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二战后族群史研究凸显于美国学界的动因分析
日期:2015-07-22

内容摘要: 二战前,作为"民族学的附庸和考古学的侍女",族群史研究一直发展缓慢、影响微弱。战后,史学因借鉴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方法而展示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族群史研究逐现端倪于美国史学界;在美国的民族学人类学界,民族学人类学也逐渐迈出"历史化"的步伐,族群史研究开始在美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发生较大影响。这与战后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和学界的新变化息息相关。其中,1946年《印第安人权利申诉委员会法案》在美国国会的通过和印第安人权利申诉委员会的建立,1953年由印第安人权利申诉委员会推动、美国司法部和印第安纳大学合作的"大湖区-俄亥俄流域研究计划"的出台,成为族群史研究凸显于美国学界的直接诱因和重要表现,为战后美国民族学人类学与历史学,尤其是社会史之间关系由疏离到日益密切,以及"历史人类学"在美国和西方学界的发轫起到了重要的促动和铺垫作用。本文尝试对影响战后族群史研究凸显于美国学界的诸多动因进行深入分析,为全面理解族群史研究发生发展的学术脉络提供新的视角。相信,族群史研究的追根探源对理解相关新兴研究领域——西方"历史人类学"而言,也不无补益。 


关键词:族群史; 西方历史人类学; 美国印第安史学; 社会史; 西方新史学;


作者:刘海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来源: 《世界民族》 2014年 第1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