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结构及类型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文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结构及类型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23日—27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世界少数民族研究院(SIL)、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内外24所院校和科研院所近120位国内外语言学家和语言文字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9篇,50多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宣读了论文。主要涉及汉、藏缅、壮侗、苗瑶、突厥、阿尔泰、南亚和朝鲜等语族语言以及语言理论、语言结构和类型、语言接触与变异、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民族古文字古文献方面。这些论文,有的从宏观视角讨论少数民族语言的结构与类型,有的从历时角度对语言之间的语音系统演变机制进行比较,有的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作具体描写和分析。
一 关于语言结构及类型研究的问题探讨与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杂志主编沈家煊教授在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关于“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沈先生在论文中指出,类型学的研究有一个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领域,那就是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之间的关系。19世纪的语言类型学是词法类型学,按词法特点给语言分类,区别于按亲缘关系的“发生学分类”。词法类型学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只用一个参项给语言分类,这个参项就是词的结构特点。其二是对每一种语言从整体上归类,不是按其某一组成部分的特点归类。从“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角度看问题,词法反映句法特点的角度不一样,他认为以复合为主的词法反映句法特点的程度最高,以溶合为主的程度最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吴安其编审宣读的论文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历史关系》。吴先生认为语言的每一方言都有独立的结构系统,这是结构主义历史语言学的历史语言观。结构主义的研究者视语言为系统的结构。其间的每一个要素都有赖于其他要素的存在而存在。语言系统内部,包括语音、词汇、形态以及句法之间是相对独立的系统,有各自演变规律,又有密切相关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语音系统和形态系统的关系、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之间的关系、形态系统和词汇系统之间的关系等。而语言内部诸系统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的历时演变中得到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刘丹青教授宣读的论文是《焦点现象的调查研究框架》。刘先生在论文中指出,焦点是说话人在语句中最想让听者(读者)注意和重视的部分,是一种语用现象或话语信息处理方式。所采用的语言手段可以是形态、虚词、语序、韵律等,其句法化的程度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一些类型差异。焦点分不同的范畴和不同的种类,如作为新信息的整体句焦点;如成分焦点中的信息焦点(非对比性焦点)、对比焦点和语义焦点等。焦点的表达手段一般通过重读(重音)、助词(虚词性的焦点标记)、移位及出位、分裂结构、假拟分裂句以及出位等方式来实现。同时焦点的表达也使用不同的手段的组合,如重读和分裂,分裂含移位,标记加移位等。不同的语类适用焦点化手段的种类和程度都可能不同。还有一些是较为特殊的焦点手段和焦点类型,如像含复指焦点的成分的焦点结构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郑张尚芳教授宣读的论文是《词根的音基比较》。郑先生在文中指出语言亲缘研究应着眼于词根的比较。从音节找词根时要了解汉藏语言的音节有三个结构:CV主核(主辅音主元音)——CcVc音基(声音韵基)——cCcVcc音节(包括冠音、附尾)。他认为音基中的“声基”是单辅音声母及带、的复声母(、是主辅音的唇化颚化成分,不必独立算c)。“韵基”指单元音及其辅音韵尾,此两者构成二级词根。在语系上可只用一级词根,因此藏文的、可与上古汉语“日”>、“民”比较,可与“百”比较(从缅文看,藏缅的词根只是。而藏文的是冠音,是变式,它的声基只是)。语族比较才有音基。
除此而外,在本次研讨会上宣读的有关探讨语言结构及类型的论文还很多,它们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潘悟云教授的《东亚语区的流音韵尾》,云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盖兴之教授的《堂郎语动词的语法特点》、张雨江副教授的《拉祜语名词词缀研究》、岳麻腊的《试析景颇语中的词头a-》、刘雪英的《从移位变换角度看“加大VO力度”句式》、刘劲荣教授的《汉语、拉祜语四音格比较》、周德才教授的《末昂语的音变现象分析》、陆燕博士的《田房彝话助词研究》、丁雄副教授的《山苏话与聂苏话语音比较研究》、岳灵玉的《景颇语形容词研究》、刀洁博士的《金平傣语的语序类型》、刘晓荣的《文山州马关县马白镇新寨和小坡脚寨傣语调查》、王黎霞的《哈尼语与现代汉语重叠式的比较——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例》、赵秀兰的《佤语班奈话的重读》,中央民族大学李锦芳教授的《中越边境的红仡佬语及其初步比较》、石德富博士的《黔东苗语多项定语语序》,世界少数民族研究院(SIL)白艾伦教授的《都安藏语方言关系小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斯钦朝克图教授的《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形容词最高级的一种形式》、韦学纯的《水语名词性短语的基本语序》、杨将领的《独龙语的偏正式复合词》,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胡兰英副教授的《傈僳语四音格词的结构、音韵与词法修辞的作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金理新教授的《从汉藏语比较看汉语上声》,南开大学李兵教授的《突厥语的最小韵律词》,李连进教授的《从类型研究角度看“朱村话”与其周边壮语结构的异同》、林亦教授、唐龙的《状语汉达话中具有指代第三人称作用词语的研究》,广西民族大学何霜的《广西忻城壮语语气词“”的形成》,湖南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石林教授的《与侗语有关系的三种湖南土话——那溪话 本地话和草苗话》、延边大学金日的《试论朝鲜语词义变化与语法的关系》,浙江大学陈忠敏教授的《跨级比较与汉藏语研究》,等等。这些论文有的以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语音变化与结构的关系,有的从语法结构关系探讨具体语言语义与语法关系,有的则从词性角度探讨语言结构中的语序问题,有的从历史比较的视角讨论方言土语间的历史演变关系及语言归属问题。如石林教授的《与侗语有关系的三种湖南土话——那溪话 本地话和草苗话》论文,通过对湘西南通道县三种土即那溪话 本地话和草苗话同侗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关系的具体考察,认为那溪话是侗语新发现的一个方言,草苗话是侗语南部方言的一个新土语,本地话是侗语老借词源头。盖兴之教授的论文《堂郎语动词的语法特点》认为堂郎语动词的语法形式以句法手段为主,语法手段零散不成系统。词法手段有附加词缀、语音屈折、异根、重叠等。句法手段主要靠助词和语序表达语法意义。丁雄副教授的《山苏话与聂苏话语音比较研究》论文通过对云南彝族支系山苏,聂苏两种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比较和分析,找出了两种话的部分对应规律,在与亲属语言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山苏话是彝语方言而不是一种语言的结论。
二、有关语言接触及语言关系问题的探讨与交流
在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结合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历史状况,对语言接触或语言关系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林伦伦教授的《潮安畲语及其台语底层词》论文,通过记录、整理分布在潮安县畲族潮安畲语的语音系统,并对其所保留的台语底层词做了考释。
中国人民大学劲松副教授在她的《北京话的儿缀词和语言接触》论文发言中认为北京话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儿缀词。这种儿缀词在语音上没有独立的形式,与词根语素合为一体,成为一个音节;在语法上却是独立的构词单位,至今还能构成新词。且具有双重语感:在语音上不能坼分,在语法上能独立运用。她认为,儿缀词的这种变化与当时北京地区长期处于北方民族的统治有关,是汉语与北方民族语言接触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瞿蔼堂教授、劲松副教授在他们的《嘉戎语的上寨话——在论语言和方言的识别》论文发言中认为嘉戎语的上寨话存在语言和方言识别的问题。作者通过嘉戎语与藏语的比较,提出以“语言本体为基础,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语言使用者的政治、文化为参考,又要充分考虑族群互动和语言接触,还要考虑大族群中语言和方言差异的平衡性”的识别原则,根据上寨话与嘉戎语其他方言语言本体接近程度,历史发展的线索,政治,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语言接触对语言变化的重大影响,认为将上寨话识别成方言而不是独立的语言,有利于汉藏语言的历史和类型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冯英教授在她的《汉语借词对水语构词方式的影响》论文发言中认为汉语借词对水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不仅表现为数量大,覆盖面宽,而且还表现在和词汇相关的各个层面上。汉语借词对水语构词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构词语素的兼容、构词方式的吸收与创新、复音词数量的增多三个方面。
北京大学东语系薄文泽副教授在他的论文《泰语里的汉语借词“是”及其包含的语言史信息》论文发言中,通过对泰语中汉语借词“是”的分布、语音特点、语法特点具体讨论和分析,认为泰语中汉语借词“是”在语音、语法上反映了很多汉语“是”的特点,是追踪该词的历史,进而确定“是”借入泰语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依据。同时他指出,“是”在台语支语言里的分布状况为我们了解台语分化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历史上的参照。
广西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陈海伦教授在他的论文《双桥壮语知庄章精组借字声母转换规律成因》论文发言中认为武鸣双桥壮语借字声母中的[•]和[]这两个声母,其借字来源复杂,共来自中古汉语知、章、庄、精四组的17个声纽,两个声母在借字声母中占的比重较大,占到30%强。搞清这两个声母借字的情况,就等于搞清了双桥壮语30%以上借字声母的语音转化规律。进而指出,中古17个声纽塞擦音读[],擦音要读[•],其转化成因是受借方系统因素制约及贷方对立因素制约。
除以上几篇外,在讨论会上宣读的有关讨论语言接触或语言关系的论文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赵明鸣教授的《文化传播和突厥语中的借词》、蓝庆元副教授的《侗台语和汉语有对应关系的基本颜色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吴福祥教授的《借用与复制——按解引发语法演变的两种机制》,云南大学杨立权先生的《影响语言历史比较信度的共识性因素——以汉白关系词的发展为中心》、保明所先生的《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类型》,云南师范大学李洁博士的《语言接触下的汉藏语被动句》,上海大学薛才德教授的《藏语方言声母的类型及演化模式》,云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蔡荣男的《现代汉语对德宏伟傣语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涂良军先生在他的《汉语的同源词族和“一个半音节”理论》等。
三 有关社会语言学及民族古文字古文献等的探讨和交流
在本届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就社会语言学、民族古文字古文献以及实验语音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广泛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振兴教授、张惠英教授宣读的论文《从云南地名特点说起》从指示词作地名,亲属尊长的称呼作地名,称呼少数民族的夷(写作“矣、以、依、宜”等)作地名等方面探讨了云南的地名特点。
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何力民副教授的论文《论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社会学视野下的纳西族群、纳西族群的母语和东巴文化现状、近十年纳西母语及东巴文化传承的回顾与认识、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战略和举措等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并指出,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它牵涉到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面临着种种困难。认为在传承与保护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抢救和传承、文化传承与经济支持、旅游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云南民族大学张宁教授的论文《克木语亲属称谓与婚姻》通过考察克木语亲属称谓系统,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了克木语亲属称谓与克木人婚姻习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方言是语言的地区性变体。我国南、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通常存在复杂的不同的方言变体,不同语言的方言划分使用不同的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行教授的论文《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方言划分》就方言划分的特征标准、方言划分的量化标准、方言划分的外部语言标准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方言状况和方言划分的问题。
在本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也涉及了有关民族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及少数民族语言实验语言学方面的内容。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光远教授宣读的论文《泰国十三世纪泰王朝时期兰甘亨碑文的声母系统探究》探讨和分析了泰国十三世纪泰王朝时期兰甘亨碑文的声母系统探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伯君教授宣读的论文《<密咒圆因往生集>中八思巴字标音研究》对《密咒圆因往生集》中八思巴字标音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金基石教授宣读的论文《朝鲜文献对汉语“浊音清化”的描写》通过李朝时期朝鲜学者对近代音 “浊音清化”的记录和描写,考察了浊音清化的演变过程。
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李洪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蓝庆元副教授的《龙州状语声的声学分析》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谭晶晶博士、杨若晓教授、孔江平教授合作的《诗洞标语声调的声学分析》属于实验语音学方面的论文。
在闭幕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民族语文》杂志副主编吴安其编审作了大会总结发言,云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劲荣教授主持闭幕式并致闭幕词。
(通信地址:100081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