的可能性,主体就只能是有限的主体,和人类学就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性。这样就使辩证法、历史方法和人类学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以往哲学的这种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矛盾问题,这使哲学的对象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正是在这一点上,本文认为马克思开启了当代哲学的大门,即转向了现实的人类生活世界,这不仅是对象而且是思维方式的整体转型。而马克思哲学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特殊性就在于,他是通过对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总体的生命生产的描述分析而打开和进入生活世界的大门的,这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因而在马克思哲学之后,当代西方哲学从整体上出现了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趋向,但是他们主要是通过人的经验、语言文化活动而打开生活世界的大门的,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然而从人类学思维范式的角度说,两者并不矛盾,即他们都是站在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反对主体形而上学的,都转向了人类现实的生活世界。所以这就要求在一种“合理”的基础上与当代西方哲学展开对话,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这样通过对于马克思哲学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来源、内涵及其在当代的影响的阐述,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思维范式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理论基础的,这一哲学精神是内在于哲学的历史传统的,甚至说就是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是第一个把这一思想系统地阐述出来并确立起来的当代哲学家,马克思哲学是属于当代西方哲学的,但这并不否认两者之间的区别。 
 

 

  

  哲学人类视野下的大学课程研究,谢冉,苏州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内容摘要: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舍勒指出:“凡是人想自我教育或者想教育别人,必须面对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明确认识。第一,究竟什么是教育的本质?第二,怎样进行教育?第三,什么样的知识和认识限制和规定着此人变得‘有教养’的过程?”在舍勒这里,人经由教育而变得有教养的过程也就是成“人”的过程。众所周知,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大学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理应发挥完善人的功能。但是,当代大学课程正如失去灵魂的躯壳,陷入了“科学化”、“功利化”和“拼盘化”的泥潭。首先,大学课程的“科学化”使得一直在大学课程中占据中心地位的人文课程式微,科学课程被高高地置于人文课程之上,大量的科学课程的开设挤占着人文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即便是仍然留在大学课程中的人文课程,也需要在科学所谓的“价值无涉的客观化和实证化”的圣坛前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实际上,大学课程的科学化同样造成了大学科学课程自身的危机。自然科学的日益发展使得科学课程囿于自身的学科发展,呈现出分崩离析的状态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其次,大学课程的“功利性”取向使得大学课程围绕着市场运作,凡是与经济、市场联系密切的、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学科在课程中就能够占有较大的比重;凡是能够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就成为课程中的新宠。而那些没有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的课程只能是日趋边缘,甚至失去在大学课程中的话语权。最后,当大学走入社会的核心,大学课程负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大学随知识的更新和市场的要求,随意在大学课程结构中增加或删除某一类知识,从而产生“拼盘化”的课程超市。 当代大学课程的“科学化”、“功利化”和“拼盘化”的现状使得大学课程失去了培育“人”的价值,陷入了无“人”的危机。从根本上讲,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当代大学课程的危机也正是因为大学课程失去了其最本质的东西,而这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对“人是什么”的清晰而明确的回答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完善人的活动。正如康德的四个命题最终可以归结为“人是什么”一样。笔者认为,大学课程,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必须从如何完善人的角度进行探讨,而如何完善人是建立在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清晰而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实际上,纵观大学的发展史,任何时期的大学课程都是围绕着这一时期对人的特定本质的认识所组织和开展的。当代课程的危机,其根源就在于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消解”。因此,当代大学课程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就在于重新确立“完善人的本质”在大学课程组织和实施中的统整地位。作为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做出了系统的、体系化回答的“乐观的人类学”——哲学人类学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借助哲学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依托哲学人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假设,通过追溯大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寻找大学课程演变过程中人的本质的逻辑,确立本研究所强调的“不同时代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影响着这一时期大学课程的总体走向”这一基本论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当代哲学人类学的重要流派——文化哲学人类学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对当代大学课程如何走出危机进行了反思与构建. 具体来讲,本论文以哲学人类学为指导,以大学课程历史发展为主线,追溯历史,结合现实,探寻大学课程发展进程背后的哲学人类学主题:即不同时期对“人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导言部分对本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一章首先对大学课程的传统定义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大学课程定义方式的困境与问题,继而基于本研究的问题思路,提出了大学课程的本质功能定义方式及其意义。第二章介绍哲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产生背景及主要观点,使得我们对哲学人类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论证借助哲学人类学相关理论研究大学课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本论文的理论构建打下基础。第三章分析中世纪大学课程的宗教人类学本位。大学是中世纪的产物,中世纪强调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有罪的,其原罪的根源在于人运用自由意志违背了和上帝之间的约定,因此,人走向完善的惟一途径只能是通过无条件的信仰上帝。基于对人的本质的这一认识,中世纪的大学课程强调课程目标的“皈依性”,重视课程内容的“神学中心”性,课程实施也多强调对《圣经》的注解;第四章在详细介绍德国古典大学演进历程及其大学课程的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理性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正是这一时期大学课程变化的基础。德国古典大学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是以“人为理性的存在”这一本质认识为中心的,突出了课程目标对于人的理性培养的重视,强调课程内容的和谐性,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性和辩论性。第五章通过分析当代大学课程的特征指出,工具理性主义和存在主义对“人”的消解使得这一时期的大学课程呈现出无“人”的状况。这种无“人”的状况使得现代大学课程呈现出单面化、工具化和兴趣化的特征,大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质应具有的完善人的价值功能。如何使当代大学课程走出无“人”的困境?如何使得当代大学课程发挥其本应具有的完善人的功能?第六章,本论文结合哲学人类学的当代形态——文化哲学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尝试构建以“人是文化的存在”为基础的大学课程。即强调“文化的存在”在大学课程目标中的统整地位,重视大学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和整体性,突出课程实施的对话性和交往性,构建本土化的大学课程模式。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对本论文的基本思路进行归纳,重申大学课程演变与哲学人类学对人的本质认识之间的契合性,同时对本论文的不足与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古希腊竞技运动的盛与殇——哲学人类学式的追问与对“现代解读”的反思 ,高强,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古希腊竞技运动和现代体育之间存在着以现代视角返观的"现代解读"方式。以哲学人类学的追问方式重新梳理古希腊竞技运动的繁盛和殇落过程,阐明它与古希腊游戏传统之间的此消彼长,从中挖掘古希腊竞技运动中蕴含的身体技艺之知及其在经历古希腊传统社会、中世纪直至现代的过程中,身体和技艺逐渐淡出社会的历程。解析"现代解读"方式存在误读的因素,提出哲学人类学追问中体育的"在世"概念。
 

 

  

  人类学“人观”命题的追索与反思,王立杰,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内容摘要: "人观"渐次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同时,面对时下人对自身理解的种种理论困境,"人观"命题也日益成为一个本根性的时代课题,被人们纳入审思的视域。
 

 

  

  自我诠释与善 ——查尔斯·泰勒认同伦理思想研究 ,尹金萍,黑龙江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内容摘要: 本文以查尔斯·泰勒认同伦理思想为研究主体,对其进行存在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维度的阐释。通过对现代自我及其道德根源的转换,分析现代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价值根源。在分析的基础上,追溯了现代认同的功利主义建构、理性神学建构和表现主义建构,并在泰勒丰富深邃的思想中探寻其对现代自我认同的解决方案。从存在论角度,泰勒把人理解为语言的存在、共同体的存在、社会想象的存在;从方法论角度,泰勒把语言哲学和解释学融入到对作为价值承载者的人的理解之中,形成了具有诠释性特征的哲学人类学;从价值论角度,泰勒的认同伦理思想以善和自由作为核心价值,善作为人存在的本质条件,对于人具有构成性作用,是作为意义与价值存在的精神栖居之所;蕴含深刻道德根源的处境化的自由,是形成现代认同,保障个体独特性的关键。解决现代认同危机最关键的就是,如何链接现代自我与其道德根源,重新找回现代人生存中失落的精神维度。泰勒深入分析内在自我与其道德根源的转换,以视域融合的新的地平线,通过诠释性自我的重新表达,赋予天主教这一超善以道德力量,重构现代自我认同,为现代自我的心灵寻找藉以慰藉的精神家园。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人类学思想,纪佳妮,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内容摘要: 本文以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文本,以哲学人类学思想为主线,展开对启蒙人道主义、浪漫主义、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马克思与上述思想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批判后就采取疏离的方式,毋宁说其哲学人类学思想与自由主义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诉求,与浪漫派的保守主义,甚至与无政府主义都有关联,不过马克思既不是自由主义者,也不是保守主义者,更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他把启蒙人道主义的价值理念贯彻到底,把政治解放转变为人类解放,把为政治经济学家所强化的物的逻辑转化为人的逻辑,从而也超越了法国版的启蒙、英国版的启蒙以及德国版的启蒙。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表现为人类解放的总要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现实的人”寻求人的解放,到《共产党宣言》则从个体自由与一切人的自由的关系来表述人类解放的思想,在哲学人类学思想得到巩固后,马克思则偏向于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但是如果离开哲学人类学维度,-方面政治经济学批判容易走向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无法看到哲学人类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阿尔都塞的“断裂说”。不过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的集中表述还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这里马克思批判分析了英国的启蒙国民经济学家斯密、萨伊、穆勒等、批判了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等、批判了德国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在思想和术语的表达上,新旧交叠、冲撞,其哲学人类学思想具有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形式,具有为国民经济学家所揭示的劳动的主体性以及为黑格尔所揭示的历史性特征,因此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是不为过的。本文前三章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前史。分别从启蒙人道主义、浪漫主义以及马克思1843年的激进政治批判来确立理论关联。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与启蒙思想家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思想,与浪漫主义强调感性解放,与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解放的不彻底性息息相关。具体说来,第一章从17世纪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入手,推进到牛顿哲学,阐述其对18世纪启蒙理性的影响。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观、国家观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但启蒙理性也同时带来了知识和信仰的二元对立和人类生活意义的缺失。法国启蒙思想在德国通过其特有的哲学方式形成了德国版启蒙,康德进一步确证了启蒙思想从而也使得知识和信仰在哲学层面形成了分裂。黑格尔看到了启蒙理性所带来的现代性问题而用绝对精神哲学来统一这种分裂,然而黑格尔的解决方式还只是局限于意识内部,从而成为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的生长点。第二章论述了浪漫主义与哲学人类学的关联。这里就启蒙运动的变种来说,浪漫主义主要指德国的浪漫主义,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是在反对启蒙理性专制主义中应运而生的,强调人的感性解放,晚期浪漫主义才逐渐沦为保守主义。马克思在大学期间的一段时期受到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表现在其诗歌作品中,其主题是从内在情感上反抗外在世界,从这一点来说其后来的哲学人类学思想继续发展了这一主题。但是马克思很快发现浪漫主义并没有解决应然和实然的对立,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超越点。如果说在启蒙和浪漫主义时期马克思还是一个学生从而并没有能力真正触及现实的话,在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的社会经历却是真正展开了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批判,马克思看到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只是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市民社会的人并没有从宗教中获得解放,从而也就说明人类并没有真正得到解放,这样马克思提出了与政治解放相对的人类解放,并提出了无产阶级作为人类解放的新主体。第四章开始切入核心文本,从政治经济学家与抽象的人讲起,因为政治经济学家虽然确认了劳动创造财富,但他们仅仅注意到在劳动的工人,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活。马克思认为在对其批判中找到了政治经济学从不给予说明的私有财产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提,并进一步追究到异化劳动,从而确立真正的劳动对人的本质的确证。在第五章中,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为理论背景,提炼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的概念,它融合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活动原则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形成了对象性活动的人的概念。第六章则具体联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专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那一节,展开人的历史性生成过程,在黑格尔那里是自我意识的历史运动被取而代之为人的生成过程,从而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本学,并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形成内在的连续性。第七章从伦理学和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阐发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首先回答马克思是否有伦理学的质疑,笔者认为马克思无疑是有伦理学思想的,但并没有关于伦理学的体系,其伦理学思想就体现在哲学人类学思想中,如果离开哲学人类学思想,也就无法准确的把握唯物史观。其次,针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的美学大讨论,其实是集中于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等的讨论,这无疑推进了美学研究,但是笔者认为美学讨论更要联系到哲学人类学思想,因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主题是要解决现代性的分裂问题,即如何成就一个整全的人的问题。最后一章针对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发的哲学人类学和唯物史观的断裂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从卢卡奇和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的正相反对的判断入手,得出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不仅超越了启蒙人道主义,而且经过政治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哲学人类学思想绝不是阿尔都塞所论说的意识形态。最后从总体上论述马克思早期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连续性。通过这样的梳理,一方面从思想史上揭示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历史前提,另一方面打通了哲学人类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隔断,从而实现为《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正名,即不能因为其是马克思的青年时期作品,并仍然采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等术语从而把这部著作看成是不成熟的。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人类解放的哲学人类学思想是自启蒙以来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如何做到非抽象的谈论人的解放则是一个难题,马克思正是通过激进政治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哲学批判不仅超越了启蒙的抽象人道主义思想,而且我们看到后来的文化哲学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回应的无力,表明马克思的激进政治批判和激进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必要性,表明回到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和唯物史观的立场必要性。 
 

 

  

  饮馔智慧:中国饮食中的哲学人类学视野,彭兆荣,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中国的饮食传统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在我国,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研究者少,文章试图从中国饮食中的"治疗""养生"与"身体想象"等方面探讨生命的哲理,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哲学隐含的内在逻辑——论近代哲学人类学的构筑要素与延异路径 高斯扬 内蒙古大学学报第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哲学人类学是以"探讨使人同其他所有存在物形成对照的基本本体论结构"为内容的理论,其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完成自身的理论建构。考察哲学人类学理论形成的历史,可以发现哲学人类学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发现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发展中隐含着近代哲学人类学由构筑到延异的内在逻辑,而马克思哲学是对"人是目的"进行建构的现代人类学理论代表。以哲学人类学为背景分析马克思哲学,为深入领会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实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体育与城市:一个哲学人类学的考察,高强,体育科学,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体育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多重性的、历史性的关联。本研究通过哲学人类学的考察方式,以身体运动与技艺为体育的特征,分析它们在城市与体育之间或亲或疏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形成的作用,以凸显体育与城市之间的契合是有一定的前提和社会条件,借此形成对当前探讨城市与体育之间关联的研究的反思,在引入哲学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实现"通史"性研究和"断代史"性研究的整合。
 

 

  

  “行为显示位格”——卡罗尔·华迪卡的哲学人类学述评,周兰兰,中南大学学报第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内容摘要: "行为"是卡罗尔·华迪卡哲学人类学的核心概念。"行为显示位格"是他的基本主张,包括两层含义:行为和意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成为人需靠行为的"超越"与"整合"。"超越"指人因其自由行动而能超越限制,借着自我决定来完成自我;"整合"是对人本体论意义上的统一的维护。卡罗尔·华迪卡的哲学人类学颠覆了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重建了思考对象与思考过程本身之间的联系。
 

 

  

  “结构与选择”机制下的人的生命本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陈秉公,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在人的生命本体论中,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将"结构"与"选择"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陷入了"二元论"的泥坑。人的生命本体论由"二元论"到"二重性"转变已是时代的切望。基于20余年对人的生命本体的研究和调查,本文作者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为科学方法,试图在哲学人类学领域重构人的生命本体论。文章提出,人的生命本体具有"结构与选择"的"一体化二重性",结构与选择互相联结、互相决定、互相转化,一体化存在。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具有共时态存在、历时态存在、交互关系态存在等多种存在方式,并且具有实践性、现实性、主体性和二重性等多种属人特性及功能。这一理论重构是对"主体人类学原理"的进一步深化,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人类学自我超越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多种前提性理论启示。
 

 

  

  哲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李泽厚人性论,牟方磊,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内容摘要: 李泽厚的"人性论"涉及到哲学人类学、人格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从哲学人类学学科视域来看,李泽厚的"人性论"具有生物人类学、理性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宇宙论人类学和神本主义人类学等多重视角,它具有很强的理论综合性。
 

 

  

  异化劳动及其拓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人类学维度,张海燕,学术界,2014年第4期
  内容摘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思想不仅仅包含劳动异化的"四个要素",而且还分析了感觉异化、需要异化、交往异化、分工异化和观念异化等复杂概念,全面展示了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初现时期的哲学人类学批判维度。由于将异化问题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马克思同时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异化思想的扬弃与对国民经济学"二律背反"的超越,使得其异化思想具备了经验性实证描述和超越性辩证批判特色。这种整体性批判思维成为此后马克思研究和表述其思想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哲学的终结”与实践的哲学人类学基础,邹诗鹏,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4期
  内容摘要: 马克思的实践观变革,其思想史的重要前提,是对观念论传统的彻底反叛,通过提出"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存在论命题,而敞开了实践的哲学人类学基础,使哲学转向实证科学。但在海德格尔否定性的现代性及其技术思想中,同"哲学的终结"相伴随的,恰恰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退场,是实践向存在本身的回返。海德格尔的存在学终究还是前现代性的,因而终究不可能进入本质上描述和反思现代性的实践之域。至于阿尔都塞彻底否定实践的人类学性质,更是有意误解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作为原始思维的身体及其现代回归——哲学人类学视角的探讨,鲁杰; 张再林,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内容摘要: 20世纪的哲学家们对身体的哲学意义极其关注,试图开启身体视域,恢复身体的多维度丰富感性。从哲学人类学角度对原始思维发掘,原始早期社会的人类思维应是身体思维,它是以人的身体为工具进行度量模拟世界的思维。原始身体思维是一种显现的、直白的人类身体具体感性活动交织融汇的思维。随着原始人类的语言诞生,原始人拥有了他们的对象物及其对象意识,原始身体思维被解构于语言中,被现代理性思维取而代之。由于现代社会的身体感性沦丧,人类生命的活力被压制,作为原始思维的身体成为现代人的梦想归宿,舒斯特曼用其身体美学理论探寻了一条回归原始思维的丰富感性的身体之途。
 

 

  

  从人的使命到人的解放——关于康德和马克思的一个哲学人类学比较,方博,学术月刊,2014年第9期
  内容摘要: "康德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思考都从一个哲学人类学的基本问题开始:人是什么及其应该是什么?这一命题以""人的使命""的形式出现在康德的体系之中,而以""人的解放""的形式出现在马克思早期的著述之中。在哲学人类学的层面上,康德和马克思的理论目的是一致的,它们最终都指向人的自由在经验和历史中的彻底实现。但二者在对人的自由的内涵及其在经验层面得以实现的可能性的理解上存在着极大的分歧,这一分歧也造成了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哲学上最根本的对立,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历史形态的预测的差异:永久和平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分歧最终根源于对人的自由及其现实可能性的不同理解。
 

 

  

  西方、中国与蒙地宗教人性论研究,伊特内,吉林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人性理论问题毫无疑问是人类学以及哲学人类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哲学从其形成之际开始一面企盼人类认识自然界,另一面进行人类自我认识的不懈探寻,这早已成为哲学基本问题之一。 在《西方、中国、蒙古哲学人性方面的对比研究》学位论文的四个章节中,按历史年代(古代、中世纪、现代)和地理环境(中国、西方、蒙古)分门别类的配置了这些内容。 第一章由三节组成。第一节论述人类学起源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进程,表述了人类学在哲学中的地位。第二节汇总介绍美国学者詹姆斯˙哈里斯(James F.Harris)创建的人性观理论(堕落主义、升华主义、本质主义、非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可完善性观、不可完善性观),阐释了其基本内容。在第三节中就哲学人类学如何利用其他学科(宗教学、生物学和哲学人类学的差异问题、政治等)进行解释予以了阐述。 第二章由三节组成并从历史视角解释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人性问题。在第一节中提及古代希腊、罗马思想家人性方面的观点,由看待人的本性上划分为奴隶、奴隶主的观点衍生出了其他观点,并按各自观点进行解释,同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理想主义和道德视角分别阐释了人性的极端情绪化反馈、人是政治动物等观点进行了介绍。在第二节中描述了中世纪哲学中人方面的观点。此时期的哲学拥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哲学的特点,并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观点来解释一切哲学学说。人的问题也同样以托马斯·阿奎(公元1225-1274年)的基督教观点加以解释,并通过灵魂与躯体的区别问题、信仰、慈爱等范畴加以诠释。 在中世纪末期哲学家观点学说中更加尖锐的探讨了有关人性的观点,如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的《利维坦》一书认为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平安,战争是本质性的。从霍布斯的著作可以看出,此时出现了对人进行有别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解释趋向。他同时阐述人在本性上具备善与恶。在笛卡尔的观点学说中,把人的智力当做本性。在洛克观点学说中强调,人刚从母胎出生时人的智力如同白板。休谟在其《人性论》一书中试图创建研究人性心理学基础的可自然性和人有关的学科。 在第三节中阐述了西方哲学中人性方面的观点学说。这一时期,在哲学中出现了转折,解释人的多元化趋势已占主导地位。康德从先验理性方面解释人,强调人本身就是哲学的基本研究对象。舍勒对人方面的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并从多元主义视角解释了人性。弗洛伊德阐述人是受无意识支配的神秘动物,卡希尔阐述人是在符号帮助下创造文化的符号性动物。 第三章由三节组成,主要从历史时间发展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人性问题的论述。中国古代的人性问题,在近现代研究看来依旧停留在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上,即将其理解为古人确切的回答了“人性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我看来,这种理解与把握是片面的,中国古人绝不仅仅是看似确切的回答了“人性是什么”这一问题,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思想文化没有被今人所意识到。从哲学史的角度看“人性是什么”这一问题,似乎是由于个人气质类型的差异,有人赞成性善,有人赞成性恶,有人主张性不善不恶那么对于“人性是什么”这一问题,究竟该如何把握呢? 第一,中国古代人性论是建立在一定宇宙模型下的人性论 一方面,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人性与宇宙同体。而不是脱离宇宙世界之外而独自成就;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角度看,人性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其并非固有之在,而是当宇宙自身发展到人类这一“类”的环节而产生的天性。“德者,得也”。人性即人从发展到类的环节的宇宙那里所获得的天性,而绝不是与宇宙无关的、独立无根的自满性。 第二,人性论之知之所以可能的方法论原则 承接上段,当宇宙发展到类的环节,这仍然是一个抽象性的共相,而不是一个直观对象,那么人性之知何以可能呢?主要从三方面说明这一问题:首先,孔子立足亲亲之情而向外推及的由内而外的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中庸》的中和本体反思之道;最后,孟子关于人性之知何以可能的方法论规定总原则——具体性原则:性命张力原则——口之于味,目之余色;人禽相分的原则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而论证中国古代人性论不是一个独断的、干瘪的说人性是什么,而是在方法论自觉的基础上的人性论。 第三,以中国古代独特的宇宙论模型为前提与基础,从历史事件发展的序列的角度具体的探讨古代思想家的人性论观点 告子,生之谓性;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以及张载的天地之性、气质之性。 在第四章第一节中阐述了蒙古哲学或者传播蒙地佛教——格鲁派教义哲学中的代表人物的有关学说。人在业感因缘下周而复始的轮回人间,通过积福行善途径可以完善自己的佛性。在第二节中介绍了蒙地原始宗教萨满教中有关人的思想观点和内容。在萨满教中以朝气风马的上天来替代解释人性,并认为人处于上、中、下界的中界之中,通过萨满的神力来与处于上天的祖宗灵魂进行沟通。把属于皇帝家族的人强调为天命贵族、天人,实际上是使人性以上天名义按家族予以突出的事情。另外阐述人是灵魂的构成部分,灵魂附体结束之后,受今世善恶行径的因果而决定升入上界还是掉进下界。这不仅提出了人的善恶行径、吉福与罪孽的问题,而且反映了道德问题。在直义上双重包含着人是道德性动物的意思。 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反映蒙古现今哲学中某些著名学者有关人的观点,筛选出人们习惯性的称之为蒙古占星学——佛教五行说之一占星学中有关人的思想。解析蒙古哲学家奥古王海达(Agvan Haydav1779-1837)著作中有关人的名言,进而阐述了人是身体、情感、智慧的统一,它们彼此间有紧密的联系。对现代思想家巴拉哈扎布(Balkhaajav)的人是社会和文化演进的结果、是拥有高能大脑的动物之观点予以解释并做了一定的总结。
 

 

  

  论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论题的解读和批评,聂阳,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从反思现代性问题出发,阿伦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马克思劳动论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质疑劳动的属人性质,批评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现代性后果,并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拉回到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这些质疑和批评,对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乃至整体思想的价值旨趣、变革意义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因而必须重新辨析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真实意蕴。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论题以现代性批判为内在价值旨趣,包括哲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三重维度,分别彰显了马克思理解和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哲学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三者互相支撑、交叉渗透、缺一不可,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对西方思想传统的自觉传承,而且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整体规划:哲学人类学维度的理论成果是作为人类自为性存在方式的“自由劳动”概念,它是政治经济学维度和政治哲学维度的价值导引;政治经济学维度的理论成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雇佣劳动”或“劳动力”概念,它构成了哲学人类学维度和政治哲学维度的科学论证或支撑;政治哲学维度的理论成果是摆脱资本权力、推翻雇佣劳动制度的“劳动解放”概念,它构成了哲学人类学维度和政治经济学维度的实践路径。如果将三个维度割裂开来,则可能或者导致劳动理论沦为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想原则,或者退化为无批判性的实证主义经济学,或者退化为乌合之众的暴民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因而,劳动作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表征未来社会理想、建构革命解放道路的基础性概念,是描述性与建构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它突出体现了马克思学说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在历史唯物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学说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反观阿伦特的批评,可以发现:基于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的理想和“行动本体论”的设定,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做了纯粹的知性解读,割裂了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多重维度和内在张力,消解了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现代性批判主题。在克服现代性危机的出路上,马克思和阿伦特分别形成了“向前看”和“向后看”的政治哲学路向。阿伦特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和政治哲学内涵,不仅有助于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视域,更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背景下展开与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理论竞争。
 

 

  

  哲学人类学论文三篇,罗曼·英伽登; 张旭曙,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
  内容摘要: 这里的三篇文章译自波兰美学家罗曼·英伽登的《论人小札》,从中可以看出英伽登的理论关切点是哲学人类学,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由此得以界定与说明,从哲学人类学的视域我们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文学的艺术品》的现象学美学的独特思路。
 

 

  

  整体论:哲学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格式塔转换,夏国军,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第2期
  内容摘要: 哲学人类学整体论探究兴盛于20世纪上半叶,使人类学得以复兴。不过,对于哲学人类学整体论概念的内涵,哲学人类学家们至今仍然莫衷一是,与之相应,哲学人类整体论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等也是众说纷纭。以后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派系主张,哲学人类学整体论应当探究语言符号与它们的文化背景和实践背景之间的关系,即侧重于探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以拉尔夫·比尔斯和哈理·荷伊杰为代表的派系则主张,哲学人类学整体论应当探究文化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或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即侧重于探究整体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与影响,等等。当然,一种健全的整体论探究应当两者兼顾。哲学人类学整体论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外延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方法论整体论、功能主义整体论、洗衣单整体论和过程整体论这四种形态的哲学人类学整体论值得关注。
 

 

  

  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哲学基础及若干思考,郭连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第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哲学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哲学理念:生命哲学,以历史一文化倾向的狄尔泰和提出"文化循环论"的斯宾格勒为代表;哲学人类学,包括生物哲学人类学、心理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哲学人类学;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过程需要重点思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两个问题。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内涵,王巍; 刘怀玉,河海大学学报第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内容摘要: 国内学术界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交往"概念的研究是延续了传统的哲学研究范式,即从抽象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来阐述其理论内涵,认为此时马克思的"交往"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过程中"交往关系"的异化。事实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是从哲学人类学的思维范式出发,从自我意识、审美和共同体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交往"概念的内涵。首先,马克思提出了自我意识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前提这一理论观点,并指认了自我超越是人类社会交往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马克思认为审美性的交往是解决人与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第三,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交往的理想目标是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
 

 

  

  哲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的卓越发展,诸园,教师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内容摘要: 大学教师的卓越发展何以可能?本文以哲学人类学为视角,从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两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解读,一方面,自我超越是人的本性,大学教师对卓越的追求源于人的生命的潜在驱动力——人的自我超越性,另一方面,人的直接认识的盲目性以及内省认识的非客观性和不全面性,导致了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这也是大学教师卓越丧失的内在根源。在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的张力的作用下,大学教师需要跳出片面追求学术卓越以及片面追求教学卓越的藩篱,成为一名卓越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就有灵魂的卓越。
 

 

  

  追问欲望之人 ——科耶夫的哲学人类学研究,阳育芳,清华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亚历山大·科耶夫是二十世纪的一位俄裔法籍哲学家,久享哲学盛名,却从未追求学术职位,只是接过科瓦雷在高等研究实践学校的讲席,主持了长达六年关于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班,深深影响了一代法国知识分子。被他改造过的黑格尔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哲学人类学,“人”的概念是对黑格尔的历史原则、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和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有机结合,这恰恰迎合了二战后法国哲学对具体的人的研究需求,结束了黑格尔百年未被法国接纳之久,形成了“法国黑格尔主义”的思潮。而他后半生在法国政府高级部门任职,实际领导了法国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关税和贸易协定等政策的制定,提出了诸如法权社会、新拉丁帝国、普遍均质国家等重要的政治思想。在国外特别是法国,他的思想可谓是盛极一时,但国内对他的研究寥寥无几,仅有的研究要么只是将他作为理解黑格尔的路径,而忽略其思想本身尤其是“人”的概念的重要性,要么对他的哲学人类学和法权现象学只是偏重其一,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本文以“人”的概念为切入点,从科耶夫的哲学人类学和法权现象学两个维度出发,通过分析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并结合科耶夫青年时期的理论倾向及其所面对的意识内在性问题,批判了笛卡尔的“我思”,阐述了科耶夫哲学“无可怀疑”的前提——“非实存”的产生缘由,对比与黑格尔思想的不同,揭示了科耶夫以匮乏为内容的欲望是欲望着他者的欲望。这样,科耶夫的非实存的“欲望之人”,是二元论下的自由的否定的具体个人,是在主奴辩证法意义上展开的社会历史中的有血有肉的个人,是劳动和斗争中的个人,是面临着相互承认的实现、欲望的最终满足、历史终结的到来、法权社会的出现和普遍均质国家的到来的个人。它不仅独辟蹊径地从内部掏空了理性主义或本质主义,迎合了法国哲学当时“非理性”的潮流,即推动了法国哲学从精神转向存在,也为法国哲学注入了具体的个人的思想,并且在其欲望理论的推动下,使得法国哲学从存在转向了无人的结构。另外,“人”的概念是对黑格尔、海德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综合,促使了马克思哲学进入法国,使得法国出现了比如说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思想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耶夫的“人”的概念是法国哲学从“3H”时代过渡到“3个怀疑大师”时代的关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方法论探究,孙丽丽,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内容摘要: 德国教育人类学围绕核心研究对象——“教育中人的形象”,形成了独特的方法论,包括思维方式、学科关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分析单位等,能够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相对单一性提供借鉴与参考,但德国教育人类学的独特价值尚未受到中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载体,探究其方法论意义,来弥补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德国缺位”或“德国缺席”。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尝试从方法论切入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在系统梳理德国教育人类学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思想和主要流派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历程中的节点、关键点、转折点,突显其思维方式、学科关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分析单位等方面的独特性,据此本文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对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相关研究等进行陈述,阐发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证本文作为一种过程性研究、学科元研究,在中国和德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中所具备的创新意义与独特价值。第二章对德国教育人类学进行总体性论述,对文章叙述主线予以提纲挈领地呈现。在明晰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演变的发展脉络,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简要呈现每个阶段的背景特征、研究主题、代表人物和代表成果。第三章到第六章,以时间演进为线索,呈现每一时期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特征,探究其方法论意义。第三章聚焦20世纪60—70年代,首先对该时期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动力和研究对象的重新拟定等予以阐释,重点论述该时期诞生的“经验式的教育人类学”,揭示经验式思维方式暂时取代传统的哲学思辨方式的方法论意义,该时期的研究方法由哲学思辨转向经验研究,开始关注教育中的人所经历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还出现了对“教育中人的形象”进行纯粹科学化的研究与描述,如生物人类学。第四章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教育人类学如何通过教育历史人类学实现转向与重建,从追求固定标准的方法论转向关注历史性和变化性的方法论(即“双重历史”),以此探究人类形象的演变过程,转变德国传统教育人类学以固定单一的人类形象作为标准的做法,思考“教育中人的形象”在历史演变和现实中的复杂多样。同样是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教育人类学还出现了另外一种转型,由经验和批判方法论转向解释学方法论,论文第五章主要关注这一种转向,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德国教育学研究者以教育人类学为先导,倡导精神科学教育学传统的复归,以此重建“教育中人的形象”,尤其是儿童自我形象,重塑“教育中人的形象”与教育过程的描述语言,深化解放教育学思想,以莫伦豪尔的教育人类学思想为代表。第六章关注“双重历史”方法论转向关注复杂性的综合方法论,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将“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拓展对人类形象复杂性的研究范围,将教育人类学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中。至此,德国教育人类学的思维方式也由简化转向综合,传统的二元对立式思维、孤立式思维和演绎式思维等,被整体性综合思维所取代。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启发。总结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演进的核心线索一“教育中人的形象”的基本构成与复杂图景,在此基础上对德国教育人类学发展的整体脉络和方法论总体特征进行概述,并探究其对中国教育人类学和教育学的影响。整体上,围绕“教育中人的形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德国教育人类学经历了哲学思辨方法论、经验方法论、解释学方法论、双重历史方法论、复杂性的综合方法论等的互动与演变,引发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分析单位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共同构成了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丰富图景。
 

 

  

  文化哲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大学课程构建 ,谢冉; 母小勇,山东高等教育,2016年第1期
  内容摘要: 文化哲学人类学认为,人是文化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历史的存在和传统的存在),具有"未特定化""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本质。人的本质界定与大学课程的"可能性""生成性"和"统一性"密切相关。在构建大学课程时应确立"文化的存在"在课程目标中的统整地位,重视大学课程内容"延续性"与"整体性",强调大学课程实施的"交往性"与"对话性",并在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重视构建本土化的大学课程。
 

 

  

  批判理论的困境:人类本质的历史性解读与生产范式的三个悖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什哲学人类学刍议,温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
  内容摘要: 如何彰显马克思哲学中有关人类本质的人道主义内涵,构成马尔库什早期思想的核心议题。于是,他深入考察了以物质生产为出发点的历史唯物主义,并试图在生产范式与人类本质的实现这两者之间建立内在关联。然而,生产范式自身的含混性却使人类解放的路径选择出现分歧。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资本主义的瓦解是生产力的逻辑必然,还是工人阶级的主观意愿?其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实证科学规律性的结果,还是工人阶级激进需要的目的论诉求?其三,就人类本质的实现历程而言,历史在其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之间该作何抉择?马尔库什通过批判性地解读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才逐步澄清了上述疑窦,并在建构批判理论的同时有效地调解了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之间所谓的"冲突",进而为人类本质的人道主义指向确立相应的合法性。
 

 

  

  “音乐认同”:一种哲学人类学解读 ,黄灵智; 周显宝,学术界,2016年第4期
  内容摘要: 音乐认同,是指人类以音乐符号形式表达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将人的个体音乐思想和行为与其他个体或社会群体进行交流和融合,也是主体进行个人阐释与实现社会功能——个体对于宗族、族群、民族,甚至国家的归属、凝聚和认同的过程。音乐认同具有现代文化认同的一切本质特征,它也和一般文化认同一样会遭遇社会变迁和文化变异的挑战。当今音乐认同危机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危机"对于我们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价值。
 

 

  

  哲学人类视野下的大学课程研究,谢冉; 母小勇,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
  内容摘要: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舍勒指出:"凡是人想自我教育或者想教育别人,必须面对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明确认识。第一,究竟什么是教育的本质?第二,怎样进行教育?第三,什么样的知识和认识限制和规定着此人变得‘有教养’的过程?"在舍勒这里,人经由教育而变得有教养的过程也就是成"人"的过程。众所周知,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大学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理应发挥完善人的功能。
 

 

  

  舍勒与卡西尔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张任之,同济大学学报第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内容摘要: 文章在达沃斯论辩的大背景下检审舍勒(作为达沃斯论辩的隐匿的第三者)和卡西尔(达沃斯论辩的主角之一)有关精神与生命关系问题的讨论。文章首先在精神与生命问题的语境中勾勒卡西尔对舍勒批评的要点,继而在舍勒哲学人类学的背景中检视这些批评,随后再转向卡西尔并尝试展示其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基本观念,最后在与海德格尔(达沃斯论辩的另一主角)的对勘中关注舍勒哲学人类学的最终目标。卡西尔和舍勒(以及海德格尔)的差别根本还在于他们对待形而上学的不同态度。根本来说,在达沃斯论辩前后,舍勒、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三个人都带着"人是什么?"的问题意识在从事着各自的哲学研究,最终他们殊途而不同归。
 

 

  

  自我认同与竞技体育解释的范式转换——基于查尔斯·泰勒哲学人类学的考察,程卫波; 张志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内容摘要: 基于现有竞技体育解释范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查尔斯·泰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提出竞技体育解释范式的转换方向:从行为到行动的竞技体育认知转换;从失范到规范的竞技体育实践转换;从异化到本真的竞技体育价值转换。认为:在竞技体育中促成人的自我认同感将是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思路;竞技体育将在完善自我的角色认同、促进自我的社会认同方面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试论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全成山,延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人类学与哲学人类学从两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关注人自身,既彰显了一定的普遍性,又凸显了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哲学人类学的重要奠基者和杰出代表之一,舍勒的相关理论和学说不仅拓展了人类学的理论版图,而且还推动了人类学的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加深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度。更为重要的是,从纵向的视角看,他的哲学人类学处于开宗立派的特殊地位,对后世哲学人类学的研究意义重大;从横向的视角看,他的哲学人类学横跨哲学与人类学,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范畴,立意新颖,特色鲜明。此外,依据人类的认识规律,对人的理解是落后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中世纪之前,哲学家致力于用朴素的思维来认识自然界;中世纪期间,人被宗教的迷狂所遮蔽,被上帝的信仰所统摄;启蒙之后,哲学家开始意识到人的存在,但是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对人的认识再次被边缘化;到了现当代,人被现代性所异化。论文通过梳理舍勒哲学人类学思想对于丰富和拓展人们对人的本质、价值和地位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章简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结构和创新点。第二章论述舍勒的生平简介及哲学人类学的界定,其中,还将回溯舍勒哲学思想的来源。第三章分别从人的二重性、人的本质、人格、人的价值、人的地位等五个方面入手,逐次、详细且系统地阐述舍勒哲学人类学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将基于辩证的视角阐释舍勒哲学人类学的深远意义以及该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力求对舍勒的哲学人类学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第五章对全文做出总结。
 

 

  

  马尔库什哲学人类学思想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为核心,刘璐彭,黑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作为人类学分支的哲学人类学研究一直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研究学者不多,国内学者更是少之又少,而专门针对于马尔库什的哲学人类学思想的研究在学界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此议题的选择就显得更加必要。本文主要以马尔库什所著《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为核心,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关系三个层次阐释“人的本质”,也就是马尔库什哲学人类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其中包括劳动、社会性、意识以及自由,且与历史之间呈现着不可剥离的辩证关系。本文不仅阐释了基本的核心观点,更是从语言和生产两个范式分别去解释人类生活,在语言范式的视域中比较了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具有社会历史和文化特征的语言理论范式。更是批判了伽达默尔的“对话”模式,从而通过语言建立一种关于人类社会的客观性理论。同时,马尔库什也用“生产”的双重属性去实现了社会批判或变革。在哲学人类学建立“完整人”的追求上,马尔库什从多维度进行了深刻阐释,但由于其属于思辨性质研究,所以所得结论可能并不是涵盖所有关于“人的本质”概念的理解。
 

 

  

  人存在的四重维度——基于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张子娇,世纪桥,2017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本文旨在从兰德曼人存在的四重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人的"完整形象",即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是社会的存在、人是历史的存在、人是传统的存在。兰德曼认为,人是创造文化的人和为文化所塑造的人,他在研究社会的各种属性尤其是人的存在状态时候,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即文化、社会、历史、传统中进行研究,并在此范围内描述出来一个完满的人的形象,进而阐释人的存在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兰德曼的理论成果是对西方哲学家对人问题研究的继承与发扬,对于我们充分理解哲学人类学中研究的人的存在状态与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
 

 

  

  奥特加·加塞特:技术史的哲学人类学解释路径 ,敬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第2期
  内容摘要: 20世纪以来,哲学人类学已成为西方哲学反思技术史的重要思潮之一。西班牙技术哲学家奥特加·加塞特是"符号论"技术史解释传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哲学人类学框架中,他基于对人的存在和人类生活的分析,重新反思了技术史。他否定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变作为解释技术演化的根本原则;指出"信念"在人类生活变迁和技术历史演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正是由于人们所持的技术观念在历史上不断转变,才使得技术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奥特加基于哲学人类学视角的技术史反思对当下的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人总是生活在对历史的解释之中,但生活却面向未来,重新反思技术史,不仅是与人类的过去达成理解,更重要的是当下的人们必须要在对于过去适当的理解中面向未来生活。
 

 

  

  胡塞尔与普莱斯纳——从现象学到哲学人类学,倪梁康,西南大学学报第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内容摘要: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与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普莱斯纳之间有一段不太长的师生关系。由于普莱斯纳在他学习的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因而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持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胡塞尔对普莱斯纳的首要影响在于撇开所有理论,面向实事的要求;其次在于意识的意向性和先天本质方面的主张。此外,胡塞尔的哥廷根讲座"自然与精神"也对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形成有启示作用。尽管哲学人类学曾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批评,从现象学到哲学人类学的发展也仍是《逻辑研究》发表以来胡塞尔现象学及随之形成的现象学运动的两个主要展开方向之一。这个方向带有舍勒、普莱斯纳的思想踪迹;另一个方向则带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思想踪迹,即从现象学到解释学的发展方向。
 

 

  

  生活世界与超越论现象学——兼论胡塞尔对海德格尔“哲学人类学”的批评 ,马迎辉,安徽大学学报第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内容摘要: 生活世界现象学既是一门历史现象学,也是一门前—人格的本性现象学。胡塞尔对海德格尔著名的"哲学人类学"的批评首先意味着自我深化,它建立在胡塞尔在后—《沉思》时代对超越论现象学的主体性悖谬的明察之上,而作为这一自我批评的结果,胡塞尔对前—存在领域的揭示"预示"了海德格尔后期的存在论"转向"。因而,即便在最终的现象学基础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在存在与思之间还是保持了一
  种平行关系。
  哲学人类学思考技术的第三条路径——奥特加·加塞特如何建构面向生活的技术哲学,敬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第5期
  内容摘要: 哲学人类学是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之一,以"人是什么"问题为轴心,围绕人在本质上是"工具制作的动物"或"理性、精神的动物"展开争论,形成了"工具论"和"理性论"两大传统。奥特加·加塞特提出人并非天生的"工具动物"或"理性动物",人的本质并非即成的、被给予的,而是需要通过专属于人的技术活动不断获取;人通过技术在建构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生活。但技术并非人的本质属性,而是生活中"第二性"的创造活动。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奥特加追问的是"人做什么",而不是"人是什么",由此超越了传统哲学人类学的争论,从人的存在出发思考技术,并面向人类生活建构技术哲学。
 

 

  

  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下:探究满族入关前后婚俗的扬弃,包维鹏; 韦梦爱,智库时代,2017年第8期
  内容摘要: 直到清入关后,满族成为统治全国的民族,文化方面开始较多地学习汉族文化,婚姻习俗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最初的收继婚一夫多妻制,再到最后的一夫一妻制,这一转变过程反映了满族入关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体现了满汉融合的强大影响力。大量满族人由东北地区迁入关内,历经两百多年与内地汉族人的交融与接触,不断吸收汉文化的营养,大多满族婚姻通过扬弃形成独特婚姻观。
 

 

  

  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试论卡西尔哲学人类学中的符号思维,李俊鑫,青春岁月,2018年第1期
  内容摘要: 认识自我始终是哲学研究的最高目标,近代以来,这样对于人的认识和研究的统一性却出现了危机。由于人类智识的增长和实证科学的进步,形而上学,神学,数学,物理学,甚至心理学都相继承担了对思考人的问题的领导权并且独断地规定了研究的路线和方法。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对于人的认识始终处于碎片化的状态,虽然人的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仍然可以感觉的到,但是对于人的认识的统一性权威已经不复存在了。针对这一问题,卡西尔提出了以符号形式为核心的哲学人类学,他主张人类文化的一种功能性的统一而不是追求一个同一的分母,将人类文化各种形态都理解为一种符号形式的转换从而真正地打开了人类真正的自由的世界—理想与文化的世界。
 

 

  

  哲学人类学的复兴与普勒斯纳之道——访波茨坦大学汉斯-彼得·克鲁格教授,高砚平,哲学动态,2019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以普勒斯纳(Helmuth Plessner)、盖伦(Arnold Gehlen)和舍勒(Max Scheler)为代表的哲学人类学,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经卡西尔等人的承接与创造,于20世纪40年代进一步发扬光大。至20世纪末,多种因缘聚合促使德国哲学人类学再度受到欧美思想界的青睐,颇有复兴之势。
 

 

  

  康德论艺术:以哲学人类学为视域,林季杉; 刘灿,世界哲学,2019年第2期,内容摘要: 对康德批判哲学的理解必须以"哲学人类学"为出发点,对于康德艺术观的理解也必须以"哲学人类学"为视域。从哲学人类学视域看,确证有一种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存有的可以体验他人传达出来的情感的"共通感"只能算是部分地解释了情感何以可以普遍有效地进行传达,除此之外还要在人类的审美经验中即在艺术和艺术史中确证情感普遍传达的先天条件。康德艺术观的核心在于指出,艺术作为天才的作品,给人提供了客观合目的性的产品,具有在现实生活中促进内在情感普遍传达的能力。在康德之前,西方艺术观要么坚守模仿说,要么坚守表现论,康德艺术观以一种哲学人类学的立场实现了对于艺术模仿说和艺术表现论的双重超越。从哲学人类学视域出发,学术界关于康德艺术观的误解将得以纠正,长期以来困扰学术界的两个公认的难解之谜将迎刃而解。
 

 

  

  “母亲时间”与“父亲时间”:伦理的哲学人类学起源,尤西林,上海文化,2019年第2期
  内容摘要: 家庭是伦理的人类学存在。时间作为生命的意义结构,"母亲时间"与"父亲时间"是家庭伦理的哲学人类学抽象。由受精卵和母爱开端的母亲时间,是人类生命情感化的意义模式亦即"情本体"的人类学根源。母爱是人类伦理的情感本体。父亲时间依托工具走向世界的行为模式,则是工具本体的人类学原型。这一对范畴不仅提供了伦理及其血亲与超血亲分化两大类型的深层结构,而且对相应的中西方文化及伦理提供了深度比较框架。
 

 

  

  格洛托夫斯基后剧场活动的哲学人类学透视 ,汪余礼,长江学术,2019年第4期
  内容摘要: 波兰戏剧大师格洛托夫斯基在其鼎盛时期突然转向一系列神秘难解的探索活动,让人惊愕不已。其后剧场活动的核心关注究竟是什么?如果从哲学人类学视角对他那些纷乱复杂的后剧场活动进行透视,可以发现,格氏后期已无意于对戏剧艺术进行革新,而主要是想探索"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三个根本问题,并试图在此过程中找到和实现"生活的使命"。质言之,格氏的后剧场活动带有深厚的哲学人类学蕴涵,其所呈现的更多地是"生命的奇迹",其对当代人追寻生命价值的启示意义远大于对戏剧活动的启示意义。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哲学人类学”吗?—论达沃斯论辩中卡西尔对海德格尔“康德解释”的一个责难,王庆节,学术月刊,2019年第8期
  内容摘要: 在著名的达沃斯论辩中,卡西尔对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存在论"有一将之视为哲学人类学和相对主义的"责难"。通过对达沃斯论辩中一处文本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海德格尔在这里为自己辩护的策略是要撇清,《存在与时间》关于人的亲在的生存论分析,作为新时代的形上学的疑难发问,非但在本质上不是什么哲学人类学,相反,它是可能跳出并克服传统哲学人类学,进入对存在本身进行疑难发问的真正尝试。相形之下,卡西尔对海德格尔康德解释的批评,以及沿循新康德主义的康德知识论解释,反倒是自陷在哲学人类学的存在者层面上,不能真正进入康德哲学发问形而上学疑难和为形而上学奠基的核心要义。
 

 

  

  评桑德尔对自由主义中立性的批判——基于桑德尔重建的哲学人类学,尹中良,财富时代,2020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桑德尔以批判罗尔斯以及自由主义思想而闻名,其通过对哲学人类学的重建,提出"无羁绊的自我"与"构成性的自我",并以此来作为驳斥义务论自由主义的理论根基,关于自由主义中立性的批评同样也是以此为出发点。但是通过对桑德尔主体理论以及对自由主义中立性批判点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桑德尔对于自由主义中立性的批判是存在误解的,自由主义中立性并非是不可能和不可欲的。
 

 

  

  属人世界的历史性展开——马克思与19世纪人类学的互通思想背景 ,王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4期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与19世纪人类学都受到启蒙时代高扬人性的影响,从而在思想进程中关注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人类,并将其归入哲学的统一话语或科学的具体门类之下展开研究。具体而言,马克思与19世纪人类学主要在三个领域集中实现了属人世界的历史性展开:法学研究中从历史主义视角对自然法的批判编织了马克思与文化人类学的多重交叉;哲学研究中从人本主义视角对神学观的批判锚定了马克思与哲学人类学的基本方向;宗教研究中从进化主义视角对创世论的批判预示了马克思与体质人类学的关注主题。
 

 

  

  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解——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阐释,王南湜,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5期
  内容摘要: 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其理论目标是要将体质人类学与社会文化人类学贯通起来,从近于自然科学的体质人类学出发,过渡到社会文化人类学领域,以一种贯通性的哲学人类学视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人是对象性活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亦即人类世界在人与环境的交互创造中生成,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论证,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命题本身同样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命题,从而对之既不能放弃,也不能只是作"阉割"式的维护,而必须加以全面的维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视野出发,借助于对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合理阐释,是能够对这一命题成功地进行全面维护的。
 

 

  

  结构、实质与哲学:人类学礼物研究的三种路径思考 ,张爽,湖北民族大学学报第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内容摘要: 礼物交换研究大致发端于博厄斯关于"夸富宴"的分析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库拉圈"研究,随后被莫斯视为一种"全体呈献"而进入人类学的一般领域,成为人类学经典研究主题之一。20世纪以降,礼物研究涉及了三条路径:一是从结构主义、实质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关系主义的外在历程;二是探讨了礼物与商品、亲属制度、权威的关系以及礼物具有的不可让渡性、义务性、等级性等的内部研究;三是现象学本体论、伦理学与基督教神学关于礼物模式的哲学研究。伦理学的礼物研究指出了礼物在逻辑方面的矛盾,即礼物带来的道德束缚与自由意志间的冲突,由此为社会的伦理学基础提供了一个警示。礼物在中国的研究涉及人情伦理的关系性、伦理社会的工具性等,近年来又兴起了宗教与道德的讨论,从礼物之灵到宗教基本形式,为社会科学扩展互惠理论提供了更深层的研究视野。
 

 

  

  对人的不同取向—普莱斯纳与盖伦的哲学人类学思想比较研究,赵又蝶,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哲学人类学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理论纲领之一,它由马克思·舍勒通过《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进行了开创。在主要代表人物赫尔穆特·普莱斯纳和阿尔诺德·盖伦的带领下,一度成为显学,对德国战后的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普莱斯纳和盖伦深受舍勒启发,纷纷从哲学转入社会学研究,各自吸收了舍勒哲学人类学中重要的观点进行发展。照理来说,如此相似的学术背景所发展出来的理论思想应该大同小异,但两个人眼中的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命之路。更奇特的是,在二人的研究成果中,人在最初都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特殊地位竟会与自己今后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了二人对人的不同取向当中。本文研究始于对哲学人类学和两个研究人物的重新认识,如果没有学术环境和个人经历的铺垫,我们很难对二人所发展出的学术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只有对其背景有了大致把握,才能正式开始本次比较研究。通过随后的异同比较,研究发现,普莱斯纳和盖伦哲学人类学理论中的不谋而合主要体现在“完整的人的形象”、对人类的特殊地位的追求以及人与环境形成的生命/功能循环三个方面;也在特殊地位、生活状态与方式以及最后行动结果和命运走向中迥然相异。最后,本文对二人的哲学人类学进行了评析并对哲学人类学的重现活力进行了简单展望。哲学人类学中许多经典的观点到现在也难掩其华,也的确在经历沉寂之后再次活跃在国际学术研究视野中。但国内社会学界对哲学人类学的认识严重不足,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哲学人类学除了是一门哲学的子学科以外,其实还存在着一种对社会学特别重要的理论纲领。因此,本研究希望能通过对普莱斯纳和盖伦哲学人类学思想的比较去加深对二者及其学术思想的了解乃至对哲学人类学的有个大概把握,为今后社会学界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抛砖引玉。
 

 

  

  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思想研究,许洪波,黑龙江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对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思想产生的背景、理论渊源进行分析和梳理,对其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挖掘、分析、梳理和概括,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影响、意义及限度进行评析和阐释。本文认为,普莱斯纳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主要受到胡塞尔“自然与精神”的思想和舍勒“人的本质”的思想的理论影响,经过他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人类学思想理论。普莱斯纳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普莱斯纳对“人”的理解。他从人与身体的“可接近”关系和人与日常经验的唤起反应关系这两个角度提出并阐述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第二个方面是他的核心思想,即离心定位概念。普莱斯纳以离心定位为基础,深入阐释了他对人的特殊地位的理解——人生活在一种离心的断裂之中。同时,他论述了人存在的性质是复杂的,是以一种作为物质生活的身体——在物质中生活的身体(as physical lived body—in the physical lived body)这样模棱两可的位置存在着的;第三方面是普莱斯纳对人在世界、历史、自然中的地位的阐释。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影响在于,对后继的哲学人类学的研究学者阿尔诺德·盖伦和米切尔·兰德曼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思想的意义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为“人的问题”概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于,为探究人的本性和新兴科技的发展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普莱斯纳的哲学人类学思想限度在于,对人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低估了人类生命形式的历史可变性。虽然普莱斯纳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限度,但他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阿尔诺德·盖伦哲学人类学思想探析,侯檬檬,黑龙江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乔治·马尔库什是布达佩斯学派中的主要成员,也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后期马尔库什将重点集中在文化现代性批判理论上耕耘并因其思想的独特性融入了西方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思潮。事实上,从青年时期开始,马尔库什就确定了要从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研究,并将这一主题一直延续至晚年。本文主要以马尔库什布达佩斯学派早期的成名著作——《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为核心,对马尔库什人类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在马尔库什的人类学思想中,核心问题自始至终都是围绕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展开的。通过对人的本质内涵的深入研究,他认为人的本质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劳动、社会性、意识几个方面。同时,马尔库什从哲学人类学视角出发,认为对于人的本质内涵的考察必须要正确看待其历史性,这种视角下的独特阐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概念的研究成果。受老师卢卡奇的影响,在研究人类学思想的过程中,马尔库什同样重视意识在人的本质中发挥的作用,并将视域延伸到文化层面,通过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分析,马尔库什认为人类学文化也应当是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他将人的本质内涵与人类学文化进行整合,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哲学人类学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使其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独具特色。 
 

 

  

  马克斯·舍勒人学思想研究 ,温倩,新疆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作为现代人学思想的奠基者之一,舍勒以其独有的视角剖析了人之存在的生存际遇,为现代社会人学思想大厦的建构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工业时代技术与资本的发展,虽然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但是却无法弥补人们对价值迷失的恐惧。人类学子学科迅速发展起来,生命哲学、现象学哲学和实证主义批判理论,构成了舍勒人学理论的来源。理性启蒙重新唤起了人对自我的关照,随着欧洲基督教信仰危机和欧洲精神的消弭,现代人不仅要承受心理上的焦虑和倦怠,而且还要面对自我的价值迷惘和生存困境。论文对舍勒人学思想的缘起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和评析。通过探讨舍勒人学思想的精神和爱以及价值三个层面,对其作出结构上和内容上的区分。舍勒从精神、爱和价值三个层面论述其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人的本质在于精神。舍勒将人的本质规定在精神范畴上,生命冲动受精神的制约,精神为生命指明发展的方向。精神和生命之间是统一的存在,它们互相转化,精神为生命赋予形而上的超越性意义。人的本质因为价值的先天客观性而获得了非主观性的特征,从而赋予了人的精神性向价值性迈进的可能。精神作为人的本质,其最终旨归是要在人的生成之中实现神性价值。人的精神迷惘和价值失落只有在对神性价值的探索过程中才能解决。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就体现在人是动态的开放性结构上。人作为“寻神者”的存在,人的生命呈现出不断向上趋近完美的动姿——人是未知的X,人的生成和演变就是在对自身自然性的克服和提升、对神性的趋向和求索中完成的。其次,爱是人的存在方式。舍勒将“爱”视作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爱的存在者。精神是一种情感性存在,这种存在所意向的就是人的“爱”。位格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爱,人对自身有着高尚的道德目标,这要求人要从一而终地坚守爱的秩序。基督教意义上的“爱”的本质是人维持自我的根据所在,基督教的“爱”是对传统哲学过度推崇理性的批判和反思。爱是个体所具有的伦理价值的原行为。爱的秩序是个体心性和灵魂的体现,爱是价值的基础。爱对新颖的、高阶的价值具有发现作用。对人的世界的价值和知识而言,爱是先于它们的存在。爱是最原初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力量。再次,人的秩序在于价值秩序和爱的秩序。无论是哪种秩序,它们都具有客观性,价值存在和其作用力独立于其表现形式。在事物和人的本质层面,价值优先并独立于感受的状态,同时感受行为也在价值之后。舍勒划分了五种逐层递进的价值次序,分别是感官的、有用的、生命的、精神的和神圣的价值。爱的秩序就是人在情感上的整体组织构成,同时也包含着与情感相对应的价值秩序,这种秩序是客观的、先天的。对客观的、自在的、永恒的爱的秩序的遵守,是对性情或者精神气质进行伦理学层面评析的根据和来源,爱的秩序是人生存的根本规定,它决定了人心所向的价值秩序。舍勒的人学有其特有的思想贡献和思想局限性。在其情感现象学的理论构建上,最终所要建立的就是属人的爱的秩序。舍勒开辟了人的存在论研究的新论域。他从整体性视角来解读人的问题,倡导将人的自由和主体性还给人自身,在人本理念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同时,由于舍勒的人学思想缺乏统一严谨的方法论指导,亦未把握实践对人在生活世界里生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加之过于推崇神圣价值,使得舍勒人学思想具有一定的“乌托邦”取向。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视角对舍勒的人学观进行了探析,也为更好理解人的精神、爱与价值提供可能的借镜。 
 

 

  

  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贺措吉,兰州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论文以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内涵、方法论、核心问题三个方位阐发图像人类学,立足美学视域思考其美学意义。图像学研究粘连着艺术史内部的形式主义研究倾向,汉斯·贝尔廷接续瓦尔堡创建的图像学研究传统,以非形式主义立场反拨形式主义的研究。既有的艺术史研究传统与艺术现实的背离导致“艺术史的终结”,贝尔廷建构独特的图像人类学理论,推动艺术史研究从艺术转向图像,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图像人类学的图像学内涵从图像、媒介、身体、记忆四个维度展开。“媒介”的引入扩展了图像学研究的范畴,“身体”作为图像和图像的媒介关涉图像的感知、生产,“记忆”与现实经验的交换实现了世界与图像的交换,虚拟世界中的技术图像超越时空限制将身体更彻底地转变为图像的场所。汉斯·贝尔廷吸纳人类学和现象学思想建构了图像人类学。他接受历史人类学研究图像的核心概念,形成图像-媒介-身体的图像人类学核心范式,通过反思历史人类学以相似性界定图像的逻辑,凸显图像的非再现性与不可见性。技术时来临后,图像从作为场所的记忆媒介转变为感知场所的主要方式。图像人类学超越了将图像作为对象、客体的二元认知,在存在的意义上理解图像并强调真正的图像是不可见的精神图像。贝尔廷将图像置于社会戏剧理论框架中理解,揭示图像中死亡的缺席与缺席者经由图像在场的矛盾关系,指认摄影媒介引发了新的死亡经验。通过吸纳现象学的“身体”概念,图像人类学超越了符号学非具身化的研究,弥合了物质、精神图像的二元对立。图像人类学借鉴人类学从经验到普遍的研究范式,在经验事实的分析中拓展了图像人类学的三个核心问题。纹章与肖像这两种对立竞争的媒介对应不同的身体概念,在二者的斗争、依存过程中独立肖像成为了绘画主题。图像与影子的关系涉及图像与身体、死亡的关联,揭示了缺席与在场之间的矛盾。贝尔廷在人类学视域中审视摄影图像,凸显了媒介的透明性与凝视的重要性。图像人类学重审艺术并置换了艺术的研究对象,打破了审美主义的研究倾向,超越了黑格尔以来确立的以美定义艺术的传统。从学科意义上看,图像人类学通过更新艺术话语进一步松动了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传统,推动当代美学的新的发展。贝尔廷吸收现象学研究建构了独特的图像人类学感知模式,强调图像的感知从外在物质通向精神,推动美学研究对象从既成品转向感知经验。在技术与美的关系问题上,贝尔廷提供了不同于技术批判和技术异化的观点,认为服务于人的技术是人的一部分。 
 

 

  

  评海德格尔对哲学人类学的消解,邓晓芒,德国哲学,2021年第0期
  内容摘要: 自康德以来,哲学人类学与形而上学之间就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正是传统形而上学对“存在”发生“遗忘”的根本原因。海德格尔要“克服”形而上学的这种“遗忘”,就必须把它的哲学人类学的根切除掉,为此,他对康德的四个著名的哲学之问逐个进行了消解,认为这些提问都只揭示了人的有限性而不足以成为形而上学的根。但海德格尔通过把有限和无限绝对对立起来而否认哲学人类学的无限性意义,由此将形而上学的追问从存在者整体转向存在本身,最终转向上帝。留在他手上的只有诗化的语言哲学。
 

 

  

  洛克之问:舍勒论人及人工智能的哲学探究 ,王海东,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11期
  内容摘要: 洛克之问的实质是对人自身的哲学追问。面对新的时代境域,舍勒对以往的哲学人学观进行了批判,并重新定义人及人的本质,回答人在存在、世界及宇宙中地位等始基性问题,从而确立其哲学人类学思想。舍勒以现象学的方法缝合各种破碎的"理论人",描绘出一个整全的人:一个不断丰富、发展而全面的人,不停地生成的"全人";使人作为一个既有鲜活的体验流,处于无限开放——不息生成的过程之中,又有精神超越性的"位格",即一个具体、灵动而健全的"全人"。在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时,虽舍勒的理论会受到冲击,但是因其理论的丰富性、深刻性与前瞻性,却仍能提供再次重新定义人和生命的思想资源,并为未来的哲学人类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方向。
 

 

  

  工业时代中的人类危机——哲学人类学与批判理论关于工业技术问题的共识与分歧,郑作彧,福建论坛第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20世纪60年代,是德国近代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德国工业与技术发展的飞跃阶段。以盖伦为代表的哲学人类学和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批判理论,都对工业与技术提出了许多鞭辟入里的观点,成为当时德国社会面对工业技术时的态度的两个代表。盖伦从哲学人类学式的"工业文化"概念出发,指出工业文化由于科技发展过于复杂,为人类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但阿多诺基于作为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理论的观点,从"工业社会"概念出发,恰恰认为科技发展本身成为一套支配与剥削人的意识形态,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变动可能性。不过两人的论点虽然大相径庭,但近年来在批判理论新世代的努力下,也出现了将两者进行结合与汇流的趋势。
 

 

  

  查尔斯·泰勒论“涉身能动性”——从现象学到哲学人类学,王兴旺,天府新论,2021年第2期
  内容摘要: "涉身能动性"是查尔斯·泰勒哲学人类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批判"自然主义"理论错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最初源于泰勒借"前客观世界"概念对梅洛庞蒂现象学的整体性解读,其核心内涵在于强调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涉身能动者。在泰勒看来,"涉身能动性"概念对阐释现代主体性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事实上,凭借对"涉身能动性"的思考,泰勒从批判现象学转向了一种基于哲学人类学立场的"本体论式"理论建构。
 

 

  

  巴赫金的哲学人类学范畴和方法探微,成湘丽,名作欣赏,2021年第32期
  内容摘要: 巴赫金的哲学人类学不仅立足于人的主体性,更关注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关系研究,复调、话语、对话、狂欢化这些重要范畴其实都是对不同关系的种种表达。可贵的是,巴赫金没有在关系研究中走向二元对立或折中主义,而是走向了自我超越,这与巴赫金早年受到的相对论观念影响有关,由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何巴赫金提出的主体的过程性、开放性、对话性、未完成性等一系列观点与20世纪的人文科学主流暗自契合。
 

 

  

  世界为什么有规律——哲学人类学与哲学动物学的论证,颜青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第4期
  内容摘要: 规律既包含着产生性的方面,也包含着依赖性的方面:产生性意味着世界以如此那般的方式运行并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事件;依赖性意味着我们以如此这般的方式感知世界并确立事件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规则化)。宇宙人类学原理提供了哲学人类学论证的一般结构,而作为哲学人类学之拓展形态的哲学动物学则诉诸某种人类学的"先天必然性":如果没有规律,进化阶梯上的某些动物(具有规则化的条件反射能力)将无法生存,人类将不会出现;既然人类出现了,那么世界就是有规律的。哲学动物学和哲学人类学的考察能够为人类寻求规律的行为提供动机性说明。当人类还是某个阶段的动物时就已经以特定习性生活于世界中,在人类获得意识能力的时候,这种规则化生存就构成了"先期意向性":当这种意向性不被满足时,人类将通过反思性对照,再现满足时的内容,而内容中的"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未觉知到的规律的一个例示——一种目的论的、泛灵论的因果观念便产生了。诸例示的因果关系在意识中的一般化便形成了明晰的规律。"习性激发因果观念"的说明不同于休谟的认知习惯说,是对康德先天知性范畴论的一个哲学人类学的深化。
 

 

  

  神话、宗教与人的境遇——伊利亚德哲学人类学思想探微,黄增喜; 郑明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内容摘要: 伊利亚德认为,文明始于人类存在之定位及其存在模式的选择。神话是远古初民认识世界与自我、构建独特存在模式、开放自我存在之产物,具有超乎世俗历史的神圣性和真实性。神话既是形而上学的发端,也是人类宗教经验的起点,这尤体现于世界各民族有关"起源"与"堕落"的神话想象和叙述中。对伊利亚德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发掘,不仅能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伊利亚德的神话理论和宗教思想,亦有助于我们对神话、哲学与宗教的联系做出新的审视。
 

 

  

  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张瑞峰,内蒙古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内容摘要: 舍勒本人的思想论及学术界多个领域,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形而上学等,但他所有思想最终都归结为一个问题:“人”的问题。若想要全面把握他的人学思想,就不得不对其核心概念——人格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因此本文的重点在于对舍勒人格思想的砥志研思。首先第一部分论述“Person”概念的缘起与演变,从古希腊和教父哲学时期的面具、位格,再到经院哲学时期的关系、实体、实存、道德存在等,直到近代哲学关于人格同一性的争论,都体现出对“Person”概念研究的不同进路以及深入程度。其次,文章第二部分论述舍勒人格本质的给予方式,分为本己人格和陌己人格的给予,并且提供了这样一种非对象化性、心理物理中性的人格的两种把握方式,即“自身体验”和“反思的知识”。文章第三部分对人格存在的本质规定进行系统阐释,人格是“本质不同行为的统一体”,是伦常关系中的人格,是朝向爱的秩序的人格。文章第四部分详细探讨了两种人格生成和救赎的方式,分别是在自身感受中生成和学习理想楷模中生成,从而为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理想楷模构造出相对的“全人”形象。最后,对舍勒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局限性和价值意义进行总体评价。
 

 

  

  论人工智能道德地位的三种研究进路,孟令宇,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第2期
  内容摘要: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主要分为现象学进路和心灵哲学进路。前者以"意向性"为核心,具体在人工智能道德地位领域主要研究其与人类之间的同构关系,并不认可人工智能的独立道德地位;后者以"心智"概念为核心,研究人工智能能否具备与人类相当的心智水平,认为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心智。然而,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还存在第三种研究进路,即哲学人类学进路,由于其与哲学、伦理学在理论结构上的强关联性以及独特的整体性视角,对比前二者更适合讨论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问题。
 

 

  

  康德的人类学理念,诺伯特·欣斯克; 陈联营,伦理学术,202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康德人类学有两个来源,即鲍姆加登的经验心理学和康德自己的分析理论。一开始,康德将人类学理解为作为经验科学的观察学说,其重点在于观察的丰富性或趣味性。同时,康德又将心灵能力理论当作其人类学的纲目,而以自我意识统领诸心灵能力。如此理解的人类学在哲学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此外,作为分析理论,人类学主要关注于澄清昏暗表象。对“实用”的强调构成了康德人类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实用”“世界知识”和“普及”构成三个几乎相互重合的意义关联,共同解释了“实用人类学”的内涵。人类学作为哲学之预备和作为哲学之整全这两种计划构成康德人类学理念内在张力之根源。
 

 

  

  布鲁门伯格的哲学人类学——海德格尔与卡西尔之后欧洲哲学主流,维达·帕韦斯齐; 黄兰花; 胡继华,跨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
  内容摘要: 在达沃斯论坛上,卡西尔和海德格尔的遭遇战绝对是一条分水岭;它在历史和哲学上具有重要性,标志着同时代人基于不同的康德阐释在政治、伦理甚至在生存论上分道而行。可是,尚未得到普遍关注的是卡、海二位对哲学人类学的不同立场。但是,达沃斯论辩模糊了中间立场:一方面是海德格尔的无根据深渊,另一方面是卡西尔主张文化与象征形式充分表现了既定的人性,而可能有第三种立场在二者之间执行调停。依笔者所见,布鲁门伯格对于卡西尔的象征形式理论所做出的后海德格尔式再度阐释,支持了一种极简主义的“移心化”人类学论断,这种学说可能提供了一种有机地根植于人类需要的规范性参照点。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调停卡、海二哲,而且在于当反人文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如罗蒂)谴责人性概念以及当代科学还原主义甚嚣尘上之时,提供了一个另类选项。鉴于一组富于暗示性的观念,我们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发掘这些隐而不现的思想,将它们同海德格尔的深刻洞见(卡西尔没能充分地考量他自己的哲学“起点”)联系起来,进而描述一种非还原论、非相对论、非人类中心论的人类学。进一步的问题则是:是否可能挽救一种汩没在海德格尔洞见之中的象征形式的逻辑,但同时维持和反思卡西尔所器重的合理性与客观性。如果集中表述布鲁门伯格的人类学前提,我们就有可能让自这些前提引申出来的人类存在概念血肉丰满,最后勾勒出基于这些假设的导向逻辑。 
 

 

  

  人类的隐喻——汉斯·布鲁门伯格的人类学隐喻学之发展,大卫·亚当斯; 王茜; 胡继华,跨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
  内容摘要: 一种隐喻理论构成了布鲁门伯格的核心建树,这一理论描述了人类赋予其经验以一种整体可感形式之过程。本文开篇回顾卡西尔和海德格尔在达沃斯论辩中表现出的分歧,预示布鲁门伯格承接哲学人类学的事业。本文第二部分集中研究《一种隐喻学范式》中出现的种种困境:布鲁门伯格试图通过限制隐喻的使用而回避绝对之物,但最终在事实上他却无意识地运用隐喻来命名“起点”和“终点”。换句话说,他无意识地运用隐喻来描绘人类经验之整体。本文第三、四部分揭示,在其后续的著作中,布鲁门伯格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学隐喻、命名一种玄远虚无的“起点”来摆脱困境。本文第三部分集中讨论他建构的人类学“起点”;第四部分集中描述他对于这种建构的修辞性之越来越清晰的自觉。本文第五部分则考虑这么一种可能性:从哲学人类学视野力求解决绝对性问题,布鲁门伯格现在可能在铸造更为精致的工具,将绝对性问题付诸遗忘。
 

 

  

  现代技术批判理论的哲学人类学类型论纲,郝继松,宁波经济第三江论坛),2022年第1期
  内容摘要: 现代技术批判理论指涉工业革命以来关于技术本质、及在自然与技术和人与技术关系变革中人在世之地位与行为的反思。哲学人类学与现代技术批判理论呈现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工具—人类学""非—人类学""否定的—人类学"表征着现代技术批判理论的三种哲学人类学理论类型。
 

 

  

  论哲学人类学背景下的交往实践活动,吴憾,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4期
  内容摘要: 哲学人类学家将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又必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不仅体现着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也反映出不同人群间交往行为方式的差异,因此,本文将交往实践活动置于哲学人类学之下,并结合马克思哲学思想,对交往实践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哲学人类学以及交往实践活动的范畴剖析;第二部分论述了哲学人类学视域下的交往实践活动类型及特征,即通过对“他者”“自我”“共同体”等范畴的界定来揭示交往实践活动的类型及特征,进而结合交往实践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阐释良好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第三部分即论述了哲学人类学背景下的交往实践活动的价值,通过对交往实践活动的深入分析,望能够更好地获得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
 

 

  

  潘能伯格论人的独特性与不完整性,翟康,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
  内容摘要: 人类的不完整要由自我理解来补偿,它告诉人们怎样塑造现实。人的独特性和不完整性一直是哲学人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两个范畴,潘能伯格对它们进行神学改造并建构了基础神学人类学。系统地梳理和解释哲学人类学中对人的独特性和不完整性的理解,对解析潘能伯格建构基础神学人类学的思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人作为独特的未完成存在揭示了人在对世界的超越中成为人的基本事实。
 

 

  

  从哲学人类学看语言的发生学,邓晓芒,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2期
  内容摘要: 语言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其起源只有从人类生产劳动这一“人猿之别”的起点中才能得到解释。尤其要注意的是,人类生产劳动除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本质特点就是随身携带工具,它使得工具作为一件自然物品具有了人的“延长的手”的性质,使自然和人、个人与群体处于既同一、又不同的自否定的辩证关系中。这一结构内化为人的心理结构,就成了人类语言(手势语和言语)的起源,并导致人的语言具有自否定的“递归性”,成为社会交往的普遍媒介。这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物我同一、人我同一的根据,它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解释了实证的人类学所无法解释的许多难题。
 

 

  

  回归人的本质:哲学人类学视角与教育学立场下教育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引论》导读 ,仲丹丹,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第3期
  内容摘要: 《教育人类学引论》是一部凸显教育人类学中“教育学立场”的创新性作品。这一本教育人类学专著区别于以往人类学的“文化”立场,从教育学中“人”的立场进行新的探索。不仅如此,作者对“生命·实践”“文化实践”“教育实践”的关注和思考更是为本书的逻辑论证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从教育人类学学科背景与作者个人的教育与研究背景出发,以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方法论基础——本体论内涵——发展趋向”为脉络,梳理了作者关于教育人类学的一系列论述。最后阐明其写作特色:一是彰显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呈现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对话与话语建构;二是注重归纳教育实践,联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改革;三是进行深入的本体性思考,关注教育人类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从而展现了本书整体的独特性。
 

 

  

  从达沃斯之争谈卡西尔的哲学人类学理想和人类自由问题,张健; 高申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在人们对于达沃斯辩论的广泛兴趣中,卡西尔思想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关注。在这场辩论中,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不仅代表着对于康德哲学和形而上学问题的不同理解,其观点差异也显示出对人类自由问题的不同回答。海德格尔主要以康德第一批判来讨论人的有限性,把哲学的任务视为恢复人的自由和解放。卡西尔并没有停留在第一批判,而强调理性在第二、三批判中的伦理、审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且发展了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方法论意义,把客观性问题和符号形式联系起来。在哲学人类学问题上,卡西尔继承了康德的先验方法,想要通过批判性的符号形式思想来克服“生命”与“精神”、“质料”与“形式”、“自然”与“自由”之间的种种对立。通过用符号的动物取代理性的动物,卡西尔指出人生活在符号世界之中,自由就不再只是康德意义上的理性的自律,而是一种对文化世界的开放、“生命”与“精神”之间的辩证运动。
 

 

  

  浅论哲学人类学课程的中西整合,孙峥,中国天主教,2022年第4期
  内容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中国天主教神学院课程之一的哲学人类学的形成、发展,以及与中国哲学整合的可能性。
 

 

  

  从哲学人类学看语言的发生学,邓晓芒,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
  内容摘要: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是:人是“逻各斯(Logos)的动物”。对Logos这个希腊词,西方哲学家们基本上解释为“理性”。但逻各斯一词的本义是语言,如果恢复其全面丰富的含义,那么这一定义的确揭示了,人的语言才是人和动物的分界线。要了解这种语言的现实来源,我们必须追溯人是如何拥有它的,为什么其他动物都没有能够获得这样一种神奇的能力。这就把我们引入到了哲学人类学的领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猿之别。
 

 

  

  海德格尔的“人类学”之思——基于对“实证”性哲学人类学的批判,吴忠伟,求索,2022年第6期
  内容摘要: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转向不同于胡塞尔的意识哲学立场,但又接续其“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原则,意味着海德格尔以现象学原则洗礼具有“实证”性的“哲学人类学”,通过“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展开对传统之“人”(主体)的批判性反思。从其早期成名作《存在与时间》,到后期哲学转向期开启之作《形而上学导论》,海德格尔“人类学”之思的脉络日渐清晰;借此“人类学”之思,海德格尔重新确立了对“人”的理解,落实了其对流俗伦理学价值判断的处理。
 

 

  

  霍耐特早期哲学人类学兴趣后来湮灭了吗?,胡云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第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内容摘要: 早在1980年霍耐特与姚阿斯合作出版《社会行动与人的天性》,标志着霍氏对哲学人类学兴趣的开端。这种关注有其理论缘由,旨趣在于通过人类学的分析来理解社会斗争的心理动力机制,这种斗争过程推动着哈贝马斯所谓的交往理性状态和社会持续道德进步状态的实现。在霍耐特“承认理论”形成之后,霍耐特通过对社会斗争的社会心理学依据的再反思,通过社会病理学、自由的病态等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延续着他的人类学兴趣,这种兴趣的延续构成了他“批判的社会学”的底色。霍耐特哲学人类学兴趣的积极意义在于坚持了批判理论面向社会经验和个体体验的传统,不足在于严重受制于黑格尔-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的理解范式,把人类承认心理中“拒绝承认”的方面搁置起来,这在冲突激化、焦虑上升、民粹膨胀时期,其说服力被打折扣。
 

 

  

  政治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陶庆; 梁晓安,学术月刊,2022年第8期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所当然需要纳于政治学视域下展示其内在的理论魅力。众所周知,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为基础,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学术上仍然呈现出“混沌”现象。因此需要立足于政治学,全面梳理国内外重要研究著述,从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经验人类学等不同类型归纳分析。源于西学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本身是一个跨越多种学科的宏大命题,但由于各个学科之间壁垒叠障,各自沿着自身惯性力量迅猛发展,跨学科之间彼此界线鸿沟裂痕仍在加剧扩大,导致该领域至今处于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一题各表的复杂状态。故此,梳理以上传统研究方法上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才能真实有效地将其引入政治学科学化的交叉复合学术境界,并推演出新政治人类学范式下具有中国话语和中国风格的新型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马克思技术批判的范式转换——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考察,孟飞; 冯明宇,学术交流,2022年第8期
  内容摘要: 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技术批判是其质询的经典子题。马克思的技术批判,在哲学人类学叙事中向我们说明技术作为人自身感性活动的成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疏离于人、成为异化力量,并在理论上推导出克服异化的革命原则;在政治经济学叙事中向我们揭示技术被资本裹挟而形成同谋机制,同时指出其自反逻辑。马克思技术批判的两种范式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存异,但马克思对技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事实上构成对其早期哲学人类学批判的思想性顺承与科学性补充,并由此在两种范式的内在通会基础上实现了范式转换。基于此,马克思的技术批判在范式嬗变过程中发展成为一个兼具价值品格、激进品性与真理气质的批判程式。
 

 

  

  从研究哲学到哲学研究:“始点”问题的哲学人类学意义,晏辉; 王博,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
  内容摘要: 关于“始点”的沉思构成了哲学研究的“第一原理”,可称之为“哲学研究”。个体和类都是要追问和追寻始点的,而哲学将关于个体和类的始点澄明出来、揭示出来,正在于将作为目的的始点即个体和类何以要生存和生活的理由以及何以能够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的根据呈现在表象里、把握在意识中。由此可以说,“始点”是直接关于意义和行动的事情,关于始点的哲学沉思内在地具有哲学人类学意义。就事物自身而言的始点,乃是事物得以发生并展开其自身的原初性力量,要素、环节和道路是始点的内部构成要素,“道”“逻各斯”是始点的客观逻辑;就我们而言的始点,乃是关于始点的正确认识、理论和思想,是我们研究属于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得以发生的思想资源,前者是哲学研究,后者是研究哲学。在当代哲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对以往的哲学思想具有浓厚兴趣,甚至视作“第一哲学原理”或“第一哲学要务”,但作为我们实际性的“始点”则一定是关于当代个体与类之命运的“道”“逻各斯”,关于它们的沉思内在地构成了当代的“哲学人类学”,即构成了我们的命运和希望的那些事情。回归我们的始点才是当代哲学研究的“第一原理”“第一要务”。
 

 

  

  “人”的再发明——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与后人类主义的经验-先验难题,杨宸,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1期
  内容摘要: 后人类主义理论的兴起面临着双重“人之死”带来的经验-先验难题,而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人的技术性延异,“技术”的经验事实被纳入“人”的先验主体建构;另一方面,原本对立的经验与先验被安置在互相转导的关系中,但必须以事后的先验建构进行替补。由此,后人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面向得到揭示:在经验无法推出先验的“人之死”后,经由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人之有限性存在的可能变动,在容纳了技术的新经验有限性基础上,后人类主义以准先验的形态,重新把“人”发明出来。
 

 

  

  我国教育人学的内在逻辑省思——基于哲学人类学和生存论辨析的视角 ,杨路波,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期
  内容摘要: 伴有时代境遇问题而兴起的教育人学,若想焕发出新的研究生命力,需要对自身的内在逻辑进行省思,澄清自己研究边界、理论视域、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考究的笼统性和含混性。对教育人学概念的确定性追求虽有利于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知识生产,却不符合历史脉络中教育人学的发展逻辑。多元的教育人学概念和思想建设既有必然性又有必要性。基于哲学人类学和生存论辨析的视角,对我国教育人学研究进行逻辑内省,发现我国教育人学在哲学人类学和生存论两种不同的理论视域下发展,并发轫于“价值导向”和“实践导向”两种不同的逻辑起点,且教育人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整体的人”,又包括“个体的人”。
 

 

  

  赫勒以feelings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建构,孙建茵,哲学研究,2023年第1期
  内容摘要: 赫勒利用feelings概念的多义性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人类学。feelings概念引导出的是一个从感觉出发,经由知觉、记忆、想象、情绪等上升到感情的哲学人类学体系。赫勒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将每一个环节中的心理想象与社会性、社会经验的积极互动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个上升的认识世界的螺旋,并与思想和行动稳定地结构在一起。赫勒的哲学人类学不仅更新了哲学人类学的论域,深化了心理学的哲学论域,还将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分析结合在一起,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阐释路径。
 

 

  

  文化现代性视域下查尔斯·泰勒诠释性自我政治哲学主体阐释,尹金萍; 丁立群,广西大学学报第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内容摘要: 现代性蕴含的不仅是理性和空间维度,更重要的是历史和文化价值根基。泰勒以是否蕴含文化价值基础辨识了文化现代性和非文化现代性,在多元文化平等论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现代性理论。泰勒以文化现代性作为政治哲学主体阐释的视域,展开对自由主义原子化政治哲学主体自我发展及演进的立体式批判;在政治哲学主体自我形成的历史脉络中,挖掘浪漫主义思潮所具有自我实现独特性的本真性伦理基础,运用具有解释学意蕴的哲学人类学方法全面阐释了作为语言存在的文化性自我、作为关系结构的主体间性自我和居于道德空间中的价值性自我,从而形成了具有文化性、构成性和价值性的现代政治哲学主体完整人的形象。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米夏埃尔·宽特; 王兴赛; 李靖新弘,现代哲学,2023年第2期
  内容摘要: 历史哲学的解释贯穿马克思的理论工作,不仅表现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也体现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一种在形而上学上要求很高的历史哲学,“对象性类本质的哲学人类学”是其历史哲学总构想的核心资源。在1843-1845年青年黑格尔派论战的语境中,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历史哲学,为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历史哲学构想辩护。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此时尚未完全把经验的-偶然的因素与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的因素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理论之中。19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克思试图在批判的社会哲学形式中确定因果运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的类本质得以在经济过程中经验地实现。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分析彰显了他的历史哲学构想。马克思断然反对“概念的-哲学的发展”与“历史发展”之间的简单同一。对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发生史的探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