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学的转型发展》
日期:2025-02-17

主编:王延中 

副主编:张继焦 祁进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ISBN:9787522831275 

内容简介: 

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传统文化、凝练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文化思想领域的“中国化”,构建人文社科领域的中国话语等,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文社科学者的使命,本书以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主要包括中国民族学之创造型阐释的民族学转型发展,新时代特色的民族思想文化成果,以及有批判意识的学术性文章计19篇,作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其中不乏民族学领域权威专家学者。 

作者简介: 

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院长、教授。《民族研究》《世界民族》主编,兼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荣誉会长。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地区发展、劳动社会保障等问题研究。出版《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等论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 

张继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学学会法人代表兼副会长,研究领域为社会学、人类学。 

祁进玉,青海互助人,土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央民族大学教代会主席团常务副主席、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北民族社区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族群性与社会认同、生态人类学/民族学、东北亚跨文化比较、世界民族与文化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等。主要著作有《走进中国少数民族之:土族》《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土族民族识别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文化研究导论》《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等。 

目录 

中华民族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大创新 王延中 

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麻国庆 

民族研究认识论转向与民族学知识体系重构 何明 

改革开放与中国民族学的繁荣发展——以中国民族学学会为例 色音 

海外民族志的发展历程及其三个层次 高丙中 熊志颖 

认识中国:从费孝通的社会调查经历谈起 周大鸣 

中华文化对于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凝聚力研究 丁宏 

中国民族研究的重大转变:从借用国外理论到建构中国学派 张继焦 吴玥 

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 祁进玉 侯馨茹 

构建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赵旭东 

中国各民族起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 李辉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丽江经验论析——基于田野民族志的个案研究 杨福泉 

从地契印信文献看明清时期青海东部涉藏地区政治社会变迁 索端智 

精神社区及其现实意义 赵利生 马志强 

草地畜牧业的价值链分析——基于内蒙古12个典型纯牧业旗的调查 达林太 齐木德道尔吉 

面向与路径:中亚“东干人”研究的再思考 骆桂花 

生态人类学、牧区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阿拉坦宝力格教授访谈录 范明明 阿拉坦宝力格 

“走向消费”:从民俗文化到消费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小飞 

交互与共生:散杂居地区农村多民族社区的文化交融研究——基于河北省隆化县张三营镇H村的考察 钟静静 李鑫 

互惠的意义——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公益困境”的文化解释 李元元 刘生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