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学人类学前沿动态:《民族研究》论点摘编与综述(2018下半年)
作者:刘海涛 日期:2019-02-20

《民族研究》是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荟萃了民族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包括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在内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2018年下半年(即《民族研究》20184-6期),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版块一如既往地关注基于田野个案的民族学人类学实证研究,基于文献的民族学和民族志理论问题探索,以及国内外人类学相关研究述评。

 

一、基于田野个案,分别对纳人达巴的“古布”仪式、青海土族青年移动互联网实践、民众生活中的岫岩满族皮影戏及其传承保护、在韩中国朝鲜族社会融入等现象和问题展开深入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多种实践与多重关系:纳人达巴的“古布”仪式》(作者陈晋,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讲师。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指出,面对无书写传统的社会时,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口头”或“口述”等词汇,来形容、定义该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与文化特征。这一思路限制了对传统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川滇交界纳人(摩梭人)达巴主持的“古布”仪式表明,视听、语言和行动等多种实践形式在仪式过程中的交织并行,共同推动和实现了纳人对人、精灵、神之间多重关系的再现与想象。综合在一起的仪式实践体现了当地社会生活的复杂情境。

《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基于青海土族青年移动互联网实践的考察》(作者姬广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五十村年轻村民日常生活中“快手”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为例,揭示出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实践对于消解传统城乡二元对立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快手”呈现出都市和乡村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交叠的情景,展示出网络时代城乡文化并存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快手”成为城乡边界消解、城乡文化拼接的舞台。

《民众生活中的岫岩满族皮影戏及其传承保护》(吴凤玲,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重点呈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岫岩满族皮影戏在民众生活世界中的现实存在状态及其传承与保护。不断式微、陷入困境的岫岩满族皮影戏,一方面展示了民间社会在非遗整体性保护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昭示出统合政府和民间社会双元主体力量在公共文化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分化与差异:在韩中国朝鲜族社会融入的人类学研究》(作者马伟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陈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指出,在韩中国朝鲜族的职业分化,是导致该群体社会融入存在较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普通务工群体在经济融入中的边缘化特征,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与文化融入中呈现出封闭与异质的状态;中高端职业群体成功融入韩国社会,促进了他们与韩国人之间的深层互动及文化融入的同质性。研究中国朝鲜族融入韩国社会的分化与差异,不仅可以展现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对朝鲜族跨国理性流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引导意义。

 

二、基于文献,分别对狩猎采集社会及其当下意义、作为行动者的摄影机、人类学视野下的岛屿与世界等民族学人类学理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狩猎采集社会及其当下意义》(作者范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指出,文化与自然两分是晚近以来的分类。这样分类在许多传统社会里并不存在。狩猎采集社会得以存续至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文化与自然两分的宇宙观与价值观。这是狩猎采集者理解与处理自身与周遭环境关系的源泉,体现了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性智慧。正因为如此,与“原始”结缘、“停滞”不前的狩猎采集社会对于理解当下事关发展的命题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作为行动者的摄影机:影视人类学的后现代转向》(作者富晓星,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强调,自人类学诞生以来,摄影机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应用在田野工作之中。在后现代视域中,摄影机的科学性被质疑和解构,其能动性渐渐呈现。本文提出“作为行动者的摄影机”这一概念,由此重新审视影视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脉络,揭示影视人类学的后现代转向。赋予摄影机及影像以充分的独立性,有助于从知识论角度解答作为交叉学科的影视人类学的根本问题。

《人类学视野下的岛屿与世界》(作者麻国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指出,岛屿研究在人类学学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理解作为多元现代化力量与全球化交织场域的岛屿世界,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该文基于“从岛屿看世界”的视角,探讨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多样性联系。同时,以整体多样性和开放流动性的角度,考察岛屿研究的各种面向,审视海陆互动中岛屿内与外的变迁,分析岛屿世界卷入全球网络的动态历史过程。岛屿世界混合和融汇了来自外部世界不同的文化要素。在全球化影响下,岛屿的剧烈变迁与不断调适成为时代新特点。

 

三、民族志理论与范式专题研究

《自我民族志:整体人类学路径反思》(作者徐新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指出,民国以来,国内民族志作品大多呈现为聚焦中观族群或社会的他者表述,对人类整体与个体缺乏足够关注。建构整体与个体、自我与他群相互关联的整体人类学,需要回归人类整体,也需要回归个体、回归自我。自我民族志是整体人类学路径反思的重要维度之一。

 

四、国内外人类学东南亚研究述评

《人类学的东南亚研究:概念、成果与挑战》(作者周建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郝国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研究员。文章刊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认为,“东南亚”概念包含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导致西方人类学在东南亚研究领域长期占据支配地位。东方对于东南亚的研究主要起步于历史学,人类学传入后的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东南亚本土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则更为少见。“一带一路”倡议和相关实践为中国人类学的东南亚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