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史研究的基础与前沿”第五讲通知(10.13)
作者:课题组 日期:2015-10-12

创新工程与社科基金项目联席研讨会

“民族史研究的基础与前沿”第五讲

民族理论讨论中的融合、交融及互嵌

主讲人:王希恩

评议人:陈建樾、郑信哲

时间:2015年10月13日下午14:00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院内6号楼)第三会议室

演讲提要:

2010年初,中央提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见,此前关于加强民族融合甚至用政策来促进融合的声音被叫停。“交融”与“融合”语义相近、相通,中央为什么要用前者替代后者?2015年5月,中央又提出推动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成为交融思想在实践层面的延伸。融合、交融和互嵌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体现了中央在民族问题认识上的深化。

民族融合,在当今的中国和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表现为民族之间共性的增多,民族界限的淡化。但民族理论界一致的看法是不宜用政策来推动民族融合,因为融合的一个基本属性是自然发生,而不是强力推动。于是,“交融”的理念应运而生,其承载的指导思想是:尊重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能无视民族共性放弃引导,也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忽视民族差异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

民族互嵌是实现交融的具体途径,但必须依从规律、循序而进。所谓嵌入式社区建设,在打破分层、分工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同时要充分尊重居民的选择,不可贸然破坏人群的类聚规律。

主讲人简介:

王希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期从事民族理论研究。主要论著有:《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20世纪的中国民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问题与和谐——中国民族问题寻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全球化与国家的民族属性》(《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族性与族性张扬——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试解》(《世界民族》2005年第4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现代民族”的特征及形成的一般途径》(《世界民族》2007年第2期)、《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关于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民族研究》2010年第5期)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少数民族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汉族群入主中原与官僚君主制的延续”

2015年10月10日

文章来源:陈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