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水族》
作者:网络信息中心 日期:2014-03-28

作者:杨宏峰丛书主编,韦学纯本书编著

出版: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2月

字数:300千字

ISBN:9787227053606

条形码: 9787227053606

页数:286

关键词:中华民族全书;中国水族;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水族》为中华民族全书的其中一本,从民族概况、经济、政治、文化传承、民族教育、精神信仰等方面对该民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配以图片。叙述详细,内容健康。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水族文化具有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水族》全方位地向读者介绍水族的民族文化。《中国水族》共分十章内容。第一章“水族概况”,包括水族的族称和族源、人口分布状况、历史沿革、生态资源、语言文字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内容。第二章“水族的物质文化”,包括水族的生产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交通习俗、风物特产以及历史遗迹与旅游胜地。第三章“水族的民间文化”,主要介绍水族民间教育、科技、医药、文学、工艺、体育和游戏、造型艺术、歌舞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第四章“水族的社会文化”,主要向读者介绍水族传统社会组织、家庭礼仪、交往礼仪、亲属称谓、婚姻习俗、生育习俗、取名习俗、丧葬习俗和节庆习俗,社会文化部分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第五章“水族的信仰文化”,主要阐述的内容有水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及水书习俗的主要内涵、占卜与预测、各种禁忌习俗以及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第六章“水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主要介绍历史上水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洋教斗争,以及发生在水族聚居地区的抗日斗争。第七章“水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谈及的内容有水语及口传文化的传承、水书抢救和传承、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民间工艺的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传承。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方面,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水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给水族同胞传承本民族文化带来机遇。水族人民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吸纳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我。第八章“水族的族际交往和民族文化交流”,主要讲水族语言及水书的历史文化交流积淀,商业贸易交流,水家学会以及学术文化交流和深圳帮扶援助三都、荔波等水族聚居地区并建立良好的民族友谊。第九章“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选择介绍了水族文化研究过程中有影响的重要人物,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水族同胞的先进事迹未能涵盖进去,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工作。第十章“水族的重要文献”,包括水书的重要文献和汉文文献两部分。由于水书的传承,水族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这里笔者列出了大部分水族文献,为读者进一步了解水族提供了足够的阅读空间。书末的大事记列出的只是部分内容,希望读者通过这些事件,对水族历史和文化有个粗略的了解。

 

本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水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

第二节 人口分布状况

第三节 历史沿革

第四节 生态资源

第五节 语言文字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 水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第二节 饮食习俗

第三节 服饰习俗

第四节 居住习俗

第五节 交通习俗

第六节 风物特产

第七节 历史遗迹与旅游胜地

第三章 水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教育

第二节 民间科技

第三节 民间医药

第四节 民间文学

第五节 民间工艺

第六节 民间体育与游戏

第七节 民间造型艺术

第八节 民间歌舞艺术

第九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地

第四章 水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

第二节 家庭礼仪

第三节 交往礼仪

第四节 亲属称谓

第五节 婚姻习俗

第六节 生育习俗

第七节 取名习俗

第八节 丧葬习俗

第九节 节庆习俗

第五章 水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宗教活动及水书习俗

第三节 占卜与预测

第四节 禁忌习俗

第五节 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

第六章 水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 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二节 反洋教斗争

第三节 保家卫国的抗日斗争

第七章 水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水语及口传文化的传承

第二节 水书的抢救和传承

第三节 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

第四节 民间工艺的抢救和传承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

第八章 水族的族际交往和民族文化交流

第一节 水语及水书的历史文化交流积淀

第二节 商业贸易交流

第三节 水家学会以及学术文化交流

第四节 深圳帮扶援助

第九章 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第十章 水族的重要文献

第一节 水书的重要文献

第二节 汉文文献

附录

一 水族历史大事记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精彩书摘:

序言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族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书全方位地向读者介绍水族的民族文化。

第一章“水族概况”,包括水族的族称和族源、人口分布状况、历史沿革、生态资源、语言文字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内容。第二章“水族的物质文化”,包括水族的生产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交通习俗、风物特产以及历史遗迹与旅游胜地。第三章“水族的民间文化”,主要介绍水族民间教育、科技、医药、文学、工艺、体育和游戏、造型艺术、歌舞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第四章“水族的社会文化”,主要向读者介绍水族传统社会组织、家庭礼仪、交往礼仪、亲属称谓、婚姻习俗、生育习俗、取名习俗、丧葬习俗和节庆习俗,社会文化部分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第五章“水族的信仰文化”,主要阐述的内容有水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及水书习俗的主要内涵、占卜与预测、各种禁忌习俗以及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第六章“水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主要介绍历史上水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洋教斗争,以及发生在水族聚居地区的抗日斗争。第七章“水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谈及的内容有水语及口传文化的传承、水书抢救和传承、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民间工艺的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传承。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方面,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水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给水族同胞传承本民族文化带来机遇。水族人民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吸纳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我。第八章“水族的族际交往和民族文化交流”,主要讲水族语言及水书的历史文化交流积淀,商业贸易交流,水家学会以及学术文化交流和深圳帮扶援助三都、荔波等水族聚居地区并建立良好的民族友谊。第九章“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选择介绍了水族文化研究过程中有影响的重要人物,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水族同胞的先进事迹未能涵盖进去,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工作。第十章“水族的重要文献”,包括水书的重要文献和汉文文献两部分。由于水书的传承,水族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这里笔者列出了大部分水族文献,为读者进一步了解水族提供了足够的阅读空间。书末的大事记列出的只是部分内容,希望读者通过这些事件,对水族历史和文化有个粗略的了解。

水族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一块瑰宝,我们希望这样的优秀民族文化能够发扬光大,并流传下去,成为水族子孙后代骄傲的文化财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对水族文化的了解应该基本足够,同时通过本书提供的重要文献的延伸阅读,读者将走入水族文化的神秘殿堂,充分享受水族文化带来的快乐。

后记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情怀,根据平等尊重、真实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联合学界,以“文化生态学”的创新理念,共同打造《中华民族全书》,力图全面荟萃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景式展示中国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力争成为国内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百科全书。

全书由57卷组成,即在中国56个民族56卷的基础之上,特别推出一卷《中华民族》,以此统领其他56卷,力求达到整个全书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全书以各民族有史料记载之时为上限,下限止于2010年,以期在充分发挥各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地吸收各民族研究的最新成果,着力反映各民族比较突出的一些文化事项与文化成果。

全书各卷的编著者均由热爱并熟悉本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担任,既有享誉国内外的民族学资深教授,也有在某一领域独具造诣的中青年学者。各卷编著者按照全书编纂方案和编写大纲的要求,从本民族的实际和研究现状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悉心考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可靠资料,使各民族文化都能得到平等尊重的呈现和真实可信的表述,同时也集中反映各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真切反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名片”。

全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有关领导及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许多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提供了大力帮助。感谢全书编委会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全书的学术顾问和编著者的辛勤工作。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出版协会、广西民族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民族文学杂志社、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文联、新疆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学会等机构的倾力相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报刊司图书处对全书内容的审查备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领导和文化宣传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审核把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陈英初先生为全书提供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电子版,并做了部分勘误。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为全书的内容审订提供了大力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为全书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全书学术顾问广西民族大学的徐杰舜教授等相关专家不仅亲自编纂《中国汉族》《中国哈萨克族》,还帮助审稿把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张春荣先生为全书图片进行了统一把关和审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郭佳荣先生为全书题写了书名。全书的编纂,还借鉴吸收了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相信,在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与各界的通力合作下,全书的出版发行——

将会以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博大精深的丰厚内容,真实全面的生动表达,新颖深刻的思想亮点,成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长久文化影响力的精品。

将会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承担黄河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将会契合国家外宣形象与国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需求,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将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全书将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国际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深知,由于成书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谬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民族全书》项目组

2012年5月6日

文章来源:王小霞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