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工作大事记(2017年5月)
作者:林浩 日期:2017-06-15

民族工作大事记(2017年5月)

来源:原创   作者:林浩

 

5月4日,《光明日报》报道,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河南省安阳市首次发现具有古代游牧民族特质的墓群,这批初步判断是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的18座墓葬,集中出现在殷墟遗址保护区是非常难得的,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日,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青海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大成果——撒拉族手抄本《古兰经》影印版正式出版发行。长期以来,这部《古兰经》由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最(宗教大法官)保存,目前藏于该县《古兰经》珍藏馆内,不轻易示人,被珍视为撒拉族800年发展历史的沧桑见证。该部《古兰经》共三十卷867页,分上下两函,抄写年代约为11世纪之后,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三本手抄本《古兰经》之一。(《青海日报》5·5)

同日,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了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副教授胡安·弗朗西斯科·萨拉萨尔(Juan Francisco Salazar)等人编著的新书《人类学与未来:研究正兴起的未知世界》(Anthropology and Future: Researching Emerging and Uncertain Worlds)。该书着眼未来,阐明了人类学家如何通过理论与实践探讨未来,并介绍了一系列该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方法。

 

5月9日,《中国民族报》报道,近日,辽宁省下发《辽宁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实施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促进锡伯族聚居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协办的“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项目座谈会暨启动仪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行。该项目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对口述史料的收集方法上,采用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特点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声文图茂信息,旨在建立首个完善的中国民族工作历史的多媒体数据库。(《中国民族报》5·12)

 

5月12-13日,由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内蒙古的发展及模式、民族工作的先进经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城市民族关系等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理论研讨。(《中国民族报》5·19)

 

5月21日《内蒙古日报》报道,近日,《宁夏通志》最后一卷《卷首》正式出版印刷,标志着25卷本的《宁夏通志》全部编纂出版完成,结束了宁夏没有通志的历史,填补了国内关于宁夏通志的空白,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性意义。该通志,约2000多万字,涵盖军事、人物、商贸旅游、教育等方面,是宁夏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大型志书。

同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文物局在曼德拉苏木洞窟内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彩绘手印岩画,被定名为乌库勒础鲁图手印岩画,距今有一万多年。该岩画很可能代表某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为进一步研究当地人类活动提供了宝贵材料,对我国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资料。(《西藏日报》5·28,《内蒙古日报》5·29)

   

5月22日,经过近10年编校,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疆图志》整理本在乌鲁木齐市首发。《新疆图志》是目前所见新疆方志中分类最丰富、体例最完备的一种,被誉为清代新疆的“百科全书”。而整理本,第一次将《新疆图志》原书里分离的图、志合刊,并对图志中与新疆及其周边直接相关的人名、地名编制了详细索引,对新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汇报》5·23)

 

文章来源:林浩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