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既要保护非物质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既要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价值观,又不能忽视其背景和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及其生存空间这两个层面实施全方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实现,离不开它所依托的民间社会这一主体。这其中既包括传承人(或群体),也包括共享这些非遗的地方社会的普通民众。在当前的非遗保护之中,民间社会的作用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很少能与政府的作用并置。
2008年,岫岩满族皮影戏收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隶属于传统戏剧类别。2012年11月,其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其传承和保护中,可以看到民间社会主导的民间传承和政府主导的官方传承两条路径。对二者存在状态和彼此关系的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非遗保护中不同保护主体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皮影戏在岫岩地方社会的历史形成与当代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不同时期呈现出请神酬神或娱乐众人的不同功能。当下虽陷入不断式微的境地,但其在民间的流传一直没有中断,与当地满族民众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皮影戏在岫岩地方社会中是如何呈现的?皮影戏的非遗保护工程与皮影戏的民间传承如何整合?为此,2014-2018年,笔者连续4年追踪调查岫岩满族皮影戏。本文中凡未明确注明出处的材料,都来自这期间的田野调查。
一、历史传统与现状
皮影戏的起源常被追溯至汉武帝因思念故去的李夫人请方士用幻术招魂的凄美爱情故事。但魏力群和康保成两位皮影戏研究专家均认为,皮影戏的真正起源与隋唐时期佛教的传入有密切的联系,佛教以影说法的形式促成了皮影戏的产生;明清乃至现在的皮影戏,与佛教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戏神多为观音菩萨,剧目多为佛教内容,演出地点多在寺庙等。
民国时期,关于皮影戏的记载见于辽宁多地的县志中。笔者在与《凤城县志》差不多同时期的《岫岩县志》中并未找到关于皮影戏的记述,但是岫岩作为与上述地区相邻的县域,其近世的皮影戏在民众中的存在形式应该也与上述记述相似,即为民间信仰服务的“愿影”是岫岩皮影戏存在的主要形式。人们用皮影戏许愿求神灵帮助,并在愿望达成后请班唱影作为答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有过受到极“左”思潮影响的阶段(如“文革”期间)。在这个时期,民间信仰作为“封建迷信”被压制,民众娱乐形式受到限制。皮影戏的艺术欣赏价值,即它的娱人功能,成为传承延续的主流因素;皮影戏的请神许愿功能则因民间信仰的压制而中断。
二、当地社会文化中的皮影戏
岫岩皮影戏与岫岩满族民众的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成为地方社会文化独特性的一部分。
(一)还愿酬神
由于皮影戏与佛教的渊源联系,滦州皮影戏艺人大多认为观音菩萨为皮影戏的创始人和行业神,与滦州皮影戏关系密切的岫岩皮影戏也是如此。据皮影戏艺人讲,正因为皮影戏的祖师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故而民间认为皮影戏“出口成愿”,是专门用来还愿的。
(二)承载生活愿景
民间的皮影戏演出,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愿望。这些愿望归结起来不外乎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远离灾难不幸的愿望两大类,充分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害的朴素心理。
在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方面,人们的许愿行为可能发生在一年之初要开始进行生产劳动之时,或要开始从事某项活动之时。此时,人们专注于未来,希冀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能在神灵的保佑下达成,由此在神灵面前许下愿望。
(三)体现民间信仰
在皮影戏民间实践中,人们多是向哪位神灵许愿,就向哪位神灵唱影还愿。还愿对象的多种多样,充分体现了地方民间信仰的丰富性和杂糅性,此与岫岩这一地域社会中满族和汉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密切相关。
三、一个民间愿影仪式
在当前阶段,岫岩满族皮影戏在民间主要以个体家庭愿影的形式呈现,即它们从愿和影两方面形成了百姓请影和影班唱影的生活实践,同时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展现着岫岩满族民众的生活世界和观念世界。2016年11月,在岫岩T乡就上演了这样一场皮影戏。
(一)愿影仪式之前的许愿仪式和写影
愿影既为还愿仪式,必然与此前的一个许愿仪式相关联。许愿时,人们为某种愿望向神灵请求帮助,并允诺愿望达成后唱影酬神。愿望达成后,人们要践行诺言,请班唱影还愿。唱影东家与影班确定唱影的时间、场次和价目,并告知自家所在位置的过程,在皮影戏行当中称为“写影”。由于许愿的环节通常非常个人化和隐秘,因此无论是影班还是其他无关人士都无从得知,但是在东家与班主写影过程中,东家会告知班主曾因为哪方面的问题向哪位神灵许过愿,以便班主明确唱影的性质和答谢神灵的内容。因此,这些信息都可以从班主处间接获得。班主Z告诉笔者,此次的东家与他同是T乡的居民,以前也请他唱过影,算是老主顾。至于东家为什么事还愿,班主可能当时也不知情,所以也没有说。
(二)作为一个完整仪式而存在的愿影
愿影作为皮影戏在民间的呈现形式,是一个完整的还愿仪式。在仪式进展过程中,请神、酬神和送神三阶段的仪式进程十分鲜明。班主扮演类似祭司的角色,指导东家如何准备供品,并主导着整个还愿仪式的进程。
总之,在民间愿影中,皮影戏首先作为人们愿望达成后酬谢神灵的一种工具而存在,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献祭品,发挥着请神酬神的作用。而娱乐众人的功能因其与人们欣赏需求的脱节而非常微弱。
四、传承与保护
岫岩满族皮影戏被纳入非遗保护名录后,在其民间的原生态发展传承路径之外,又多了一条由政府推动和主导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一)以请神酬神为主的民间传承及其困境
从当下岫岩满族皮影戏在民间的呈现状态可以看到,在民间传承中,传承的动力主要来自民众的现实需求。它以原生态的形式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中,与人们的民间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利用它求神祈福以满足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美好愿望。艺术层面的皮影戏演出作为酬神还愿仪式的一个环节而存在,请神酬神是它的首要功能,皮影戏作为还愿工具的历史传统在此过程中得到加强。民间信仰是支撑岫岩满族皮影戏在民间传承至今的根本。相对于它的兴盛时期,这种传承面临着递减式传承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技艺水平、影班数量和影响范围上。
作为还愿工具的皮影戏,请神娱神是其根本。老腔老调的皮影戏与现代人的审美和欣赏相脱节,造成欣赏群体的不断萎缩。
岫岩皮影戏艺人数量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艺人离世、转行以及收徒难,影班也随之在消失和合并之中。
影班的存在使与此相关的民间信仰活动能够有所体现,并得以延续,而影班的减少则会带来相关民间信仰活动的衰微,造成皮影戏流传和影响范围的递减。
(二)以娱乐众人为主的官方传承及其困境
在官方传承中,皮影戏保护和传承的动力来自政府非遗保护部门。非遗保护部门从岫岩皮影戏作为民间活态传承的传统戏剧类项目这一定位出发,强调它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和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受众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保护和传承。
非遗保护工程是促使皮影戏这种衰落的民间艺术重回大众视野并获得传播的重要机遇。单纯地将皮影戏作为传统戏剧来保护的官方传承,虽在一定意义上与民间传承形成互补,但由于忽视了皮影戏生存的民间信仰根基和民俗土壤,注定是片面化和碎片化的保护。
非遗保护工程对皮影戏的保护,主要从它作为传统戏剧的类别而重点落脚在其艺术价值,即娱人功能上。
官方传承客观上使皮影戏在民间传承合法化,与皮影戏相关的民间信仰活动得到一定恢复。一方面,皮影艺人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乐于在民间行走,在更多地满足民众需求的同时,也达到管理部门的演出传承要求;另一方面,百姓也乐于唱影活动被认定为非遗实践活动,由此不必再“偷偷摸摸”地进行。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原来在价值上比较负面的“民间文化”经过选择程序之后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下。在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民间文化的影响是有局限的。岩皮影戏的情况亦是如此。虽然它被纳入了非遗的保护体系,但是非遗保护部门囿于过去的传统价值判断,仍视皮影戏存在的民间信仰根基和许愿还愿活动为迷信。有不少从业者在主观上刻意回避影戏在民间愿影中是酬神还愿仪式的一部分的事实。
(三)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要求人们不能仅局限于保护非遗项目本身,还应将传承和实践这一遗产的群体及其生活世界纳入考量,因为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特色经济、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变迁等无不作为整体性的要素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当下不断式微、陷入困境的岫岩满族皮影戏的例子证明,对于民间社会而言,这类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作为民众生活世界的一部分,非常符合整体性保护的原则。由于时代发展变迁的冲击,这种民间传承遭遇了发展困境,需要政府的官方传承路径发挥相应的作用。
民间传承和官方传承这两条路径的背后分别对应民间社会(传承人群和传承人)和政府(公共部门)两大主体。在非遗保护这个二者共同的事业中,各有所需,各有所能。在非遗保护工程中,民间传承的文化通过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被纳入公共政策保护体系,从而增加了其活动的空间和传播的机会,成为公共文化。政府与社会,成为公共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双元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政府发挥引导、指导、规划、规制的重要作用,提供场所、设备,也提供具体的文化内容;社会通过自组织,对大众的文化需求进行筛选,体现了公共文化的选择性、连续性、可持续性和代表性。只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合作,才能高效建立符合社会成员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马爽/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