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亚东干语言研究》评介
作者:赵星华 日期:2004-07-15
  由海峰博士撰写的学术专著《中亚东干语言研究》一书最近由新疆大学出版社作为系列丛书“博士文库”之一出版了。    
  东干族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源于中国的回族。现主要居住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近11万。形成中亚东干族  的主体民族是一百多年前自中国迁入的回族,这批回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清朝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失败后,进入当时俄国七河地区的起义残部,另一部分是1882—1884年间俄国政府将伊犁地区归还  中国后而陆续迁入俄国境内的,两部分移民共万余人,是今曰中亚东干族的源头。在东干族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部分当地民族,如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俄罗斯人的成分,但仅占极少一部分。    
  东干语是东干族使用的语言,是汉语陕甘方言在中亚的特殊变体。东干语内部分为甘肃方言和陕西方言。现代东干书面语言是以甘肃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甘肃方言的语音为标准语音,以20世纪4O—8O年代东干族作家创作的东干语文学作品为标准语法规范的现代语言。东干文在经历了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形态后,至1954年演变为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并使用至今。    
  作者海峰女士是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此之前,她曾取得汉语、少数民族双语研究的硕士学位,她在一般语言学、维吾尔语、汉语、俄语方面都具备扎实的功底。海峰女士是我国第一位研究东干语的女博士。她在2O00年5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深入到吉尔吉斯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东干族聚居区进行语言调查。在调查期间,她克服了种种困难,走访了楚河两岸绝大多数东干族聚居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语言材料,并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资料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为本书的撰写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中亚东干语言研究》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有关东干语语言研究的学术著作。它运用汉语方言调查的  基本方法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了东干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层面的基本特点,并总结分析了前人对东干语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东干语内部的方言分歧及东干拼音文字的创制和使用情况。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不仅全面、科学地介绍了中亚东干族及其语言文字,而且还研究了一些有争论的和比较深层的问题。比如,对东干语是否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是否是一种“混合语”的问题,她都作了科学的探讨。    
  东干语应看作是一百多年前汉语陕西话、甘肃话在中亚地区受到其他语言的强烈影响而发展成的一种特殊变体。从其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和词汇构成来看,特别是从其基本词汇来看,都不能说它已发展成为一种远离汉语的独立的语言。作者在这部著作中反复论证了这一点。另外,曾有研究者认为东干语是一种“混合语”。实际上,东干语的口语有陕西话和甘肃话之分,东干语的书面语是以其甘肃话为规范的,但无论哪一种话的口语都与东干语的书面语言有一定的差别,在口语中比书面语中较多地会遇到一些“混合词组”、“混合句”现象,如在词组或句子中加有不少非东干语词汇,但这仅仅是借词多而出现的“混合词组”、“混合句”现象,不能因此就把它定为“混合语”,也不能因吸收了俄语或突厥语族语言的句型表达方式来造句就说东干语已成为“混合语"了。有不少少数民族语言中都有较多的汉语借词,也吸收了汉语句型表达方式造句,我们也未把它们视作“混合语”。作者在这部著作中使用了“混合倾向”这一提法,她不认为东干语是一种混合语,只认为是语言发展的某种倾向而已。在这方面,可以说海峰女士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项研究的空白,也代表了目前国内东干语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亚东干语言研究》作为一部比较语言学著作,它有极强的内在特点,这就是其资料的全面性和翔实可靠性。该书在资料的搜集、分析和甄别上下了很大工夫。所运用的资料不仅有汉文的,还有大量俄文、英文、日文、德文等外文资料;既有学术专著、论文,也有语言调查材料等,均具有权威性。在附录词汇表、长篇语料、借词词汇表等的收集方面,既作到了全面、可靠、细致,又极具代表性。附录部分的加入,使得该学术专著更具全面性、权威性,更具有说服力。    
  《中亚东干语言研究》一书采用的是东干语与汉语普通话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东干语的语言特点在与汉语普通话的对比分析中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读者阅读了这部著作后,就会对操东干语的东干人的其他信息产生兴趣,而这些信息正是这部著作的基本组成部分,进一步,读者可以了解到在东干语和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究竟有何异同。可以说,这部著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同时它还能为研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及其方言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另外,该书的研究成果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第一,可以使我们对国外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能从中汲取可资借鉴的内容,为制定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提供参考;第二,它不仅为国内西北方言及回族语言研究增添了新鲜语料,而且在增进国内外回族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方面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第三,中亚民族通过东干族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对东干语的研究能够增强中亚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加强中亚与中国之间的友谊,从政治上讲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关主题:少数民族语言 研究 书评
文章来源:图书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