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现今与历史两岸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成功召开
作者:木仕华 日期:2007-10-09
    2007年9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承办的“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现今与历史” 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市召开。  研讨会首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教授致开幕辞。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黄树民教授代表台湾学者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杨建国副秘书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慈济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青海民族学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33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按论文涉及的主题分为七个单元讨论。第一单元“藏彝走廊族群格局及其研究”,主要论文有李绍明的《论藏彝走廊族群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孙宏开的《藏彝走廊与藏缅语族语言》,黄树民的《 Zang-Yi Corridor as a Research Platform in Modern China Studies》,石硕的《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互动》。第二单元“藏彝走廊的历史记忆研究”,主要论文有彭文斌的《诸葛亮与汉藏边缘的族群空间建构》,木仕华的《谁是MOSO:论古摩挲的分化与“纳系族群”的认同及识别问题》,卢梅的《番民、臣民与公民:晚清康区改流中的民族与国家意识》,先巴的《青藏高原河曲民族走廊初探》。第三单元“藏彝走廊族群研究及其方法论” 主要论文有何翠萍的《“家”的人类学研究在藏彝走廊之可能性与重要性》,翁乃群的《伯-纳日的共生、依存和互构关系:历史与现实》,马成俊的《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徐君的《“沟域”——经济、社会、文化个案解剖》。 第四单元“生态地理环境、医药健康与物质文化”,主要论文有蔡博文的《藏彝走廊少数民族族群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胡正恒的《云南丽江纳西族之在地生态记忆与其生物多样性经营作为一种族群沟通之符码化再现系统》。第五单元“现代化与社会文化变迁” 主要论文有杨福泉的《“藏彝走廊”云南西北部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刘绍华的《Opiates and the Capitalist Modernity in Nuosu(Yi) Society》,和少英的《云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及其“跨越式”发展》,余舜德的《体验现代家居生活(Experiencing domestic modernity)》,张建世的《凉山彝族银器制作工艺现状调查》。 第六单元“宗教信仰、仪式及其变迁”,主要论文有李静生的《硬收拾与软控制:纳西族东巴教中的“暑”(精灵)观念研究》,李英的《纳西族的桑尼、毕、扒》,谢继胜的《甘肃宕昌本本信仰与藏族本教的比较研究》,廖旸的《甘肃宕昌藏民的信仰》。第七单元“族群认同及其社会文化互动”,主要论文有李星星的《甘洛尔苏藏人考察纪略》,刘夏蓓的《论卡里岗人的族群认同及认同维度》,艾菊红的《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动态过程:陇南宕昌藏族的实例》,袁晓文的《“藏彝走廊”中的尔苏藏族研究综述》,侯红蕊的《族群认同的多维度思考——以“shuhen”的“藏族化”历程为例》,李晨升的《厂马:一个贵琼人村落的族群认同和社会变迁》。 会议期间还展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藏彝走廊课题组拍摄的影视人类学片子《冬祭》、《宕昌春节》。
    “藏彝走廊”是已故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1980年代提出的一个兼顾该区域历史和民族关系格局的历史地理和民族文化关系区位概念。 它主要指川、滇、藏、甘、青五省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河流所构成的高山河谷毗邻地区。“藏彝走廊”区域因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大江纵穿南北奔流而过,在崇山峻岭中形成南北贯通的天然河谷通道,自远古时起即成为众多民族或族群南迁北伐、迁徙流寓的历史地理场域,也是历史上西北与西南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往来的重要孔道。历史上的西北氐羌族系民族的南迁;中古时代的唐宋王朝、吐蕃、南诏和大理政权间的角力对垒;十三世纪蒙古铁骑征服大理政权;及至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都以藏彝走廊为平台或通道。尤其是藏缅语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堪为一条特殊的历史文化沉积区域,其中的民族文化具有异常鲜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民族、历史、语言及考古等研究而言是一个极具独特价值的历史、地理、文化区域。“藏彝走廊”一词,比较准确、简约地概括了这一特殊区域的民族分布格局及历史、地理及生态的特点。“藏彝走廊”概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响应与认同,不少研究西南民族的学者已正式使用这一概念并对其间的族群关系、历史、地理、生态、文化从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生态学、民族植物学、经济学、宗教学等多学科角度展开研究。对于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史,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历程的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现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平台。
    藏彝走廊现有人口1000余万,其中少数民族占530万,主要为藏缅语族中藏、彝、羌、傈僳、纳西、白、普米、独龙、怒等民族, 以及少量的苗瑶语族中的苗族,以及壮侗语族的傣、壮、布依等族。 虽然当下该走廊的汉族数量不小,但主要是明清以后,尤其清末以来迁入该走廊的东部地区。 由于藏彝走廊区域是为当下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富集区域,从而受到中外多学科学者的高度关注, 并成为世界上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及彼此关系的重要区域。 在当下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该走廊也成为了研究如何保护生物和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
    本次会议是继2003年11月在四川成都举行“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和2005年9月在四川大学举行的“藏彝走廊”学术研讨会的延续。与会的海峡两岸学者在发言中简要回顾了藏彝走廊研究的沿革和发展现状、国内外前辈学者对于藏彝走廊研究的贡献、国外学者藏彝走廊研究的进展,并对藏彝走廊研究现状与方法论,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和展望。本次研讨会,其宗旨即在推动和深化这一特殊的多民族文化过程和关系区域的研究,以及对该区域现代化发展、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在研讨会结束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翁乃群研究员致简短的闭幕辞,并对海峡两岸与会代表给予研讨会的热情和积极支持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研讨会得以顺利圆满的召开,是与青海省台办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分不开。 19日青海省台办副主任张国钧不仅在百忙中拨冗参加了研讨会的开幕式,并于当晚主持了青海省台办为研讨会全体与会代表特设的晚宴。 在晚宴开始,张副主任向与会代表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郝时远先生和黄树民先生分别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台湾与会代表向青海省台办致感谢辞。  
    
    
相关主题:藏彝走廊族群 社会文化
文章来源:木仕华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