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对经济社会转型的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
作者:网络信息中心 日期:2014-03-26

作者:黄忠彩, 张继焦主编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6月

字数:340千字

ISBN: 9787513020190

条形码: 9787513020190

页数:338

关键词: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民族文化

 

内容简介:

《对经济社会转型的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涉及五个分议题:“城市化与巷道景观、产业转型”,“城市化与移民的状况”,“企业与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工业化与产业转移”,“民族文化传承”等,试图从经济社会转型的角度,对城市化、工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等进行理论性和实证性分析研究。本文集的18篇论文,主要来自由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CUA)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企业人类学委员会(CEA)联合主办的一个人类学民族学国际会议。会议于2012年9月10—1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会议主题为“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和海外华人传承民族文化”。由黄忠彩、张继焦两位同志组织,此次在意大利举办的研讨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和民族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专题会议,是中国人类学展示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中国的人类学正在走向国际,向国际学术同行们介绍中国人类学当下的研究成果。

 

本书目录:

一、城市化与巷道景观、产业转型

中国的新一轮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挑战及对策

被创造的巷道景观——广州老城区的全球化和景观建设

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与旅游业发展——以西北民族地区循化县为例

二、城市化与移民的状况

Chocolate City as a Concept and as Visible African Space of Change and Diversity

Rapid IJrbanization and the Aspiration and Challenge of Second Generation Rural—Urban Migrants

快速城镇化对新移民健康的影响:青海果洛新村案例

三、企业与传统文化

儒学传统在当代企业丛林的迥转与进路

海外华人大企业与中华文化的传播:马来西亚张晓卿的

星洲媒体集团分析

试论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跨文化适应——关于“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企业公民保护民族文化优秀实践案例分析

摩梭民族文化旅游与旅游商品市场调查

四、可持续发展、工业化与产业转移

Being Man of the Cosmos:the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Sustainable Ecology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Policies for Mitigation and Reactions of Farmersinthe Yunan Province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的食品工业:产业转移、环境污染及其对策

五、民族文化传承

Chinese New Year in Paris: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Making a Community

民族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格萨尔》艺人的类型及传承仪式之研究

民间宗教多元一体的乡土实践——以四川省安岳县兴隆镇大成山古寨为例

附录

走向国际的中国人类学——“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国际会议综述

   

精彩书摘:

我国的668座城市中,2/3的城市已经被垃圾包围。高水平的消费和废物产生的“不可持续性”,严重制约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垃圾围城”已经成为都市环境保护中的紧迫且重要的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曾将城市垃圾问题列入重点解决环境问题之一。城市垃圾问题也成为公众、政府部门和工业界所日益关注的问题。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建立集约的资源利用体系、积极寻找替代资源缓解资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严峻任务。

(2)未来5~10年,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在中西部地区发生一次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我国城市化历程表明,城市是我国资源和能源集中消耗地区,也是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因此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都在城市。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和下一个10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随着产业转移不断推进和高铁网络快速建设,中西部地区将成为下一个5~10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心,如“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群”、“郑州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同时,未来5~10年,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过快会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将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40年里(到205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总量生态足迹增加1.05亿hm2,建设用地生态足迹将增加0.002亿hm2,人均生态足迹将增加0.11hm2,生态足迹强度将下降0.06hm2/元,生态超载将增加5.68%,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下降0.0064。即到2050年,在现有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生态超载将更加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将持续恶化。

 

文章来源:王小霞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