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尹虎彬研究员生平
日期:2020-03-17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民俗学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0年3月13日上午10时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尹虎彬研究员1960年5月生于辽宁宽甸,朝鲜族。1982年6月在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9月在该校攻读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6月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刘魁立教授攻读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

尹虎彬研究员曾在多所国际知名高校访学,主要有:1989年9月~1990年8月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部访问学者;1994年7月~1995年3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7年4月~1999年4月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访问教授。

尹虎彬研究员1987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历任助理研究员(1988)、副研究员(1997)、研究员(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和博士生导师(2008);先后担任民族文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2000)、主任(2003)、所长助理(2004)、副所长(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主任(2011);2014年1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纪委书记(201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主任(2015)。主要社会兼职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2015年1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学术领域为民俗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长期关注民俗学的前沿研究,致力于口头传统和史诗学的学科建设,成就斐然,成果卓著。出版学术专著3部,译著1部;编著多部;联合主编英文论文集2部;发表论文、译文、学术文章近百篇。他秉持学人优秀传统,甘坐冷板凳,研究成果皆为一时之选,在学界影响深远,发挥了学术引领作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年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一致好评,但经过十余年的提炼、修订,直到2015年《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一书才公开出版,堪称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精品。学术成果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主要有:专著《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19世纪以来民俗学的许多观念进行了反思,克服一般文艺学以作家文学为对象的局限性,揭示口头传统的创造力量,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4)专著类二等奖。译著《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年版)被列入钟敬文主编《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2002年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获“第七届(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 译著类三等奖。学术论文《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获“第八届(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荣获其他各类学术成果奖的论著还有:《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获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京师杯二等奖;《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获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学会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历史嬗变中的自足与突奔》,获《民族文学》杂志社1988年山丹奖;《从单质文化到双重文化的负载者》,获《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度优秀论文奖。

尹虎彬研究员先后主持多项重要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口头文学的诗学研究”(1995~1997)、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课题“中国史诗类型学研究”(2002~2006),参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荷兰皇家科学院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2002~2004)。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中社会科学合作研究(CO-REACH-SSR,2009~2012)项目“口头传统的记录与归档——跨学科研讨”,外方合作机构为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与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地区研究所。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项目“中国史诗学”(2013)和“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2014)首席研究员。

2014年11月,尹虎彬研究员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并任副所长,他夙夜在公,兢兢业业,为研究所的学术研究和党建工作奉献了无数心血和精力。2015年,他又担任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所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6年以来,党中央两次巡视中国社科院,社科院党组也对民族所进行巡视,工作任务极其繁重。作为纪委书记,尹虎彬研究员日夜操劳,以对党、对研究所、对每一位干部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殚精竭虑、如履薄冰,事无巨细地做好巡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整改任务。近几年来,在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研究所的所风明显改善,为民族所的再辉煌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

作为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分管科研处和民族语言学科工作,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民族学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民族所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呕心沥血。他先后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理事长、《民族语文》主编、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为民族所的传统优势学科民族语言学再创辉煌统筹谋划,凝心聚力,工作卓有成效。第50次国际汉藏语会议成功举办,民族语言学科三个国家一级学会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民族语言学报》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中国民族语言学网建成并上线运行,“‘一带一路’茶马古道段语言学调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等重要项目完成新一轮创新工程立项,举整个学科之力编撰完成的《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作为民族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系”三部著作之一于2019年顺利出版。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都凝结着尹虎彬研究员的心血。

尹虎彬研究员学养深厚,学风正派,为人正直,秉持公心,深孚众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他都满腔热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中坚持原则,与人为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事公道,谦和坦诚,淡泊名利。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全身心投入工作。研究所举办的各类会议,包括各个学会举办的会议,他都从头至尾全程参加,仔细聆听每一个报告,并认真做笔记,让每一位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感动,为青年学子树立了严谨求实的学术榜样。在患病治疗期间,他仍然时刻关心着研究所的学科发展,在医院和家中带病处理重要事务,并在手术后多次来所,参加研究所党建和学术重要工作。逝世前数日,还给研究所科研处反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意见,为新中国的民族研究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

尹虎彬研究员的逝世,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俗学等学术领域的重大损失,也是民族所各项工作的重大损失。

沉痛哀悼尹虎彬研究员!

斯人其萎,风范长存。尹虎彬研究员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20年3月15日

 

 

 

 

 

附:尹虎彬研究员主要学术成果

一、主要学术论文及学术文章

历史嬗变中的自足与突奔,《民族文学》1986年第1期。

文学的激变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贡嘎山》1986年第1期。

时代的奏鸣曲,民族的奋击史:李根全文学创作论,《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

清代的中朝文学交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穿破这高原的迷雾:评西藏的魔幻小说,《西藏文学》1986年第4期。

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意识与现代意识,《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论新时期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对民族文学的贡献,《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6月号。

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诗美学探索,《文艺评论》1987年第5期。

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主题意向辨析,《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6期。

面对历史的抉择,《民族文学》1988年第2期。

多重选择的世界:民族文学谈话录,《民族文学》1988年第2期。

民族文学批评之我见,《凉山文艺》1988年第2期。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沉思:评《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海南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

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美学探索,《文艺评论》1988年第5期。

论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新观察》1988年第6期。

新时期民族文学的美学辨析,载《中国民族与历史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10月。

赤身裸体,走向上帝:我看江浩及其小说,《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当代满族文学及其意义,《文艺报》1989年12月5日。

神话与象征:扎西达娃的小说世界,《西藏文学》1990年第4期。

纪念《民族文学》创刊十周年,《民族文学》1991年第1期。

当代民族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民族文艺报》1991年第6期。

历史延续中的文学及其趋向:近期少数民族短篇小说透视,《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

感受生命,探索人生:中篇小说《天孕》解析,《民族文学》1993年第6期。

乡土辽东的文学视野,《满族文学》1994年第5期。

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的自我建构,《文艺报》1996年1月26日版。

口头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

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口头诗歌传统与表演中的创作问题──荷马与荷马史诗研究的启示,《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口头诗学的本文概念,《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口头诗学关于歌的概念,《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主题辨析,载关纪新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口头诗学关于“歌”的概念──以《奥德赛》的多重故事结构为例,《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互联网时代的口头传统,《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21日第5版。

作为口头传统的中国史诗与面向21世纪的史诗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

《故事歌手》跨学科的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口头传承研究方法纵谈,与罗斯玛丽.列维.朱姆沃尔特合著,《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论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小说创作,《民族文学论丛》,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走近老舍:一位满族学人的《老舍评传》,《民族文学》2000年7月号。

直挂云帆济沧海:当代满族学人关纪新的学术轨迹,《满族研究》2001年3月号。

口头诗学与民族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帕里、洛德口头诗学试论,载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合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7月。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洛德《故事的歌手》译后记,《读书》2003年第10期。

刘秀传说的信仰根基,《民族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河北民间表演宝卷与仪式语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以后土信仰与民间口头叙事为例,《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民族志:科学与实证,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3年9月,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2590

二十世纪口头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

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殖民地时代东亚萨满教研究的跨文化考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当代大师与活着的经典——《〈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述评,《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数字时代的史诗与英雄叙事,《中国民族报》2008年4月11日。

“同志歆朋为雅集”——清季中朝文人交往与文学交流,中国民俗学网,2019年1月28日,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4&NewsID=4432

中国史诗的多元传统与史诗研究的多重维度,《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口头传统史诗的内涵和特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眼光向下”才能认识传统,中国民俗学网,2019年10月23日,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6278

从语义比较到文明探源——论比较神话学的近代转向,与王倩合著,《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代序),与朝戈金、巴莫曲布嫫合著,《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第1期。

从范式看芬兰民俗研究的现行走向,与徐鹏合著,《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浅谈后土与后土崇拜传统,《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民俗学与民族文学——重温钟敬文先生多学科的民俗学思想,《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

口头传统的跨文化与多学科研究刍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2年第2期。

多神崇拜与一神独尊——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庙祭考,《民族艺术》2014年第1期。

《多神崇拜与一神独尊——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庙祭考》问答、评议与讨论,与郑渝合著,《民族艺术》2014年第1期。

传承论的民间信仰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历史文化时空状态下发生的节日民俗,《节日研究》2014年第1期。

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民俗学的数字化档案建设,《节日研究》2014年第1期。

“民间文学”新思维,《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第3期。

尊重普遍原则与坚持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4期。

“传说动力学”批评,与陈泳超等合著,《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第4期。

整体性、逻辑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中国神话母题索引》述评,《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第6期。

民俗学是人文学术的一个领域,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年11月27日,http://ex.cssn.cn/shx/shx_sxk/201411/t20141127_1419068.shtml。

作为表演的卡勒瓦拉,与劳里.航柯、刘先福合著,《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

《故事的歌手》,《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2期。

生活世界和自然秩序中的传统文化价值,《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6期。

寻求中国史诗学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6日。

论复兴传统过程中的社会价值观重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第2期。

人生苦短 艺术长存——沉痛悼念安娜-丽娜.西卡拉教授,与徐鹏合著,《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2期。

从“科学的民俗研究”到“实践的民俗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绘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地图集的构想,与龙国贻合著,《民族语文》2018年第5期。

回归实践主体的今日民俗学,《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9期。

二、主要专著、译著和编著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尹虎彬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故事的歌手》,[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著、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荷]米克尼.希珀著,尹虎彬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尹虎彬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年11月。

《全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选择》,朝戈金、尹虎彬、杨彬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5月。

《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6)》,王延中主编,方勇、尹虎彬、陈建樾副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

《当代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批判性参与》,王延中、方勇、尹虎彬主编,刘泓执行主编,[土] 乌穆特.奥兹基瑞穆里著,于红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7)》,王延中主编,方勇、尹虎彬、陈建樾副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8):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王延中、隋青主编,方勇、尹虎彬、陈建樾副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尹虎彬主编,王锋副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

(王锋整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