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史研究的基础与前沿”第四讲通知
作者:课题组 日期:2015-06-24

创新工程与社科基金项目联席研讨会

“民族史研究的基础与前沿”第四讲

中国历史上的族际互动与文化认同

主讲人:罗贤佑

时间:2015年6月30日上午10:00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院内6号楼)第三会议室

演讲提要

在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里,有不少理论问题有待深入发掘。“中国历史上的族际互动与文化认同”,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较强理论色彩的问题。

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国长期保持着统一的趋势,而且文明从来没有中断。中国统一的巩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有关。我们应该从民族互动的视野,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发展的轨迹。纵观历史,中国多民族互动的过程,几千年来也没有中断。

中国历史上民族互动的过程,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有和平交往的一面,如文化经济的交流、迁徙、移民、屯垦、贸易、通婚、和亲、设置郡县、羁縻安抚、杂居、融合等等;又有对立冲突的一面,如掠夺、战争、征服、奴役、分化、割据、压制、歧视、强迫同化等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往往是混杂在一起;动机和效果,形成矛盾的统一。需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民族互动,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交融与认同。在中国多民族源流交错、杂居相处、频繁互动的历史大环境中,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是单线、孤立发展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认同性,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生活,彼此吸收对方的文化成果,文化的融合为政治认同提供了基础,各民族之间,发展起持久而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文化是由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构成的,中原定居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两个基本类型。尽管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形成了众多文化区域,但这些区域均可以用农耕和游牧来加以划分。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史,其实就是以“耕”为核心的文化和以“牧”为核心的文化碰撞、交流、演进乃至认同的历史过程。

主讲人简介

罗贤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民族史研究。主要著述有:《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元代民族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突厥世系》(译著,中华书局2005年)、《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少数民族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汉族群入主中原与官僚君主制的延续”

文章来源:方素梅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