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第一届联席会议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召开
作者: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处 日期:2010-08-29

第一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第一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

 会议进行中

 

第一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为纪念我国承办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召开一周年,2010年8月27日至8月29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主办召开第一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研究会副会长周大鸣、吴大华、谭志松,副秘书长吴金光、赵杰、沈林、张海洋、张继焦、刘谦、张跃及来自全国各地28所高校大学和研究机构的44名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十二五’规划与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回顾畅谈了召开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的重要成果和深远意义,并就如何推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现将会议研究的主要事项纪要如下:
        一、会议高度评价去年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去年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是一次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广泛,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学术盛会。一方面,大会展示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和我国民族工作的成绩,加强了学科内部团结,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学者的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另一方面,大会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与国际学界的差距,鞭策我们要不断努力,迎头赶上。
        二、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虽然一些具体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但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创新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二)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严重制约学科发展,学科地位亟待提高,学科的社会认知度较低。(三)人类学民族学应用研究薄弱,对当今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滞后,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四)人类学民族学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欠缺,当前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界的学术话语权主要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在各种世界性学术会议上,中国学界的声音和影响力相当薄弱。
        三、会议强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必须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相适应。
        会议认为,学科的发展需要结合时代形势,进一步与国家政策加强互动,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规划作为中国进入第三个三十年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继续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转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更大力度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会议呼吁学界同仁抓住良机,把握形势,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进一步推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人类学民族学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使其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
        四、会议通过《关于“十二五”规划期间加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建议书》。
        参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构成了对本学科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空前重大的创新机遇,必须采取多种途径推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壮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建议书》报送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单位。
        建议书强调:(一)进一步完善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学科地位,推进人类学民族学的中国化;(二)从尊重文化差异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推进人类学民族学的应用研究,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百年工程”;(三)要编制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田野工作的方法和伦理准则,并建立田野调查资料库;(四)进一步推进国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召开全国性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五)进一步提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在国际学界的话语权,增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六)加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设学术队伍,加强学风建设,同时普及学科知识,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对于人类学民族学价值理念的认知。
        五、会议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今后的工作寄予厚望。
        与会同志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成果的转化,必须努力推动研究会的发展。要明确研究会作为政府支持的民间学术组织的具体定位;创办权威性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通讯和学术刊物,建立专门网站;按照与国际接轨结合实际国情的设置原则,尽快设立各个专业委员会;形成联席会议、专题研讨会等定期会议制度,并且不断扩展学术交流范畴;每年组织推荐优秀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
        六、会议创立联席会议运行机制,确定了第二届联席会议举办方。
        应全体参会同志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学者们之间的交流,形成制度性的会议召开运行机制,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组织方式》。经过有关单位积极申办,会议决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第二届联席会议于明年夏天在银川市北方民族大学举行。

文章来源: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处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