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月梅: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呼伦贝尔地区的实践与启示
日期:2019-01-15

 

一、理论回顾与研究目的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现象。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样遵循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创造发展了内容丰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遵循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践行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半个世纪的实践中不断促进我国各民族间的团结、发展与和谐,极大地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入发展趋势。

然而在现有学术成果中以某一个民族地区为个案,深入考察和研究现阶段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的举措、呈现特点以及经验启示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针对这一学术研究上的不足,笔者以我国呼伦贝尔地区为例,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考察:(1)梳理阐释历史上呼伦贝尔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况。(2)以海拉尔区和鄂伦春自治旗为两个不同个案,分析介绍呼伦贝尔地区现阶段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的具体举措。(3)总结归纳呼伦贝尔地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经验与启示。旨在为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研究补充真实的、可信度高的一手调查资料,为开展其他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考察提供相应的方法经验和理论参考。

二、呼伦贝尔:多民族杂居的历史传统

呼伦贝尔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古人类——扎赉诺尔人。该地区还是我国多个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素有“北方民族文化摇篮”的美誉。在公元前200年至清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里,东胡、鲜卑、室韦、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均起源于此,并先后建立了不同的少数民族政权,为生活在这里的各世居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以游牧、游猎(森林狩猎与渔猎)为特点或二者不同程度相融合的生产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方式。

清代以后,呼伦贝尔地区在人口数量、民族结构、地域文化和民族关系上均出现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内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日、俄侵略下外国人口的迁入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上。首先,清朝于雍正年间和光绪末年实施的两次移民政策,推进拓展了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度与广度。其次,随着我国近代边疆形势的日趋复杂,特别是受到沙俄中东铁路的开通运行以及日本“满洲移民”侵略政策的影响,不同国籍、背景的侨民进入呼伦贝尔地区,增加了该地区人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运动走向成熟,呼伦贝尔地区被纳入到了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辖区范围内,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历经行政区划变革,1954年成立呼伦贝尔盟,2001年改为地级市行政设置。在内蒙古自治区70余年的运行中,呼伦贝尔地区已经由历史上的多民族共生区域演化成为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区域。

三、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呼伦贝尔地区的举措

上述有关对呼伦贝尔地区多民族杂居历史传统的阐述分析,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存在特点以及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下文重点以呼伦贝尔地区的海拉尔区和鄂伦春自治旗为不同观察视角,通过考察该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中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以及该地区不同民族在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具体形式,对该地区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的现状与特点做一分析探讨。

(一)在推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条件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是呼伦贝尔地区从社会层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保障。在具体举措上,海拉尔区重点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加大公共场所(福利院、养老院、群众活动场等)的建设力度为主线,来不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鄂伦春旗政府在提高、改善民众居住条件和公共硬件基础方面,也同样做出了巨大努力。主要包括城镇棚户区改造项,城镇道路修缮,污水、垃圾处理,广场公园建设,集中供热等项目,重点涉及了旗境内的9个乡镇。

(二)在不断改善地方经济结构中为各民族充分合作创造条件

不断改善地方经济结构,是呼伦贝尔地区从经济层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关于这一点,海拉尔区政府通过调整农牧业的规模、结构,以及完善现代农牧业供给体系的方式,为各民族在经济层面中的充分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改善地方经济结构方面,鄂伦春旗则以生态建设、猎民村建设为主线和亮点,努力营造出了绿色、和谐、公平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三)在重视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民族的语言关系,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条件

充分发挥语言相通的良性效应,是呼伦贝尔地区从文化层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顺畅展开的重要基础条件。多年来,海拉尔区政府通过普及双语教学的形式,不断加强各民族在语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

鄂伦春旗则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以抢救、发掘鄂伦春民族语言为主体的抢救、打造鄂伦春族特色文化项目上。在民族语言的抢救与发掘方面,该旗围绕在学校开设鄂伦春语言课程和编纂鄂伦春语读本来开展保护和宣传工作。

(四)各民族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

从概念上来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各民族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则可以理解为本民族对“他民族”,以及“他民族传统文化”所持有的接受、包容或欣赏的情感,呈现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和方面,是衡量、体现民众认可、接纳“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和考察视角。在呼伦贝尔地区主要以族际通婚,以及相同地域认同心理的形成而得以体现。

首先,从呼伦贝尔地区民族人口的分布格局与数量来看,具有典型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同时人口比例中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我国其他省区,为该地区族际通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平台。

其次,历史、自然资源上的共享,培育了呼伦贝尔地区各民族相同的文化自豪感和相同的自然观,进而形成了相同的地域认同心理。主要体现在积极加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世代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民族,他们用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应对着各种自然灾害和保护着草原生态环境,为该地区赢得了“世界上最好的草原”这一美誉。

四、呼伦贝尔地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与启示

上文在梳理历史上呼伦贝尔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况的基础上,以海拉尔区和鄂伦春自治旗为不同个案,对政府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的具体举措,以及各民族在情感上相互亲近的重要体现形式进行了考察分析。从考察结果来看,有以下总结和启示。

首先,历史上呼伦贝尔地区具有以我国北方世居民族为核心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并且从清朝时期开始逐渐出现由北方民族之间,向北方民族与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原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过渡的趋势,同时伴随国际移民的迁入,这里成为我国民族民主政治思想较早酝酿并产生影响的区域,出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萌芽。

其次,从考察该地区现阶段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的具体举措来看,无论是在地处中心地带的海拉尔区,还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闭塞的鄂伦春自治旗,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众居住条件,调整改善地方经济结构,在重视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语言相通的良性效应等方法措施,在其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政府工作投入和任务部署中,均占据重大比例和优势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呼伦贝尔地区在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不断完善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正确认识与科学实践工作。

(一)在正确理解和宣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切实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

(二)充分重视各民族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使其成为构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有力推手,使各民族交往交流实现“交融”的自然结果

 

 

 

 

(摘编自《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呼伦贝尔地区的实践与启示》,马爽/摘编)

(作者简介:赵月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