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潜在的“人类”显在的“民族”
——中国人类学的民族情结
日期:2016-07-19

内容摘要: 人类学自传入中国以来所产生的学术成果多与"民族"有关。这里的"民族",既含有"民族一国家"之义,也指具体的族群,同时还关乎中国学界的民族情结。这使得人类学落地中国后的调查成果,较少有普适性的科学民族志提升,而更多地凸显出以国族为核心的本土救亡。本文由"Ethnography"的汉语化追溯,通过汉语表述的"民族志"历程,反思民国以来民族情结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人类学;民族学;民族;民族志;


作者:王璐(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2015年 第3期


中图分类号:C912.4;C95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